唐朝工科生(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1398

  “这不可能!”
  “不怕那些青皮黑心么?”
  “谁敢黑?”
  确实啊,谁敢黑?
  然而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像青皮这种生物,怎么可能被人信任呢?可汉阳堂的华润大掌柜说了,这叫“唯才是举”,你们懂个卵。
  在广大人民群众觉得这特么就是放狗屁的时候,汉阳青皮组成的包工队,在江夏码头的工程中,黑了十贯伙食费。
  汉阳和江夏人民群众纷纷表示:傻了吧,用谁不好用这种人性垃圾,被坑了吧。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汉阳堂大掌柜又说了:首恶已经被解送衙门,剩下的工友们还是不错的,我们华润号信任他们。
  人民群众再一次被华润号掌柜给震惊了,纷纷表示像汉阳青皮这种生物,那根本就是狗改不了吃屎,是不可能被教育好的。
  汉阳堂大掌柜回复道:我们相信人民的智慧,汉阳青皮,他们也是人民的一员,他们也有智慧。
  容纳后,汉阳青皮就展现出来了惊人的智慧:他们把江夏码头的工程,转包给了汊川人……
  很好很强大,很符合逻辑,也符合华润号的需求。
  汊川那些苦哈哈穷逼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工钱,他们只要一半……
  于是,汉阳青皮一进一出,赚了一半。
  广大人民群众又一次震惊了,纷纷表示:哪有这样做生意的,华润号这是要倒闭啊。
  汉阳堂大掌柜再一次进行了回应:对不起,我们只对最后的结果感兴趣。
  这一次,人民群众沉默了,他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这特么哪里出了问题?
  然而老张这时候也来不及去深入群众并且和群众打成一片,因为,他发现来了汉水河口之后,终于有了一个让他精神为之一振的事情。
  白洁,怀孕了。
  “三娘子,有几个月了?”
  “巢医师说,已有三月。”
  老张掐指一算,心说这特么风水宝地啊,老子刚来就一发入魂?在长安这娘们儿可是死活怀不上的。
  然后老张就对白洁道:“若是儿子,就叫张沔吧。”
第二十章
小白师兄有进步
  作为绿茶婊,郑琬一直很想怀孕,可惜不管张德怎么在她身上折腾,在洛阳、在沧州、在徐州、在长安、在怀远……全都没怀上!
  而白洁虽然心里也想,可没有那么执着。她好歹也是洛阳白氏女,虽然家世衰败,可父兄尚在。
  前几年可能还会以她为耻,毕竟白三娘子的身份,较之别宅妇也强不了多少。如今却是大不相同,梁丰县男玩她,那是她的福分。洛阳白氏也借此干系,不仅参股凯申物流,还跟着在河南进行农业改革,不声不响,却一年收益翻几番。
  “唉……真是羡煞了我。”
  看着白洁低头浅笑,手掌轻抚小腹,郑琬顿时感慨万千。
  郑大娘子也是女中豪杰,想当初差点就被送进宫里伺候皇帝。可百转千回,失了机缘不说,自家又被荥阳抛弃,好在还有个郑穗本在做刺史,可也是借着和薛大鼎的干系,从张德这里混了政绩。
  机关算尽,奈何肚子不争气,再想将来的依靠,只怕也是为难。
  眼下唐人女子虽然爽直,敢上府衙叫嚣和离的女汉子也偶有出现,可终究还是有所倚靠。即便是豪门世家,妾侍也只能指望自己肚子争气,不一定要生个儿子,哪怕是女儿,也是心头有了底。
  “唉,奈何……”
  一脸羡慕的郑琬,手握团扇,轻轻地将冰壶中的凉气扇出来,好解解这烦闷的天气还有心情。
  “姐姐岂不闻时不待我?”
  白洁低声说了一句,想到了什么,面色微红,“如今阿郎在汉水并未有中意女郎,府中暖床叠被者,不过你我二人。如今我怀有身孕,正当姐姐时机,合该尽力,不说让阿郎日日留宿,亦要让他勤勉耕耘。今年若是留种,算算春末就能出生了……”
  听白洁这么一说,郑琬顿时眼睛一亮,将团扇一扔,喜道:“正如妹妹所言,我这便去沐室烧水,待他回来,也好知道我的厉害!”
  扑哧笑出了声,两个女子都是脸红起来。
  而此时的张德,虽然对自己又要新添一个后代很高兴,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在工地上勘察。
  “新制茅房修建的如何了?”
  “临漳山都照着保利号的样板做了,约莫一百五十座茅厕,那边竹篾厂一天能有一千两百斤粪水。整个临漳,比照竹篾厂,一天能有十几万斤。”
  “制硝厂现在一天堆土多少?”
  “制硝池做了批次,按月轮替。均摊下来,一天十个池子,约一万斤。一天用尿能有一千多斤,虑纱用的快,苏丝价格又贵,眼下都省着用。”
  “不用省。”
  张德摆摆手,听完张松白的汇报,他眉头微皱,“等武湖两条沟渠打通,中间排涝之后,可以种桑。让人从江阴运三年种过来,直接种。”
  “那今年是赶不上出茧。”
  张松白有些担忧地说道。
  “无妨,种在那里给冉仁才看的,到时候蜀地生丝价格不会高。”
  这些事情,就不是张松白可以解决的,眼下大头是武湖东西两渠。朝廷可能还不知道这边的情况,当然就算知道,也不怕,名义上是由黄陂县令作保的。
  要想发动民夫大干特干,一定需要有一个组织来串联,一般来说,这是官府的差事。寻常商会,顶多就是出钱让乡党们帮忙。
  然而华润号却不一样,从宣传项目,到讲解业务量,再到谈妥佣金,都有专门的人员跟进。
  随后又按照华润号的红白双契,一村一落结为一队,一般都是五十户上下。而且不计男女,都按人头算。因此民风淳朴之地,往往成年女子同样裹着长衫前来挖土提筐,包干区作业人员往往稳定在五十到一百人左右。
  而根据进度,又各有奖惩。为了绝对算不上低的一笔“完工奖”,西渠工地说是热火朝天绝不为过。
  同时为了防止大规模群体事件发生,防止水盗或者地方豪强骚扰,除开镖局负责寻常治安之外,“忠义社”骨干各抽调精干亲随合为一处,分两班维持秩序。
  这些类似张礼青兄弟四人的竟敢亲随,往往都有从军经历,虽说比不得往常那般令行禁止,但要维持民夫营地,却也不难。
  再者工地房舍都是板房,保利营造搭建起来极快,分成数片,各有地方人物管理。这些乡贤士绅拿了张德的好处,自然是卖力。
  营地又区分男女之所,但有前来骚扰女营之流,直接扣个通匪罪名,解送衙门了事。至于有人喊冤,那是县令的事情。
  只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加上一日用度,寻常搏戏,花费如何如何海量倒不是太大问题。
  时至今日的华润号,一天流水都是十万贯起,进出账目笔数不仅多,而且数目都不小。
  “操之,这滠水入江的这一段旧河床,要是靠人来肩挑手提,不知要到何时啊。”
  这是一段石头极多的河床,大大小小的圆形石头随处可见,滠水有时候不断流,就会从这里入江。
  若是断流,就在武湖打转转。
  “师兄放心就是,我自有计较。”
  他当然是有想法的,这种河床靠人工来挖,眼下这万把人是解决不了的。得先清掉旧河床的一块岩石带,别的办法没有,眼下只能指望黑火药给力点。
  生产火药的地方就在汉口码头,离张德住的园邸有两里多的路,中间隔了一条水道,是沙船停靠内仓的水路。
  “处处岩壁,如何能有办法?”
  陆飞白急的嘴角起了水泡,上火啊。眼下这事情跟他前程有莫大关系,做好了当然没问题,做不好一堆人准备落井下石。
  地头蛇们巴不得他这空降小白赶紧滚,要不是看在他爸爸面子上,只怕以往对付过江龙的手段,早就用上。
  老张当然不会和陆飞白讲解黑火药的摩尔数配比“一硫二硝三木炭”,对这个小白师兄,他反正是当哄孩子一样哄,在他看来:你一个二代小哥,能骑自行车就行了,还要懂怎么修车?那你还要啥自行车?
  开山修路,眼下如果大规模使用火药,其实有点亏。虽说颗粒化并没有难点,但制硝还是比较困难。反倒是因为船队扩张,硫磺暂时不成问题。王启年在东瀛的策略还是比较合理并且有成效的。
  不过对于眼下的汉口区域来说,动用火药修渠,还有别的好处。其中之一就是优质的石材。
  像长安修葺宫阙,需要用到大量条石做屋基或者铺就平地道路。但条石打磨制造,糜费人工极为恐怖。制作一条二百斤的条石,加工时间最少十天,这还是已经有了大小形制差不多的原石情况下。
  加工工具的制约,又没有足够多的奴隶来驱使,石材加工是很考研家族财力和人力物力的一件事情。
  此时汉口地区的豪族因为隋末以来筛过三四遍,加上皇帝又让李道宗改为江夏王,短期内是不可能有豪门崛起,张德在此地放肆一把,也不用担心皇帝急的跳脚。
  当下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西征大军身上,是要毕其功于一役,还是试探西域让西突厥内乱,才是文臣武将们要琢磨要捞的红利。
  张德在荆襄的这点谋划,台面上来看,也就是个外快。
  整个朝中,有一个算一个,哪怕是房谋杜断长孙尉迟,都没有感觉到江阴土狗有什么大动作。
  不过工科狗也忙的脚不沾地,不断地写信让手下来往长安洛阳,调动的石匠接近千人,这样的规模,复制个罗马式的太极宫都绰绰有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