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1398

  此时此刻的李道兴,心说就算是要害他性命,又有何妨?
  更何况,这个马上要变成他儿子的侄子,跟他再三保证,只管前往交州赴任,随行有巢氏医馆的顶级医师跟随。并且还保证,对付瘴痢,巢氏医馆有秘方。
  同时随行物资,又给了许多防蚊虫的物事,如蚊帐花露水之类,更显得李景仁贴心备至。
  “叔父,算算辰光,这时候,大人应该也是收到了消息。再有三五日,应该就有回复。”
  李景仁有点激动,也有点兴奋,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冒险,充满着侥幸和危机。但不管怎么说,这次冒险是值得的。
  这不是因为他对自己有信心,而是对张德有信心!
  在长安,春明楼内刚刚升任礼部尚书的李道宗眯着一双三角眼,他年纪不小了,眼皮有点下垂,看着手中的信,看着跪在地上的次子伴当,他突然有点想笑:这是自己那个次子能做出来的事情?
  大事啊。
  “楚子是这样说的?”
  “是,郎君正是这样说的。”
  “书信可有人看过?”
  “下走何敢?下走可以保证,书信自江夏至京城,一路不曾有人动过。”
  “嗯,孤信你。”
  李道宗眼皮跳动了一下,他心中的贪婪在绽放着光彩,失去了军中的权力,他自己也清楚自己只能乖乖地给皇帝做狗。郡王?郡王怎么了?李思摩也是郡王!他还是一条只会咬人的胡狗!
  自己和李思摩又有什么区别?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弟弟,居然能攒下二十万贯的家私,并且言明,只要自己答应了把李景仁过继给他的要求,这二十万贯家私,随时可以给他,就在京城交割!
  二十万贯!
  二十万贯啊……
  一个儿子卖二十万贯,不亏!
  但是李道宗心头的狐疑久久散不去,这样的事情,根本不像是自己的儿子能干出来的。
  李景仁是什么货色,是什么成色,他作为老子,他能不知道?
  一个废物二世祖,除了卖弄风流,除了在平康坊和人争风吃醋,还能做这样的决断?
  他不信,但是他突然又觉得,兴许绝境面前,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所以,他又选择了信。
  “二十万贯呐……”
  再三感慨了一下的李道宗,突然道,“你带着孤的书信,连夜返程吧。”
  “是,下走明白!”
  片刻,李道宗修书一封,明确表示自己同意了次子李景仁过继给李道兴的事情。并且还向李道兴表示,宗室那里,他会去说,他会亲自和皇帝禀报,而且保证,他一定会诚恳无比地求皇帝陛下。
  写完了这些东西,李道宗拿出新制的江夏王印章,在上面盖了个章,随后吹了吹微微干的墨汁,将书信用上了蜡封,再递给了李景仁的忠仆:“事不宜迟,莫要耽搁。”
  “是。”
  做完了这些事情,李道宗等着好消息,二十万贯的好消息。
  不过,在此之前,他却直接前往太极宫,要面圣。
  皇帝见了他,然后奇怪问道:“卿有何事?”
  “臣之二弟年岁已高,至今未有子嗣,如今又赴安南,不知何时回转……臣愿将次子景仁过继给他……”
  这话语说出来之后,李道宗赶紧挤出了两行眼泪,将自己年少时候和弟弟相互扶持记忆拿了出来,又谈起自己弟弟一向与世无争,却又即将面临绝嗣的困苦。说着说着,李道宗更是眼泪横流,让皇帝都是动了恻隐之心。
  毕竟,李道兴只是一个可有可无微不足道的角色,但他却要面临绝嗣,面临前往毒虫丛生之地的生死考验。
  李道宗又不断地说着李道兴的困顿,说着李道兴对皇帝的忠心,更说希望皇帝能够可怜一下,让李道兴在临死之前,能享天伦之乐,能有子孙在病榻前服侍。
  听上去,好像李道兴走不到安南,就要死在中土的样子。
  越是这般,越是让李皇帝心中有些不忍,虽然他希望这些垃圾宗室都死光,但不妨碍他觉得稍微抬抬手,给一点点恩泽。
  想了想,也想不出李道宗过继一个儿子给李道兴能有什么,于是,皇帝同意了。不仅同意了,他还赏赐了三百匹绢给李道宗,认为他教子有方。
  大唐样板工程离开皇宫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容光焕发,回家之后就等着从南方来的消息。
  在黄陂逗留的李道兴等到了盖着江夏王印玺的信笺,看完了信之后,他老泪纵横地感慨道:“老夫至今,终有后矣……”
  而得到确切消息的李景仁,也是激动的泪流满面,一时间,原本的叔侄二人,如今的父子二人,相拥痛哭。
  几日后,皇帝在朝会上还专门提到了此事,称赞了李道宗兄弟友爱,更称赞了他教子有方。
  而李道宗也是笑的合不拢嘴,好像真是被皇帝的称赞给幸福到了。
  他当然是觉得幸福的,但是,这和皇帝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回到府中,江夏王妃一脸奇怪:“陛下莫非又有嘉奖?”
  “非也非也……”
  李道宗抱着一只锦盒,然后当着老婆的面,打开了盖子,里面,是一张张码放整齐的华润飞票,一共十五万贯……
第十六章
土狗的阴损
  拿出二十万贯操作李景仁过继李道兴一事,知道真相的人只有两个。张德不会自曝,李景仁同样不会选择自寻死路。甚至可以这么说,李景仁为了保住下半辈子的富贵,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带到棺材里。
  或许将来某一天皇帝琢磨出点味道,也或许李道宗突然有一天发现家里的五万贯金银现货仿佛和某条江南土狗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干系,但那已经不重要了。
  “张公,景仁拜谢张公再造之恩!”
  两人又见了一面,在江夏王临时府邸,这一回李景仁还要跪,但张德没有让。
  “巢氏有黄蒿汤剂,能防瘴痢,此物……乃征南利器!”
  张德把李景仁摁在椅子上,小声地说出来一样保命的宝物。这宝物,眼下成功率也不过时三成多,但对付痢疾,在这个贞观九年的日子里,绰绰有余。
  “谭国公那里,我也有打点。”
  这说的是丘和,杨广曾经的忠臣,在隋朝彻底崩坏之后,他投过萧铣,但那也只是因为不知道中原变数。待萧铣被击败后,就降了唐朝。
  他和李渊有关系,又是隋臣,原本应该被太宗皇帝忌惮。但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原因有两个,一是他年纪大了,今年已经八十四;二是在玄武门事变中,丘和当机立断,助李世民杀死了李建成极其同伙。
  丘和在武德年就是交州大总管,高配上柱国,两任唐皇对他都极为亲善,如今的丘和还挂着左武侯大将军的名头。因为他年事已高,怕他死在安南,所以丘和因皇恩,又兼着稷州刺史。
  其实就是让他回到中原安享晚年。
  整个岭南,如果说东边是冯盎说了算,那么西边就是丘和的地盘。
  李道兴出任交州都督,也正是因为丘和的抽身。
  之所以张德能跟丘家说得上话,倒也不全是张公谨的缘故,实际上张叔叔的年纪比丘和的长子还要小二十岁。
  张德能进出丘氏门庭,是因为丘和的孙子丘神绩在长安的带头大哥是他梁丰县男张操之……
  而丘神绩的爸爸丘行恭拜的是程知节码头,又有尉迟恭从旁镇场子,总之,丘和很满意此时家族的生态环境。
  可惜和大多数的豪门一样,如果实在是没事干,就自己斗一斗。
  所以丘和的发妻亡故后,丘神绩的爸爸脑子一抽,居然要跟他大哥丘师利争夺开丧的权利。
  结果么……丘行恭就被李董教做人,直接革职查办,在大理寺陪张德的师兄孙伏伽很是说了一阵子贴心话。
  兄弟不睦,丘行恭和孙伏伽一来二去,居然还成了好友,也是奇葩一朵。
  但不管怎么说,丘氏和张德的交情,虽然达不到老张去拜访他们中门打开,但最少也是老张想要塞钱托关系,不用担心丘家老少爷们儿把他的开元通宝扔出来。
  “张公要我怎么做?”
  “不必如此。”
  张德拍了拍坐在椅子上的李景仁肩膀,有些轻松地说道,“如今你大人心病已除,安南一行,只要小心调理,当是无碍。同时,为显你的忠孝,我会从苏州调拨五条船南下,其中两条船往来获利,都会记在你名下。”
  “什……什么?!”
  听到张德的话,李景仁猛地站了起来,“张公!这……这也……”
  “我在社中,行事一向如此,所以众兄弟才服我。非全赖邹国公和琅琊公主的威名。”
  张德负手而立,显得很是轻松惬意,瞄了一眼还有些呆滞的李景仁,“你可知晓安南虽较中原算是贫瘠,又有毒虫虎豹出没,却亦是个宝地。武安河河口有谭国公为交州大总管时所设海门镇,此地可建码头,以为海港。”
  这个地方,其实就是一千多年后的海防港。虽说这鬼地方一年的吞吐量还不如长江内陆港码头的十分之一,但它却有一个好,它是交州门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