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4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1/1398

  鬼知道李道宗扔来这里是不是李董的闲子,不过按照李董那有枣没枣打两杆的德性,保不齐主要目的是震慑荆襄的豪强和土族,避免武士彟离开之后,这些被干翻的地方豪强卷土重来。
  至于张德……这特么就是捎带的。
  而且很有可能,李董真没想对张德如何如何。
  可备不住李道宗这王八蛋贪财啊,他和长孙无忌不同的是,老阴货给钱办事,这孙子给钱就是肉包子打狗啊。
  “入娘的……”
  老张慨然一叹,骂了娘。
  当然他忘记了身旁还有个小娘子,却见萧姝杏眼圆瞪,葱白的指头指着张德,粉唇颤动喝道:“你……你这个禽兽果然死性不改!竟、竟然辱骂江夏王!”
  哈?!
  老子什么时候辱骂江夏王了?
  忽地,工科狗反应了过来,按照刚才他的自言自语,别人听了,的的确确是很像在骂人啊。
  礼部尚书江夏王……入娘的。
  哈哈,真的挺像是骂人的呢。
  老张顿时露出了一个甜甜的微笑,冲萧姝温柔道:“二娘子,不管你信不信,其实……”
  “这是一个误会对不对!你果然死性不改啊——”
第十一章
自己搬起来的石头
  恐吓张德当然只是作弄,实在是回忆当初在闺房中的羞耻姿势,萧姝就恨的牙痒痒。纵然正如张德所言是一个误会,可这个误会真的让闺中少女难以释怀。
  酒宴无酒,萧姝本也不太好招待张德,只是在中厅说了一会儿话,萧姝又正式地告诉了张德自家大人的近况,又给了一封萧铿的书信,这才互相道别。
  回到园邸,老张思忖近来的变化,心道还是自己引起的变数。按照道理,李道宗这货绝无可能这么早就混上顶配然后等死。
  朝廷在挺过贞观一二三年的粮食危机之后,很快就通过专卖榷场的极大获利填补了在财政上的亏空。
  从贞观四年开始,朝廷税赋依然没有变化,维持在两百万贯上下。但是在分润白糖出口和内销的产出上,直接跨过了捉襟见肘的窘迫,并且伴随大河工坊的建设,毛纺、麻纺、缫丝、精致陶器、漆器、木制家具等批量生产手工业的获利,在贞观七年的时候,朝廷在税赋之外的总余额约七百万贯。
  这个七百万贯,是“朝”加“廷”的总余额,皇家内帑当时也计入其中的。给太上皇新修宫苑的钱,就是从这里出。
  然后贞观八年分账拆解,“朝”和“廷”就分家各国各的,内廷不再从外朝支出税赋来为自己服务,外朝也不从内廷提留各物产发卖获利。
  当然账目还是清楚的,一套班子两个机构,皇帝手下的阴阳人死太监,目前只有监督权,哪怕是内府令也只能干瞪眼。
  不过外朝也不敢黑皇帝的钱,至少在李世民还活着的时候,肯定是不敢黑的。
  正因为有这样的底气,皇帝大臣们对于大动干戈并不抗拒。甚至十二卫的军头们可以很霸气地怒吼一声:老子不问敌人是谁!老子只想问,它们在哪儿?!
  皇帝比军头们更加霸气,因为他有个好老婆,儿子的东宫对外榷场盈利,全部被攥在手中。女儿的东关窑场更加不用说了,月盈利都在十五万贯以上,冒险东来的胡商已经有两三千人专门做这个生意。
  再加上安利号的化妆品生意,刨去李芷儿、李渊、李蔻的股份,皇后一个月照样能进账两万贯左右。
  而安利号早先通过先收定金的手段,纯现金的话,李芷儿一个人就能拿出五十万匹绢,实打实的足额绢。织死关中的织女都没办法凑出来这么多,而这么多丝绢,长孙皇后还具有一半的调拨权利。
  大唐太宗家的夫妻店,绝对算得上史上最牛夫妻店,也难怪随时想着把神洲大街上的同行们全部给挤死。
  工科狗扇动的小翅膀,一不小心,改变了太多东西。
  比如说,李董现在可能对远房宗室不会太上心了。李道宗之流,恐怕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够养老,然后混吃等死。
  战功和他们,现在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这个可能性就是西征失败,李董的铁杆小弟全部战死,那么到时候,撑起家业还得需要本家兄弟。
  可惜,因为工科狗的缘故,这个可能性低的令人发指。
  毛纺业、制革业、粮食业、军旗制造、运输业……工科狗改造的东西很多,并且不仅仅是让人只是学会了怎么使用。
  为了从皇帝和世家手中偷取那么一点点教育权,华润系中接受他同步知识系统的大唐少年,总数也在今年开春之前突破了两千人。
  这两千人的质量未必如何,还囊括了诸如农家贾氏、医家巢氏等工学之外的人才。真正让张德高兴的不是自己嫡系的千把人,而是“忠义社”中那些新贵家族的二三子们,为了将来不成为家族长子嫡孙荣耀的垫脚石,他们同样在谋出路。
  以程处弼为例,他是没可能接程咬金的世袭头衔,但是为了搏出路,首先他进入了军队体系,这是提升自身社会地位的最快方式;其次他跟随张德置办物业,钓鱼台附近的碾米作坊,就是他自己的,和程咬金无关,这一点是程咬金自己对外承认的;最后程处弼收买赎买的奴婢仆役,择聪慧年幼着在张德的讲堂里学习,这就是为自己的后代在谋出路了。
  除开这些新贵家族的二三子,还有失势强人家族的子弟,同样是借着“忠义社”这个平台来维持家族的荣耀和体面,典型就是屈突诠,他不仅仅是家中行二的问题,更是属于失势家族,在京中几无后台。
  屈突诠的唯一靠山,不是他大哥,而是张德。
  最后一种,是张德最看重的,那就是志同道合之辈。
  目前止李奉诫一人。
  此时此刻的李奉诫,因为眼界的极大提升,已经不拘泥于一时的仕途提升,亦或是一时的家财累计,他并不知道张德的想法,但能感觉到张德和华润系给社会带来的改变。
  这不是粮食今年大丰收的量变,而是在这个以农为本的社会中,连农民都可以开始浪费粮食不皱眉头……
  张德自忖带来的改变会发生碰撞,但他并不喜欢这种碰撞让自己难受。尤其是,当他打算打造全国最大工地的时候,特么的李道宗跑到江对岸做王爷。
  简直日了狗了。
  汉阳县乃是沔州治所,又是南北交汇之地,往来客商极多,甚至比较开放愿意来汉人县城做生意的獠人也不少。
  整个县城有和平的热闹,也有激烈的冲突,但正是这种热闹和冲突,才带来了繁荣,带来了机遇。
  在去过朝廷的官办造船厂和保利营造的船坞后,张德对今年新制粮船的数量有了底气,于是写了一封报告,快递给了工部。
  主要工作忙完之后,老张便招呼了人去汉阳县朱雀大街临街的一处酒楼,准备商讨一下,怎么让汉阴镇将李嘉欣一次性干翻附近的几股水盗。
  只是没想到的是,老张带着小弟们刚刚落座,就来了一窝典型性纨绔,叫嚣着要包场……有贵人要在楼上欣赏江景。
  哈?
  你特么在逗我?在县城里面欣赏江景?
第十二章
糊里糊涂
  酒楼的确是不差的酒楼,但要说风景如何,无非就是西南两个方向的民宅街市。看江景是决计看不到的,楼下吵闹了一番,着实让人烦躁。
  张德本来是想寻个地方说事,汉阴到底不算沔州,要给李嘉欣一份功劳。不在地方剿匪军力如何,此刻的唐军,哪怕是火头军,都装备了弓箭。伍长以上都有一柄横刀,只是有质地好坏之分。
  像关内道河南道河北道的地方军,已经能保证战兵人人配一柄新制横刀。至于京畿驻军,更是双手斩马剑、超长矛、长柄狼牙棒都有装备,且能保证京畿驻军人人披甲,当然这个甲的定义,就跟军中地位或者家族实力有关。
  和沔州一样,云梦泽附近的地方军披甲很一般,一般伍长才能配披甲,动手能力强的则是套一身扎甲。这些扎甲很有可能是用猪油熬过的竹子做的,对付弓弩是没辙,可对付民间菜刀,还是没有太大问题。
  毕竟,楚地和中央不一样,贞观九年的楚地,除了豪强世家,民间依然相对穷困。水盗的势力又相较于隋末大幅下滑,不用说披甲率了,能保证人手一根尖头棍子就算不错了。
  如果说剿匪是一款rpg游戏,李嘉欣虽然是个新手村还没怎么出的菜鸟,这些云梦泽一带的水盗,却也不是什么精英怪,更别说是boss,他们也只是新手村那只杀了就涨经验值的鸡。
  可不管怎么说,杀鸡不是张德的事情,他不玩rpg。但是,杀鸡却又很重要,首先保证了当地的社会治安可以得到改善,使得民众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其次杀鸡产生的经验值,可以让李嘉欣顺利离开新手村,跟着西征大军去刷吐谷浑这只精英怪;然后李嘉欣离开汉阴,再调来的兵哥哥,必然是左骁卫的人,别问为什么,老张就是知道。
  那么问题来了,在张德准备杀鸡的时候,有人来捣乱,这会不会让人觉得……等于说,来的人也有责任呢?
  “郎君。”
  张松白微微欠身,等着张德的吩咐。
  “去看看。”
  “是,郎君。”
  张松白下去了,二楼上的人都是有些尴尬,毕竟,他们本来是过来做事的,却遇上这种糟心的事情。
  楼下门口,店家点头哈腰,带着伙计在门口道:“几位太尉有所不知,若是要看景色,不若去三楼,二楼只能看到城墙。再者,二楼已经被人定下,老朽诚信为本,不能失信于人啊。”
  “你待怎地?!瞎了你的狗眼,我家小主人素来喜欢清静,便是刺史当面,亦要寻个僻静之所!啐!”
  啪!
  “啊……你……你们怎么打人?!”
  “滚!你既做不得主,我自去寻人说事!”
  那打了店家的汉子,腰间挂着一柄制式军刀,乃是军器监新制的横刀。虽然常服穿的松垮,可里面显然是裹了皮甲,甚至是铁甲也未可知,走了几步路,就见地板缝隙挤出一撮撮灰尘,可见他的份量。
  咚咚咚!
  那汉子踩着木制楼梯刚走了三层台阶,却见眼前一暗,有个人挡了去路。
  他本来是要呼喝一声,然后把人拨开的,但一看挡路的人,情不自禁地摸向了腰间横刀刀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1/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