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4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6/1398

  老混混吞了一口口水,眼珠子一转,心说王孝通这老头子如今在算学一脉的地位高的离谱,得他的建议,难。
  可这个难度,那也是别人难,眼前的散财童子,那能叫事儿吗?
  谁不知道王孝通老爷子跟张德是忘年交,而且合作过很多回了。这两年新出的《算经》《算术》《几何》等数学著作,都跟梁丰县男有关系。
  “新设新制冶铁监?”
  侯君集小眼睛一眯,“老夫未曾在朝中听说啊。”
  “此为尚书省议论,尚未定夺。”老张一看老混混上钩了,顿时又加了一点佐料,“王侍中旧年在东宫给太子讲学,也说起了诸冶监之事。言称此处乃国本也,储君当尽心之。”
  这尼玛……
  老混混虎躯一震,暗暗骂道:当宰相的不想着治国,成天琢磨烧火打铁作甚?!
  “贤侄……”
  侯君集一声叫唤,让老张鸡皮疙瘩都快起来了。不过潞国公他高兴啊,于是就直说了:“文定南下,有几分成算?”
  太直白了!太赤裸裸了!太不要脸了!
  但是老子就喜欢你这种无耻的样子!
  老张立刻道:“听杜公所言,新制冶铁监,须得石城建议,亦有地方举荐。小侄旧年已书信一封王太史,荆襄地方上,武都督妻女尚在小侄府上玩耍……”
  玩耍、玩耍……耍……
  又那么一瞬间,侯君集觉得眼前这个小王八蛋套路非常熟练,而且布局很深啊。
  不过这不重要,自己儿子跟着他混,目前资历都还不错。石城钢铁厂的业务也很熟练,回来搞个民办小钢厂不成问题。当然作为老混混,搞实业这种神经病的行为,他是很反对的。
  在做不了皇帝的封建帝国体制下,那就是当官了。
  反正爵位已经有了,大公爵的头衔,传下去还是很靠谱的。
  如今老张又说了,王孝通老爷子那里推荐信会有的,武士彟这里留的人脉也会配合一下宣传,总之全方面没问题,这很好,很强大。
  但是,作为一个有理想的老混混,侯君集总觉得像张德这种收藏幼女在家的青年有点可怕。
  可是老混混转念一想,变态在哪儿都是可怕的,但变态只要不祸害自己家,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反正自己家里又没有幼女。
  于是豳州大混混虎躯又震了几下,这才轻咳一声道:“贤侄啊,程三郎能有你这样的手足,实在是幸甚之至。也罢,拼着得罪程公,老夫也会为你闯一闯。”
  你不要脸的样子实在是让人钦佩。
  不过张德还是暗暗地松了口气,这才笑着拱手道:“多谢侯……世叔提携之恩。”
  言罢,张德又道:“小侄前来匆忙,薄礼见笑。还望世叔莫要嫌弃。”
  袖中抽出一封名帖,用红烛封印,手指按在上面,轻轻一推:“世叔公务繁忙,小侄这便不叨扰了。”
  一番做派,辞了侯君集虚伪的留下来吃饭,这就回家去了。
  等老张走远了,豳州大混混忙不迭地指甲剃开蜡封,红蜡洒了一片,抖了抖,里头不多不少正好十张华润飞票,每张凭兑一千贯。
  “嘶……”豳州大混混倒吸一口凉气,“这厮好生阔绰!”
  要不是弄不过张公谨,真想把张德敲骨吸髓啊。
  老混混搓着手,有些兴奋地想道。
第八十九章
思路
  新制冶铁监是朝廷重臣公推,部堂副官以上讨论的结果。贞观年对各种事物大多采取一地试运行,成效可以然后再多地试验。
  石城钢铁厂虽然有皇帝和大贵族绕过“体制”的嫌疑,但之所以没有遭受反弹,一是范阳卢氏先吃了一顿敲打,渤海高氏又没有实力和胆魄出手阻扰;二是朝廷需要一个地方富集能力以及对前线进行支撑。
  整个征辽过程,不论胜败,唐朝都是必胜的,时间问题。
  前线通过石城钢铁厂富集和转运的人力,各批次都是以万人为单位,并且能够保证不像前隋那样人没过河先死两成的糟糕组织度。
  再矬的原始工业工人,他们先天都具备组织度,管理相较于刨土农民,强了太多。
  同时,石城作为原物料生产单位,又同时是人力资源蓄水池,并且随时可以通过劳力缺乏来心安理得地镇压边地蛮族。这其中的收益,这其中的回报率,可以让朝廷从上到下全都闭上眼睛。
  道德夫子的狂喷,在这光景,大耳刮子抽脸上都不会喊痛。
  介于石城钢铁厂的成效,朝廷已经准备在多地推行石城模式。然而既然准备推行,自然就会增加许多官吏缺额。
  贞观初年人才是极其匮乏的,文盲率九成九,能识文断字,就已经是人才。而能写能算,绝对算得上精英人才。
  长安底层官僚中,那些看管文档的老官吏,多半也识不得多少字,日子自然也是极为辛苦。
  而张德西郊大讲堂中,随便抽取一个童子,其算术能力都不弱于平康坊那些买醉的选人。
  至于算筹和算盘的便利性,这更是毋庸置疑的。
  张德回到府中,想了想沔州诸事,便写了一封信,是给程处弼的。旧年兄弟,能信得过的不多,程处弼算一个。
  写完信后,张德找来江阴跟来的同宗子弟:“明日先去咸阳,寻得北上华润马队,再去西河套。务必将信亲手交给程三郎,切记,亲手交给程三郎。”
  “宗长放心,吾醒的。”
  “嗯,去吧。”
  吩咐完之后,张德再度出门,前者黑风骝,去了城东外一家客舍。
  “季修兄。”
  客舍中,崔慎正翻着图纸,多是一些地图。不过为了防止被官方以“谋逆”为名逮捕,这些地图都是新式制图,基本非张德嫡系不能看懂。和官方舆图大相径庭,地名标注也多是拼音。然后根据编号专门列了一本地名册来对应,防止出现错误。
  “汊川到汉阳,若是修路,只怕糜费甚巨。”
  崔慎皱着眉头,然后又道,“再者,若是新修铁厂,物料何来?”
  “永兴县。”
  张德指了指地图上一个数字⑨编号的拼音地名,“汉末孙权,曾在此炼铁。前隋亦曾取其铁砂制钱。”
  一听张德所说,崔慎猛地一拍头,“倒是忘了此地!”
  地图上标准的永兴县,和实际永兴县的距离差了小二百里地。实际上的真正位置,是老张当年曾经划水过的大冶铁矿。
  这地方是个宝地,从秦汉时期一直贡献到清末的汉阳钢铁厂。
  最重要的是,贞观年还是露天矿,利用率很低,且又因为唐朝荆襄楚地湖泊丛生,使得百石船能轻松往来矿场和长江。
  而只要入江,新式大船就能溯流西进到汉水。
  仅此一项,就足够让曾经的云梦泽改天换地。
  “操之,昨日冉茂实来过。”
  崔慎将地图一卷,收拾了起来。这地图并不精确,但毕竟也是王学子弟手笔,加上老张自己的那点记忆,总体来说是比官方舆图强的。
  将地图塞到一枚竹筒中,崔慎才打开了一只箱子,里面是一根根圆柱条。用红绸缠绕的紧密无比,随手拎了一条起来,哗啦啦撒了一片的华润银元。
  “嗯?!”
  张德一愣,“冉大郎好大的手笔。”
  “冉茂实说要让某在操之面前美言几句。”说到这里,崔慎笑了笑,竟是将头冠拿下来,弹了弹灰,很是感慨道,“崔某如今也算是发达了。”
  老张一愣,两人对视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看来,冉仁才所图,不止蜀锦生丝啊。”
  自己在客舍中寻了茶壶,找到了煤炉,打开火门,将茶壶放上去烧水。张德一边忙活一边道:“可是又被他寻了甚么门道?”
  “石炭。”
  “煤?”
  老张一愣:“冉仁才手上有煤?”
  “有,而且很多。”
  崔慎冲客舍外努了努嘴,“喏,共三车煤球。一车是蜂窝煤,用的是巴山煤,另外两车则是寻常煤球煤饼,用的是黔中煤。”
  “冉仁才好大的买卖。”
  惊愕之间,张德瞬间就能感觉到冉仁才的底气有何等的足。他父亲是“豪帅”,实际上就是土王,在獠人中地位崇高,巴蜀和黔中甚至是江南道西部的獠人,都能受其调解。
  如果按照冉仁才眼下的野心,只怕原本毫无用处的山货,一旦变现,只怕豪富之处,不会比李思摩差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6/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