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1398

  给自己贴个标签,自黑一下,绝对是一本万利。
  那些傻逼腐儒不是说你是“匠人”之流吗?那些两朝旧勋不是说“奇技淫巧”吗?那就坐实这一点,十四岁十六岁的张操之,别人还当你是玩呢。但十八岁二十岁的梁丰县男或者工部某某监一把手,那就不一样,已经和寻常科举察举之流决然不同。
  一个贵族可能造反成功,一个寒门可能造反成功,一个亭长可能造反成功,一个蛮夷豪帅可能入寇中原,但一个“匠人”……没有卵用。
  老张顿时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图样图森破”,而是自己运气好到逆天,若非工科狗的生活方式和唐人差别太大,再加上八年前来长安的时候,自己还只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帅气小郎君。
  自己要是和柴令武或者程处弼那鸟样,肯定早就被李董拖出去喂狗了啊。
  “小儿可记在心里?”
  长孙无忌眉头紧皱,一看张德这傻逼的样子,他就想打死他。
  “长孙公放心就是。”
  “哼!”
  “可是,长孙公。”张德突然也一脸肃穆,前后左右地看了看,这才道,“长孙公想过没有,某终究只是叔父的侄儿,而且是族侄。若依此干系,皇帝若是另择天家之女呢?”
  “荒谬!”长孙无忌瞪了一眼张德,“老夫方才未曾言么?莫非皇帝还能让姊妹下嫁于……”
  “李婉顺。”
  “!”
  长孙无忌的脖子就像是被强行掐住一样,整个人都呼吸急促起来,风雪愈大,长孙无忌却浑然不觉。那刀子一般的风雪打在脸上,却也感觉不到疼痛。
  “建成次女……”
  许多回忆一下子涌入脑海,不过长孙无忌并没有慌张,他眉头紧锁,拂须思索了一番,沉吟道:“你说的不错,着实有这个可能。以陛下心志,倘使决断此事,只怕又会是一段佳话。”
  这当然是佳话,一窝死的就剩一个老婆和庶出女儿的李建成,本来就是李董的一个小黑点儿。但是,如果这个庶出的女儿嫁给了候补天王级大牛邹国公张公谨的侄儿,小黑点儿就能洗白一些。
  而如果这个张公谨的侄儿还特别的有意思,是大唐的一只野生祥瑞,那么这个小黑点能进一步的洗白。
  不仅能加持“厚待”的光环,还能把皇帝的器量,在史书上写上一笔。放在封建帝国的体制中,这是完美的。
  然而对工科狗来说,这是苦逼到不能再苦逼的结局。
  当初郑观音屡次三番想要借机和自己扯淡,自己都很机灵地挡回去,连宴会都是敷衍,就是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徐孝德这个保险,是聊胜于无的。
  以李董那大小通杀的心态,不仅仅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李建成的女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还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连功臣的侄儿,都能玩一玩天家血脉。这是何等的宽宏大量……
  至于剩下的,套路和尚公主是一样的,前人怎么玩,李董作为无敌寂寞的大皇帝陛下,他玩的自然也不差,而且还更好。
  “无妨!”
  长孙无忌突然看着张德,“此事易尔。”
  “计将安出?”
  张德眼巴巴地看着长孙无忌,这老狐狸简直就是小叮当机器猫,口袋里什么坏水阴谋都有。
  没有让张德失望,长孙无忌拂须傲然:“过几日,太原似有建成余孽活动……”
  “……”
  整条朱雀大街的智商都被你拉高了。
  多么的到位,多么的舒服,多么的风轻云淡,多么的轻松……
  “佩服,佩服……”
  老张由衷的佩服,感慨万千道,“啊,这真是有了长孙公,那生活就很轻松了啊。”
  “老夫不是为了你一个人!”
  “是、是……”
  风雪突然小了一下,长孙无忌抖了抖身上的雪花,突然道,“若张公谨将来得安西都护府大都护之位,长孙氏需得西域各等专卖之物半成利。”
第八十章
半成利
  各等专卖之物半成利,这是一个多也不多的胃口。说多,那是因为专卖之物,要么是大宗,要么是大宗中有极品的商品。
  就比如说一样,盐。
  除开吐蕃,基本上唐朝周围一圈的附庸都不能控制盐的大规模生产。而吐蕃情况还比较特殊,高原上的割据势力因为青海棱堡的此起彼伏,迟迟没办法统一。故而吐蕃对盐的需求量,还没有达到顶峰,它们手中的盐池,足够维持部族的统治。
  但像突厥铁勒这种实力强劲的草原种族,他们的每一颗盐,都是经过盐池奴工辛苦劳作之后的结晶。然而同样的,这每一颗盐,都需要他们用牛羊马骡骆驼来换。
  尉迟恭能够在塞北大肆修建巨型乌堡,其中之一就是能够将中央配机的盐,集中在安北大都护的行在中心。
  要么从尉迟老魔头手中拿到好处,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跪地求饶,二是打服他。
  对唐朝内部的腐儒们而言,老魔头显然就是在欺负弱小。
  然而如果这群弱鸡腐儒当真敢去诘问尉迟日天一声“欺负弱小有快感吗?”,张德可以保证,老魔头的回答一定铿锵有力。
  “欺负弱小有快感吗?欺负弱小当然有快感啦!”
  然后么……就没有然后了。
  唐朝此时的影响力,还没有达到和汉朝相提并论的地步。哪怕李董再怎么自认狂霸酷拽叼,现实就是河西走廊之外,横刀还见过血。
  当然了,不论是吐谷浑还是西突厥,都很清楚,唐人的横刀,很快就要西出阳关无故人了。
  拿下西域,必然就是效仿强汉,这是李董的野心,也是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这么说,李董之前不管干了多少生儿子没屁眼的事情,只这么一条,就可以一笔勾销。
  再往后,再往后不管哪个神经病上台做皇帝,还是说唐朝亡了新朝建立,提到李董开创的这个时代,必须得和强汉相提并论。从此以后,汉唐并举。
  这些脑内暗爽,以李董的雄性荷尔蒙分泌程度,必然是时常有的。那么可以预见,经略西域也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长孙无忌盯上的,是几年以后的收益。这几年的过渡期,就是长孙无忌在脱离政府权力之后,寻找政治代理人或者代言人的时期。
  像张公谨这种屁股已经坐在李唐皇室那里的人,长孙无忌投资起来毫无压力。如今的政府行政权力的执行权,就在房谋杜断二人手中,其中一人不死,长孙无忌就没办法按照李董《威凤赋》写的那样东山再起。
  这真是微妙的感觉。
  对老阴货来说,张公谨和尉迟恭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尉迟氏的子弟,哪怕放在长安,都是二流。较之程知节的几个儿子,根本没法比。而不管是尉迟氏还是程氏,和张公谨都有渊源。
  倘若真的拿下西域,推张公谨一个西域都护府大都护,又有何妨?
  再者,从儿子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张德和他的小伙伴们,在铺货的能力上,已经把控了源头—渠道—终端的全部关节。西域专卖可以披上太子东宫的马甲,名头可以从皇后那里借,这些都是次要的,但半成利对张德和朝廷来说,都可以接受。
  讲白了,就是仗着国舅的身份不要脸,任由张德的“忠义社”和李世民的朝廷撕逼去。其中“忠义社”和朝廷混杂了多少家族多少人脉,那是他们的事情,和他长孙无忌没有半个开元通宝的干系。
  然后这半成利,说多又不多,就在于操作。还是拿盐举例,如果要卡死西域诸城,那么一年赚出五十年利润都可能;但要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么西域哪个地方没盐池?
  同样的,瓷器也是如此。如果贴上皇室专用标签,能买一万贯一个花瓶,东关窑场的普通货十贯一个花瓶卖一千个也并没有什么难度。于是这里面就有了调控的余地,这又是朝廷和“忠义社”之间的博弈,其中朝廷官僚和“忠义社”勋贵之间会有多少讨价还价,长孙无忌根本懒得去知道,也不想知道。
  但有一样,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张公谨能活着坐在西域都护府大都护这个位子上。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一切都是脑部,什么西域专卖,或许都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那时候,别说长孙无忌,李世民都死成什么鬼样子了?
  西域都护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长孙无忌从长孙冲那里得到的消息来看,他推断,华润号这个体系,甚至是王孝通在石城钢铁厂的设计,有一样东西是需要大量消耗,而大唐却难以生产跟上的。
  那就是……人。
  仅仅是毛纺业丝绸业这种轻纺,光苏州一地,不出意外新式缫丝厂扩充之后,就需要高达二十万人以上的织工。然而问题是,苏州当地此刻连二十万成年女性都难以凑出来,怎么可能有这么庞大的劳动力资源?
  于是三大船队除开探险之外,更多时候就是贸易,大量的贸易。而其中一项就是新罗婢、倭女的发卖。
  同样的,多年之前,还在谋划上台的长孙无忌和张德马车问答之前,就已经发现,大河工坊对劳力的需求,就是个无底洞。河东河套不管有多少劳力,突厥铁勒不管有多少俘虏,都能轻易地吞下去,然后消化的一干二净。
  这是比“教化”还要迅猛还要高效还要恐怖的一种模式,一种让“蛮夷”绝对消亡的模式。
  长孙无忌的智力让他能够观察到这些普通人不会观察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即便是一千多年以后,也是这样的充满了力量,它强大到可以在不可阻挡的齿轮组发电机作用下,产品的生产线销售线上,不会讲种族民族家园,只有阶级!
  而对张德这条伪劣工科狗来说,这一切正是他需要的,不管是小资产者还是权贵资本家,在他们眼中,不论是唐朝的大河工坊奴工,还是一千五百年后某个高科公司的工程师,他们是一样的。
  张德深有体会,但是,张德依然需要。
  所以,张德对于消耗品的普通劳力,他也渴求着,区区百万量级的契丹高句丽新罗百济,根本不够看,完全不够看。哪怕是把所有室韦人倭人乃至突厥人铁勒人室韦人全部填进去,也依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浪花。
  长孙无忌拿出了交易清单,想要拿到西域或者西域以西以南的人口,就需要有人给张德背书,而张德信得过的天王和候补天王,无非就是张公谨。
  太敏锐了,真的是太敏锐了。
  张德感慨着长孙无忌的智力,他可以在社会体制或者其他什么千年差距见识上拿长孙无忌当野生的猩猩看待,然而这种纯粹的趋利避害智力本能,他只能叹为观止。
  半成利,和波斯、天竺以及西突厥丰富的人口比起来,根本不值一哂。然而和长孙无忌交易,本身就充满了风险。更何况,西域得手与否,谁上台坐庄,这些都不是现在的张德可以预见乃至干涉的。
  这是不同平台上玩家的区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