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3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8/1398

  坊市之间的主事,行商的会计,遮蔽财货的管家,通晓北胡西羌的翻译,能辨东西南北的向导……
  一个在一千五百年后的小小技能,在这贞观八年,都是难能可贵的精英人才。
  豪门的人,并不傻。
  “薛九郎,俺们吕家在长安也是有些产业的。西市万家铺面,不说是三五七八间,有个二进二出的院子,也还算能入眼。九郎要是屈尊前来,俺们也不会亏待,城西永和坊内,总归是有三瓦两瓦能遮蔽一下风雨。”
  高瘦的汉子微微欠身,“那地界离着延平门还有个喝酒的脚程,九郎若是去了,牛马拖拽的车儿,家中也是有的……”
  忠义社的消息传得快,张德跟小伙伴们说大河工坊那边第一批学员就要结业,小伙伴们立刻来了精神。各家不说如何上心,但绝对明白这里头的好处。
  都说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在这公元七世纪,最重要的照样是人才。
  吕氏做的是西羌生意,多是发卖粮食,然后收购骡马牛羊。前几年跟着做皮子生意,也是小赚了一些。
  大唐立国二十年不到,天下新定,但贵族们的日子,已经逐渐从乱世之际的谨小慎微,逐渐得到了一种释放。
  尽管长孙皇后带头节俭,然而这活跃的经济,使得贵族们,不仅仅是日天操地这种新贵,哪怕是武德年的老旧贵族,也是在享受着为数不多的好日子。
  盐吃青海盐,糖吃凯旋糖。
  这不仅仅是贵族们的口头禅,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精致的,符合圣人教化的态度。至于皇帝皇后的号召……去他妈的。
  落拓的贵族用爵位带来的人脉,去跟豪奢商人交结,然后把人脉和朋友圈,润物细无声地折现。
  一个贵族认识好几个贵族,对商人来说,认识一个贵族,就是多了一条路。这条路就是长线,而他们给介绍人的介绍费,是一种投资。
  但商人还是无法登上舞台,权贵们的舞台,在这个贞观八年,还带着浓烈的南北朝气息,怎么可能让污浊不堪的商贾贱人,跑来同台而论?
  于是,白手套一只只诞生了。贵族怕脏了手,但还是需要财富。而大兴之世的当下,巧取豪夺野蛮劫掠,已经行不通了。
  所以,贵族们需要精巧的,聪明的,能够明白自己意图,却又不会打折扣的优质手套。
  大河工坊,福地。
  “五郎,怎地萧家东市大管家请你,你也不去?”
  “见过山长。”
  五郎是贾氏的子弟,要称呼贾飞一声叔,家中行五。
  贾五微微欠身,有些犹疑道:“倒也不是不想去,萧家富贵,终是一条出路。山长数年教诲,怎会不知?只是,王太史那里缺人,君鹏叔父又写信过来。我思量一番,还是决定前往辽西。”
  “噢?”
  张德很是讶异,大河工坊子弟这一批结业,数量其实也不算小,百人级的规模。忠义社各家都不够分的,就等着明年的第二批次结业生。
  虽然张德也意淫过这些学生能够出现一个两个高追求份子,然而现实残酷的很,这些工坊子弟目前来说,只对改善父母和家庭的生活条件感兴趣。
  除开张德留下来的工学数学大量学生,其余的,都在这一场“有大唐帝国主义特色的”招聘会上“明码标价”。
  梁丰县男张操之的神奇,还是能卖出好价钱的。
  这一批结业生中,也就贾五郎没有选择进入“职场”。
  其实张德既对他们感到高兴,又感到无奈。高兴的是,他们的生存能力远胜那些老旧帐房。无奈的是,他们在进入“职场”之后,瞬间就成为了这个阶级社会中的下等人,想要翻身……难如登天。
  马周那样的案例,太少了。更何况,马周是寒门,不是庶民。
  “山长有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贾五躬身诚恳道。
  “是哪句?”张德好奇地看着他。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贾五很是感慨地回望了一眼曾经的学堂,“若是竹简木椟,万卷书,的确浩淼繁多。然而山长所制宣纸,送往印刷厂,万卷书,不过是区区十数本……”
  说罢,他摇了摇头:“天下的道理,十数本书,大概是写不完的。”
  他咧嘴笑了起来:“山长和我们说过,王太史在辽西,受朝廷所派,新建观星台。我很想去看看。”
  张德同样咧嘴笑了起来,眼睛放着光,像是看到了瑰宝。贾五未必是如何的机敏聪慧,但是他有一颗令人意外的求知心。他迈出去的那一步,是绝大多数这个时代的人难以做到的。
  这是张德在贞观年见到的第二个富有探索精神,且又带有无畏精神的年轻人呢。
  前一个,是玄奘,是个没有猪头给他牵白马的法师。
  “很好,很好……”
  张德连连点头,十分的满意。贾五不是第一个,以后会有更多的贾五,越来越多的贾五,有了这些人,小霸王学习机还愁做不出来吗?
  不由得,老张想到了一句话:我们的征途,在星辰大海。
第五十二章
上升渠道
  “庞小哥。”
  头上抱着青色布巾的妇人,挎着一只竹篮,篮子是南山印刷厂做的。她站在西市南门街口,好一会儿,才上前唤了一声正在布置挂架的庞缺。
  “孃孃有甚么问的?”
  挂架上撑着麻布,作了画,是个招工的告示,边上还站着西市令监的佐官,还有万年长安的主薄,当官的亲自到场,也是少见。
  不过凭借陆飞白的关系,这些人过来,也是正常。
  “小妇人是来问一问小哥,这告示上,说的可是招募织女?”
  “孃孃,不是寻常织女哩。须是精巧的能手,甚么花色都能织出来才算。”庞缺一脸的呆傻,旁边万年县的吏员都是交头接耳。
  有两个小声道:“这小郎,怎地瞧着那般呆傻?张梁丰用人……”
  “咳嗯!”
  当官的听到吏员在那里说话,眉头微挑,提醒着他们不要乱说话。
  好一会儿,万年县主薄才看也不看沉声道:“募工阐明所需即可,倘使来了精于算计之辈,寻了些狐朋狗友,岂不是坏了大事?”
  几个吏员说话的没说话的,窦氏愣了一下,这才觉得很有道理。
  说来也是,长安城中,谁不盯着华润号的动向呢?更何况这一次,还是朝廷有所动作,宫中也发了过来小一百个女工,说是要扔过来培训。
  只这一回,就是跟皇后还沾了干系的。
  “小妇人不识字,只听旁人说起这个。不知道这工钱,当真那般高?”
  唐人虽然洒脱,却也很少把财货挂在嘴边,显得很low,不够档次。再一个,商贾这事儿,贱人干的事情,谁还能主动把自己划入贱人的行列不成。
  不过这妇人一派端庄,虽然算不上明艳动人,却也别有一番自信气质。饶是万年县的主薄,也是微微赞叹。
  只是这气质绝佳的妇人,一开口便是工钱,着实减分不少。
  “孃孃放心便是,只需入内织上一段,若是合用,工钱是分文不少的。”庞缺说罢,又想起了什么,很是认真道,“俺们怀远的工坊,主任一职,如今一月能得三十贯。在长安,小户人家,大约是要做上一年的。”
  他一本正经地说着,说的那几个京中吏员都是嘴角抽搐,心说这特么要是真的,老子这公门的营生也不干了,跟你们老板混去。
  京中衙门,若是那些清水地界,别说吏员了,就是当官的,也得借钱才能留京。这几年京城房价节节攀升,小官僚租不起啊。
  前几年,长安城内还有种地的,自给自足,很是稀奇。可这几年,一晃眼,米粮不值当甚么,可这衣食住行,光吃算得了什么。住行开销着实吓死人,好些个京城官僚,一咬牙,走了门路,外放到郊县做二老爷三老爷去了。
  “三十贯!”
  周围有人听了,大叫起来,“这一年岂不是……岂不是……得好多钱?”
  算术不好,没算出来。好几个人都是笑了起来,那被笑的人也不觉得尴尬:“西市小铺面的档头,一年也才三十贯出头。这……这织工怎地这般利市?”
  “甚么织工,是主任!”
  庞缺眉头皱着,纠正了好几人的说法错误,“俺们工坊用的是水机,几排机子在一个大间,一排纺车,就算是一个车间。一个车间配一正二副三个主任,这主任常人可做不来,工技绝佳不说,亦知调配运转之能。俺家郎君说了,这等大才,一月才三十贯,便宜的很。”
  瞎嚷嚷的庞缺让更多的人一起嘴角抽搐,有人认识他,多是一些坊间的小郎,还有几个跟青皮搭伙玩耍的熊孩子。窸窸窣窣地说了一通,有人知晓庞缺是张操之的人,顿时惊叹道:“这张梁丰,当真是叹为观止。”
  这里说着,那妇人观察了周围,这才点点头,将篮子放在一旁:“小哥,可是从这里进去?”
  “是了是了,孃孃只管去就是,有人带着,不会走岔。”他说罢,又道,“孃孃只管织一段出来,若是合用,当下就取了的。”
  “多谢小哥。”
  “不谢不谢,俺家郎君说了,事情说的细一些,免得做事如拉磨,跟万年长安县衙似的。”
  妇人呆了一下,围观群众直接懵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8/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