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3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1398

  人家卖假药,你就让人卖啊。反正萝卜干当人参卖又吃不死人,再说了,就算有人把萝卜当成“角先生”来卖,那也无伤大雅啊。
  这年头,能吃人参用“角先生”的,非富即贵。敢卖这些东西的,同样非富即贵。要是什么都不管,最后闹开了,无非是权贵们之间互相撕逼。大理寺要是查收,管了这一茬经济犯罪,肯定得得罪人,卖假药的肯定记恨你啊。
  更何况,车床店脚牙,无罪也该杀。摆渡的地头蛇,有几个好人?这年头,又不是汽轮机一转就畅通大江海峡。但凡能在关口隘口渡口混饭的,那就没几个良民。你坏了人家摆渡的营生,所谓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孙伏伽这位大老爷可能死不了,手底下干活的大理寺特警死伤几个,根本不算个事儿。
  当然了,孙师兄不想兄弟们小弟们去死或者受伤。于是就找上了同样不算好人不算良民的梁丰县男师弟,毕竟长安人民群众都知道,顺丰号这样的物流公司,里面有活力的社会团体多的惊人。
  慢说甚么北地精兵的老卒,就是河北河东的刀客,江南岭南的仗剑士,还有吐蕃象雄的牛倌,西南蛮的头人子弟,吐谷浑的小王子……只有你不知道,没有你想不到。整个顺丰号,要找一个说不出跟脚来的坏人,真是不容易。
  作为跟黑恶势力斗争数年的孙师兄,很早就领悟了一个道理:恶人自有恶人磨。自己的这个便宜师弟,那必须是恶人中的恶人,坏蛋中的坏蛋啊。
  要不然连皇帝如今也只能耍小花招和不上台面的手段,才能让这个师弟恶心一下。
  “摆渡卖假药,这也是个正经营生啊,做大了,日进斗金呢。”
  老张嘴角一斜,整个人非常扭曲地看着孙伏伽。
  正义使者孙师兄轻咳一声以示尴尬,然后拱手道:“操之,多多包涵。”
  包涵你妹啊包涵,死皮赖脸都过来了,还能说啥。
  “师兄,小弟纵然要用什么手段,也总得告知一二那摆渡之人的跟脚吧。”
  “义不容辞。”
  说着,孙伏伽从袖口抽出一卷文书,“这是卷宗文档,操之细细研读。”
  “……”
  所以说,自古以来状元郎都不简单,这是肯定的。
  孙伏伽走了之后,老张打开卷宗一看,一会儿刘政会,一会儿侯君集,一会儿张亮,一会儿李孝恭……
  啪!
  坑爹呐!
  摆渡卖假药的人,怎么会跟朝廷肱骨有勾连?一派胡言!
  更何况,还涉及到了宗正李孝恭,河间王可不简单,官方文件上,是把他列为大唐功臣之首的。
  尽管广大人民群众都很清楚,长孙无忌才是李董能够搞他爸爸的重要因素。而且长孙无忌除了自己爸爸的名头很好用之外,高士廉在背后站街也是很有意味深长的味道。
  总之,背后肯定有不可告人的X眼交易。
  然而老张一看到侯君集,就觉得萝卜当人参卖,豳州大混混是干得出来的。至于刘政会张亮和李孝恭这种,那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要知道张亮现在离婚了,李孝恭没了实权,尽管事实上他是皇族目前仅有的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军事将领。
  麻烦事儿啊。然而老张也懒得理会了,毕竟孙伏伽抗不了这个雷。老张债多了不愁,反正李世民现在也不敢弄死他。
  不过很快,老张因为马周的到来,又懵逼了。
  啥玩意儿?!
  “宾王的意思是,如今东宫所属之榷场,交由河间王监察?”
  马周点点头,很憋屈的样子。
  “是中旨?”
  老张继续问道。
  他这一问,马周一愣,很是奇怪地看着张德。
  老张也不废话,把孙伏伽给他的卷宗,直接扔给马周看。
  马宾王刑名断案照样擅长,文书根本难不倒他,看了一会儿,马周也回过味来了:“这是意有所指啊。”
  当然意有所指,而且还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节奏。瞧着是摆渡卖假药,有良心的企业家配合国家打倒那些伤天害理的不良奸商,然而宗正不小心就混进去了,这就不是小事儿。
  哪怕长孙无忌房谋杜断一起混进去,都比不上李孝恭这么个人。
  张德当然不会说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也不会说只有继承人的撕逼才是最没有情面可讲的。李孝恭作为皇族中除了李董最能打的高手,倒霉就倒霉在能打上。所以他被尉迟日天按在地上凌辱,李董也没有说把尉迟日天弄死在茅厕,罚了几百块钱而已。
  于是根据这么些年看左丘明太史公班固等先贤著作的经验,老张觉得,就河间王李孝恭的状态,该吃吃该喝喝,差不多也就行了。
  李董现在只从统治力上来说,比秦皇汉武不遑多让。而且他比秦皇汉武更有钱,更任性。
  之前突然一场高烧,烧的李董浑身难受,现在又是敲打东宫,又是打击摆渡卖假药,这节奏简直酷炫至极。
  李孝恭要是命好,来个暴毙,儿子还能接着郡王位子继续干。要是命不好,差不多也就武士彟那个级别。
  “操之公,南巡一事,还望操之公多多费心。”
  作为一个聪明人,作为一个能臣,作为一个东宫上下服帖,大唐第一喷子赞扬,内外朝纷纷好评如潮的山东人。马周顿时明白,自己的这幅小身板,搞不好会被李董的任性给搞死。
  所以,梁丰县男这条大腿,目前看起来,含金量不但高,最重要的是,它足够的粗。
  又粗又硬的大腿,就算有一点点毛绒绒,就像是带了刺,而且看上去还黑黑的,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二十九章
捷报
  征辽大军还是不紧不慢地在辽东城外进行土工作业,等梁水一场小型凌汛过去,侯君集找上了张公谨,商议一番后,便有了王孝通随行前军一事。
  “王太史,有劳了。”
  “总管言重了。”
  老爷子拱拱手,然后把图纸铺开,工程队通过壕沟不断蜿蜒前行,直抵辽东城的城西数个城门。
  城头为了防止唐军登城,更是密布沙包,隔断左右呼应。倘若唐军强攻,最后也只是一场乱战,拼的就是谁人多。
  而辽东城乃是高句丽的都城之一,城内人口本身就不少,加上坚壁清野,辽东诸多承载人口,都被强行迁入城中。
  “注意盾车缓行!”
  王老爷子吩咐了一声,保利营造的人都是熟门熟路,这次带来的家伙,就有一种类似盾构机的简易设备。由精钢打造顶棚,铸铁为框架支撑。原本是用来给土法炼焦坑道作业用的,后来也用在了石城钢铁厂的排水系统上。
  “注意轨道!”
  这台盾车如果坑道作业需要加重,内部空间可以用来装载铁制构建和工件。比如脚手架或者钢筋铁管等等,同时在作业后,还能将坑道中的土方石块,直接运输出来。
  而在石城钢铁厂,在试制第一台贝瑟曼式高炉时,为了方便送料,直接平地开模浇筑长距离铁轨。轨距刚好能容纳两匹河西马并行,同时为了提高钢铁厂物料区到作业区的运量,新制车斗都留有铰链接口。
  同样的,盾车在矿区作业时,王孝通和张德为了保证产量和生产进度,对盾车的牢固进行过极限测试。按照张德的估算,大概能在六吨以上,不过朝廷派来的石城监令记录的,是一百石。
  “王太史,抵城门了。”
  “嗯。”
  王孝通拿起望远镜,远远地看了看盾车后方竖起来的小红旗,然后道,“装药。”
  随着一声令下,很快辽东城的城门下方,土工作业的轨道工具陆续撤出,大量的特殊物品被陆续堆积到盾车内部。
  “撤!”
  等到坑道外陆续竖起绿旗,王孝通这才收好望远镜,然后道:“装药多少?”
  “副门两千斤,中门五千斤。”
  “嗯。”
  老爷子点点头,“点火。”
  说罢,他转身去了中军大帐。
  “点火!”
  “点火!”
  “点火——”
  急促的哨笛声响了起来,这种哨笛都是石城钢铁厂和诸多矿场监管奴工用的。哨笛响起来,就是开工。再次响起哨笛,就是收工。
  此时,王孝通的弟子们都是擦着汗,然后嘴里念叨着老天保佑,也有楚地来的后生,念叨着太一真伟大。
  春天,万福复苏,明媚宜人。是一个让人快乐的季节。
  轰——
  就像是山洪暴发,仿佛是黄河溃坝,更有如雷暴肆虐,那一声巨响,伴随着地面轻微的起伏,辽东城的城门瞬间垮塌,任你在城门洞堆了多少石块沙包,终究是不如城墙那般坚不可摧。
  高句丽效仿中土,辽东城的城墙也是夯土墙。如果是炸城墙,靠黑火药,用药量起码是十万斤起。而且效果大概就是城墙完整度依然高达七八成,至于青铜炮铁炮,轰在夯土墙上,最多砸掉几块外墙岩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听个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