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3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6/1398

  “都小心点,操之公的心意,好好地放着。殿下最喜这口味,打翻了一坛,要你们狗命!”
  “是是是,老姑姑放心,一万个小心。”
  仆役们都是端着小心揣着细心,这才把两大车的干货卸了。
  还有七八支品相不错的人参,直接送到了厨房。每个月琅琊公主都要炖一支,老母鸡在南山场地养了万把只,除了自家吃,这靠近太极宫的几个坊间,也多是想要沾沾光的贵族。
  到了大厅,李蔻正在那里喂着儿子,见张德来了,随手指了张椅子:“大郎坐吧。”
  “谢婶婶。”
  等李蔻喂妥当了,张德才起身道,“婶婶,宫里有些差事,我想借用一下公主府的东厢。”
  “弟妹当真是……”
  琅琊公主一声叹息,却是看着张德又道,“你叔父这阵子来信,怕又是建立了功业。河北道的事体,予也知晓了一些。大郎,你辛苦了。”
  “多是小事,不值当。”张德微微欠身,“叔父征辽方显英雄本色,侄儿这等手段,不过是锦上添花。”
  “汝又为官,当在仕途上发力。”
  李蔻一脸肃然,“只有权势在手,方能振作家门。”
  然而老张的目标,振作家门什么的,不过是顺带,真正想要的,是小霸王学习机。只有小霸王学习机,才是伟大的理想啊。
  回想当年,小霸王学习机……是用来学习的!
  “婶婶提点,铭记在心。”
  “你府上的几个女郎,我也是见过的。”
  又给半大不小的儿子塞了一口软酥饼,她一边喂一边道,“那武大娘,眉目之间,怕是要勾引你。”
  “婶婶放心就是,侄儿明白的。”
  “嗯,予一向放心,汝有鬼才。”
  言罢,琅琊公主才抱怨起来,“宫中那般利市,偏还来祸害你。唉,也是树大招风,你叔父未曾名动京城之时,倒也太平。现如今,都是热捧一番,恨不得吃住在邹国公府上。只我这门槛,每个月都要换上两回。”
  所谓踏破门槛,就是这么个意思了。
  “婶婶这个烦恼……倒是个喜庆的烦恼。”
  “嘴甜!”
  李蔻瞪了他一眼,然后看了一眼西边,“宫里的意思,予问过太皇,大约是内帑改制的事体。此事予也不懂,多半是要你劳力。不过此事拒绝不得,太皇告知了跟脚,只怕若是拒绝,恐引忿怒。”
  这忿怒,自然就是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
  李董这是逼人就范,为的还是“家天下”。
  当然李董对自身实力的认识还是很清醒的。自古以来,帝王和贵族就是瓜分土地人口来确定名分。
  讲白了,帝王和贵族之间,也是一场合作,一场交易。
  只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个口号喊的这么响,哪个皇帝不想做“独夫”?只是无能为力罢了。
  李董认清了这一点,所以在看到全新的,可以碾压那些老大贵族的手段之时,就琢磨着成为全新利益链中的霸主。
  如果说大唐朝廷看皇帝,那么市场经济看资本……
  李世民不懂市场也不懂资本,但他懂权力。
  梁丰县男这条江南土狗搞出来的这么多动静,很多东西他完全不理解,但这不要紧,要紧的是,甭管多大的规模,拥有最大资本的集团是皇族,这就足够了。
  就好比,张德张操之弄了个春秋战国一般的市场出来,李董就必须是这个市场中的秦晋齐楚,不能是别的土鳖。
  “还有甚么要紧的,拟个章程出来,予帮你一并处理。”
  “多谢婶婶,有婶婶襄助,难事也不难了。”
  “当真嘴甜,怪不得应国公的女儿,就认你了。”
  李蔻打趣了一番,突然想起一事,“过几日,我那弟妹寻你赴宴,当细细准备。”
  唉,人是好人,宴无好宴呐。
  长孙无垢倒也不死心,总是想让自己就范。
  老张眉头微皱,琢磨着是不是带一只陶瓷手雷赴宴,送长孙皇后上西天算了。
  “婶婶,可知还有何人赴宴?”
  “京中贵妇子女,多有赴宴。”
  看来宴会的基调定的很低,主打青春靓丽,可以的。
  稍稍松了口气,至少长孙氏不会在这种场合跟自己提三要四的。
  “侄儿还有一个疑惑,一直不解,还望婶婶解惑。”
  “娘!娘!”
  张德谦逊问着,却见李蔻的儿子正在那里扭着身子,叫唤着。然后开始嘴里大叫,“奶!奶!”
  不多时,手脚粗大的女婢捧着玻璃奶壶就走了过来。奶壶还在温水中烫着,显然是在别处一直存着的。
  奶嘴是用无花果胶做的,不是很耐用,前头用杜仲胶也做了几个,奈何太贵,也就大贵族才用得起。
  熟练地将儿子放在腿上,一只手抱着,一只手扶着奶壶,让儿子双手抱着奶壶,叭吱叭吱吃的可高兴了。
  “婶婶,来京时,我曾听说,皇后宴请过郑观音?”
  此话一出口,李蔻愣了一下,然后冲四周奴婢挥挥手。奴婢们适时离开,李蔻这才秀眉微蹙,“此事,慢说是你,便是我,也是一头雾水。”
  琅琊公主沉声道:“也说不上郑观音母女会如何,这几年一直在掖庭宫过活,我也不过正旦才有机会见上一面。”
  李建成的老婆女儿,到底是个什么生活状态,很多人一直打听,只是一直没什么太好的消息渠道。
  掖庭宫终归是个发配的地界,宫中鬼魅流言,也多是在这里起起伏伏。
  “婶婶,太皇可有示下?”
  张德要确定一个结论,关于李世民是不是想要迁都。如果是,那么很多事情都解释的通了。
  倘使李世民真要迁都洛阳,那么李月李葭这无意中撩拨的两只野生妹子,着实又有了大用场。
  除了这些,老张还能以一己之力,让郑琬全家老小,玩一出“我胡汉三又回来啦”的戏码。
第二十二章
很科学
  “尫子,前日史公送来的胭脂,拿一些去吧。”
  掖庭宫南庭,靠近南墙宫门之地,流放在这里的贵族女子,往往曾经的地位不低。
  王君廓的两个庶出女儿,就是在这里整日晾晒苏丝。裴寂有个曾孙女,也因牵连,在这里受罪。
  只是,较之宫南,掖庭宫的别处,才是真正劳作繁重。还要潜心伺候着李世民的后妃子女,稍有不慎,便是杖毙。
  每年死于长了眼睛长了耳朵的犯官女眷,不知凡几。
  “阿娘留着吧,皇后所赐之物……”
  约莫十一二岁的少女,露出一个微笑,冲戴着头纱的女子柔声说道。
  戴着头纱的女子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了手掌,轻轻地抚摸着少女的脸颊。就这么轻轻地、慢慢地摩挲着,好一会儿,她才收了手:“尫子长大了啊。”
  “可阿娘为什么没有老呢?”
  女子听闻,顿时一愣,然后笑出了声来,将少女拢在怀里,“老啦,老啦,快啦,快啦……”
  就这么抱着,轻轻地摇曳着身姿,少女依偎在她怀里,满是微笑。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
  女子缓缓地哼着歌儿,北朝的歌,似有胡风,却是汉家的腔调,中原的言语。
  “娘。”少女轻轻地唤了一声,“娘以前就是这么唱给阿爷听的么?”
  “嗯。”
  少女得到了答案,以前母亲似乎从来不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这一次,给了答案。少女依然笑着,可开心了。
  琅琊公主府,张德正在安装旋转木马,又专门安装了一组铁轨,弄了一匹驯养五年的矮脚马。这马儿比黄羊也大不了多少,时人称呼“倭马”,乃是炎汉时宫戏的宠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6/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