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1398

  虞世南继续面无表情。
  “等同十道?”
  “设留守大都督。”
  虞世南依然面无表情。
  卧槽,这意思就是新增一个大都督?非亲王不能上去浪一回啊,而且还得是皇帝的嫡子,必须是长孙皇后生的。
  老张突然有个不好的念头,李董又要玩花活。
  “人选?”
  其实一般来说,应该是李泰这样的嫡皇子亲王。然而既然是陪都,就不能使一般来说,必须上升到君这个级别。
  亲王到底还是臣,而储君也是君。
  所以按照王珪既然愿意给皇帝背锅的条件,那必须是王珪的好学生太子殿下在陪都浪一把。
  “未定。”
  虞世南看上去有面瘫倾向。
  卧槽!
  老张内心不由得为李承乾这个暖男默哀,好好的一个嫡长子,偏偏爸爸不喜欢,实在是……忧桑啊,十分的忧桑。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虞世南面瘫的更加严重了,他眼皮子垂落后,看了一眼张德,又看了一眼秦琼,再看了一眼老唐,感慨万千意味深长:“唉……洛阳百工事业一旦兴旺,此次风潮若是获利颇丰,再有征辽成功,兴许,陛下要迁都。”
  嗯?!嗯?!嗯?!!!!
  工科狗瞬间炸毛,迁都?这光景要是迁都,关陇那些老废物们肯定先打起来,在关内道刚刚开始铺开业务的新贵们,肯定要饥渴难耐,搞不好有人要搞大新闻呐。
  谁希望去洛阳?新贵。
  谁不希望去洛阳?关陇老废物和五姓七望诸傲天。
  贞观八年,虽然在武功上已经堪比汉武,然而包举宇内这种和始皇帝一较高低的底气,还是很不足。而且李董想必也不想走杨广的老路,当然杨广那条路走的谁都远,跑的比谁都快,还弄了个江都……简直是自寻死路。
  不过要是征辽成功,要是洛阳经济特区红红火火兴旺发达,那真是有的搞啊。
  想到这里,老张顿时一阵蛋疼:照这个节奏下去,老子岂不是很有可能还得尚个小公主?
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
  “世叔、虞公、唐公……晚辈备了些许薄礼。”
  和送好处不同,唐俭虞世南两位老前辈,老张是真心愿意相处。至于秦琼,那是长辈,另外一回事。
  “这就是那个参吧?”
  “对,人参。”
  这年头还不流行吃人参,但自从甄氏兄弟从老张这里搞了野山参给长孙皇后吊过一回气,立刻身价倍增。
  被京城一票长者,当做续命灵草,神奇非凡。
  虞世南用的比较多,毕竟还有差事,熬夜的时候,一杯参茶比什么都给力。唐俭闲散的久了,基本用不上,所以也没正经关注过这个。
  “世叔,这是靺鞨人挖来的,好货色。”
  锦盒装着一棵不知道百年还是五十年的人参,反正秦琼这几年人参一直没断过。他身子虚,一般人补起来,说不定就垮了,然而秦叔宝到底是不一样的人物,补一补,反而身体康健了许多。
  尽管看上去还是病怏怏的,然而已经能够离开长安,跑一趟洛阳。
  “有心了。”
  秦琼微微一笑,点点头,“去年巢医师调理了一番,着实多了不少气力,某还以为活不过几年,不曾想,还吊着一口气在。”
  医师,是仅在大河工坊有的职业,反正全大唐没这么称呼的。然后因为同仁堂这个恶趣味诞生的药剂铺,医馆总算也开了起来。
  巢氏吴氏各自负责内外科,一时也是名声大噪,连宫廷圣手,也会过来交流交流经验。
  最重要的是,自从老张把蒸馏法这个概念用在了安利号的直销产品上后,医生们也是非常的乐此不疲。
  当然,显微镜是另外一回事。
  “世叔。”老张喊了一声,然后顿了顿,看了看虞世南和唐俭,眉头微皱,“虞公唐公,照柴令武当下的手笔,只怕一年之内,洛阳闲散田地,都要被吞并一空啊。难道朝廷不怕兼并?”
  “怕,怎么不怕?”
  唐俭呷了一口清茶,吹了吹上面飘着的叶子,“大郎,前隋代周之际,田亩兼并,门阀四起。陛下雄才大略,焉能不知?只是,兼并最怕看不见,如今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纵然有黔首失地,乃至人地两失,无伤大雅。”
  老张眉头紧锁:“唐公,这从何说起?须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唐俭一愣,然后哈哈一笑,抚掌道,“妙,妙不可言啊大郎。这一句话,倒是说透了。”
  平复了一番,唐俭语重心长道:“皇帝有大智慧,自是知晓这等手段。不过,洛阳之利,于皇族大有裨益。纵然有人闹事,乃至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引起民变。不过是一道圣旨,一颗人头的事情。”
  一道圣旨?一颗人头?
  张德眨了眨眼,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这一道圣旨,怕不是罪己诏;这一颗人头,要么柴令武的,要么房遗爱的。
  简单点讲和一千五百年后的一句都市怪谈一样:政策都是好的,但是被下面的人搞坏了……
  老张摩挲了一下自己的脸,搓了搓,然后闭上眼睛,再睁开:咦?还是唐朝啊。可特么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即视感?人生这款游戏,难道老子永远是hard模式?
  “太皇起于太原,然则根基在关陇。只是,正因根基在关陇,才要镇压关陇。太皇果决不及陛下,故而武德朝,必不能迁都洛阳。贞观朝若无财赋相济,亦是枉然。万幸,自三年后,府库满溢,五年后,便是内帑之富,亦有平灭突厥之力。至今年,天下财货,五姓七望所占几何?”
  经济实力的迅速扭转,让朝廷,让新贵乃至让李皇帝,都有了迁都的实力。如果不是短短数年就积累的大量的现金,恐怕只以农民的那点税赋,也就只能拿来修修太极宫,弄个避暑禁苑。
  已经有了全新定位的唐俭,对张德是十分关注的,也十分愿意越过陆德明来提拔张德,甚至可以这么说,唐俭在某种程度上,将自己未来再起风云的机会,投在了张德身上。
  张德张操之,他有这个实力和能力,让唐茂约等到李世民死,然后风云再起!
  “依唐公之意,侍中上书设洛阳为陪都,乃是为陛下探一探山东士族的风向?”
  “大郎,难道你没发现,五地之中,还囊括郑州么?”
  郑州?!
  叮叮叮,脑袋里飞快地冒出来几个名词:荥阳郑氏,郑观音,李建成,五姓七望之一……
  “自贞观五年后,三年内,洛阳百工事业,年增两万,今已逾七万之数。”
  这些大部分都是技术工种,尤其是木工和石工,尤为突出。加上洛阳行宫重建,带动了大量建筑物料的生产。
  其中就包括水泥。
  除了水泥,洛阳周边,以熊耳山为例,烧制砖瓦的工匠,就有两千六百多人,全部集中在落水以南,熊耳山以北。
  这还没包括那些挖土运土的力工脚夫。
  “洛阳以东,唯郑氏底蕴深厚,且干系非常。又因玄武门旧事……”说到这里,唐俭自己愣了一下,然后看了一眼秦琼,秦琼假装没听到,拿起茶杯掩饰了一下情绪。
  “总之,若洛阳为陪都,五地所属统归陪都近畿,则河南道除却登莱,皆为蝼蚁。”
  这话大有深意,老张没直接问,而是又琢磨了起来。为什么说结为蝼蚁?因为洛阳经济特区,会直接吸收走所有的河南道山南道乃至淮南道的手工业加工业。其他地方就算有矿业发展,最后的目标市场,也一定是洛阳经济特区。
  总之,周边绝大多数地方,最后只会成为农耕区,以及洛阳经济特区的原物料产地。
  再说白点,就算李皇帝和他的走狗们并不明白剪刀差这个狗屁玩意儿,怎么搂钱骗农民,这根本就是统治者无师自通的本领。
  也就是说,假如未来有一天,河南道的豪强想要反李皇帝,结果扭头一看,周围全是拎着钉耙锄头的农民。然后席卷河南道,打到洛阳,至洛阳城外,就看到五千武装到牙齿,浑身都包着铁皮的重装步兵,切菜瓜一样把几十万农民军赶羊一样再赶回了农田继续种地。
  或许还会出现一个比较聪明的豪强,他搞了精锐,也武装到了牙齿。然后打到了洛阳,洛阳城外,五千武装到牙齿的政府军被操死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洛阳城里面走出来一万武装到牙齿的政府军。他们又被干掉了。可是更加令人一哈难道是,洛阳城里面走出来两万武装到牙齿的政府军……
  或许还会出现一个更加聪明的豪强,他联络四方,群雄并起,十八路反贼打到洛阳城下。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洛水上转动的水车,带动了锻锤,日产十万飞凫箭,每个时辰都有数百钢刀被塞到饥渴难耐的府兵手中。
  并且皇帝签了一条圣旨,百姓只要干死一个反贼,就能凭借人头,前往皇家银号领赏,上不封顶……
  一旦统治者已经沾染了全新阶级的属性,就有的被统治阶级,如果没有新的被统治阶级来联合,他们注定是失败的,无能为力的。
  作为一条工科狗,老张琢磨到这个地步的时候,整个人都牙酸的紧:妈的,大唐这款游戏很不平衡啊。
第九十九章
一个意外
  贞观八年,历尽五年的经营蛰伏,帝国在河北地区突然就爆发式地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手工作坊。他们占据了河道,占据了码头,占据了所有流动的水源,然后眼巴巴地看着大运河。
  看着大运河,不是发呆,而是有感而发,当场吟了一首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