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0/1398

  “也好。”
  张德打量了一下慕容诺曷钵,这人浑身上下,都没有胡人的痕迹。也是,鲜卑匈奴乃至大部分契丹大部分室韦大部分靺鞨人,从基因上来说,也是古羌后裔,跟诸夏源流相同。
  更何况,诺曷钵的父亲继承了光化公主良好的形象,遗传给诺曷钵的,自然不是丑陋不堪的毛茸茸外表。
  “也好啊。”
  加重了语气,老张很是感慨地拍了拍诺曷钵的肩膀。
  “哥哥。”
  “那边有个亭子,且去坐坐。”
  “是。”
  两人就这么并行前进,后头跟着几个健硕武士,走路都是虚按横刀刀柄。
  “坐。”
  “哥哥也请。”
  五里短亭,说是亭子,其实是个茅草棚,用毛竹做的支架,看上去也有两三年的风吹雨打。用竹篱笆做了护栏,里头摆了石凳竹椅,靠着官道,南北接通黄河和洛水。
  “你能这样想,很好。”
  慕容氏的结局,差不多也就这样了。伏允是肯定死的,如果慕容顺想要回到故国登位,也不是不可以,但结局一定不会美好。久居汉地,首先必定不能服众,到时候那帮心中扭曲又没办法对唐人报复的吐谷浑国人,一定会拿慕容顺开刀。
  当然了,说不定慕容顺运气好,国人要团结在他的周围,搞核心搞大建。那么出现这种情况,大唐就不得不表示,吐谷浑国内,一定会出现不服慕容顺统治的国人,然后顺理成章的造反,顺理成章的剁了慕容顺的脑袋,顺理成章的剁脑袋用的钢刀,品质优良,看上去像大唐造……
  “小弟,早已看透了。”
  “是永宁那边想要建个瓷窑?”
  老张像是没听到慕容诺曷钵的苦水,话锋一转,问道。
  “是,永宁的,现在修了一条轨道,通福昌。到了福昌洛水渡,就能顺水直下到洛阳。”
  “好,此事我应了。”张德点点头,就像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慕容诺曷钵顿时大喜,连忙冲张德抱拳拱手。
  张德摆摆手,然后道:“既然你也看明白了大势所趋,记得回京一次,跟你大人说一下,三月或者四月,跟朝廷上个降表。再找几个吐谷浑四郡老人,骂一骂伏允,献土归降的流程知道?”
  “知道,小弟这个月就回京跟父王……大人说。”
  “这事情做好了,朝廷不会忘了给你们好处的。到时候,也算正式成唐人了。成了唐人,才能过活啊。否则,当真要做化外禽兽不成?‘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等念想,你大人能做,你却不能,往后,一定要时时刻刻警醒点,你不是鲜卑人,是唐人。”
  张德有些肃然地提醒着诺曷钵,“如今虽然太平,可西北边患一天不除,若是念叨故国,就难保有人立功心切,借汝父子二人项上人头一用。”
  “是,小弟牢记哥哥教诲。”
  诺曷钵连连躬身,又道,“等回京和大人定好了章程,便要去鸿胪寺改个汉名。”
  “到时候想要请哪个饱读诗书之人,跟我说一声就是。”
  反正自己老师陆德明有面子,就算把孔颖达叫来观礼,都完全没问题啊。
  原本或许还能做一做吐谷浑可汗的慕容诺曷钵,在张德嘱咐了这些话之后,仿佛是松了一口气,又仿佛是心中的石头落了地,整个人,都彻底的轻松起来。
第八十六章
进京三件事
  洛阳是个能把英雄汉都泡软了的地方,就仿佛是一千五百年后对烟花扬州的描述,贞观八年的洛阳,养人。
  “郎君,李大郎来了。”
  “噢?可是长安有了消息?”
  老张连忙出去,在洛阳落脚的地方,在福善坊西边,临靠长夏大街,出门右转就是洛水飞桥。
  “没说,李大郎去了南市。”
  南市有个成衣铺,安利号的一个店面。
  找了个空隙,张德便去了南市。
  “操之!”李震神色有些肃然,郑重道,“大朝会上,改封柴绍为谯国公,加镇军大将军!”
  “柴绍……唔,倒也不出意料,就这几个人。”
  老张看了一眼李震,然后道,“右骁卫大将军一职没变?”
  “不曾听说。”
  听了李震的话,张德双手背在身后,来回踱步,“这是要推柴绍,可是……柴绍是太皇的女婿。更何况,当年平阳殿下分兵旧事,让柴绍很是愧疚,若……”
  平阳公主当年“娘子军”可以说风头无二,但和柴绍之间,是有过一场不太好的回忆。
  至少“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话,放柴绍身上,绝对没差。
  “罐头!操之,罐头!”
  李震提醒着张德。
  “此法甚易,只是……兄长,莫非柴绍还要掌兵?”
  其实这个说法有问题,当年灭突厥,柴绍是掌握了一路兵马的,比起张公谨这种给李靖打下手划水,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过,因为身份问题,柴绍在李董那里,就是个即插即用多功能物品……
  “大人预计,若是粮秣翻倍,今年必定打过平壤!”
  罐头是个好东西啊,标准型铁皮马车车厢,也是个好东西啊,鲸油是好东西啊,煤是好东西啊,板轨是好东西啊,水力锻锤是好东西啊……
  老张琢磨的,是朝廷先拿吐蕃或者吐谷浑这种弱鸡试一遍。然后兵部民部的人一看效果很好,没有加特技,很光很亮很酷炫,这样才能在干高句丽的时候,不惜血本大力采购,然后土豪金光环加成,用钱堆死高句丽!
  现在行情不太稳定啊。
  按照老张原本的构思,像李勣这样的候补天王,合作起来是最爽的,背锅有天王级的人物,自己只需要执行战略战术意图就行。
  然后采购的时候,嘴巴随便说,又有谁敢跟候补天王级大牛装逼?
  老张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张叔叔、尉迟日天、李勣还有冯盎那个老不死一起向朝廷施压,采购某些非常好用的军需。
  这样一来,等于是以全国之力养肥华润牌工业托拉斯或者辛迪加……
  六百万石粮食,炫耀肌肉的同时,也有亮相的态度。李董是个很会学习,并且很会进步的帝王,他会明白什么叫有利可图。
  当然,作为皇帝的本能,军队调整在老张的预料当中。重用柴绍,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不过柴绍被拔高到长孙无忌这个地位,享受一个待遇,头一次。
  “征辽是大事,柴绍说不定,还会升……”
  老张眉头微皱,李董也是够狠的,为了提防忠犬们反咬一口,居然连爸爸的女婿都敢这样用。虽说江山稳固,但柴绍这个人是矛盾的,万一突然装逼要给老丈人报仇,你李董岂不是玩脱了?
  不过造反不造反,不是工科狗考虑的事情。李唐到底几百年风流,他丁点都不关心。然而现在李董碍事啊。
  真想找几个阴阳人死太监,绑一圈火药罐,玩自爆恐怖袭击啊。
  “大人也是这个说法。”
  李震眉头紧皱,如果没有六百万石粮食这事情,李勣起码征辽是有位子的。然而三百万石米粮冲垮京城粮商,这事儿就是个大黑点。
  作为候补天王级的大牛,李勣愿意染的这么黑,当然有自黑的一层意思在。但自黑就送出去罐头生产线,李震爸爸答应,他也不是很愿意答应啊。
  按照老张对李勣的判断,估摸着当年玄武门不站队,后遗症不小。李勣虽然和李靖号称大唐双璧,然而李勣是野路子出身,乡党同盟都是什么货色?有做过山贼的,有做过强盗的,有做过斯文败类的,有做过贼党的斯文败类,还有假装自己斯文然而是强盗的败类……
  李靖就不同了,李靖是天王。
  质的差距啊。
  “若是柴绍,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知道李董是图谋河北道的那点产业,还有征辽过程中的红利,那么一切就好办了。看样子,柴绍被提拔起来,是要做李董的白手套,然后去东北地区套现。
  征辽,说不定就是个洗黑钱的过程。配套工作,就是让内帑改制的皇银,接手华润号在河北道的盘子。
  然而既然李震能过来给自己通风报信,其余的信息,太极宫的那点猫腻,又怎么可能藏得住?
  开打之前,一定可以安排妥当。
  区区一个柴绍,老张当然不敢不放在眼里。同样的,柴绍要说敢不把张德放在眼里,这话也就关起门来跟柴哲威柴令武说。
  再一个,当年老张和柴令武,因为郑琬,因为这只绿茶婊,有过一段交情。期间还有二流选手屈突诠闪亮登场,以及那个令人印象深刻,不会武功的常威常三郎。
  “操之,可要叫柴二郎一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0/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