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1398

  宰辅儿子做官倒头子,难道是传统?要不然怎么会这么上心呢?而且不仅仅是上心,看上去还是上瘾。太特么毁三观了。
  很多人走并州出关,绕个大圈子,走草原去西突厥,不是他们傻逼,而是不愿意一个关卡一个津口缴税。
  再说了,路远不怕啊,了不起死点脚力苦力。死个脚力才赔二十贯,和大批财货往来发卖的收益相比,根本就是小钱。
  “正好小弟也要前往幽州,兴许抽空能往平州一趟。马城是在平州吧?”
  “在的在的,家父的那位旧部,在那里买了一百顷地,可惜根本没人种,都是些蛮子在那里放羊。”
  那肯定的,傻子也知道这地界不靠谱。连卢家都栽了,更别说一只小小的中下级军官,这就是盘菜。
  “伯舒兄居然打听的如此详细。”
  张德一脸的佩服,让长孙冲颇为高兴,抖了抖袖袍,正了正撲头,然后面有得色:“为兄听说操之要在边陲振兴百工,想必急需劳力。为兄不才,正好有些门路,可以帮操之赚些劳力来。”
  “伯舒兄计将安出?”
  表哥更是得意非凡,眼睛泛着光亮:“难道为兄没有告诉过贤弟,辽西除契丹外诸蛮,家父皆有旧部出于其部么?”
  屌,拼爹是最屌的。
  长孙无忌这么厉害哒,居然老部下还有蛮子出身的,而且还是辽西种。真是官做大了,什么鸟儿都有。
  “兄长神通广大,吾远不及也。”
  这句话让长孙冲更加的痛快,浑身八万四千个毛孔都舒爽到了极点,人张操之都承认了,他不如我长孙冲!
  老张要是发明了录音机,长孙冲恐怕毫不犹豫录下来,铁证如山啊。
  官倒上瘾的长孙冲眼睛的光亮越来越像某条老疯狗,于是张德小声问道:“兄长,数年之内,陛下必定平灭高句丽,若彼时……”
  “高句丽既然都灭了,吾辈又有何惧?”
  长孙冲不屑地扫了一眼工科狗,胆小如狗,怎么成大事?
  “兄长,这要是走露风声,恐有人以此攻讦齐国公。去岁有人让诸道选人闹事,虽说没出什么事体,却也让陛下很是恼火。这要是再有人鼓动,那些选人一拥而上去了朱雀大街喧哗,只怕陛下不会干休啊。”
  一看张德这怂样,长孙冲更是嘴角一撇,这种无胆匪类,居然也曾是自己的最强对手?太弱了。
  表哥面色如常,淡然道:“慢说北里买醉的选人,就是国子监的那些货色一起闹事又如何?贵贱有别,陛下何等圣明,社稷依仗,不正是你我这等勋贵么?只怕到时候,陛下一声令下,十二卫随便调一支骑军,三五百骑,直接碾过去就是。”
  老张一脸佩服,连忙竖起一个大拇指:“兄长高见,高见!”
  长孙冲呵呵一笑:“敢攻讦勋贵,这等贱民,便是亡命歹徒。区区匪类,也敢螳臂当车?”
  没错,稍有常识的人不难看出,如果十二卫的铁骑继续前进,那些螳臂当车的歹徒还能反抗吗?
  张德一瞧长孙冲这日天操地的架势,就知道这货已经大杀特杀,根本不会愿意分润半点好处给其他小朋友。
  到时候小朋友们过年过节炫富,长孙冲一旦装逼成功,肯定会有心中不爽的小朋友去爸爸那里告状,说长孙表哥吃独食。
  吃独食,天大的罪过,每一个合格的权贵,都想大小通吃,都想吃独食。但每一个权贵,只要吃独食,他的下场也不咋样。
  双赢才是赢,管仲都懂的道理,长孙冲能不懂?
  老张仔细想了想,大约还是长孙冲的爸爸更牛逼的缘故。
  在封建帝国主义社会中,简在帝心是衡量社会价值的唯一标准,而长孙无忌显然已经比简在帝心还要深厚,大概在皇帝陛下的心中,比皇后低一点,比四妃高一点。
  “贤弟,老规矩,你出船出货,为兄出门路,保管文书一路畅通。兵部户部绝对畅通无阻!”
  表哥威武,表哥霸气,表哥荡漾!
  老张整个人都湿润了,这货肯定是内心某个奇怪的开关被打开了。否则怎么会画风变化这么大,太不科学太不合理。
  “表……兄长放心,小弟办事,还算妥帖的。”
  “哈哈哈哈,那是当然。贤弟只管放手去做,就算万一出了事情,几个守捉大使,拿去做替死鬼刚刚好。你我绝无风险。”
  “兄长智计过人,真是令人钦佩。”
  “哈哈哈哈哈哈……”
  长孙冲仰天大笑,无比得意。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长孙冲,牛逼!
  张德目送表哥潇洒的背影离开,然后感慨万千:唐朝就有二世祖倒卖批文这么溜啊,难道这是祖传的技能?
  正感慨着,忽地有人喊道:“张公,张公,怀远二十亩的白叠子已经收了,亩产喜人啊。”
  老张扭头一看:咦,这不是贾家那个在怀远河东种棉花的子弟么?
第五十七章
棉布
  “君鹏还在草原?”
  “青料塔有几个塌了,飞弟正督造防火带。七月的时候烧了一片草场,现在入秋干草甚多,更要防备火患。”
  草原上生活不易,赚钱就更难了。真以为风吹草低见牛羊很亲近大自然?春夏秋三季蚊虫能直接叮死人,为啥有人不愿意走金山北线?因为每年打那儿走的商队,光骡马就要被蚊虫叮咬致死一成之多。
  然后秋冬春三季大风卷起黄沙,能让人嘴都张不开,别说吃东西。冬春两季的大雪又不会跟唱歌似的来得晚一点,每年不说冻死多少牛羊,光积雪压死的牲口就是三位数以上。
  积雪融化可还没完呢,泥泞,数月的泥泞,能让最好的马儿都断腿,能让草原上无比简陋的木车直接塌架。
  所以,能在草原上生活的民族,他们的主要收入,自三代先民之前,那就只有一样:抢劫。
  上辈子老张也觉得奇怪,世界这么大,老祖宗怎么就占着这么一块地方打生打死,外面还有辣么多地盘呢。
  现在么,老张只想说:这种鬼地方,没进入工业社会之前,那根本就是人肉绞肉机。
  “大都护没说什么吧?”
  “大都护特命幕僚嘉奖飞弟,八月的时候,朝廷派了人去塞上,大约是要采买一些青料备着。”
  “户部还是兵部?”
  “都不是,说是太子府的。”
  卧槽,有眼光啊李承乾,可以的。
  “君鲲,白叠子的果子呢?给我看看。”
  皮肤黝黑的贾家青年贾潜,将行囊一解,一脸欣喜道:“张公,这白叠子,果然和南梁农书上说的一样,高昌白叠子,白如蚕丝。”
  “有类木绵嘛。”
  贾潜递过来一只开口的棉花果,已经能看到里面的白色棉丝,只是果实有点小。让张德有点失望,不过他还是从袖口拿出一柄小铁尺,一个刻度大概也就是一公分来去。
  抽丝剥茧也就那样了。
  搓了搓,量了一下棉丝大概长度,两公分不到,短了些。
  “好东西啊。”
  张德感慨万千,“今年开始套种,小麦和白叠子套种的农书,都看过了吧?”
  “都看过了,如今带着大讲堂的学徒在围田。”
  “沟渠灌溉和稻谷不同,要涝能排水,旱能补水。塞上不比别处,用水甚是艰难。大河可是奔放的紧。”
  “张公宽心就是,河东已经开了三千五百亩地,五百亩是羌人留下来的半熟地,其余的虽然都是生地,可是原先杂草丛生,一把火烧了,正好肥田。”
  “也对,反正有八牛犁。”
  老张连连点头,有了棉花,又可以大赚一笔。棉纺轻工,直接吊打丝麻。蚕丝太贵麻布太矬,棉花刚刚好,而且有着极好的御寒功能。如果做成单衣内裤,又非常的偷气吸汗。
  总之,他张老板这是要发啊。
  “棉籽够吗?”
  “不够,福威镖局走了两趟金山,都能捎带一些。这些白叠子,似乎还不是最好的。”
  贾君鲲认真说道。
  “你怎么知道不是最好的?”
  老张一愣,觉得这特么很神奇啊。
  “郡王府上有个波斯人,模样奇特,却自称非是波斯人,而是波斯属国叶门人。他说他是希尔木叶行商世家,嘿,行商还能成世家,这蛮子很是有趣。”
  言罢,贾潜又道,“这人叫沙辛,很是敢战,他说在弗林国以南,有个大河河口,白叠子果实硕大,能产长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