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398

  “我就出去逛一会,一会就回来。”
  说罢,张德领着薛招奴,小圆脸还把案几上凉了的半只胡饼给捎上,一边跟着一边吃。
  “你留点肚子,一会儿给你买好吃的。”
  薛招奴有点不情愿地看了看手中凉了的胡饼,最后还是三下五除二吃了个干净,然后欢快地跟在张德屁股后面。
  见到老张出门,四大保镖立刻现身。
  “大郎,要去哪儿?”
  “随便逛逛,去西市看看。”
  “要给三郎带董婆子的醪糟吗?”
  “去了让阿奴也喝一碗暖暖。”
  路不远,一直南下,过了居德坊,就到了西市。金光街上全是车马行人,热闹的不行。
  张礼青见状便道:“大郎,人多,还去吗?”
  “去看看,我得找点灵感。”
  “灵感?”
  张礼青眨眨眼,没闹明白。
  “我这不是要写首诗吗?也不知道谁定的狗屁规矩,曲江春会一定要让勋贵子弟赋诗一首。我不出来转转,在家里能想出诗来?”
  听着老张的抱怨,张礼青很想说什么,憋了半天才道:“大郎,这规矩是去年陛下刚定下的。说是勋贵武功卓越之余,也须文采在胸。”
  “陛下良苦用心,我真是感动不已,一定要好好写首诗。”
  张礼青嘴角一抽,心说你刚才还说不知道谁定的狗屁规矩,一转眼就感动不已了?
  另外三大保镖纷纷表示,咱们郎君不做官,可惜了。
  “阿郎,你要写诗?”
  “不写不等着被陛下训斥吗?”张德翻翻白眼,李世民也是够了,勋贵子弟哪个不被他琢磨。
  四大天王五个人有三个被强行塞了女儿给他们儿子,而尉迟日天自己差点被塞个公主暖被窝,至于李靖……要不是因为他在公司里的地位比较特殊,李二很想塞的不是公主,而是抹布。
  “还没听过阿郎吟诗呢?”
  “吟诗又不能换成金饼子。”张德不过脑地说道,“等等,金饼子?”
  老张一愣,然后手指摩挲着下巴尖,脑子里转过一个念头:吟诗是不能换成金饼子,但诗可以卖出去换金饼子啊。为什么我一开始没想到呢?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然后拷问着自己的良心,莫非是因为不想亵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诗人?还是说惭愧抄袭经典诗文?
  不对不对不对,老张眼神很是沉痛:“特么的,我这是因为身为一只工科狗,却沦落到要靠文科来赚钱的悲哀啊。”
  “工科狗?”
  四大保镖眼睛忽闪忽闪,形象上蠢蠢哒。
  张德恢复了心情,他拳头攥的紧紧的,内心暗暗发誓:管不了那么多了,老子的目标是做大唐的爱迪生,现在没钱,先做文科生!
  “人太多不好玩,回去吧。”
  说罢,张德转身回家。
  而薛招奴此刻已经看到了西市口那卖烤羊的康国人,吮着食指,眼巴巴地回望张德。
  “阿郎……”
  薛招奴那张小圆脸都快变成俩小胡饼了。
  “好好好,买买买。”张德陡然心情变得不错,眉头一挑道,“四郎,你们也吃点,就买一整只羊好了。”
  “多谢大郎。”
  张德笑了笑,到西市口,冲康国人道,“要一整只,再来两坛三勒汤,可别拿次货来糊弄。送到定远郡公府上。”
  “郎君宽心,稍后便送来。”
  “先包一条背脊肉。”
  “好嘞。”
  干荷叶包了一条长长的羊里脊,张德递给薛招奴:“喏,吃吧,你人一丁点大,胃口倒是好。”
  周遭行客都是惊了一下,哪里来的小郎,居然给自家婢女吃这么好?
  薛招奴甩着双丫髻,甜甜一笑:“谢谢阿郎。”
  老张喜上眉梢:“放心,你家郎君,要做一笔大买卖。到时候,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真哒?!”
  嚼着羊肉丝,薛招奴眼睛放着光。
  “我堂堂一个男爵,骗你一个小婢女作甚?”
  张德呵呵一笑,心情不错地双手后背,一边走一边对张礼寿道:“四郎,去一趟卢国公府,让程老三来见我,顺便让他把‘忠义社’家里有兄长的叫上。”
  “是,郎君。”
  张礼寿抱拳躬身,正了正撲头,直奔城东去了。
第二十二章
社长
  三月初三要祭黄帝,做了大唐最高学府校长的孔祭酒要忙着写祭文。之前因为被尉迟天王塞儿子过来的负面影响,随着李董封了十八学士,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对知识份子来说,被殴打仅仅是有辱斯文,但要是捞不到名声,那就是斯文扫地。
  孔校长从人格上来说,还是很有节操的。
  因为黄帝等于说是诸夏苗裔的祖宗,是干趴下其余部落,顺利称霸黄河流域的第一人。因此他伟大之余,也是后世君王们的榜样。
  你要是干不趴周围的瘪三,你好意思说你是人皇?
  李董是个很较真的人,他觉得自己做千古完人是没希望了。毕竟身上的小黑点儿抹的有点多,但千古一帝还是有希望的。
  于是正旦刚过,外朝开会就定了调子,曲江池文会,要彰显一下大唐的气象。要有文化,要有风度,别学前朝的那位用丝绸缠树。
  不学的原因,主要是财力不够。
  然后老孔就和秘书少监虞世南联袂询问:陛下,那文会写点啥呢?
  李二不耐烦地看着他们二人,你们俩学士,这种事情也要来问朕?朕要你们何用?
  “正值初春,就以春为题吧。”
  “是,陛下。”
  然后老虞就把这事儿记下来,下班之前写了帖子,转交给礼部的那些白痴。
  礼部的人一看,嗯,这事儿靠谱,得隆重点。于是就把文会定在三月初三下午,下午太阳好,风和日丽。
  但有人觉得舞文弄墨有个卵用,写诗特么能杀突厥狗还是宰高丽猪?
  说这话的是个半文盲,此人姓尉迟名恭字敬德号天下第三。反正正月里的外朝朝会算是被这王八蛋给搅合了。
  原本勋贵们也就准备过去吃吃烧烤蹭点美酒点心,尉迟日天喷文科生是废物这件事儿,立刻引起了孔校长的愤怒。
  老孔已经做了国子监祭酒,所以他不想死了。但是他又打不过尉迟日天,知识份子嘛,总得走点不寻常的路。
  于是孔校长偷偷摸摸见了皇帝,然后一脸诚恳,特为国为民的那种:“陛下,吾观勋贵子弟,多游戏市井恣意妄为,不若借三月文会,命尔等赋诗唱和,一扫放纵之风。”
  太宗皇帝嗯了一声,他心里琢磨了一下:没错,要都特么和程三郎那小王八蛋一样今天放把火明天唱首歌,朕的大唐都城,首善之地,岂不是和西域一样?不妥不妥,得让勋贵子弟们知道,他们头上还有一位他们爹的老板。
  因此,皇帝就下了旨,也就是张德所说的什么狗屁规矩。
  这事儿不能让人知道是老孔撺掇的,于是老孔回到国子监,就对同僚和学生们说了,去年陛下就说啊,勋贵子弟要多读书,多学一点姿势……
  于是乎,连四大保镖之一的张礼红都知道,三月文会让勋贵子弟们写诗,那是去年就说好了的,跟孔祭酒可没啥关系啊。
  对此,老张只能说:我家的狗已经不行了。
  而全体勋贵们纷纷表示自家的狗还能继续日,都特么怪那个长安首富,叫你丫多嘴!搞得好像自己没儿子似的,到时候你儿子上去写诗,看你弄个什么玩意儿出来。
  本着自己儿子是文盲,也一定要拉同僚下水的心态,勋贵们关起门来就对自己儿子们说:儿啊,你们就算不会作诗,抄两汉南北朝的也得抄出来念,可别跟尉迟家的那些白痴一样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