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3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5/1398

  长孙无忌在上海镇只看到这些稀奇古怪的珍禽异兽,就觉得大呼过瘾,只这些神奇玄妙,就让这个老家伙不想辞职不干。
  权力他要一直掌握着,否则,以后哪来的资格,在奇珍异兽面前随意地点评?
  “美洲豹、森蚺、羊驼、鸸鹋……鸸鹋?这是去了澳大利亚?”
  翻看了大量的航海日志、星图,对于流窜到澳大利亚的冒险船,张德还是感觉很惊讶的。
  在他看来,船只更大可能通过北太平洋的洋流之后,会顺着太平洋的“珍珠链”前往菲律宾。
  此时的菲律宾,在南海宣慰使的档案中,被称作“东南石塘”。“东南石塘”已经设置有高配的南海宣慰使副使一人,主要负责的就是入贡巨木和金石。
  自从陆续在海外发现金矿之后,尽管外派做官是个冒险行为,但和回报比起来,愿意参加这场冒险盛宴的官吏并不在少数。
  而随着府兵改制,退役的府兵为了寻找更加丰厚的回报,也愿意受雇佣而外出。
  经过南海宣慰使的多年影响,“东南石塘”已经有了几个固定的港口,大量参天巨木,都是从这里运输向流求或者广州,有的大船通航能力强,则是直接抵达杭州或者苏州。
  整条航线,虽然也有黄金白银掺和其中,但真正的利润来源,却是木头。
  随着各地的大建开始,东南地区的木料消耗极大,而连带着民间市场对木料的需求又在增加。
  这就使得木料价格不断抬高,长途海上运输的利润,也就出来了。
  更何况,中央政府对巨木的消耗是惊人的,大贵族们的亭台楼阁,以往使用巨木,都是要精打细算,琢磨用个传世百年甚至两百年的。
  曾经即便是顶级权贵,也不敢大肆消耗巨木,但是现在却是不同,除了供应中央之外,甚至地方上的小贵族,买一根南海巨木,似乎也并不是什么特别夸张的事情。
  需求带来利润,“东南石塘”几百年没有“苍龙道”那么繁荣发达,但也的的确确属于唐朝的既得利益。
  环东海竞速赛的重要一站,原本应该是这里。
  只是万万没想到,误打误撞的人不少,居然有人流窜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墨绿色的鸸鹋蛋很特别,像宝石一样。
  有人以为鸸鹋是鸵鸟,但仔细区分之后,才发现它们的不同。
  除此之外,探险船大多都是武装船只,一条船的战斗力,足够征服一个大型部落或者一个小型国家。
  美洲豹和森蚺的出现,这说明有人不但登陆了南美大陆,还翻山越岭,深入到了雨林深处。
  即便没有深入,也必定是翻翻越了高山,这是惊人的举动。推动这些冒险家们放弃竞速,转而深入冒险的源动力是什么,张德并不是很清楚,但结果自然是斐然。
  除了美洲豹和森蚺之外,还有形貌跟汉人迥异的土著。
  有三四条船抓获了当地的土王,除此之外,还有跟着冒险船前来唐朝的土著酋长。两种人很好区分,前者是奴隶,后者是朝贡之人。
  上海镇的码头上,从未这样热闹过,长孙无忌见多识广,此刻也是感慨万千。
  “天下广大,何其壮哉?”
  “老令公若是愿意,也可以上船下海啊。说不定还能去瀛洲看看太子,一叙舅甥之情!”
  “老夫虽然羡慕,却是不愿前往。”
  长孙无忌脸皮一如既往的厚,拂须微笑。
  张德笑着摇了摇头,继续翻开着日志,这些冒险船,把美洲豹、森蚺这种动物带回来,可真是费了不少心思。
  相较于征服土著,似乎活捉这些野生动物更加的困难。
  美洲豹中,似乎还有一只黑豹,通体乌黑,极为漂亮。
  给它做了素描、水彩作画之后,直接送到了洛阳。
  退休的皇帝很喜欢这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大约是带着一点神秘感的缘故。
  整个东海的尽头,被正式命名为“天涯洲”。
  那片广大的大陆,头一次进入到了唐人百姓的视野中。
  只可惜,冒险的成本是如此之高,乃至只有少年们热血沸腾,幻想着“天涯洲”的冒险会充满着惊喜和困难,然后一一克服一一收获。
  “都宪,洛阳来使。”
  “天使?”
  “是也不是,来人说是不必惊动地方。”
  “叫过来吧。”
  “是,都宪。”
  不多时,来了一个行事利落的小黄门,和别的阉人不同,这个小黄门明显有着胡人血统。仔细一看,还能发现他发丝在阳光下,隐隐有偏红色。
  张德知道这几年皇宫使用了不少类似吐火罗人的阉奴,但也是头一次真正见到。他猜测,大概这些阉奴,还没有被真正收用,只是外放当苦力使唤,做一些类似打杂的事情。
  “见过都宪!”
  “圣人有何旨意?”
  “闻上海镇东海健儿归来,陛下欲召一众健儿入京,在京中讲述见闻。”
  “噢?”
  张德一愣,更是一喜,笑道,“如此当真是好事多磨,原本他们也就是去武汉领奖,这下好了,也算是在御前露面。好好好,你去复命,老夫让人准备准备,这就让东海健儿一同赴京。”
  “多谢都宪!”
  等送走天使之后,张德心情很好,有了皇帝的声名加持,对这些环东海竞速赛的“选手”们而言,就是天大的机遇。
  一次冒险的回报之丰厚,不亚于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陆续从海外回来的船只每隔一阵子都有,一直持续到贞观二十七年的春耕都还有船只归来。
  只是回来的很多,没有回来的也不少,甚至有些回来的船只,还带着很多残破的物品,大多都是沉船之后漂浮起来,被后来者发现的。
  有的是衣物,有的是瓶子,瓶子里装着的可能是钱币,也可能是一份极为珍贵的日志。
  其中就有对南极大陆的描述,甚至还有企鹅的素描。后来者对南极的兴趣很大,但畏惧这种“九死一生”的无脑冒险,最终选择了规避。
  而这种“胆小怕死”的规避,却又带来了最为宝贵的第一首资料。
  听说南极大陆的存在之后,京中的热情又一次被点燃,好在北极方向是何等的残酷,京中权贵是知道的,所以想象起来,就明白南极大陆的状况。
  没人会投钱进去,只有钻研地理志的学者,才想法设法说服船只,寻找合适的航线前往南极大陆冒险。
  “操之,皇帝召东海健儿前往洛阳,所为何事?”
  在上海镇逗留了很久,几乎时不时就要跟长孙无忌打交道。
  江东总督老大人的心态越来越好,皇帝不管事,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事情。
  至于说传言今年长孙皇后要“南巡”广州,他有点恼火,但也无所谓。“南巡”就“南巡”吧,至少冯氏、冼氏为了把广州升格为南都,有他出的一份力。
  “老令公消息灵通,怎地打问起我来了?”
  张德笑着问道。
  “老夫确有耳闻些许传言,只是不得确认,便想来问问操之。”
  “噢?是何传言?”
  “听闻皇帝除了要封泰山禅梁父之外,还要祭河口。”
  “祭谁?河伯?”
  “不知,或为祭海也未可知。总之,这几日京中云集东海健儿,想来封禅之日,会越来越近。”
  “封禅不看良辰的么?”
  “贞观大帝上报于天下报于地,何须甚么良辰吉日。”
  长孙无忌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自己也觉得很有气势。仔细想想,妹夫这个皇帝,还真是做到了惊人的伟业。
  只是事到如今,江南处处有虫鸣,春花烂漫之日,却似乎伟业都不重要的样子。
  可如果说不重要不看重,这封禅泰山的排场,却是史无前例的强大。
  为了封禅,修一条铁路,每百里就是百万贯为数量级的开元通宝在融化,蒸汽机车每一次呜呜呜呜前进,就是一张张华润飞票在燃烧。
  这大概是史上最昂贵的一次封禅,而且仅仅是在前进的道路上,就已经是如此的惊人。
  始皇帝的东巡和它比起来,根本不值一哂。
  而封禅时候的崇古礼制,却又被李皇帝改得面目全非,土台是没有的,刻石报功也是没有的,两个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外加花岗岩的祭坛,就是最好的凭证。
  勒石的碑文只有两个字,早早做好,早早上漆,早早埋在了泰山和梁父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5/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