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4/1398

  其中又有长孙冲这个“持节使河中”等等几十个头衔的唐朝外交官僚,像吸血虫一样,静静地窝在一个地区缓慢活动十多年。
  长孙无忌和长孙冲这对父子,大概是这个时代中,在空间距离上,相隔最远的一对夫子。
  一个在帝国的东方,一个在帝国的西方,却又各自举足轻重,轻而易举地干涉到了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变化。
  长孙冲说要建设“河中景教大庙”,工程还只是停留在口号阶段,就有大量景教成员,在阿罗本和苏拉的运作下,不断地投奔河中地区。捐款捐物者不在少数,仅仅是金币,长孙冲就专门建设了一个“建庙库”,就是专门存放建设景教大教堂的资金。
  实际上,口号喊了很多年,也依旧只是停留在口号上。
  不过木鹿当地的人员流动,也因此而暴涨了一百倍都不止。大量的“天竺奴”,未必死在矿区,但死在前往建设景教大教堂路上的,却不在少数。
  尽管程处弼、张德、李淳风并没有和长孙冲透露出“天竺地”的核心政策,但大表哥在西突厥、河中诸部、波斯遗族面前装了十几年的逼,他闻着一股熟悉的狗毛气味,就知道程处弼、李淳风这两个心理变态,绝对是嗜血到了极点。
  保守估计,北天竺的王朝在解体之前的动荡开始,到大瘟疫传染再到唐朝开始迁民发动大工程,整个北天竺地区的男丁减少总数,应该在二百万到三百万之间浮动。
  这些减少的男丁数量,并非就代表着死亡,其中有三十万左右男丁,是被强行交易、迁徙到了西天竺,填空早先西天竺男丁空出来的劳力份额。
  而西天竺的男丁,则是早就被赶往波斯故地,以及矿区山谷跟吐火罗人杂居。
  除此之外,这减少的两百万到三百万男丁,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杂兵、辅兵、仆从兵的身份,由唐朝扶持的地方土公,南下进攻中天竺和南天竺。
  “广交会”在贞观二十三年以后,扩大建设的“天竺地”港口,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在天竺土人看来,并没有察觉到唐人才其中的身影。因为一个地方土公的联军,可能只有三百到五百人左右的唐军老卒。
  一支联军,乌泱泱的往往都在十万人以上。战斗力很弱,武器装备更是没有任何一点可取之处,凭借唐军老卒的顶级装备,五百人冲垮一个五万人的阵营,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至于率军督战,程处弼西军流窜出去的捞外快的老卒,一般都是一个旅帅就能压制数个地方土公联合起来的联军。
  最高效率的减丁政策,肯定是工业化流水线……
  只不过对围绕在敦煌宫周围的利益集团而言,纯粹的减丁不是目的,减丁是为了能够让唐朝内部力量可以直接控制天竺的广大地区。
  尤其是现在修路技术越来越先进,对于长期统治来说,帝国版图突破地理极限,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而信号机系统,又让帝国高层,对于长距离统治,有了更强的信心。
  于是就有了军事收缩的同时,针对已经吃下去的地盘,开始大力投资。
  “昆仑海”一带,属于已经吃下去,正在消化的。而“北天竺”,早先就只是一颗闲子,不管是玄奘老法师还是李淳风老仙人,都属于成则最好,不成也罢。
  不过显而易见成果斐然,意外之喜连连,整个“北天竺”的自身运气也不好,碰上了内部王朝的权力崩溃不说,还发生了大规模瘟疫,持续时间还是数年之久。
  这等于就是一块肉骨头,直接塞到了唐朝嘴里。
  在已经拿下西域,控制蕃地的当口,南海沿路又尽数掌控,朝野之间还是连这点共识都没有,还做屁个官。
  “待三郎在天竺的龙门客栈开张了,老夫得空,也去天竺登门拜访。”
  “兄长要是能来,别的没有,天竺舞娘管够!”
  “那你这个龙门客栈,就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了啊。”
  “哈哈哈哈……”
第五十三章
宝贝
  早就知道张德已经到了汝州的太子李承乾,在听说武汉的仪仗抵临伊阙之后,李承乾就带着一票人马,也出了洛阳,前往龙门山。
  反正也没多少路。
  只是在脑洞奇大的有心人眼中,这就是各种政治信号,揣摩着李承乾跟张德之间的微妙关系。
  “哟,太子也来了。”
  东宫随员中,还有外放回京的屈突诠,屈突二郎和当年比起来,身材也胖大了不少。虽然胡须浓密,可就是没有张德和程处弼的气势。
  到了“龙门客舍”,就看到客舍的牌匾、幡子都被人撤了,好奇捧着一杯枸杞茶问两个早到的:“这是怎地?客舍的小吏惹恼了两位?”
  “甚么话,兄长更名龙门客舍为龙门客栈,老夫亲自题字,这是一桩富贵!”
  “你们两个也是胆大,不怕被人诽谤攻讦?这龙门山的地名,是恁般好改的?”
  “我他娘的想改就改,皇帝老子都没说话,别人算个甚么东西?”
  程处弼横了一眼,土霸王气息瞬间爆发出来。
  “好好好,反正也不关老夫的事情。”
  摊了摊手,屈突诠问张德,“殿下坐车在后头,我先过来的,少待要不要一起过去迎接?还是在这里等着?”
  “他是储君,君臣礼仪还是要的。”
  正说话间,却听马蹄声传来,只见一个皮肤黝黑但是颇为俊朗的华服中年策马而至,前后左右几十个骑士护着,还有一群走路的在那里跑得气喘吁吁。
  “大郎!”
  到了跟前,那中年人翻身下马,“若非大郎来京,怕是要好久才能见面。过了年之后,便要去一趟东瀛州。”
  “殿下这精神头不错,身体也好。”
  张德拍了拍李承乾的臂膀,结实的很,一摸就知道是常年锻炼的结果。
  李承乾双手握着张德的另外一只手,笑道:“看大父常年锻炼,如今还是精神矍铄龙行虎步,便知少时大郎所言‘生命在于运动’,诚不欺人。”
  “殿下这般出城,怕是又要闹些事情出来。”
  “不管那许多,反正都要去东海,这光景由得他们瞎猜去罢!”
  攥着张德的手,李承乾也是往里走,见牌匾幡子都没了,也好奇问道:“这客舍牌头怎地没了?”
  屈突诠于是上前把前因后果一说,李承乾顿时笑道:“若如此,本王去了东海,也该一间龙门客栈。”
  “哈哈哈哈……”
  一阵哄笑,又聊起了许多往事,刚好又讲到程处弼要去天竺的事情,程处弼就随口问道:“兄长在梁县镇杀那个刺客之时,用的甚么兵器?”
  “噢……不说都忘了,本就是要给你们两个的宝贝。”
  说罢,老张掀开衣摆,笑道,“来,给你们看看老夫的宝贝。”
  屈突诠眉头一挑,差点一颗枸杞卡在嗓子眼里。
  只见张德摸出一根管子,又摸出另外一根管子,然后递给了程处弼和李承乾。
  “这是……‘九鼎’?”
  程处弼反复地看了看,“加了火石?里面还有定装药?”
  “九鼎”这玩意儿,程处弼是玩过的,原理也知道。
  “试试?”
  张德见程处弼已经摸出门道来了,便笑着道,“你这一把,是老夫的贴身保镖,名曰‘马汉’。至于殿下这一把,名叫‘王朝’。老夫还有两把,这是张龙,这是赵虎。”
  “也给老夫一把啊。”
  “等以后,再说你一个文官,要这凶器作甚?”
  都到泡枸杞茶养生的地步了,还盯着打打杀杀的武器,着实不应该啊不应该。
  屈突诠嘿嘿一笑:“那可是说好了啊,老夫要黄金管子。”
  “黄金管子?黄金管子怕是炸死你。”
  老张笑了笑,对程处弼和李承乾道,“走,去外面试试看。”
  “此物能镇杀刺客?”
  “只要不是身披铁甲的刺客,拿来防身,最是好用。”
  “莫要聒噪了,走,出去试试!”
  站起来的程处弼兴致勃勃,几个人到了外边,周围围了一圈又一圈的护卫,西军、东宫、武汉的护卫们都是在那里看热闹。
  大佬们找了个靠水的地儿,离着也有点距离,弄了一头生猪,就绑在了那里。
  程处弼抄起“马汉”,瞄准了就是扣动扳机。
  砰!
  烟尘滚滚……没打中。
  “入娘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4/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