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6/1398

  “若论威望,自是薛大鼎为最。”
  “嗯。”
  听了张亮的话,李世民便知道,张亮的确是自己的忠臣。只不过,薛大鼎还另有重用,至于将来要不要入阁,又或者说在中枢承担多大的担子,不是现在要考虑的。这是给长孙皇后,以及太子李承乾留下来的肱骨栋梁。
  “若论内外满意,首推魏王府长史,原工部侍郎杜楚客。”
  “杜楚客……”
  这个人选也是很到位的,不管是薛大鼎还是杜楚客,都是非常不错的人选。杜楚客的优势在于,他是杜如晦的弟弟,同时还是工部老人,工部内外,的确都可以摆平事情。
  “朕听安平说,张沧欲娶杜楚客之女为妻。”
  “野种不足为虑。”
  张亮直截了当地说道。
  听了张亮的话,李世民脸色一变,张沧固然是野种,但好歹也有李氏皇族血脉。不过李世民也很清楚,张亮不是在毁谤宗亲,而是在提醒他。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张亮一点都不紧张。张沧是不是野种?是。不管什么角度来看,张沧都是野种。
  哪怕张德再怎么搞噱头,没有意义。只这一条,杜楚客即便和张德成为事实上的姻亲,但在社会关系上,完全算不得“九族”相连。
  甚至将来张沧要和兄弟们争夺财产,也不是张德写个遗嘱就算数。张德一旦嗝屁,野种们可不会认账,该争的争,该抢的抢。这时候,就要看野种们的母族、妻族以及家族长辈的支持。
  而张德身体素质极好,等到他死,基本上老一辈的人应该都死光了,同辈之间,能留存下来的,估计也不会多。
  哪怕张德的嫡亲兄弟,野种们两个叔叔还在健在,就凭现在张德两个嫡亲弟佬的表现,也绝无可能在野种争夺战中起到什么关键作用。
  所以假如发生了野种争夺战,母族之外的力量,就尤为重要。
  杜楚客是当世智者,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想当年,杜淹差点搞死他和杜如晦,最终也是杜楚客说动杜如晦,不要追究自家叔叔,这才维持了杜氏的完整。
  作为京兆杜氏现存的精英长辈,杜楚客知道张沧他们的存在时候,就知道几十年之后,很大概率会发生非常麻烦的事情。
  只是让杜楚客奇怪的是,在他眼中同样具备“大智慧”的张德,偏偏乐此不疲,至今未婚不说,野种一个接着一个的生,完全不担心死了之后的事情。
  “原先丽质想让朕赐婚张沧,随便寻个小家碧玉即可,只是安平来了京城,这便作罢。”
  李皇帝话锋一转,张亮愣了一下,没想到还有这种内情。
  对于长乐公主,张亮可不会天真地认为,这是个天真烂漫的好好公主。哪怕李丽质还是少女时,张亮就不认为皇族李氏女郎,能有什么良善之辈。
  他是见识过李秀宁的,一个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以女红闻名的李阀美娇娘,结果打起仗来,是李渊子女当中最生猛的。
  李密堂叔李仲文,丘行恭之兄丘师利,关中一半以上的县令,都是李秀宁劝降收服的。李渊刚过黄河,早年娇滴滴的李三娘,就打了半个关中下来。
  至于说防守后方守出娘子关来,那都算是功劳偏小。
  开府的公主很多个,死了带谥号的,就这么一个。
  可要是让张亮说李秀宁是个好人,他压根不认。关西那些个投机的胡商,死在李秀宁手中的可并不少。
  要知道,当李渊占据关中,开始攻打关东的时候,当时帝国中的胡商,大部分都集中在洛阳、江都,长安就是个空壳子,像样体面的胡商,寻都寻不出来几个。
  论及黑吃黑,张亮自认是靠后天努力。而李氏女郎,有一个算一个,这绝对是遗传,是先天就有异能!
  “虎父犬子,陛下真要安排张沧,倒也无甚难的。”
  张亮应和了一声李世民,又道,“不过这小子搓背的手艺着实不错,甚么时候臣请陛下一同去‘女儿国’寻个耍子。”
  “你这老匹夫,倒是没个遮拦。”手指点了点张亮,李世民又继续撸着熊猫仔,“工部的事情,正旦过后,就会见分晓。你毕竟是朕的心腹,朕也不会亏待你。辅机既为江东行省之总督,朕亦可以另立行省,让你也拜相一回。”
  中书省的老大是相公,行中书省的老大,自然也算是相公。
  实际上,如今一个个总督扔在那里,底下也都是“使相”称呼,“使相”也是相公,谁还能不认账呢?
  在外面人尽皆知贪财好当官的张亮,此时却神色淡然道:“臣如今已是七部部堂之一,更是早就封公,再求甚么荣华富贵……随缘即可。只要陛下还有用得上臣的一天,张亮必不负陛下所托。”
  “好。”
  李世民点点头,然后道,“之前还准备赏你一百斤黄金,既然随缘,那就不要了。”
  “君王赐,不敢辞!”
  一听一百斤黄金,张亮顿时站了起来,看自家老板,小心确认了一下,“是黄金吧,陛下?”
  “哈哈哈哈……”
  快活大笑的李世民连连点头,“朕赏过一百斤黄金的人不多,你算一个。滚吧,宫门口自己去清点是不是一百斤。”
  “哎,臣告退。”
  忙不迭就退了出去,到了暖房外,寒风萧萧,却怎么吹也吹不灭郧国公内心的一团火热。
  “一百斤黄金……发了。”
  双手往后一被,走路带风的张亮哼着小曲儿,完全没有之前的义正言辞。
  大唐立国这么多年,能搞到一百斤黄金赏赐的功臣,真心是不多。张亮自忖能说得上话的人里面,也就只有一个李勣,那还是武德朝搞到的赏赐。贞观朝李勣捞了个屁,全程打酱油。
  至于说李靖……一个睡觉开着门二十年的老废物,张亮完全搞不明白李靖为什么要做到这个地步。
  都是胖子,你看张公谨的儿子,他收敛过吗?
  在张亮眼中,李靖这种自以为是的手段,不过是在恶心老板,恶心李皇帝。
  “郧国公。”
  “噢,康大监。”
  见是康德,张亮拱了拱手,“大监辛苦啊。”
  “办事而已。”
  康德面带微笑,手中拂尘点了点两个力士抬过来的箱子,“郧国公,陛下吩咐过的,在宫门口就要清点。”
  “对,陛下吩咐甚么,咱们照做就是。”
  说罢,张亮还真是打开了箱子,里面黄澄澄金灿灿的一片,全是码放整整齐齐的马蹄金。
  摸了两个起来,虽然有些不舍得,但还是塞到了康德手中:“大监,辛苦了。”
  “来时陛下就吩咐过,说是郧国公若是送两个给我,手下便是。郧国公说得对,陛下吩咐过的事情,咱们照做就是。”
  说罢,在张亮一脸懵逼的神情中,康德把两只马蹄金揣到了怀中。
第四十五章
结果注定
  弘文阁例行的会议,比以往勤快了许多,很多大佬们商讨出来的共识,最近一年在外朝执行率很高,相较当初弘文阁就是个摆设不同,现在依托长孙皇后的倚重,弘文阁确实恢复了一点“相权”。
  只不过这个“相权”,分润出去的有点多。
  除了弘文阁大学士马周之外,其余诸学士,以及与会的各部部堂,多多少少都沾染了一点点“相权”。
  哪怕是上任没几天的张亮,这光景开会的时候,开口说话也是有人听的。
  “来年各地路桥数量颇丰,武汉人言‘集中力量办大事’,路桥诸事,便是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方能成事。‘星汉银行’如今在地方州县谈判,倘使工部梳理诸事,来去甚是麻烦,不若设置一个差遣,专管此事。”
  主持会议的马周先行提了个建议,他“抛砖引玉”的意思很明确,只不过砖头是抛出去了,有没有玉那就不清楚了。
  “郧国公,你怎么看?”
  坐张亮旁边的,是吏部尚书侯君集,这老流氓面带微笑,看张亮眼神很是和气。对过马周下首,则是新晋上位的“警相”秦琼,秦琼旁边坐着的是尉迟恭。两个门神就是摆设,基本不提什么意见。
  侯君集上首坐着李靖,这老胖子纹丝不动,大概是因为皇帝和他之间的嫌隙随着贞观朝的剧变随风而去,如今心态好了不少的老胖子,很喜欢列席会议。
  听个响看个热闹也是好的。
  “老朽怎么看不重要,诸公怎么看才最重要……”
  笑呵呵的张亮心里暗骂:老夫能说个甚么?还老夫怎么看?豳州老狗不当人子!
  此时此刻的张亮,恨不得一炮轰死侯君集,豳州大混混摆明了没安好心。他开口说什么都不成,据理力争给工部撑腰,早就注定的事情,他偏要去做“螳臂当车”,到时候同僚们怎么看?可要是说马相公说得好说得妙,他回工部上班,说不定上厕所会被人溺毙在茅厕里。
  “这土木营造之事,分门别类,单独操持,本就是有先例的。近有薛河北,远有徐湖南,都是如此嘛。”
  侯君集看了看迂回众人的表情,就知道这帮老杂碎都想捡现成的。不过他侯君集就喜欢做恶人,不但要做恶人,还要做大恶人。
  他是吏部尚书,怕个鸟?
  工部小杂鱼敢扎刺,六品以下全撸了,看谁敢废话!
  “工部原本路政司,委实有些庞大,单列出来重组一个衙门,正当其时。武汉如今都有交通局,掌管路桥诸事,这朝廷也可以拿来效仿嘛。既有良好成例,用用又何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6/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