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2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8/1398

  只要本位面没有变成武侠侧,那么除非献礼的人冲过来就往老张的裤裆咬去,然后导致他大出血嗝屁……
  根据老张两辈子的经验来看,有这种神乎其技本领的人,大概只能去东艹完寻找最顶级的技工。临空飞咬,张嘴中的,不过中招者不是死于大出血,而是死于大充血。
  “最近两年的刺客着实不行,连死士都没有一个。”
  有个亲卫摇了摇头,感慨一声,“彼处技穷矣。”
  “瞧着吧,你等着看。老子就不信宗长能放过他们,早晚的事情,这事没完。小时候在江阴,那时候我们才七八岁,受西乡一个王八蛋乡老的欺负。等了一年多,那老货过寿那天,才趁他喝醉回房的路上做了他。”
  说着,这个亲卫用手比划着,“两根绳子,我们躲芭蕉树里,拉直了当绊马索。那老货摔倒之后,两个小婢忙不迭去扶他,被我们几个毛孩子一拥而上,用石头砸翻过去。”
  “然后呢?”
  “然后那老货就被我们砸死了。”
  “七八岁?”
  “对。”
  “……”
  此事当时在江阴轰动一时,成了悬案,二十多年都没有结果。江阴西乡的地头蛇,就这么死在家里。
  而当时九岁的张德,就带着一帮小狗钻狗洞离开了西乡,连夜回到东乡。
  神不知鬼不觉,第二年张德就跟着何坦之去了长安城,那更是半点痕迹都查不到了。
  在熊孩子眼里,是张德要给他们报仇。
  只可惜已经三十多岁的家生子亲卫并不知道,老张当时不过是为了让东乡的张家太平一点罢了。
  西乡地头蛇死了之后,很快就内斗打出了狗脑子,因为过寿的时候嗝屁,这事透着一股子诡异。几个儿子都纷纷怀疑猜忌起来,当然哪怕明知道没必要怀疑猜忌,也要假装怀疑猜忌……不然这不显得自己有可能杀父?
  后续几年,江阴西乡就没有任何一家可以威胁到东乡的张氏。再后来,张公谨这个定远郡公位子挪了挪,朝中有人的张氏,也就更加不需要接住竞争对手的内乱,而是横推横扫,不讲道理地扩张。
  只是事情回想起来,就觉得神奇,毕竟,十岁不到的毛孩子,一个个萌萌哒,看上去就人畜无害,谁能想得到呢?
  要不是当事人说出来,怕不是烂在肚子里就是烂在肚子里。
  只是说出来之后,说者无心,觉得坦荡无所谓。听得人就觉得惊悚非常,只觉得这是一窝的妖怪,满堂的精灵……都是什么人呐!
  不过说完之后,言之凿凿张德不会放过幕后黑手,几个护卫们也是想着,早晚有他们忙活的时候。
  “宗长,我看这任氏也无甚实力,怎敢行险?”
  “刺客们说的话,有真有假。就算刺客自己以为是真的,那就一定是真的吗?找上他们的人,未必就真是江陵任氏的。”
  “也对。”
  见幕僚点点头的模样,老张又笑道:“但也不能就这样去推论,万一任氏出了英才,想要搅浑这楚地的水呢?他便料定我们会对萧氏、王氏、梁氏、蔡氏、张氏等等巨头豪门出手,那做掉这些大户之后,我们还能直接把荆襄消化干净?总有汤汤水水流出来,剩下一些给老老实实的坐地户,本地人。是也不是?”
  “这……”
  一脸惊愕的幕僚脑子打了个结,这种算计他经历的并不少,但每次当事人跟他们都无关罢了。
  身在其中,再去思量各种矛盾,就觉得被算计的感觉,着实糟糕的很。
  “所以我不喜欢跟这些人精斗智斗勇,何必呢?任你神机妙算各种奇谋,管老子鸟事,老子兵多将广人多势众,砸钱砸人砸炮,谁跟你玩个鸟的排兵布阵。”
  “受教。”
  幕僚叹了口气,抱拳拱手,连连点头。
  他们张氏有什么?一群土鳖,三代之前致富还靠走私靠“借粮”呢。
  至于老张,他非法穿越之前,就是典型的眼光不行跟错人,属于体制内斗争的失败产物。难不成穿越之后,他的体制内斗争技能就点满,一下子就横推贞观朝几百号英杰?
  房谋杜断尉迟长孙,他斗个鸟的斗。
  “这时候,老夫就想起一首诗,很是贴切。”
  “洗耳恭听。”
  车厢内几个幕僚都是精神一震,自家老大很少吟诗,但一般拿出来的诗文,档次都相当的高。
  老张看着窗外很是安逸的景色,笑呵呵地张口吟道:“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
  “……”
第十四章
壮胆
  入京的武汉队伍分了批次,规模都不小,营造土木的专业技术人才,还有各层级的技术官僚都在百人以上。
  技术人才有一部分是长孙皇后改制的学校聘用,给了正八品博士的待遇,理论上吏部有权调用,教育部大差不差也能摸两把。但毕竟是长孙皇后淘换来的人,也就根本不是走程序的事情。
  官僚主要是参加这一次的秋季遴选,本身和京城的同行并没有直接竞争关系,但保不齐二圣心血来潮,可能就像再弄几个武汉官吏在京中任职。
  像早先入京的“稼穑令”,以张乾为代表的这一批,普遍都有奉议郎、承议郎的散官职称,返乡死了,墓碑上至少也能写“皇唐承议郎”或者“皇唐奉议郎”,逼格地位是绝对有了。
  至于说爵位,按照功劳,张乾也攒够了足够的功劳。凭他给皇帝这么多年的辛苦经营,怎么地混个男爵不成问题。
  只不过李董收买了几次,张乾这中年老汉始终没有松口,这才僵持在那里。
  李董又不可能跟一个庄稼汉较劲,于是作罢。
  皇庄经营短期内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张乾的“蓄电池”作用,大概也就是到此为止。爵位没有,官位还是有的。
  至于下放一个上等县做七品县令,还是留在京中做个闲散衙门的六品老干部,就看张乾的个人需要。
  类似张乾这种情况的很多,也就导致最近几年外朝的低级官僚,往往都带着南方口音,大白话说的也就更加多了。
  武汉的队伍进京,京城知道消息的,动静也不小。这次过来,结果是注定的,张德肯定是接班张公谨,成为湖北总督。
  但是,“湖北”这个名字,到底包括多少地盘,还要重新说道。
  毕竟之前出现了巡抚四州及流求诸岛的状况,直接把某些州给一脚踢开,摆明了这世上是有官方玩人这种丧心病狂做法的。
  只是在京中权贵们议论纷纷之前,张德再一次遭遇刺杀这个事情,顿时让京中大佬们又是心惊肉跳。
  不懂行情的,寻思着这事儿还是不是公司老板和老板娘有想法,准备做掉武汉这个半独立的部门?
  大佬则是知道,这一次刺杀之后,必定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刺杀张德儿子和刺杀张德,天差地别的事情。
  当年张德苏州遇刺,直接导致了太湖豪族的洗牌。尤其是张德老师陆德明所在的陆氏,借着这一次刺杀,完成了内部大清洗。
  不愿意跟着陆飞白走的,那就跟着陆德明走,很简单,很粗暴,很有那个文化人的气质。
  孔夫子曾经说过:能动手就绝不逼逼!
  京城震动的时候,武汉的秋季运动依旧热闹非常。在闭幕式之前,大量的座谈会也趁着这股热潮在开办着。
  座谈会就是个交流平台,楚地各处州县有点能量的坐地户、地头蛇,都可以坐在一起交流。
  比如说武汉有专门的生丝码头、丝绸码头、棉绸码头,那么针对生丝,各地能够生产优质丝绸的,就能坐下讨论。
  远安县毗邻沮水,地势虽然复杂,却也是积累了不少桑林桑田。但利润基本就是被下游的荆州豪门吃了个干净,哪怕有心扩大规模,扩招人工,也没有这样的基础和实力。
  这时候,武汉方面就可以提供贷款,不但提供贷款,还可以帮忙打通渠道,甚至可以培训远安县的桑农,提高养蚕效率的同时,还能建设缫丝厂、织布厂甚至是刺绣工坊。
  仅丝绸业,就能最少养活一百户左右的远安县人口。
  除此之外,像远安县的紫砂陶土,原本是可以制作高档茶具以及生活器皿的,但没有技术也没有销售渠道,甚至连紫砂陶土有什么用处都一无所知。
  这时候武汉或者苏州扬州的商社,就可以和远安县的本地农户或者地主合作,各自以技术、土地为股本,就地生产高档茶具以及生活器皿。一个五十人左右的陶器作坊,最少连带着要养活两百人以上的相关产业工人。
  只是这一切,都需要技术指导和支持,以及更加重要的资金和市场渠道。
  远安县可以这么做,长林县、荆门县同样也可以这么做。
  甚至一个县吃不下的小部分市场份额,可以几个县通力合作。
  原本每个县都是两眼一抹黑,对外界的事情,对市场的发展是一无所知。
  但趁着武汉秋季运动会,几个座谈会下来,不会作诗也会吟。懂不懂技术先两说,有没有前途,有没有搞头,这年头能够做官的,真心没几个笨蛋蠢货。
  “淳于兄,你们长阳县,怎么说?”
  “这采煤的事情,用人太多,我们长阳县,现在不是很好做。夷水不比汉水,去宜都县都是九曲十八弯的,长阳县没有恁多好船,也只能干瞪眼。”
  “那小弟看淳于兄连赴几个煤炭座谈会,又是甚么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8/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