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6/1398

  锦袍老汉见状,三步并作两步:“殿下怎地不在居所?”
  “丈人过来,我怎好意思在东宫待着。你是长辈,自然是要过来迎接的。出了宣仁门为人所见,就有点不好,我就来了这里。”
  在上东街去等着,就有点作秀的意思,也是把苏亶架起来烤,李承乾考虑还是相当周到的。
  “姐夫。”
  “大哥倒是长个子了。”
  李承乾上前摸了摸苏瑰的脑袋,又看了一眼一旁跟着的小童,“二哥也有这般大了,读书了没?”
  “还没,本想去隆庆宫读书,但房子太贵,买不起……”
  苏亶一脸尴尬,他们京兆苏氏,居然也有一天买不起房子的时候。这要是死了,都不知道有什么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苏威。
  “不去就不去,走,先回去找个地方坐着说话。”
  邀着苏亶往前走,李承乾一边走一边道,“不日就要去‘东瀛州’,家里有甚儿郎,愿意的就跟本王走。好歹也是大行台尚书令,人事上比以往要方便得多。”
  大行台尚书令就是真正的“诸侯”,财权人事权全部都有,也就是典型的官帽子钱袋子一把抓。
  此时的李承乾的确有这样的底气说出这样的话来,虽说“东海道”穷乡僻壤还很危险,但相较中国变化,这“东海道”倒是镀金的好去处,只要愿意,卡着升迁节点一路升上去完全不成问题。
  苏氏毕竟是太子姻亲之族,李承乾只要想,给苏氏攒上几十个六品以下官僚,不过是举手之劳。
  可以说,只要李承乾不死,苏氏重振旗鼓就是眼门前的事情。
  “呼……”
  听到李承乾的话,苏亶竟是长长地吐了口气,浑身都轻松了许多。
  要说尴尬,其实这么多年下来,也挺尴尬的。李承乾至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太子妃,至少法律上不是那么回事。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登记造册的事情,一直磨蹭了很久。也就导致太子妃的确是太子妃,但也不算完全的太子妃,就差最后一道手续。
  不过苏亶相信,东海道大行台都有了,有没有太子妃,已经不重要。
  因为接下来的,都是人情上的事情。
  “要是丈人信得过我,可以介绍两个哥儿去武汉读书。武汉那里学到的东西,毕竟要最新最好一些。两京的教材,都是大大不如武汉的。还有每年的卷子,武汉名师出的卷子,要比两京的强不少。”
  说到这里,李承乾又道,“而且操之写信跟本王说起过,今年又开一门‘化学’课,大哥今年有十二岁了吧?”
  “十三了。”
  “在武汉,十三岁要学的东西就不少了。七八门功课,只数学,就分了代数和几何,甚是艰苦。”
  “听说现在武汉用人,进士科出身,在那里不堪大用?”
  “两眼一抹黑,如之奈何?明明白白地讲给你听,进士科的也听不懂,都不知道下属说了甚么,岂不是平白被人玩弄?”
  苏亶连连点头,“若是从前,这等事体,是万万不会发生的。”
  其实苏亶想说的是,压根就不会让武汉冒头出现。
  只不过,事后人人都是诸葛亮,事前谁知道?李皇帝如此雄才大略,当年仿佛捡了天大的便宜,现在回过头来,所有两京英杰,都觉得江南土狗简直歹毒阴损到了极点。
  可惜,大家都上了船,都在嚷嚷这样下去不行,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可都是等着别人下船,他们自己是打算再捞一把然后下去……
  就好比扶桑的金银铜,苏亶相信,再重新来过一遍,怕不是还是跟疯狗一样跑去争抢。
  “操之马上就要来京,这湖北总督的位子,就是给他留着的,人尽皆知的事情。丈人,往后湖北用人,也未必和中国同步,家里要多多思量长远。”
  “是……”
  拱了拱手,苏亶很是感激。
  说起来,李承乾种地归种地,对苏家当真没亏待。买隆庆宫的房子,并非买不起单间的小户型,而是买不起独门独院。李承乾对苏家的照顾,搞几套房子在隆庆宫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只是李承乾想要从妹妹那里捡便宜,搞一栋大宅子给妻族,怕不是李丽质反手一个耳光就抽过来。
  长乐帝姬根本不需要给你太子一点面子,论实力,李承乾连李丽质的零头都没有。
  “反正也算是熬过来了,家里允文允武的,都可以跟着过去。往后文武差遣,都能混上一些位子。至于愿意赚钱养家的,如今门路那么广,也不妨事。”
  言罢,李承乾又道,“到了东海,我还是认识几个老朋友的。”
  “殿下辛苦……”
  苏亶又是拱了拱手,对这个女婿,他还是相当满意的。就算不是帝王家的皇子,他也相当满意。
  甚至可以这么说,皇太子的身份,反而是减分项。
  至少这么些年,是减分项。
  现在就像李承乾说的那样,算是熬过来了。
  唯一有点美中不足的,就是皇长孙不是太子妃所生,而是庶出。不过这也不妨碍什么,继续生就是。
  “对了殿下,怎不见象哥?”
  “他去武汉读书了。”
  李承乾说着又道,“原本本王也要过去的,只是一直想去一直去不成,这就作罢。好在现在操之就要来京城,倒也无妨。”
  “殿下不是想要看看武汉风貌?”
  “武汉风貌再如何雄奇,也是有人勤苦出来的。与其看武汉,不如看武汉人。”
  “言之有理。”
  一路聊一路走,到了东宫之后,都是随意地找了座位坐,李承乾又对苏亶道:“丈人要早一点把家里想要跟着出去的子弟名单统计好,也好早点先行让人在‘东瀛州’做好居舍安排。”
  “那……殿下行在可有确认?”
  “眼下还在商议,兵部想要在‘东瀛州’新增一宫,可能是‘宁波宫’吧。”
  “怕又是个大工程。”
  “总要消耗一下倭奴。”
  这话说得直白,让刚刚有点明事理的苏瑰一愣,总觉得自己这个良善姐夫,也能说出让人害怕的话来。
  “那……殿下,老夫少待回转之后,一应物事安排,就全部记下来?”
  “都记下来最好。不拘做官经商种地采矿……大行台尚书令都能定夺。”
  “那好,这一回,苏氏就多托殿下福气了。”
第九十九章
成长
  东宫要去“东海道”做大行台尚书令一事公布之后,整个京城都洋溢着快活的气息,哪怕这阵子因为事情多到爆炸,一直在加班的官吏们,也抽空去了新南市热闹了一通。
  吃酒的吃酒,游戏的游戏,秋高气爽着实痛快。
  “开!”
  随着裁判手中小旗迅速落下,场地中两个赤膊巨汉立刻冲了起来,脚下发力,地面的红土都踩出了一排小坑。
  嘭!
  两头“巨兽”就这么撞在一起,铁柱也似的臂膀疯狂地推打对方,浑身的脂肪都在震动,但更加凶悍的肌肉力量,都隐藏在了厚厚的脂肪之下。
  眉眼凶悍的相扑大汉,立刻让周围观战的看客们屏气凝神,到两边选手僵持的一刹那,叫好声如山如浪,一把把铜钱被撒了出来。
  哗啦啦作响,讨赏的边裁忙不迭地拿着扫帚扒篱往簸箕里搂着地上的铜钱。一次打赏就是几万枚铜钱,一地的开元通宝。
  “这两个都是‘华润号’的力士?”
  “今年八强赛,‘华润号’的两个连战连胜,打进决赛的就是他们两个。”
  “早就听说‘华润号’练法有门道,果然如此啊。这二人膂力惊人,做个马前卒绰绰有余,持盾扛矛,也是一等一的悍卒。”
  “怎么?西秦社想要挖过来?这转会费用可不低。”
  “‘华润号’肯放人走的?”
  “这‘华润号’又不签奴契的,都是自由人。左边那个,是瀚海公主府出身,阿史德氏的汉子,前头弄死了那个甚么沙钵罗之后,他得了个封赏,便回转中国做事。别看他就是个相扑汉,也是有自家馆子的,养着二百来号人,可不是寻常讨饭之辈。”
  “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这个阿史德氏的有点意思啊,好脑筋。”
  “那是,好歹见了瀚海公主,也是能称一声老臣老奴的,算是瀚海公主的自己人。只是现在不比从前,瀚海公主府也就剩个名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6/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