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1/1398

  脸上糊了好大的一块泥巴,两只眼睛眯了起来,根本看不清这草丛底下还窝着个人。
  陆续有人从这里走过,离得最近的时候,有个王八蛋隔着一棵矮桑掏裆露鸟就是一泡尿。
  万幸,没给张大郎脑袋上浇灌一下。
  “五叔!且慢!”
  忽地,一辆马车原本是奔驰而过的,却减缓了速度,慢慢地停靠在路边。这里已经不是官道,而是经年累月踩踏出来的土路,大概是为了靠近河岸取水,这才形成的小道。
  马车在上面走,本来就是受罪,周围陷在地里的马车有好几辆。
  “姑娘,怎么说?”
  “那张大郎绝非蠢人。”
  温七娘的声音平稳了许多,传到张沧耳朵里,顿时让他有了印象。这小娘皮,是温挺的女儿吧,还被老二诓了个香囊。
  “姑娘,你想说什么?”
  “再往前追,怕也是追不到张大郎。”
  这话相当的自信笃定,仿佛已经看到了结果一样,只听她接着道,“五叔,这其实是个算术题。”
  “甚?寻人怎是个算术题?”
  “张大郎再能走,被追了恁久……人力终有极限。”
  只听温七娘环视一周,“倘使他真个是张江汉的儿子,岂不闻张江汉当年乃是务本坊坐上座的?”
  “甚意思?”
  “五叔,我听阿耶说起过,张江汉少年时,便有前隋先登猛士护卫。京中几个会馆,大多都在铁杖庙、麦公祠,这麦公,便是和那先登猛士同出南朝。素闻江南游侠多有隐匿手段,或是上树,或是下水,便如那麦公,一夜横渡扬子江,夜里江北劫掠,白日江南撑伞,这是长久的本事。”
  “唔……”
  听了温七娘这么一说,温五并没有觉得荒诞,反而连连点头:“姑娘所言不差,南朝水军精锐,大多都有这等本领。多出吴楚二地,那‘女儿国’东主若真是张江汉的儿子,还真是不好说。毕竟,‘宝龟如来’混迹大别山不是一两日,却折在他的手中,可见手上本领不小。”
  一个个证据串联起来,指向了必要的结果,温七娘顿时笑了笑:“所以,这是个算术题。家里藏书,多有录入人畜里程,便算张大郎是个猛将,多上十几二十里,他却也不敢真个豁去体力。否则,万一被姓刘的逮住,当即让他入洞房,连反抗的气力都没有。”
  “……”
  你这小娘皮说得真鸡儿有道理哈。
  窝树丛里的张沧差点就想跳出来,冲这闺女好好地夸一夸:姑娘,你真是条汉子!
  “大郎!大郎!”
  温七娘一身男装,脸蛋红红的,还是不好意思放开了喊。
  “大郎,你若在这附近,便出来好了。此间除了我和五叔,周围并无他人。”
  “……”
  我信了你的鬼!
  张沧打定主意不出来,这小娘皮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只是温七娘又接着道:“大郎放心便是,我这次出来,也是想要开开眼界。大郎若是去许州、豫州,我只是想着追随同行,并无他意。”
  “……”
  嚯!你还想有他意!
  张沧更是不想动弹,等着天黑了,直接开溜,走夜路他可是不怕的。
  “五叔,怕是他不在附近。唉……无趣。”
  “姑娘,那咱们还去偃师么?”
  “先到河洛水看看吧,津关那里,还没去过呢。”
  说话间,温七娘又道,“五叔,你牵马走远些,我去河边洗洗手。”
  “好。”
  温五牵着车马往前走了一段距离,然后背对着。姑娘说要洗洗手,其实就是“出入恭敬”一番,多有不便,这才说的马虎些。
  见温五走出去挺远,河畔又有树木,温七娘脸色微红,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寻了个还算干净隐蔽的地方,然后解开玉带,躲在草丛后面蹲了下去。
  “……”
  张沧几欲气绝过去,这种逆天背时运也能碰上?
  可到底不想被女人尿一脸,一咬牙,当下蹿出来捂住了温七娘的嘴,低声喝道:“是我!”
  温七娘明显被吓了一条,羞愤、恐惧交织在一起,一双美眸闪烁含泪,整个人只觉得一半火热一半凉,一股羞恼上头,伴随一声呜咽哭腔。
  张沧整个人都木了,因为一股热流浇在身上,这小娘皮,吓尿了。
第八章
今时温二
  “二郎,就这般由着七娘出去?”
  作为太皇十八女,千金公主也是个不受宠的,她比九江公主日子还要难过。别家公主至少还能有个体面,她在温氏,跟寻常家庭的女子嫁入豪门差不多。
  之所以这样,多重原因造成的。
  母族不显甚至是低贱,这是主要原因,李渊也不喜欢她。因为她是李渊游泳之后,跟旁边擦拭身子宫婢来了一发“解乏炮”的产物。基本上就是天然作为“和亲”材料来使用,不管李渊还是李世民,都是不会多看一眼。
  若非温彦博死得早,按照正常发展,她很大概率是要被用来拉拢逐渐衰退的武勋家庭。只是万幸,当时温彦博死了,李董又很看重老温,就给了一份大礼。
  祁县这个地方的世族势力,就是这样被绑架到李皇帝战车上的。
  整个北都太原,当时迅速内部分裂,太原王氏和太原温氏,现如今就是两个巨头。
  王氏是在“纵容”中打压,而温氏则是在“打压”中纵容。
  此消彼长,地方土鳖们自然会用脚投票。
  千金公主算是个“图腾”也是的东西,人在旌善坊中,就是温氏用来装点门面的物件儿。
  地位在温氏不够高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她作为太皇的女儿,天然被她那个皇帝哥哥看轻,哪个长公主日子过得不舒服,想要有兄弟撑腰,那也得有价值被称呼为长公主。
  长公主,在贞观朝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混的,那是“王”。
  像琅琊公主要是受了张公谨的气,李世民肯定为他出头,因为琅琊公主自己就能开府,手中还掌握了一定数量的私兵,合理合法不说,战斗力还不错。
  倘若哪天又出现什么“玄武门之变”,琅琊公主府手中的三百私兵,说不定就直接改变了局势。
  须知道,贞观朝发展到现在,能开府的那些王八蛋,真心不缺罐头。而琅琊公主因为跟张德的关系,手中握着最少一百套高档货。
  同样是姊妹,差距就是这么大,千金公主要是受了气,大概率是反过来被皇后呵斥一句“恪守孝道”。
  为何?
  因为温彦博死了,袭爵温彦博爵位的长子温振也死了,温氏现在最大的就是温挺温二郎。你连温氏最后“孤苦伶仃”的丈夫都伺候不好,要你何用?
  所以在温氏宗谱上,千金公主嫁入温氏,记录的可不是什么“尚公主”,而是“娶公主”。
  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反正皇帝也没办法翻温氏宗谱。
  种种原因结合起来,也就导致了千金公主对于丈夫温挺,可以说是相当的温顺,半点公主脾气也没有。
  但要说她是个良善好人,那又是错得离谱,她那原本低贱的母族,这几年也是混了几个将仕郎、登仕郎出来,还有荥阳、洛阳等几个富庶之地的房产物业,还有一个不算大的物流行,一个相对比较低贱的“打行”。
  她“关心”七娘的原因,绝非是因为这是自己生的女儿。而是想要看看,为何让丈夫这样行极尽下贱的事。
  “所谓‘父债子偿’,当年大人郁郁而终,张氏可谓‘功不可没’啊。”
  话说到这个份上,要说没有怨念,那简直太过虚假。
  更何况,温挺这辈子最意气风发的一段时间,就是他爹温彦博上位“中书令”,当年他可以说是风光一时。
  然而最风光的少年时代,却被张德、程处弼一干杂碎强逼着买了几百斤“凯旋白糖”……还有“太子冰糖”。
  也是那个时侯,不少跟着温挺厮混的东西两城富贵子弟,瞬间就看穿了谁是长安城中的“老大”!
  程处弼是老大!
  张德是老大的老大!
  至于原先的带头大哥温二郎……他是弟弟,而且还是小弟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1/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