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5/1398

  “五千贯做个广告,又有何妨?”
  成都会馆中,卓洪炉抖了抖手中的一百多份大小报纸,“如今武汉各业,也都知道咱们卓氏跟龙五郎接头,将来龙五有甚黑心,也要掂量掂量这声名。”
  声名重要也不重要,还是看人。至少龙昊在剑南虽说恶名累累,可有一点让卓洪炉很欣赏,那就是龙昊没有毁约记录,流传的事件中,至少是没有毁约记录。
  虽说各地大佬的承诺都是放屁,但这年头武汉出来的混账,多少还是能相信一点他们的信用。
  “阿大这般做,的确本小利大。下个月咱们就能在江夏、汉阳开卖成都特产,便是成都锦缎也能绕过冉氏出手,散客来买,知道阿大随手就是五千贯资助两个少年郎,只要价钱相差仿佛,定然愿意买卓氏的;至于大户,听说我们跟龙五郎谈大买卖,哪怕是不熟悉的广州人,也会相信我们卓氏的实力。”
  卓二郎连连点头,在武汉布局是比较麻烦的,虽然武汉市场很大,但竞争对手基本没有弱鸡,卓氏放在成都自然是豪强中的霸主,但天下六百军州,似卓氏一样的豪强多不胜数。
  而卓氏至今连出手蜀锦,还是要依托冉氏,这就是豪强和世家的差距。
  冉氏再怎么土鳖习气,他们朝中有人不说,还有很强的后援,累世经营一地,是典型的地方世家。而卓氏的高光时刻,大概就是听说自家女郎“当垆卖酒”,然后当家爸爸不得不赶紧给女儿女婿送钱去……
  “那两个少年,其实当真不凡。幺哥年纪跟那个张大郎相差仿佛,不若一起跟着入京,也好看看京中风华。”
  卓洪炉此时很满意五千贯打广告的效果,至于两个少年再怎么神奇,那也是将来的事情,现在可没心思关注他们,只不过既然是自己看好的少年英杰,卓洪炉也希望结个善缘,顺带也好让小儿子历练历练。
  “阿大,现在用人之际,我不愿出游。”
  卓一斻有些不情愿,两个搓澡工,再怎么吹的玄乎,那也是搓澡工啊。
  而且他也听他老爹说了,那两个少年的理想,居然是去京城开澡堂子……这算什么英才?!搓澡状头还是按摩相公?!
  这不是闹么。
  “叫你去你就去,恁多废话!”
  胖老大瞪了他一眼,“剑南道路艰险,能让你去涉险?!”
  卓洪炉摆摆手,笑了笑道:“眼下打通了武汉的关节,将来再去京城开拓门路,也是必然之事,让你去游历,也不是白费光阴。”
  卓一斻一听,顿时点点头:“若是如此,我便为阿大先行探探路。”
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
  “这弓可以,多备几十根弓弦,再买点汉阳箭。”
  “大哥,马要几匹?”
  “五匹,三匹骑乘,两匹挽马,到了洛阳这畜生用得上最好,用不上转手就能卖了。跟黄州浮屠同行,可以问他们买豆子。”
  “那成都来的夯货说是要同行,怎么回了他?”
  “回个屁,就是个冤大头,路上吃喝他的!”
  兄弟二人原本就要启程,结果卓一斻却要跟着一起走,说是要看看江淮的风物,感受感受中国的伟大。
  听了这话,张沔就感觉自己吃了半截蛆,寻思着卓老头子还真不是东西,五千贯投资就投资喽,还派个儿子盯着。
  不过张沧却觉得卓洪炉未必就是这个意思,顶级的豪强,哪有这么小气。他猜测卓一斻应该是前往洛阳探路的,跟他们一起,大概也是随手之举。
  两相权衡,拒绝了卓一斻反而不好,这样路上行走,怎么地卓大财主的“傻儿子”才比较抢眼啊。
  就算有强人出马,谁会为难搓澡工?绑票也没有这么绑的对不对?放着旁边财主家的“傻儿子”不绑,绑俩搓澡的,这强人得多么缺心眼,才会干出这种事情来。
  “咦?倒是没发现,这卓一斻的斻,是这个斻?我还以为是航呢。”
  两个字虽说大部分时候作一个解,但这年头,斻代表前行的意思,航其实就是船。
  抄着卓一斻的名片,张沔眼珠子一转,嘿嘿一笑,掏出跟炭笔瞎鸡儿涂抹了一番,把哪个斻字改成了航。
  “咱们这一路北上,可不是要有条船?吃住在他了。”
  “哈哈哈哈……”
  张大郎收了一张名片,手指一弹,“他既然说这名片能当钱使,留着也好。”
  去黄州的马队、车队、船队都不少,这一回挑的线路是黄州治所黄冈县。虽说路过黄陂县,却不会在黄陂停留,直接一天到黄冈,然后在黄冈落脚。
  除了张沧张沔兄弟二人,加一个“卓一航”,跟着同行的,还有武汉的“乡党”,几个看似憨厚,实则怀揣利器的中年汉子。
  张礼青的几个儿子因为面孔扎眼,便没有跟着过来,暗中护送的,是已经退隐江湖的本宗好汉,跟张绿水是一个辈分。
  一路上张沧虽说怀疑是不是有人暗中护送,可也没瞧出什么破绽来。他哪里晓得,这些个“老阿公”当年,往流民堆里一缩,精壮汉子当场就能变得跟马上要路倒暴毙似的。
  吃江湖饭,颜值不能上线,太好看容易死,当然太丑了也容易死。越普通越好,越没有特色越棒,扎人堆里就认不出来,才是吃江湖范的上上资质。
  像张沧、张沔、“卓一航”三人,一个个丰神俊朗的模样,就还是差点江湖经验。
  汉阳到黄陂的弛道修的极好,因为离得不远,加上当年黄陂县令陆飞白是张德的师兄,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卸任之后,留下了不少痕迹。
  现任黄陂县令,吃的还是陆飞白留下的老本,可想而知了。
  路过黄陂县的时候,车队又作了一次休整,补了一些草料精料,车把式又在休息站自家的圈栏中换了大牲口,然后才继续上路。
  这种模式有一个好,那就是不伤大牲口,就是维持起来相当昂贵,不能在弛道沿路州县通吃,还有相当丰富的财力,根本无法维持。
  但只要能做起来,通勤效率大大增加,牲口保存率极高不说,因为道路设施上佳,走夜路也不怕。
  实际上张沧他们此行的“把舵”,是打算今天就到大别山的阴山关,那都已经过了麻城县,到了光州和黄州的交界处。
  过了大别山,不管怎么走,前往淮河都容易得很。到了这一片地区,人口就算是稠密起来。
  当年魏徵为江淮总督,玩的是“无为而治”,这也让江淮地方上跟武汉勾搭了不少,申州、光州如今也是有弛道通勤的。
  阴山关过去之后,殷城县还有一条打通浍水的官道前往光州治所定城。
  到这里,就是到了淮水之畔,去淮水钓鱼,也就是一脚路的事情。
  只是大别山难走就难在这一段,管你什么太平盛世还是乱世末路,猫山岭之间等着开张的“好汉”多不胜数。
  整个地区的悍匪传统,哪怕持续到一千多年后,也要改天换日,通过更加强有力的镇压,才彻底治理干净。
  所以实际上荆楚之人北上,鲜有走这条路,而是要么走襄州,要么远一点走扬州。
  因此“把舵”也跟同行成员说了,夜不走麻城,时间要是够,那就阴山关驻军那里歇一宿;时间要是不够,那就缩麻城县,等到天亮再过关。
  以往只是在武汉听说大别山如何匪类遍地,这光景听“把舵”唠叨了一通,张沧和张沔才后悔不已,至于财主家的“傻儿子”……已经一脸懵逼,寻思着自己一个蜀地小哥哥,他怎么就来了江淮找刺激呢?
  可偏偏还无从发怒,毕竟跟两个搓澡工有什么好发飙的,他们没见识,也就只能这样了。
  “大哥,不是说大别山的盗匪都被清剿一空了么?”
  张沔有些奇怪,于是问张沧。
  “不错,的确是被清剿一空。可是大别山的盗匪和别处不同,乃是累世的盗匪手艺。这地界从来都是半民半匪,忙时为民,闲时为匪,一年到头就有两份进账。不过此地盗匪有一个好,鲜有撕票,毕竟……求财嘛。”
  说话间,张沧摸了一把手弩出来,递给张沔,“藏起来,到了阴山关再扔了。”
  “我有小弓,这物事还是算了。”
  “你懂个鸟,过了黄冈县,山水交叠,多的是林子。这物事贴近了好使,比弓箭还便当些。”
  出发的时候,除了买马,还买了风火棍和开山刀,都不是管制刀具,一路上也是见惯不惯,凡是走单帮的,大多都是这样的配置。
  “凡遇强人不要慌,我们箭矢多,还有五匹马,打不过跑了就是。黄州这弛道修的也不差,真要是冲起来,一口气冲到阴山关都不成问题。”
  “我也是见过剿匪的,哪里会慌。再说了,这不是还有卓一航么?真要是逃脱不得,便说是他请来专门搓澡的帮工,把他卓氏小财主的身份卖了就是。”
  “嘿……好小子,果然聪明啊。”
  兄弟二人暗戳戳地偷笑,还在怀疑人生的“卓一航”寻思着是不是跑路回家,可一看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加上还要一点面子,一咬牙,也就继续装逼装下去。
  他可是卓氏小少爷来着呢,对不对?
第五十一章
有备无患
  “幺哥,天黑走勒个路……不得行哦。”
  跟着“卓一航”的伴当提醒着他,虽说长久在蜀地行走,但也是老江湖。头上包着青麻头巾,腰里有一杆漆黑大刀,不像是寻常的汉制刀具,倒似是哪个寨子出来的。
  “二伯伯,啷个说?”
  伴当于是对“卓一航”解释道,“望山不见道头,必生妖孽。我们这一路有光光脑壳,这些个都是有钱肥羊,最受土匪喜欢。幺哥,硬是要往前头走,可要当点心嗦。”
  说话间,“卓一航”摸了一包冰糖出来,给伴当们一人一颗。
  这年头蜀地之人酷爱吃甜食,尤其是上层社会,蜂蜜、白糖极为流行。武汉的蜜饯更是风靡全境,跟后世整个颠倒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5/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