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0/1398

  “金银铜矿赚头不够多?”
  “僧多粥少啊先生,再说了,北边成都来的,哪个不是打着捡现成的主意?先生能护我一时,还能护一世么?索性再开个妥帖财源算球,茶马道附近有个翡翠矿,这是个暴富的地界,若能得个千儿八百匹挽马,这事业就能做起来,到时候也能来武汉发卖石头。”
  老张顿时笑了出来:“好你个龙五郎,居然把捞钱说得这般清丽脱俗。也罢,总不能让你白走一趟,马呢,武汉的确有不少,莫说千几百匹,就是万匹也有,只是这一路前往滇地,怕是死伤惨重。你琢磨一个份子出来给马场,多少不论,能说动他们在滇地开个养马地即可。”
  “正有此意!”
  得了老张许可,龙昊顿时大喜,滇地半个养马场是不行了,但要说游牧,还真有不少坡地谷地。只是没有专业人才,那也是白搭,光靠自然繁衍自然淘汰,几百年也存不下几万匹马。
  在滇地搞个养马地,主要就是维持住一定的保有量,多多少少也是和陵稻种植一样,为的就是抗风险。
  只是这年头畜牧业饲养业人才都是金贵,皇庄“稼穑令”那可比一般的百里侯强多了。
  所以,想靠情怀就让人帮忙,这年头可能性为零,家国情怀也得看人啊。
  老张让龙昊从翡翠的利益链中分一杯羹出来,也是这个原因。
  “少待我去越马场的人,夜里去泡汤搓澡,正好把这事情办妥帖了。”
  老张一愣,啃了一口咸菜窝头,然后从口袋里摸出一叠澡票,“咳嗯,老夫有不少‘长久汤’的澡票,那里搓澡师傅的收益着实不错,你若是约人,便去咸宁市好了。”
  “我去恁远作甚?汉阳还有温泉,我不泡温泉,反而过江坐车几十里去咸宁市泡汤?”
  “让你去就去,恁多废话!”
  砰!
  一巴掌把澡票拍桌子上,龙昊顿时嘿嘿一笑,起身过来赶紧把澡票收好:“哎呀,长者赐不敢辞,多谢先生,多谢先生。”
  嘴上这般说着,龙五郎心中却道:这是甚地澡堂子,还有这般通天的门路。
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
  整个剑南“采购团”规模不小,除了大牲口之外,还有各种作坊需要用到的零配件,以及各种风力器械,优质粮种、菜种、家禽家畜幼苗。
  除此之外,龙昊还要重新雇佣一批江南剑士,这几年武汉街头的流浪剑客少了很多,但是仗剑走天涯的读书人却是多了不少。
  有些在科举出仕和务实深造之间摇摆的寒门子弟,大多都愿意出去历练二三年,倒不是说吃饱了没事干,而是外出历练两三年,等于就是刷了个声望。
  典型就是西域的吴虎,原本只是过去刷声望,结果刷着刷着,就地当官,拔地而起,绝对是逆袭的典范。
  而且朝廷现在用人,很看长孙皇后的口味,长孙皇后现如今不爱用传统士子,底下官僚们自然是看准她的喜好,专门提拔那些在地方甚至是遍地有过实务经验的苗子。
  还别说,这种选材路数,有没有稳定朝政不知道,但财政是相当的良好。
  中央一应采买的猫腻,只要摊派下去调查,基本就没有不知道的,这些从微末起来的寒门子弟,好不容易抓住一个机会,又怎么可能畏惧区区权贵的恐吓?怎么让老板高兴怎么来啊。
  于是乎龙昊在江南和江北跑了大半个月,超额完成招募任务,不但剑南有了余力继续搞开发,还捎带给矩州弄了点人力物力,也是结了个善缘。
  “风力机器还是要多一些,梯田上修了塘坝,抽水靠唧筒是不太行,踩水车也费力的很。剑南山地多风,风力够用,能抽好几丈的水。”
  龙昊吩咐了随从去操办此事,这几天为了采购,很是胡吃海喝了一通,大半个月不是在烂醉,就是在烂醉的路上。
  苦不堪言,但再苦也得忍着,虽说他是掏钱的,可现在武汉的机子,真心不是什么买方市场。
  “使君,早前听说要开设西南都督府,怎地没了动静?”
  “不是没动静,而是这西南都督府的位置,现如今放在剑南,就有点不合适。”龙昊左右看了看无人,对几个随从道,“我从先生那里过来,听闻茶马道要广开山岭,怕不是要清一条真正的大道出来。骠国北地虽说山路艰险无比穷困,可这伐山开道的活计,又有甚么不好的?”
  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因为常年跟诸爨打交道,六诏现在屁颠屁颠到处流窜,跟骠国干了好几回,没有唐朝给的家当,能这么轻松愉快?
  略作思量,就知道中央政府想要打通的不仅仅是茶马道到天竺的线路,也不是什么拓宽,而是想要碾死骠国,然后打通剑南前往天竺海的道路。
  这几年沿途开辟的补给站、屯田所,虽说都是商业性质的,可那些商帮商团,是为了什么来的?
  不是名贵香料就是名贵木材,什么金银铜矿一个不差,全部标好,还有新开发的翡翠矿,堪堪就在茶马道两侧星罗密布。
  原本想着西南边陲穷困潦倒,也没人手开发,但是让剑南汉蛮官僚偷人都大吃一惊的是,蕃地居然下来好几万人马,还特么都嘴里念叨着“太昊天子真伟大”,什么活儿都肯干不说,还什么人都敢砍。
  一通搅合,骠国北境直接被打崩,现在骠国零星残党,都是纷纷南下,顺着谷地、河道,前往河口地区。
  而河口地区,早特么几年前就发生了政变,整个国家就是傀儡,背后“广交会”的势力压根不会给骠国残兵败将什么机会。
  要是没有信号机,大概龙昊也不知道这些行情,但有了信号机,通信效率大大提高,情报纵使有迟滞性,但剑南在半年内拿到南海以及苍龙道的消息,就已经是非常的及时。
  龙昊选择这时候前来武汉,也是看准了剑南这时候可以“以小博大”,用少量的精英统治阶层,控制尽可能广大的地区。
  威逼利诱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但落实到根本,还是实力。
  什么实力?开元通宝多不多,手中刀子快不快,麾下小弟猛不猛……这就是实力,这年头的蛮夷,也听不懂什么洛下音关内话,秀一下肌肉,揍几个瘪三,这就完事儿了。
  诸爨愿意给唐朝带路,那当真是因为和某些羁縻州王八蛋长官比起来,龙日天吃瓜给钱啊。
  从来没有说横着脸用刀拍着瓜,然后还问“你这瓜保熟嘛”。
  六诏遭受的大问题,不是说唐朝如何在军事上镇压,而是一旦内部部落的奴隶流散到剑南官方手中,这些奴隶基本都能顺利完成转型。
  在六诏手中,奴隶真是奴隶,锁骨被串起来终日劳作,往往二十岁出头就死,鲜有能活到三十岁的。
  但这些奴隶一旦进入到了剑南道官方,尤其是龙日天手中,接受治疗获得调理之后,根据不同奴隶的劳动能力,分派不同的劳动工作。
  其中有一个最大的变数,就是奴隶身份得到官方清除。
  唐朝政府只要说不承认这个人是奴隶,那么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胆敢再把这个人当作奴隶。
  除了身份洗白之外,在完成政府摊派工作之后,所有“脱籍”奴隶都能自行开辟山地,只要干得动,开多少田产多少东西,都能给自己留一半。
  放眼全国,也是不可多得的福利。
  因为唐朝在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税赋,都不止一半,比如河东地区,豆赋现在还是六成多,就是因为大牲口需要大量使用豆类。
  新辟土地虽然所有权不归属“脱籍”奴隶,但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使用权,这个有唐朝官方背书,效力相当强。
  于是乎,明明本质上来说,不过是六诏的奴隶转型成了唐朝的农奴或者劣等佃户,但还是挖了六诏的根基。
  更要命的是,唐朝都不需要动用什么国力,只是边陲州县的积累,就能通过“以本伤人”干挺西南六诏小卖部……
  和突厥牧业比起来,六诏小卖部连猥琐发育的机会都没有。
  谁叫西南地发现了大量金属矿藏呢。
  所以,龙昊的随员们奇怪西南都督府迟迟没有落实,但听了龙昊的解释之后,也明白过来,唐朝的胃口从来都是跟孙猴子戏里头的金箍棒一样,横竖就一句话。
  大大大大大大大……
  唐朝么,大就是美,多就是好,可以理解。
  “如此说来,使君将来倒是很有希望做程碛西第二啊。”
  随员们也不傻,现在龙日天怎么跑前跑后,还亲自跑恩师跟前问候,肯定不是为了去澡堂子爽两把搓澡按摩。
  现在朝廷稳住了河中地区的局面,随手在边角料地区找补点好处,一个都督府不过是小玩一把。
  而整个西南地区,谁能对西南地区最熟悉,还有不俗的业绩,谁就是都督府的扛把子。
  至于这个督府要不要落到实处,给不给兵部编制,都已经不重要了。
  西南地区划水,他龙日天还要兵部编制来玩,当真是白瞎了这么多资源这么多关系这么多门路。
  “六诏多有头人想要内附唐朝,他们倒是想得美,眼见着茶马道厮混不成,处处为唐朝围追堵截,这便要调转身来。嘿……”
  龙日天冷笑一声,“这帮给脸不要脸的杂种,不借他们人头一用,岂能作本朝冠军侯后列?”
第四十四章
红口白牙
  正月里挂了一阵“剑南风”,咸宁市“长久汤”也随之而热闹不少,一到夜里,泡汤的商帮商队话事人就让人赶着马车前去澡堂子。
  自打这里起了院房之后,有好些年没有这么多的大牲口齐聚。上一回还是做牲口市场那会儿,到处在修路,这里就修了圈栏。自从修通蒲圻县的官道之后,原本的牲口市场早就改头换面,二三年时间就把原先的痕迹抹了个干净。
  唯有一些弄堂、巷子的名字,还能找到旧日里的过往。诸如“马粪巷子”、“大牛角场”、“骡子弄”、“七个猪倌”……很能说明现在的街市曾经是干什么的。
  咸宁市的“骡子弄”原本是交易骡子的场地,有二十几家牲口行在这里立足,但当年的圈栏都是临时性质的,改建之后,自然就没可能让骡子占了人的地脚。
  等后来因为大兴土木,修通蒲圻县这条“汉岳弛道”之后,因为交通发达,物流兴旺,自然而然地就汇聚起了天南海北客商们需要的业务。
  “大牛角场”里买牛角,“骡子弄”里弄骡子。
  这是咸宁市的一句顺口溜,但牛角不是牛角,而是弓箭,装潢上乘的牛角弓就是用来装逼的。如今江南贵族出去浪,一把咸宁市“大牛角场”出品的牛角弓,绝对不丢份。
  至于“骡子弄”里的骡子……都是活生生的人,或者说,是模样精致皮肤细嫩的美少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0/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