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0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2/1398

  “御亭”镇有临湖临河的别墅,是个极大的园子,原本是“御亭”镇当年的仓储衙署,还充当关口收税的地界。后来“御亭”因为苏州常州越来越发的物流系统,没几年就衰败下来。
  整个市镇的人口,从巅峰的一万多人,直接降到六七百,且大多都是不愿意挪窝的本地人。
  修了二层楼,二楼临湖的窗口视野极好,只是寒春天里也没什么景致,李月纯粹是靠想象画了一副柳堤出来。
  “‘月堤’啊。”
  裹着狐裘,里面却穿的不多,香炉在房间里染着,也不怕冷。阳光透过窗户玻璃,落地好大的一块光斑。
  站在李月身后搂着她,随意披了一条毯子的张德穿着一双翻毛拖鞋,打着呵欠,手掌很是不老实地深入狐裘之内,无意识地抚摸着。
  “阿郎莫闹!”
  娇叱了一声,耳尖却是红了,大约是自小不受重视,又是个没靠山的公主,心思敏感的同时,身体也意外的敏感。
  床笫之间的趣味,她便和别的女郎不同,不似武顺那般反差剧烈让人大呼过瘾,细微的逗弄,让她躲躲闪闪又欲拒还迎,反而是能挠到某条公狗的痒处。
  “呵……”
  温柔地在她耳边吐了口气,轻轻地咬住了耳廓,舌头略作舔舐,李月原本悬空的画笔,当时就摔在了桌面上。
  “别、别闹……”
  她便是个软糯的性子,明明在求饶,却又闭着眼睛香腮浮红,白皙的脖颈上,又泛起一阵阵小小的疙瘩,微微地发抖,可又娇躯温热,片刻呼吸急促起来。
  手掌在狐裘之内游走,手指略作撩拨逗弄,女郎的呼吸越发急喘,最后竟是身子向后靠着,才能舒缓一下身体的感觉,双手撑着桌面,粉面胜似桃花,鲜红欲滴眸寒春水,当真是叫人爱不释手情不自禁。
  “老夫操劳一夜,这日头上来,便是饿了,你这小娘,怎地也不知道体恤一番?”
  “阿郎……”
  她到底不是懵懂的少女,张德在她翘臀上只是轻轻地拍打了一下,顿时十分知趣地伏在案上,贝齿轻咬朱唇,一副决计不愿意再说话的模样。
  撩开宽大的丝袍,褪了小衣,却又停了下来。
  李月一脸迷离之余,终于松口回望问道:“阿郎怎地停了?”
  她问出口,瞬间又觉得羞恼,正见张德一脸戏谑地俯视着她,又听这贱男人说道:“你且继续执笔作画。”
  “呸!哪有阿郎这般玩法……”
  啪!
  一巴掌扇在白嫩嫩的翘臀上,娇呼一声,遂安公主殿下再是不情愿,到底还是拿了画笔,一只手支着案桌,一只手悬着笔,似是要画个什么。
  “怎么不画?”
  “啊?”
  李月讶异地回头看着张德,“当真要画么?”
  “随便画个甚么……便是个消遣。”
  “那便画只鱼儿……”
  笔尖儿刚刚戳纸,“呀”的一声,什么鱼儿不鱼儿的,画笔似是横刀,便在纸上划拉出去好长的一条。
  “你这画的是甚么鱼儿?是黄鳝鱼儿?”
  听得张德调笑,遂安公主哪里不知道这是自家男人的恶趣味,心道这作怪的玩法也亏难他想得出来。
  她也是有些“骨气”的,便是当真要画一条鱼儿出来,整个画纸就成了涂鸦,原本的柳堤仿佛是被甚么狗子爬过一般,上下左右满满当当的笔触,好好的物事,就被糟蹋了个干净。
  “嗯……”
  实在是受不住那等敏感,李月终究是没了“骨气”,原本是执笔,现在却是攥笔,紧紧地攥在手心,深怕没处借力。
  老张玩了好一会儿,终于从窗前书桌玩回了榻上,胡闹了一个早晨,日上三竿的光景,李月还沉沉地睡着,画笔依旧攥在手中,粉面潮红终于褪去,一切又归于平静。
  “圣人说的好啊,爱液总比眼泪干得快一些……”
  他不抽烟,不然怎么地也要折腾点烟草,然后卷一支事后烟。
  午饭直接就在房间里吃了,等到李月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
  自从张德告诉女郎们睡眠对保养的重要性,她们再忙,都会保证“美容觉”从不缺席。
  哪怕最拼的崔珏和武媚娘,也是每天都要午睡一个小时左右。
  带着女郎在太湖边上鬼混的同时,长孙无忌也忙得不可开交,江东的“巨头”们齐聚苏州,各家的宗长、家长、素有名望的族老,纷纷前来拜访。
  这种大场面,怎么说都是个超大型宴会。江东还没有几个人有资格能让长孙无忌单独会谈,而有资格单独跟长孙无忌说话的,也没必要自绝于江东。
  宴会,就成为了惯例。
  整个苏州城全新洗牌的名利场中,唯一缺席的,就是不在本地的本地顶级“巨头”张德。
  不过宴会众人也很清楚,他来不来都不重要,他的态度来了即可。
  不管是对长孙无忌还是对江东各家而言,都是如此。
  “主公,张梁丰依旧在望亭镇。”
  “可曾游玩?”
  “不曾,就在望亭镇,未见乘船坐车行走。”
  “嗯。老夫知道了。”
  长孙无忌微微点头,拂须笑道,“他这是由得老夫在苏州城内做个买卖。”
  “可是主公,难道他半点不争么?这苏州常州,本是他乡籍,拉拢乡党才是正理啊。”
  “他拉拢甚么乡党?拉拢这些个江东老世族还是豪强?”
  长孙无忌不屑地摇摇头,“在他眼里,这些个‘老乡’,大抵上跟京城锦衣玉食之辈是一路货色的。你不懂。”
  言罢,长孙无忌忽地想起一事,问道:“去江阴送礼,可见着人了?”
  “见着了。”
  亲随点点头,“江阴老板娘确实是安平公主殿下,还有……”
  “还有甚么?”
  “淮南公主殿下似是也在江阴,而且……”
  “嗯?”
  “似有身孕,以小的所观,只看肚子,大概有几个月了。”
  “……”
  沉默了一会儿,长孙无忌低声骂道,“入娘的!”
  “……”
  亲随嘴唇一哆嗦,本想说在望亭镇的女郎身份,想了想,还是没说。
第十八章
因地制宜
  正如张德猜测的那样,长孙无忌下榻“虎丘客舍”之后,屋门大开只有一个目的,光明正大地收钱。
  贞观二十四年的苏州有一个特点,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户,往往都不缺钱。因为哪怕是农户,一年到头织布也不少,一个苏州乡野的“贫农”,扔到关中,假假的也是个“小康之家”。
  帝国的政治版图中,苏州常州并不抢眼,但是在经济版图中,却是天然的耀眼。毗邻东海、扬子江、大运河……要做一个亏本买卖,其实也挺难的。
  哪怕只是做物流跑单帮,苏州本地赚钱也要比别处容易,天下能压一头的,唯有两京和武汉罢了。
  因为张德的缘故,仅江阴和常熟,就有接近大小五十家水泥工坊。物料出口内销都相当丰富,有的直接行船至筑紫岛,属于兵部采买,由东海都督府查验,最后再从督府结算。
  这笔钱结算方式又有两种,一是东海诸地物产用以冲抵,江东水泥商可以选择要也可以选择拿现钱。二是返转地方,由苏州刺史府或者常州刺史府支付,这笔款子跟丝帛挂钩,兵部和民部双重运作……
  可以说,能够做这样的生意,或者类似这样的生意,那是相当的爽。
  不在于钱赚了多少,而是跟官方融为一体,最少吃三代人的关系没问题。
  对苏州常州的土鳖们而言,他们能够跨越地方州县,直接接触中央天王,这是前所未有的际遇。
  钱不钱都是小事……钱在苏州常州土豪们眼中,就是个数字。
  有些常熟土豪,甚至独自修建了一条从县城抵达长江的水泥路面,可以并行走两辆马车的双车道。
  在唐朝贞观年间,修一条长达七十里的水泥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2/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