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0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6/1398

  “这世上哪有做人不喜欢,反而去做鬼做畜生的?”
  老张一愣,笑着手指点了点李善。
  说的也是,这年头哪怕是被唐朝镇压的蛮族,成为奴工之后,他们的后代,想到的不是复仇,他们也没有复仇的概念,工业生产抹平了他们的一切属性。他们想要的,不过是重新做人……
  大多数时候,这些“蛮夷”之后最憎恨的,反而是他们族群本身,乃至极端者,憎恨着他们的生父生母。
  看似荒诞,却又无比的刻骨现实。
  指望青少年能够得到社会锤炼,又超脱情绪出去,这不过是痴人做梦。
  纵使有蛮族韩信,也得让他们遇到“漂母”,吃了饱饭学了本事之后,才能淡然地面对曾经的“胯下之辱”。
  只是指望蛮夷明白“十世之仇犹可报也”,也不会千年以降蛮夷换了一茬又一茬,而中国先民依然繁衍生息。
  仿佛是怕老张不理解,李善还加了一句:“两代之后,诸胡何来祖宗?”
  “你这个机灵鬼。”
  将来是不是会有人为地制造一个不存在的“祖宗”出来,这些不是张德当下所要关心的,也不应该去关心。谋万世这种事情,太累。
  离开了汉阳书院,老张返回府内,路上遇到两拨喊冤的,直接被乱棍轰走。他是江汉观察使,不管这个。
  更何况,被刺杀的多了,又怎么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曝露在纷纷人群之前?
  到了办公室,崔秘书便问道:“夫子身体如何?”
  “不知道能不能过了这个冬天。”
  换了撲头,只是随意地包巾束发,坐在那里好一会儿,喝着凉茶对崔珏道,“到夫子这个岁数,总有些感应。”
  “你家先生那里,又如何?”
  “等过世了再去,榻前服侍这种事情,我家先生厌倦的很。”
  看似说得轻飘飘,但要做到这种轻飘飘,却不容易。得见惯了人来人往,入眼处,便没有那么多伤感离别。
  和曹宪不同,陆德明少年成名,即便是服侍的君王连“天下”都亡了,他换个朝廷照样做官。
  人和人是不同的,更何况陆德明一手把陆氏重新做成了顶级世家、江东豪族,旧年江东陆氏的声望,较之张氏,更加显赫得多。
  说到底,张氏有的不过是“威名”,人们对张氏,只有两种想法。一是借张氏满门人头一用,二是借张氏兵器库一用,横竖是没有相信相爱这个选择的。
  谁叫这是一家“寒门”呢。
  “你当真不似个人类。”
  崔珏瞪了一眼张德,那些个君臣父子的道理,在她老公这里,就是个狗屁。只是她也感慨,张德有陆德明这个相当跳脱的老师是幸运的,同样,陆德明有张德这个更加跳脱的学生,也是幸运的。
  假如张氏不灭,传二三朝,这就是一段极为漂亮的师生情谊。
  千古的佳话,大抵如此。
  “我本贞观一禽兽,娘子今天才知道的么。”
  言罢,老张向后一仰,靠着椅背道,“吴应熊那里的官帽子要不要?徐州那里叫几个会骑马的,可以去河中镀镀金。”
  “提着脑袋的营生,也好意思说给我听?”
  “要不要?”
  “要。”
  “……”
  崔秘书灵醒的很,好处凭什么不要?她凭本事滚的床单,要是还整天矫情,难不成还要去谈感情?
  “萧妍萧姝到了徐州没有?”
  “萧二公子都在徐州大宴宾客了,你说有没有?”
  “他倒是一如往昔的不讲究,不似你家大人,还是要脸面的。老世族的体面,半点不能丢。”
  听得张德这话,崔珏顿时一肚子的气,瞪了一眼张德:“河中的差事,最少五十顶帽子!”
  老张笑了笑,家里的女郎,最计较的就是“身份”。没有“身份”,终究是太虚。若非张德在整个张氏说一不二,族老根本没有发言权,由得他把“野种”录入族谱,这些女郎也不会这么消停。
  “五十顶太少,徐州要是凑得出人手,五百顶帽子也有。吴应熊那里缺人缺的厉害,他又不能从敦煌宫借人,最合用的,都在武汉。徐州那些不上不下的,还要调教一年半载的,今年补种的一茬麦子能不能有收成,他也是没底。业绩不达标,来年这位子稳不稳都两说呢。”
  言罢,老张又道,“他眼下着急的很,哪有心思去培养人才。只是他却不知道,此次能够成为河中农垦局的局令,跟他抗洪救灾,其实干系甚小。他是身在局中,不知道行情,我这里倒是可以同你说一下,徐州的人去了河中,不拘军政,皆可选用,当真是个升官封爵的好去处。”
  “此话当真?”
  崔娘子眼睛一亮。
  “骗你的话,老夫跑你那里留宿半年。”
  “呸!”
第八十三章
帮会
  哔哔哔哔哔哔——
  沿着河堤上的一排柳树,不断地传来急促的哨笛声。骑着自行车的警察卖足了力气冲河里扑腾的老少爷们狂吹哨子,有编制的警察一边擦着汗一边接过身旁伴当递过来的水壶。
  咕咚咕咚灌了一气,抄起土喇叭就喊了起来:“都日娘的从水里起来!罚款!”
  干净的河水一刹那就乱作一团,有些水性好的老汉,直接一个猛子扎出去十几丈。唯有青少年们无奈,只好乖乖顺顺地往岸上游,因为警察就站在他们衣服旁边呢。
  “官爷,莫要生气嘛。再饶了一回,下回不敢喽。”
  “你娘出来卖才不敢,不敢你个龟孙!上个月淹死八个,老子今年的奖金一扫光,你跟老子说不敢,不敢你全家升天!日你们家几窝先人,硬是生出说话当放屁的,你们屁股不长后头长上头,不然说话怎地都是放屁啊!”
  “……”
  “……”
  一群“辅警”都是愣住了,他们都是有编制警察的伴当,上上个月都还好,但上个月三令五申不要去野河里游野泳,结果还是淹死了八个,五个小孩三个大人。然后管这一片的警察直接扣光了全年奖金,等于白干。
  奖金不是朝廷发的,是地方发的,就指着江汉观察使发发善心,结果被一群“刁民”给祸害了。
  要不是不能直接把人法办,这警察想弄死这帮杂碎的心都有。
  “官爷,我们错了嘛,知错喽。”
  “就是嘛官爷,放一回,我们年少无知,不懂事。你大人有大量……”
  “大你娘个鸡巴,你们年少无知?老子才是无知。放你们是一回?放了你们多少回,给你们机会,你们不把握,怪老子抓?是你们不中用啊。”
  警察咬牙切齿地等着他们,“不让老子好过,老子也不让你们好过。罚款!别想跑,你们这些个龟孙崽子,住哪家老子都知道!”
  夏秋时节的小插曲,也只有武汉这里才略有迥异别处。在武汉,不管南北,游泳不是不可以,但都有官方指定河段,并且还有水性极好的好汉看护。至于乡村,那自然是鞭长莫及管不着。
  这种事情控制起来,从人性上来说,老张是尊重生命。从收益上来说,死一个武汉本地少年,等于十几年“圈养”“投食”宣告血本无归。
  将来的血汗工厂靠谁?不还得靠打磨这种青少年吗?
  至于三旬老汉的狐朋狗友们,那更是过分,死一个文盲苦力他们都会心痛,这些都是钱,都是钱呐。
  于是乎,大多数还算乖顺的青少年,都是去指定河段游泳。实际上武汉沿江不少水面已经不能游泳,除了脏之外,更因为船只来往极多,加上各种工厂虽然有集中排放污水,但生活垃圾还是会让江岸变得相当糟糕。
  这年头,垃圾如山也是一种进步,也是实力的表现。
  在武汉已经出现了专业拾荒的人,可想而知其中的变化。
  而汉阳钢铁厂扩建,造船厂新增几个船坞,沔州鄂州两州的临江江堤,就彻底不让游泳,即便只是垂钓,也要坐船出行一段距离,或者直接上鹦鹉洲或者白洲。
  “今年这个甚么‘短衫帮’,嚣张的很。老子出差十回,九回是要抓这帮龟儿子。”
  “都是外间来的莽汉,真以为能靠一双拳头混饭,哪里晓得武汉的行市。”
  “光身去河里游野泳,带了一帮娃子,可恶的很。”
  “上个月淹死的,不就是‘短衫帮’的人嘛。”
  开罚单的光景,警察的同僚们或是骑着自行车,或是骑着马,陆续到了河堤。家长们黑着脸,过来交钱领人。
  这种在外的罚单不多,算是不大不小的“油水”,罚款也是不痛不痒,二十文一人次。
  只是每次罚款,往往都是一抓一窝,凑起来也能一贯半贯的,混个酒水钱是不愁的。
  武汉江南江北虽说一直严酷镇压有活力社会团体,但地方豪门、权贵,大多都会养一些白手套或者帮闲。这些白手套或者帮闲,自然而然会凑一波人马,然后顺其自然地形成新的有活力社会团体。
  办见不得人的事情时候,这些有活力社会团体还是很好用的。不脏手不说,一旦事发,也可以扔出去随便搞,就是个擦屁股纸的档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6/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