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515

  “马叔,这个武士彟身为应国公,官职肯定也不低,他的升迁我怎么会帮上什么忙?”李休考虑了片刻最后皱着眉头道,这一点也是他怎么也想不通的。
  “这点我也感到很奇怪,但是武士彟在和我谈到你时,透露出的就是这个意思。”马爷最后很肯定的道,虽然武士彟没有明说,但以他对武士彟的了解,应该不可能会错意。
  李休听到这里也露出思索的神色,可惜想了半天也能想明白武士彟见自己的原因,不过他倒是忽然想到一件很感兴趣的事,当下笑嘻嘻的对马爷问道:“马叔,听说这位应国公被陛下亲自赐婚,而且还娶了杨素的侄女,现在这位杨夫人怎么样了,有没有生孩子?”
  “呃?”马爷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随后瞪了李休一眼道,“你小子怎么对别人家的私事这么感兴趣,人家妻子有没有生孩子你也要问?”
  “嘿嘿,只是随便问问嘛,马叔要是不知道就算了!”李休这时也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笑道,刚才他问这些的确有些太冒失了,不过这主要是因为对面是马爷,换成其它人他也不会这么问。
  “谁说我不知道?”马爷这时却是不服气的再次瞪了李休一眼道,“武士彟本来有妻子,而且还为他生下三个儿子,可惜他在外征战时,妻子和一个儿子相继病死,他甚至没时间回家看一眼,这件事被陛下得知后,这才将杨氏赐婚给他,两人婚后生下了一女,不过前几天我去武士彟府上时,曾经见过那位杨夫人,看起来似乎又怀了孩子,只是不知道是男是女?”
  “已经生了一个女儿,又怀了第二个孩子,武媚娘好像就是排第二吧?”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禁心中暗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位杨夫人怀的孩子应该就是武媚娘。
  “行了,武士彟的私事你也打听过了,你到底愿不愿意见他?”马爷看到李休沉默不语,当下再次追问道,他知道李休不喜欢和朝堂上的人打交道,所以就算他不愿意见武士彟也不奇怪。
  “见!当然要见,能让马叔当说客的人可不多,无论如何也要见上一面,只是不知道是我去见他还是他来见我?”李休当下十分肯定的道,光是冲着武媚娘父亲这个身份,李休也要见一见对方。
  “你如果愿意去见他当然最好,不过我估计以你的脾气,肯定不愿意去,而且武士彟还有事相求,所以让他来见你也无妨!”马爷再次开口道。
  “不用,还是我去拜访他吧,人家好歹也是陛下亲封的应国公,于情于理都应该是我去拜访他。”李休却忽然出人意料的道。
  “呃?你小子怎么转性了?”马爷听到这里不禁有些震惊的看着李休道,他竟然肯主动去拜访一个朝廷要员,而且对方的人品还不怎么样,这可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嘿嘿,我只是对这位应国公十分好奇而已,不过我自己去拜访他实在有些太突兀了,到时马叔你可得陪我一起去!”李休再次笑道,只是他的笑容里却带着几分玩味的神色。
  如果马爷和他一起去拜访武士彟,那就相当于一场朋友间的聚会,武士彟肯定会在家中设宴,甚至可能叫来儿女们给马爷行礼,到时说不定会见到武士彟的妻子杨氏,这才是李休的目的。
  “没问题,到时我陪你走一趟!”马爷也十分痛快的答应道,这件事本来就是他从中牵线,走一趟也是应该的。
第184章
炼焦
  秋风萧萧,天空中也布满了阴沉沉的乌云,似乎随时都可能下雨,路上的行人也纷纷裹紧了衣服,加快了行走的步伐,不过李休却一脸悠闲的走在长安的街头,长时间没有进城,偶尔进城转一转,也感觉十分的新鲜。
  沿着朱雀大街一直向北走,然后转到东市的一条宽阔大街后,只见街道两侧到处都是奢华的府邸,气派的门楼随处可见,李休跟着马爷来到一处最为奢华的府邸门前,上书四个大字“应国公府”,府门两侧的看守看到马爷时,根本没敢拦着,同时府中的知客也立刻迎出来,然后将他们引到府中的前厅。
  “马叔,这应国公可是够奢华的啊!”李休坐下来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笑道,整条街上就数应国公府的府门最气派,另外府中的布置也极尽奢华之能,别的不说,光是厅中那面白玉的屏风估计就得价值连城。
  “嘿嘿,武家本来就是有名的富商,当初陛下起兵之时,就受到武家的资助,陛下登基之后,自然对武家大加封赏,武家的生意也做的更大,修建个宅子对他们来说只是九牛一毛。”马爷淡然一笑道,如果不是武家的财力雄厚,武士彟又深受恩宠,他也不会选择和武家合伙做生意。
  就在李休和马爷聊天之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一个高大的身影快步走进来,当看到马爷时立刻大笑一声迎上前道:“马兄,多日不见,真是想煞小弟了!”
  “呵呵,上个月不是刚找你喝过酒吗?”马爷这时也是笑道,说话的语气也很是客气,不过李休却是知道,马爷与人说话越是客气,就说明与对方越是疏远。
  趁着马爷和武士彟寒暄的机会,李休也在认真的打量着这位武媚娘的父亲,只见对方大概四十多岁的年纪,身材高大相貌威武,看起来颇有气势,事实上武家虽然是商人出身,但武士彟却一直在军中厮混,曾经做过鹰扬府的队正,后来因为与李渊交好,又在李渊手下担任行军司铠参军,当初李渊起兵之前犹豫不决,也正是武士彟力劝才让他下定决心,后来武士彟也屡立战功,自然深受李渊的器重。
  只见武士彟与马爷寒暄了几句后,这才看向旁边的李休,虽然事先马爷并没有告诉他李休会来主动拜访,但是精明过人的武士彟在看到年轻的李休时,却忽然眼冒精光,当下向前紧走一步道:“敢问阁下可是李休李公子?”
  “应国公客气了,在下正是李休!”李休上前一步笑道,从外表上来看,这个武士彟似乎不像是精于算计的人,不过人不可貌相,更何况马爷看人的目光可一向很准,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李休恐怕根本不会与武士彟这样的人相见。
  “哈哈哈哈~早就听闻李公子才华盖世,武某也早就想前去拜访,但又怕打扰了公子,却没想到今日公子竟然亲自登门,武某实在感到蓬荜生辉啊!”武士彟听到眼前之人果然是李休,当下也不由得神采飞扬的道,谁都知道李休无心名利,接连拒绝了秦王与太子的招揽,可是他现在却亲自登门拜访自己,这让他也感觉脸上有光,说出去恐怕别人都不敢相信。
  “应国公客气了,在下只是区区一个闲人,哪里当得起国公的如此夸奖!”李休听到这里急忙谦虚道,难怪马爷说对方交游广阔,先不说对方的人品如何,光是这个热情的态度就让人难以生出反感。
  接下来武士彟又与李休寒暄了几句,这才请他们落坐,李休很想问一下对方想见自己的原因,不过武士彟却似乎并不急着说这件事,而是满脸热情的与他们闲聊,而且还让人准备酒宴,对此李休也只得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不一会的功夫,酒宴就已经准备好了,而且外面的雨也终于下了起来,结果武士彟就把酒宴的地点设在府中的后花园长廊中,可以一边饮酒一边欣赏外面的雨景,旁边还设有火炉,倒也不觉得寒冷。
  “武老弟,你不是要见李休吗,现在人帮你找来了,有什么话就直说吧!”酒过三巡,马爷当下直接开口道,他也很好奇武士彟找李休做什么?
  “这个……”只见武士彟听到这里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开口道,“其实这件事说来了惭愧,我之所以想见李公子,其实是与石炭有关!”
  “石炭?这件事不是一直是马叔在负责吗,应国公找我恐怕是找错人了吧?”李休听到这里有些不解的道,他以为武士彟所说的石炭是看到蜂窝煤的暴利后,想要掌握一些石炭矿,不过那些石炭矿都在马爷手中,所以他也只能找马爷谈。
  “不不~李公子误会了,我所说的与石炭有关,其实是听马兄提起过,当初之所以能够把石炭做蜂窝煤,全都靠李公子的功劳,而且公子好像对石炭极为了解,所以武某想向公子请教一下,能否将石炭用于炼铁之上?”武士彟看到李休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当下急忙摆手道,最后也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炼铁!”李休听到这里却又更加迷糊了,搞不明白武士彟这么一个朝廷要员,为何要询问自己用石炭炼铁的事?
  不过李休想不明白,马爷却十分的清楚,当下只见他吃了口菜笑道:“武兄,现在朝廷的官制未定,各部的尚书一职大都处于空缺之中,你平时暂管工部之事,难道说陛下想要正式任命你为工部尚书一职?”
  马爷所说的官制未定,其实是指大唐立国之后,一直都是照搬前隋的官制,本来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有时因为李渊赏赐官职时没有考虑周全,导致朝廷官员的职权有些混乱,对此早就有人上书,想要制定大唐自己的官制,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被拖着,在此之前大唐的官职也比较混乱,很多重要的职位都只是由官员兼任,并没有正式任命,比如武士彟就管理着工部,但却不是工部尚书。
  “嘿嘿,不瞒马兄,陛下的确透露过这方面的意思,只是工部可不好管,下面有几个侍郎早就对尚书一职虎视眈眈,我掌握工部后又没有什么拿出手的政绩,威望有些不足,所以就算陛下有心让我做尚书,可是我却没把握坐稳这个位子啊!”武士彟说到最后也是向马爷大倒苦水,这些话他本来不会轻易告诉别人,不过他熟悉马爷的为人,又知道李休向来不与朝中的人交往,所以才会如此大胆的说出来。
  “原来如此,以前炼铁就是用木炭,价格偏高,所以你才想用更便宜的石炭代替木炭,不过我想不明白的是,想石炭炼铁就直接去炼,这种事还需要向李休请教吗?”马爷说到最后也有些不解的道,在他看来炼铁不就是把铁矿石烧化了就行了吗,用哪种燃料不一样?
  “马叔你错了,炼铁可不是随便使用哪种燃料就行的,比如用木炭可以炼出上好的精铁,但如果换成石炭的话,恐怕只能炼出又脆又硬的铁,根本不堪大用。”李休这时忽然插嘴道,他这时也终于明白了武士彟想要见自己的原因了。
  “没错,李公子果然知道,我们工部的工匠将木炭换成石炭后,炼出的铁又脆又硬,怎么打造都不能用,却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以才想向李公子求助!”武士彟这时面带兴奋的向李休道,本来他向李休求助也只是抱着万一的心态,哪怕李休也没有办法,也可以借此和这位年轻俊杰拉近点关系,不过听到他刚才的话,却让武士彟心中一下子升出无限的希望。
  只见李休这时沉思了片刻,他的确知道其中的原因,只是就算他说出来,武士彟他肯定也听不懂,所以最后才简单的解释道:“应国公,石炭与木炭不同,它产于地下,其中有不少的杂质,在燃烧之时,这些杂质会进入融化的铁水中,也正是因为这些杂质的存在,才使得铁质变得极差,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去除石炭中的杂质!”
  “原来如此,不知如何去除石炭中的杂质?”武士彟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兴奋的大声问道,他总算是找对人了,李休果然知道其中的原因,只是不知道他是否有解决的办法?
  只见李休这时却再次露出沉思的表情,所谓石炭中的杂质其实就是指硫,这东西会让铁的质量变得极差,想要去除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石炭炼成焦炭。
  炼焦技术说白了和烧木炭差不多,都是让燃料在燃烧到一半时隔绝空气,使得石炭的性质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只不过以现在的条件,恐怕炼出的焦炭质量也不怎么样,里面的硫含量肯定还会存在,用这样的焦炭炼出的钢铁,在质量上肯定还是比不上木炭炼出的铁,如果大唐全都使用焦炭炼铁的话,别的不说,大唐的兵器质量肯定会下降不少。
第185章
武杨氏
  “应国公,我的确知道一种将石炭炼成焦炭的办法,这种焦炭就可以用来炼铁,只是这种办法炼出的铁在质量上可能会比木炭炼出的铁差一些,作为民用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至于军用的武器之类,我建议在没有完全掌握焦炭炼铁之前,像军队这种重要的地方还是使用木炭炼铁。”李休考虑了片刻,最终提出这么一个办法道。
  懂得一些历史的人都知道,唐刀、陌刀等绝对是古代冷兵器的一个巅峰,但是自唐之后,中原的冶铁技术似乎一下子倒退了许多,武器的质量越来越差,特别是到了明朝时,军队的制式武器竟然还比不过倭寇,制造的火器也经常出现炸膛的危险。
  之所以造成上面这种情况,主要就是从宋朝开始,焦炭炼铁开始占据了主流,虽然焦炭的使用使得中原的钢铁产量大增,但付出的代价却是质量的大幅度下降,这对于军事方面来说绝对是致命的,所以李休才提出在大唐军中使用的武器最好还是用原来的木炭炼铁。
  “原来如此,不过就算用于民用也是好的,我大唐的很多农夫甚至连铁制的农具都用不起,如果使用你所说的焦炭的话,应该可以降低不小的成本。”武士彟听到焦炭炼铁最好只用于民用,当下也不由得有些失望,不过民用也比没有强,所以最后他也再次高兴的道。
  看到武士彟同意,李休当下把焦炭的炼制之法大概的讲了一下,其实他也只知道原理,至于如何实际操作都需要武士彟派人去摸索,不过他掌握着工部的实权,工部下有无数的工匠听候他的调遣,所以只要知道了原理,摸索出实际的操作办法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最后李休又补充了一点,并不是所有石炭都能够制成合格的焦炭,事实上只有少数石炭矿出产的石炭才够资格,所以武士彟必须得先和马爷合作,从他的那些石炭矿中先取出一些样品来,看看其中有合适的没有?不过只要运气不是特别差的话,应该可以找到合适的石炭矿。
  有了这个焦炭炼铁的办法,武士彟就可以捞到足够的政绩,到时上头又有李渊罩着,一个工部尚书的职位肯定是跑不了了,六尚书绝对算是大唐最核心的几个人之一,这也让武士彟对李休很是感激,当下不停的向李休敬酒以示感谢,而且他知道李休不喝酒,所以他喝酒李休只需要喝一种类似果汁的东西代替就可以了,这东西也不知道叫什么,酸酸甜甜的很是可口。
  武士彟喜欢交朋友,他本身也是个十分健谈的人,天南地北的他都能聊上几句,李休的见识更是远超这个时代的人,所以倒是与武士彟很聊得来,马爷也时不时的插上几句,从表面上看,三人相处的倒还很愉快。
  就在李休三人相谈甚欢之时,外面的雨也终于停了,忽然有两个不到十岁的男孩跑进花园,在不远处嬉戏打闹,武士彟看到这里却是皱眉,刚想让人把两个孩子赶走,不过这时却只见又有一个顶多才两岁的小女孩,迈着笨拙的步伐也跑进花园,当看到两个男孩时,也高兴的举起双手跑了上去,似乎是想和两个男孩一起玩。
  只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两个大点的男孩却根本不理会小女孩,甚至那个小点的男孩还推了小女孩一把,结果一下子让她跌到在地,立刻“哇哇”的痛哭起来。
  “混账东西!”武士彟看到小女孩摔倒的那一幕,当下也不禁气的怒吼一声,随后向李休和马爷告罪离开长廊,大步走过去对两个男孩训斥起来。
  “马叔,那两个孩子就是应国公亡妻所生吧?”李休看着不远处的一幕向马爷问道。
  “不错,武士彟整天忙着往上爬,却忽略了对孩子的管教,这两个孩子顽劣的厉害,我估计武家后继无人了!”马爷这时饮了杯了酒道。
  李休听到这里却是笑了笑没有说话,马爷说武家后继无人却是错的厉害,这两个男孩的确是不成器,可是武士彟那位没出世的女儿却是厉害无比,中原王朝唯一公认的女皇帝,可以说是空前绝后,除她之后,哪怕再厉害的女人也只敢在幕后主政,没有一个敢像她那样直接登上帝位的。
  就在武士彟训斥两个儿子时,忽然只见又有一群侍女扶着一位孕妇前来,只见这个孕妇虽然已经人过中年,但看起来依然十分的美艳,腹部微微隆起,看起来得有四五个月的身孕了,身边的侍女也都十分小心的伺候着。
  如果李休猜的不错,这个孕妇应该就是武媚娘的母亲杨氏,据说她四十多岁才嫁给武士彟,而且还连续三次做了高龄产妇,生下武氏三姐妹,也算是十分的不容易了。
  只见杨氏到来后,先是哄了女儿几句,随后又劝武士彟不要生气,最后这才让人把武氏兄弟带走,免得武士彟看到他们生气,从这一点来看,武氏倒是个通情达理的女儿,只可惜她却不知道,等到武士彟死后,她们母女却被刚才她回护的两个小男孩给赶出了家门。
  等到两个男孩离开后,武士彟这才在杨氏的劝说下回到长廊,而且杨氏也知道今天这里有客人,所以也没有过来,而是远远的向李休和马爷行了个礼,然后带着刚才那个痛哭的小女孩离开了。
  “让两位见笑了!”武士彟回来后向李休和马爷很是抱歉的道,在客人面前出现这种事,他这个做主人的也感觉脸上无光。
  “哈哈,无妨,孩子打闹而已。”李休这时率先笑道,随后他又很是好奇的问道,“应国公,刚才那位可是尊夫人?”
  马爷听到这里却是感觉要糟,之前李休没来之时,就似乎对武士彟的妻子很感兴趣,甚至还问有没有生孩子这种问题,如果他现在再当面问出这种类似的问题,那可就太丢人了,说不定还会让武士彟误会。不过说来也是怪了,刚才那个武夫人都已经四十多岁了,李休怎么会对她感兴趣?
  “哈哈~李公子猜的不错,刚才那个就是贱内,说起来多亏了陛下赐婚,才让武某有了这么一个贤内助!”武士彟以为李休只是随口一问,因此也是大笑着回答道,看得出来,他对自己这第二段婚姻很满意。
  “应国公真是好福气!”出乎马爷意料的是,李休这时仅仅夸赞了那位杨夫人一句,随后就再也没说什么,不过这也让他终于松了口气。
  李休之所以来见武士彟,主要就是为了了解一下武媚娘家中的情况,现在目的已经达到,甚至还亲眼见到了武媚娘的母亲,她肚子里怀的孩子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武则天。甚至李休本来还想装逼的夸上这个孩子几句,比如说这个孩子“贵不可言”之类的。
  不过随后李休又转念一想,随着自己的介入,大唐的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武媚娘的命运也很可能发生变化,谁也不敢肯定她是否还能登上皇位,甚至也许她根本不会进宫,从而找一个普通的贵族嫁了,做个普通的贵妇人罢了。
  这场酒宴一直喝到日落日分,马爷和武士彟都已经有了七八分醉意,东倒西歪的坐在那里说胡话。看到天色已晚,李休当下也起身告辞,不过马爷醉的这么厉害,恐怕根本骑不得马,所以就需要武府的人安排一辆马车送他们回去。
  武士彟也醉的厉害,根本不能亲自送李休他们离开,这时刚才那位杨夫人忽然再次出现,不但安排人把武士彟扶下去休息,并且还让人给李休他们准备马车,并远远的送李休他们离开,这也让李休对这位杨夫人颇有好感。
  离开了武府之后,马车很快就驶到了宽阔的朱雀大街上,现在已经是夕阳西下时分,马上就要到宵禁的时刻了,再加上天色也不太好,刚才的雨虽然停了,但看样子晚上肯定还会再下,所以街道上的所有人都是一副行色匆匆的表情,希望可以早点回到家中。
  说起长安城的宵禁,李休对此也颇有意见,宵禁本来是在战乱之时为了防止敌人在夜间攻城,导致城中发生内乱而实行的规定,宵禁之后不但商家关门,任何人也不得在街道上行走,否则被武候抓住最少也得关上几天。
  不过现在大唐国内的局势日渐安定,特别是长安城更是愈加的繁华,再加上长安城内外的驻军也是最多的,根本不用担心长安城再出现什么大乱子,所以宵禁早就该解除了,这一点肯定也有不少朝中的大臣都看出来了,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提出来,主要就是怕日后出了乱自己担责任,结果长安的宵禁好像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也没能解除。
  也就在李休在心中吐槽着长安城的宵禁之时,看向窗外的目光忽然无意中看到人群中的两个人,这让他也不禁一愣道:“她们怎么在这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