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515

  只见七娘伸手拿过平阳公主手中的镜片,然后又从盒子里挑出一枚镜片,并且一前一后的放在自己眼睛前,结果立刻发出“咯咯咯咯”的笑声,开始向四周张望的不停,最后忽然停在某个方向开心地叫道:“秀宁姐姐快看,树上有几只麻雀在打架!”
  “哪里?”顺着七娘看的方向,平阳公主也扭头望去,可是除了看到远处的一片树林外,根本没有看到什么麻雀,更何况就算是有麻雀,这么密密麻麻的树林里也根本不可能看到。
  “真的有,秀宁姐姐你快看!”七娘这时拉着平阳公主蹲下,随后将两个镜片放在她眼睛前面,并且让她闭上一只眼,结果让平阳公主没想到的是,远处的景色好像一下子被拉近了似的,所有东西在她眼前都变得清晰无比,而且的确像七娘所说,远处的树上真的有几只麻雀在打架。
  “这……这是什么法术吗?”平阳公主看到这神奇的一幕,当下捂着胸口有些不敢相信的道,除了传说中的法术外,她实在想不出来有什么东西能够达到这种效果?
  “咯咯~秀宁姐姐和我一样,刚开始我也以为哥哥会法术呢,不过后来哥哥告诉我,这个叫望远镜,日后只要用筒将这两个镜片固定起来,就可拿着它观察远处的情况了。”七娘再次娇笑道,小小年纪的她只是觉得望远镜很有趣,并没有意识到它的真实作用。
  “望远镜?望远镜!如果每个将军都能装备一个望远镜,岂不是可以提前发现敌情?”平阳公主这时却是激动起来,她是个武将,自然第一个想到望远镜在军事上的作用。
  一想到望远镜在军事上的作用,平阳公主终于再也忍不住了,当下快步走过去就想向李休证实望远镜的作用,不过当她来到凉亭外时,却忽然看到李休正在神采飞扬的讲着什么,而年纪不大的李承道则是双手托腮,一脸沉醉的听得入神,时不时嘴角还会露出几分会心的微笑。
  看到这温暖的一幕,平阳公主也不由得心中一软,脚步也不由得轻缓下来,她几乎把李承道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看待,平时也心疼他的课业繁重,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放松下来,也让她不忍心打断他们。
  李休正在给李承道讲关于美洲的事情,就在他好不容易将美洲的情况大概讲了一遍后,李承道忽然开口提问道:“李祭酒,昆仑奴所在的非洲肯定有人去过,否则咱们大唐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昆仑奴,不过美洲那边有人去过吗?”
第135章
李渊的老花眼
  李承道听完李休对美洲的描述,忽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话中根本没提到过大唐与美洲之间的交流,非洲那边好歹还有昆仑奴,可是他却从来没见过美洲那边的任何事物,更没听别人提起过,所以他才会问有没有去过美洲。
  李休听到他这个问题也是愣了一下,猛然抬头忽然发现平阳公主也站在外面,两人四目相对,都对彼此的目光中看出几分犹豫,不知道是不是要把虬髯客要去美洲的事告诉他?
  “曾经有个人从我这里知道了美洲的事,他打算去那里看一看,算算时间,也不知道现在出发了没有?”李休考虑片刻终于开口道,他在话中虽然隐瞒了许多关键的信息,但也不算说谎。
  “那这个人什么时候回来?”李承道听到竟然真的有人去美洲,当下十分兴奋的追问道。
  “这个我就说不准了,毕竟我都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已经出发了,不过估计最迟明年应该就可以回来吧?”李休最后也有些不确定的道,海上的风险谁也无法预料,虬髯客去美洲如果顺利的话,可能几个月就会回来,可是如果遇到什么灾难的话,很可能永远都不会回来。
  经过下午的这场聊天之后,李承道也被李休渊博的见识所折服,最后除了海外的事情外,他还向李休请教了一些天文地理之类的问题,对此李休也是有问必答,毕竟李承道问的问题也不是很难,比如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中原大地的走势等等,都是些很基本的常识,不过涉及到的方面却很多,李休也尽量的给他讲解了一下,这也让李承道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越与李休交谈,李承道就越有种相见恨晚之感,可惜这时天色将晚,再不回城的话,城门就要关闭了,而且长安城可是要宵禁的,夜晚绝对不允许上街行走,哪怕他是郡王也要受到限制,所以最后只能向李休和平阳公主告辞。
  李休和平阳公主站在门外,目送着李承道小小的身影在侍卫的陪同下离开,只是两人的心情却是大不相同,平阳公主很高兴能与侄子相聚一下午,可是李休却在暗暗叹息,目光中的这个孩子无论再怎么优秀,恐怕在几年后也难逃宿命的安排。
  直到这时,平阳公主忽然想到望远镜的事,当下刚想向李休询问,却没想到走出去没多远的李承道忽然转身向他们这边跑来,不一会的功夫,就气喘吁吁的跑到李休面前道:“李……李祭酒,日后若是有机会,我还可以向你请教问题吗?”
  李休没想到李承道跑回来就是问他这个问题,一时间也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即就一笑道“只要郡王有空的话,当然没有问题!”
  “多谢李祭酒!姑母再见!”李承道听到李休同意,当下也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随后又向平阳公主行了一礼,这才欢快的跑开了。
  再次看着李承道离开,平阳公主也露出一个会心的笑容,随后这才有机会向李休询问道:“李祭酒,刚才七娘教会我使用那些镜片,不知那个望远镜是否可以用于军事上?”
  李休就知道平阳公主肯定会问这个问题,当下只见他微微一笑道:“公主,望远镜用于军事上完全没有问题,只需要将两个镜片固定一下就行了,等下我画张草图,公主把镜片拿回去让府中的工匠就可以做出来。”
  “太好了,战场上有了此物,将军就可能提前发现敌情,从而抢在敌人之前发动战机,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有时一点点先机就可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平阳公主听到李休肯定的回答,当下也兴奋的自语道。
  看着平阳公主兴奋的样子,李休这时却犹豫了一下,最后忽然开口道:“公主,望远镜你肯定会上报给朝廷,不过千万不要说是我发明出来的!”
  “这是为何,望远镜若是在军中实施,将会大大增强我大军的军事实力,如此大功若是不要岂不可惜?”平阳公主这时却有些疑惑的问道。
  “呵呵,就是因为功劳太大,所以我才不想要,我担心万一朝廷征召我为官的话,恐怕公主也很难拦下,难道公主希望我离开吗?”李休这时微笑着道,严格来说,他现在属于公主府的属官,李渊有权力征召他进入朝廷为官,这也是李休最不想看到的。
  听到最后的那句话,平阳公主也不禁脸色一红,她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李休离开自己,特别是习惯了现在这种悠闲的日子,偶尔来找李休聊一聊,虽然看似平淡,但两人的感情却是越发的深厚了。
  “嗯,我明白了,不过就算我不说,恐怕父皇也能猜到望远镜是你所做。”平阳公主害羞了好一会儿,最后才低声轻语道,毕竟李休之前有设计水车的表现,而平阳公主手下又没有其它特别显眼的人材,所以只要她把望远镜上报给朝廷,李渊肯定也会猜到是李休的功劳。
  “哈哈~知道就知道吧,反正我不承认,朝廷总不能把功劳强压到我头上。”李休却是毫不在乎的道,现在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毫无功名的平头百姓,而是平阳公主府的祭酒,有平阳公主在,朝廷不可能没有任何理由就把他调走,平阳公主这时反应过来,当下对李休笑着说了一句“狡猾”,不过她也终于放下心来。
  天色将晚,李休留平阳公主在家吃饭,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平阳公主也欣然答应,她也有一些关于望远镜的问题想要向李休请教。
  “其实望远镜并不仅仅可以用于军事上,同样可以用于观测天文,比如天上的月亮,如果用一个倍数足够的望远镜观察的话,肯定会让你大吃一惊,另外也可以用于航海,甚至还有一种从望远镜引伸出来的显微镜,可以看到极其微小的东西,这些用途日后可以一一挖掘出来。”李休笑呵呵的解释道,晚饭还没有做好,所以他就陪着平阳公主闲聊。
  “没想到这些看似普通的镜片,组合起来竟然有这么大的用途!”平阳公主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伸手抚摸了一下盒子里的那些镜片道,相比之下,当她得知李休之前眼上戴上的眼镜纯粹是用于好看,也不由得感到有些浪费。
  “呵呵,这些镜片的作用可远不止如此,比如单个镜片的作用也很大,比如这个凹透镜,就可以给近视的人使用,改善他们的视力情况。”李休笑着拿起一面镜片道,前世时他就有近五百度的近视,平时根本离不开眼镜,幸好穿越后没有了这个毛病,这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何为近视?”平阳公主对这个新名词不太了解的问道。
  “就是有些人可能是读书读多了,也可能是因为其它的原因,导致视力不太好,离远一点就看不清楚,医学上可以称之为近视眼!”李休耐心的解释道。
  “我明白了,原来是眼疾的一种,我有位皇叔从小喜欢读书,他的眼睛就有眼疾,看人都是眯着眼睛,否则根本看不清,无论吃了多少药都没办法治好。”平阳公主听到这里也露出恍然的表情道。
  “呃~”李休听到平阳公主最后的话也有些无语,近视属于器质性病变,哪怕在后世也没听说吃药能治的,唯一可行的好像也只有做激光手术,否则就得戴一辈子眼镜了。
  “这些镜片还有其它的功能吗,李祭酒你快给我多讲一点!”平阳公主开始主动追问道,她没想到这些镜片竟然还能治病,看来这世界之大还真是无奇不有。
  “当然,想必公主你也发现了,盒子里的镜片其实有两种,四周厚中间薄的叫凹透镜,就是可以治疗近视的那种,中间厚四周薄的叫凸透镜,这种镜就是之前可以把火绒点燃的镜片,另外它还可以治疗远视,也就是被咱们俗称为老花眼的病!”李休再次笑呵呵的解释道。
  “老花眼!它的真的可以治疗老花眼?”平阳公主听到这里忽然激动起来,甚至一把抓住李休的手臂,不过紧接着她就感觉自己这样做有些不妥,当下急忙松开,脸色羞红的低下了头。
  “的确可以,公主为何如此激动?”李休这时也有些惊讶的道。
  “李祭酒有所不知,我父皇就有十分严重的老花眼,平时批阅奏折时,离近了根本看不清奏折上的字,只能让内侍拿着奏折退远一些才能看到,时间一长还会感觉头晕眼花,这也使得他批阅奏折很是痛苦,有时批阅不完奏折还要熬夜,如果能够解决父皇的老花眼问题,想必他肯定会感到十分轻松的!”平阳公主再次神色激动的道,为人子女的,自然希望能够为父母尽一点孝心。
  “原来如此,公主的孝心可嘉,我一定会帮公主为陛下配上合适的老花镜!”李休听到这里立刻拍着胸脯的道,李渊可是他的未来老丈人,这次自然要好好的表现一番。
第136章
李承道的请求
  夜已经深了,东宫正中的一座宫殿中却依然是灯火通明,李建成借着烛光正在处理着几份吐谷浑那边送来的紧急军情,其中有粮草的调度、物资的筹集等等,这些全都需要及时送到吐谷浑的最前线去,以便李世民的大军可以及时的得到这些物资的支援。
  别看他们兄弟在朝堂上的争斗十分激烈,但是在遇到外敌时,兄弟二人却保持着一种难得的默契,那就是放下所有成见一致对外,比如李世民在外征战时,他就绝不会拖李世民的后腿,而当他治理地方时,李世民也会全力配合他,绝不会让地方的军队给他捣乱。
  可以说正是他们兄弟之间的这种默契,这才使得大唐在短短数年间就横扫隋末诸雄,最终夺得了天下,只不过除着大唐内部的稳定,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感觉到他们之间的这种默契在慢慢的变淡,谁也不知道他们的默契还能维持多久?
  另外想到吐谷浑的事,李建成就不禁想到另一个人,那就是事先向李世民提醒的李休,说起李休,李建成对他的感情也十分复杂,即欣赏他的才华,却又恼火他不肯为自己所用。
  不过万幸的是,李休同样也没有投靠李世民,这次他虽然向李世民提醒了吐谷浑的事,但据说他只是在与秦琼等人闲聊时无意间提到,然后才被秦琼告诉了李世民,而且事后李休也并没有表现出投靠李世民的意思,这也让李建成松了口气。
  也正是因为李休在上面的表现,使得李建成对他的才华也更加欣赏,哪怕李休已经进入平阳公主府做了祭酒,但是李建成知道自己的三妹一向对娘子军将领有些放任,只要他们愿意,无论投靠谁她都不会管,所以在李建成看来,李休依然是个可以争取的对象,他也一直想要拉拢李休,可惜却一直没有机会。
  好不容易把最后一份公文处理完毕,李建成这才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闭目休息了片刻这才站了起来,随后活动了一下发僵的身子,然后缓缓的离开了大殿,准备回自己的寝宫休息一下,明天早上还要参加早朝,说起来他父亲的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太好,所以朝中的很多政务都落到了他身上。
  不过就在李建成还没有来到自己的寝宫,忽然发现旁边的一间宫殿里竟然还亮着灯,对于这里他也十分熟悉,正是他的次子李承道的住所,说起来自从长子夭折之后,他就把所有希望都放在这个次子身上,平时对他的要求也很严,因为若是他继承皇位,那么李承道日后就是大唐的太子。
  看到李承道的寝宫中依然亮着灯,李建成也有些奇怪,当下禁不住走了过去,寝宫外面的宫女自然不敢拦他,所以李建成很容易就来到李承道的卧室之中。
  烛光之下,李承道果然没有睡觉,而是坐在书桌前,手执毛笔似乎正在写着什么,这让李建成先是一愣,随即又赞许的点了点头,他早就知道自己这个儿子聪明非常,不过光是聪明还是不够,必须要努力才能有所成就,现在看来自己的儿子在努力方面也不输任何人,日后他肯定可以做个好皇帝!
  看到儿子如此努力,李建成在欣慰之余也少了几分困意,当下轻轻的走到李承道身后,想看看他到底在写些什么?
  “极东之地,有大地曰美洲,洲上有河,曰亚马逊河……”李建成看到儿子写的内容,当也是眉头一皱,同时不由自主的念出声来,他本以为儿子是在写什么读书心得,却没想到写的竟然是一些奇谈怪论的东西,当下脸色也有些不太好看了。
  “父……父亲!”李承道听到身后的声音猛然回头,当看到是李建成时,立刻吓了一跳,站起来向他行礼道。
  “道儿,你写的是什么,是哪位先生教给你的?”李建成这时脸色阴沉的道,这些东西一看就知道不是李承道自己想的,肯定是他从哪里听来的。
  “启……启禀父亲,这是孩儿前几日去探望姑母时,刚巧有些问题请教李祭酒,后来在闲聊时听李祭酒谈起这些,孩儿感觉有趣,于是这才记录下来!”李承道虽然发现父亲的脸色有些难看,但依然实话实说道,毕竟那天他身边也有侍卫跟着,只要父亲想知道,肯定瞒不过他。
  “哦?你怎么会去你姑母那里,又怎么会向李休请教问题?”李建成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惊讶的问道,他只知道李承道跟着几个老师学习,但平时他也太过繁忙,所以根本没空关心儿子到底在学些什么?
  李承道看到父亲提到李休时脸色有所缓和,当下也是松了口气,然后将自己那天去黄渠考察水利,然后顺便拜访姑母平阳公主,以及后来如何向李休请教长江与黄河哪个更长的事情讲了一遍,连后面关于美洲与非洲的事也没有隐瞒。
  刚开始的时候,当李建成听到李休连长江与黄河的长度都如此清楚时,已经表现的十分惊讶,紧接着又听到他连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也知道,甚至连遥远无比的非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李休也是了若指掌时,李建成终于有些不淡定了,这些东西看似天方夜谈,但是李休却讲得有理有据,绝对不像是编造出来的,可是那两地距离中原有万里之遥,他是怎么知道的?
  看到父亲脸上惊讶的表情,李承道也感觉很是得意,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父亲露出这样的表情,同时也让他对李休更加感到佩服,全天下间能够让父亲目瞪口呆之人,恐怕李休也是第一个。
  好不容易等到李承道讲完,李建成却是沉默了许久没有开口,这时李承道忽然灵光一闪,大着胆子向父亲道:“父亲,李祭酒是孩儿见到的最博学之人,所以孩儿想日后多去姑母那里,这样也能有机会向李祭酒多请教一番?”
  听到李承道想去向李休多多请教,李建成也有些心动,李休不但博学,而且也极有才能,否则也不会让他和李世民争想招揽,如果让儿子与他多来往一番,倒也可以借此拉拢。
  不过李建成很快又打消了上面这个想法,相比拉拢一个李休,对于李承道的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毕竟他是自己选定的继承人,李休的确十分博学,讲的东西也十分吸引人,但是他却认为这些毕竟不是正途,担心儿子听多了这些后会无心学业。
  也正是想到上面这些,所以李建成很快坚定的摇了摇头道:“道儿,宫中给你安排的几位先生也都是博学多才之辈,你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本事已经十分难得了,没必要再向其它人请教,所以这段时间你就不要往宫外跑了!”
  看到父亲不同意,李承道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失望的神色,但他也知道只要是父亲做出的决定,无论自己再说什么也没用,所以只好失落的点了点头,随后李建成又叮嘱他早点休息,这才离开这里回到寝宫休息。
  不过李建成回去休息了,李承道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自从那天见到李休,并且领教过他的博学多才之后,他就一直对李休念念不忘,甚至幻想着如果自己的老师也像李休那样该多好,这样日后上课就再也不用担心无聊了,可惜今天父亲的话却打破了他的幻想。
  李承道几乎一整晚都没有合眼,等到第二天过了早朝之后,他立刻穿过东宫的宫门进到太极宫中,因为他想到一个能够改变父亲决定的办法,那就是说服自己的皇祖父,只要皇祖父点头,到时哪怕自己的父亲再反对都没有用。
  说起来李承道可是李渊的长子长孙,随着李渊的年纪增长,对于自己的孙子一辈也越发的亲密起来,特别是对于李承道这个聪明的长孙,更是十分的看重,甚至特许他可以直接进宫探望自己,而不是需要内传的禀报,这样的待遇可是连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都没有,也正是仗着祖父的宠爱,李承道才有几分把握说服祖父。
  李渊这时也是刚下早朝,这段时间的朝堂上可谓十分热闹,一来是吐谷浑那边虽然打了个大胜仗,但还有一些吐谷浑作孽作乱,需要李世民派兵镇压,另外还需要解决吐谷浑善后的问题,都需要拿到朝堂上讨论。
  最后就是因为今年天气热的太早,之前山东那边已经出现了旱灾的迹象,幸好前几天的一场大雨缓解了这场旱灾,但是关中与河北等地依然是赤阳如火,自从今天入春以来也很少下雨,这也让李渊很是担心,今天就是与各位大臣讨论一下如何应对今年可能到来的旱灾?
  一场朝会下来,李渊也感觉很是疲倦,不过他却不能休息,因为接下来还有不少的奏折需要他批阅,虽然太子可以帮他批阅一部分奏折,但是一些重要奏折还是需要他亲自批阅,可是他的老花眼却已经十分严重,每次都只能让内侍拿远一点才能看清。
  当然李渊也可以让人读给他听,可是他却很不喜欢,因为这让他感觉自己像个瞎子一下,所以如非必要,他一般都是亲自阅读奏折上的内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