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515


第1367章
裴寂与长孙无忌
  北风起,米粒大小的雪团被挟裹着吹到窗内,李休和长孙无忌这时也披上了皮裘,桌上的羊肉虽然鲜美,但两人年纪大了,也都没有什么胃口,所以吃了几口也就停了下来,这时也安静的欣赏着窗外的雪景。
  “看这天气,恐怕今天这场雪还不小,刚好今年缺水,倒是可以缓解一下今旱情!”过了好一会儿,只见长孙无忌忽然开口道。
  “长孙兄你还真是一心都扑在政务上,连这时候都还忘不了这些事。”李休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却是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道,赏个雪都能想到农事,这种敬业的精神李休可比不了。
  “身在其位,自然要谋其政,咱们大唐现在虽然不缺粮,但若是遇到灾荒,还是会让民心浮动,所以不得不防啊!”长孙无忌这时也叹了口气道,哪怕现在大唐前所未有的强大,但身为朝中重臣,他也依然一刻都不敢放松。
  “长孙兄,你我年纪都不小了,而且连孙子孙女也有一大堆,那些烦心的事还不如交给儿孙辈们去处理,你何必还像以前那样辛苦?”李休这时话锋一转,终于进入今天的正题道。
  “呵呵,我就知道李兄你这顿饭别有深意,看来你是替陛下做说客来的。”长孙无忌听到李休的话,却也丝毫不意外地笑道,他早就猜到了李休请自己吃饭的目的不单纯,只是没想到李休竟然直接要劝自己退出朝堂。
  “长孙兄你猜错了,我可不是替陛下来做说客,而是出于一个朋友的身份给你提个建议,毕竟咱们相识多年,我也实在不忍心看你一步步的陷到泥潭之中!”李休这时却是坐直身子面色郑重的道。
  “泥潭?李兄为何这么说?”长孙无忌这时也看着李休追问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么简单的道理长孙兄难道不明白吗,哪怕有当初先皇的嘱托,可是咱们也要注意分寸,特别是陛下已经成年,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孩子了!”李休这时也把话给说开了,毕竟以他和长孙无忌的交情,也没必要再绕弯子了。
  听到李休的话,长孙无忌也不由得一愣,随后脸上也露出纠结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只见他这才开口道:“李兄,我和你不同,你可以辞掉官职回家修身养性,可是我却必须呆在朝堂上才能感受到几分乐趣,而且我在朝堂上经营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地位,若是让我现在放手,我实在是不甘心!”
  出将入相,是所有读书人最高的理想,能够做到的少之又少,而长孙无忌却是其中能做到的人之一,而权力是世间最让人迷醉的东西之一,长孙无忌现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然是不甘心放弃现在的地位与权力。
  “长孙兄,现在已经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了,而是你是要自己的权势,还是要长孙氏一族的性命?”李休这时却是再次脸色凝重的反问道。
  “什么意思,难道陛下真的要对我这个舅舅动手了吗?”长孙无忌虽然被权力蒙蔽了双眼,但脑子并不糊涂,听到李休的话也立刻反应过。
  “没有,陛下现在对你虽然有些不满,但还不至于动杀心,前几天有人向陛下进谗言,诬告你谋反,结果被陛下直接下令处死,奏折也被烧了,这也足以说明陛下对你的信任。”李休这时叹了口气道。
  “哼,老夫身居高位,自然也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明着不敢对老夫下手,只能用这种暗地里的卑鄙手段!”长孙无忌得知有人竟然诬告自己谋反,当下也是冷哼一声道,他虽然在有些事情上跋扈,但绝对没有什么谋反的心思。
  “这种手段的确卑鄙,而且陛下现在也不会相信,可是长孙兄你想过没有,这种手段一次没用、两次没用,可是次数多了,只要有一次有用了,你长孙家就是大祸临头,特别是现在长孙兄你大权独揽,朝堂之上再无人可以牵制于你,这可是帝王的大忌,哪怕陛下是你的亲外甥,恐怕也不会一直容忍有一个人对自己的皇权有威胁!”李休这时也再次坦然的道,如果不把这些话说明白,恐怕根本难以说动长孙无忌。
  “我……我怎么是大权独揽,朝中军政大事我虽然参与其中,但最终还是要看陛下的意思!”长孙无忌这时却是涨红了脸为自己争辩道。
  “长孙兄,你在我面前何必说这些场面话?”李休这时却是再次一笑道,“当初先皇在世时,曾经说过以世为鉴,君不见汉末的那些外戚专权是何下场,难道长孙兄你真的想要效仿伊霍吗?”
  李休这时也彻底的放开了,所说的话几乎是句句诛心。
  “李兄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的为人你还不知道吗?”长孙无忌听到李休的话有些难听,当下也是脸色一沉道。
  “长孙兄何必装糊涂,这和你的为人有关系吗,如果真的到了那一走,恐怕就算是我想帮你也帮不了了,而且我今天之所以在裴公这里请你,恐怕你也明白,当初先皇刚登基后,裴公辞官养老,我也不瞒你,其实当初裴公辞官,也是我在背后劝说的,而现在你的处境和裴公休其之像,只是你却没有裴公的魄力!”李休这时再次正色道。
  “我……”长孙无忌听到李休说自己不如裴寂,当下也不由得脸色一沉想要辩解,可是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长孙兄,拿得起放得下方为大丈夫,你现在的位置已经十分危险了,当初先皇去世时,你我曾经有个约定,可是你再这么下去的话,恐怕我担心你我的约定恐怕完成不了了!”李休这时再次叹了口气道。
  当初李休和长孙无忌曾经约定,若是长孙无忌死在他前面,他也会像对李世民那样,告诉他自己的秘密,只不过若是长孙无忌再这么不肯放弃手中的大权,最后肯定会横死于刀下,这个约定自然也就完不成了。
第1368章
李休入朝堂?
  李休宴请长孙无忌,直接把牌给摊开了,劝说他从朝堂上退下来,否则日后只会给长孙氏满门引来大祸,只不过长孙无忌却还是下不定决心,毕竟他现在位高权重,光靠李休的几句话就让他放弃现在的权势也不太可能。
  “长孙兄,言尽于此,若是你还是舍不下的话,那我也只有最后一个办法了!”李休看着长孙无忌犹豫不决的表情,最后再次叹了口气道。
  “哦?李兄你有什么打算?”长孙无忌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再次一愣道。
  “并不是我有什么打算,你与先皇自幼一起长大,应该十分了解他的性格,当初他去世时,叮嘱我们两个共同辅佐陛下,你应该明白陛下此举的深意。”李休这时紧盯着长孙无忌再次说道。
  “李兄你这是什么意思?”长孙无忌听到李休的话也是脸色一沉。
  “不是我有什么意思,而是先皇去世时指定你我二人辅佐陛下,主要就是因为你我二人身份特殊,说句自夸的话,只要有咱们两人在,谁也别想动摇陛下的皇位,不过除此之外,陛下还有另外一重意思,那就是让你我二人互人牵制,免得有人生出异心,从而威胁到陛下,这点长孙兄你不会看不出来吧?”看到长孙无忌不接自己的话,李休干脆把话给挑明了道。
  李世民文治武功无人可及,所以当他在世时,手下的大臣自然没有人敢有什么异心,但他死后就不一样了,虽然他对李休和长孙无忌都十分信任,但他也知道人心是最靠不住的东西,当然他也做不出像朱元璋那样屠戮功臣的事,所以他在托孤之时,指定李休和长孙无忌共同辅佐李治,其实也有让他们互为牵制,毕竟两个人造反的可能性远小于一个人造反。
  听到李休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长孙无忌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不过李休却没理会他,反而自顾自的再次说道:“说起来我也有些对不起先皇,自从他去世后,我并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进入朝堂,而长孙兄你在朝堂一家独大,这才引起了陛下的猜忌,所以算来算去,最后还是算到我头上,既然如此,那我也就舍下未来十年的时间,再次进入朝堂,以便让陛下能够平衡朝堂上的势力!”
  “你……”长孙无忌虽然已经有所猜测,但是当听到李休直白的讲出他的打算时,也不由得心中火起,李休的打算十分简单,那就是他要进入朝堂和长孙无忌争权。
  说起来李休虽然多年不问政事,但在朝堂上的声望却日渐增加,特别是他这些年在书院传授自己的新学,朝堂上许多年轻官员都曾经听过他的课,算是他的半个学生。
  另外李休在军队也拥有极高的声望,别的不说,李休的儿子李晋独掌海军,另外还有苏定方、王方翼等人在陆军,这些人都可以算是李休背后的潜势力,也就是因为李休以前不入朝堂,所以这些人才没有联合在一起,但若是李休铁了心要进入朝堂和他争权,恐怕长孙无忌也争不过他。
  当然上面这些都只是外力,真正让长孙无忌忌惮的还是李休本身的能力,他是亲眼看着李休从一个庶子,一步步的成为大唐国公,这可全都靠李休自己的能力,哪怕是认识李休这么多年,长孙无忌也依然看不透他,这也让他心中对李休十分的忌惮。
  “长孙兄,我的性格你也了解,权势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只不过一来我不忍心看到大唐因你和陛下而产生动荡,二来也不忍心看着你这个多年的好友再错下去,所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还望你能体谅我的苦心!”李休这时再次劝说道。
  听到李休的这些话,长孙无忌脸上的表情也是阴晴不定,不说李休的能力以及背后的潜势力,另外他还有一个更大的依仗,那就是李治对他们两人的态度,虽然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但李休也是李治的姑父,更是他的老师,再加上这些年李治对长孙无忌日渐不满,但对李休却越来越亲近。
  也正是在这种亲疏有别之下,若是李休真的进入朝堂,恐怕立刻就会得到李治的信任,到时他们两人联手,恐怕长孙无忌也只会被排挤出去,而到了那时,恐怕长孙无忌也会变得十分狼狈,甚至之前积累的声望也会付之东流。
  “罢了罢了!”长孙无忌坐在那里纠结半晌,最后终于身子萎顿的摇头道,“看样子你是铁了心的要让我退出朝堂,甚至不惜我和撕破脸皮,既然如此,那我就遂了你的心愿,反正我的年纪也不小了,为了最后几年的风光而失去你这个朋友,的确是有些不值得!”
  “哈哈哈~长孙兄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我敬你一杯!”李休看到长孙无忌终于被自己说服,当下也不由得大笑一声,并且亲自给对方斟酒道,其实他也害怕长孙无忌一意孤行,到时自己真的要进入朝堂的话,恐怕最后两人之间也会因此而决裂。
  “我也是怕了你了,毕竟你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若是再因为这些事而在朝堂上斗的头破血流,恐怕会被后世子孙耻笑!”长孙无忌这时也开口笑道,这时他脸上的神情也轻松了许多,他也是个十分果决的人,只要做出了决定,就不会再因此而后悔。
  李休也深知长孙无忌的性子,既然他已经答应,那就不用担心他再反悔,而且这件事了结后,压在他心中数年的那块大石头也终于消失了,这让他也感觉心中轻松,当下也破了不喝酒的戒,禁不住连连举杯敬长孙无忌,结果最后两人都喝得有了几分醉意,而这时窗外的雪粒也变成了雪花,不一会的功夫,外面的山川就被蒙上了一层白色。
  半个月后,长孙无忌上书辞官,李治再三挽留,但长孙无忌去意已决,最后李治只能无奈同意,而随着长孙无忌退出朝堂,李世民时代遗留下的影响也终于完全退去。
第1369章
父子密谈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书房之中,李晋这时一脸迷茫的自语道,步入中年的他看起来比当初稳重了许多,而且多年的海上生涯让他晒黑了许多,脸上也留着一把大胡子,看起来颇为威武。
  “我也没想到陛下会什么也没做,就让你们明年继续回去,本来我以为陛下最少也得在你手下安插几个信任的人手的?”坐在李晋对面的李安这时面带不解的问道,他现在极受李治的信任,一般重要的政务李治都会和他商量,可是唯独这件事,他却没有听李治提起过。
  “这件事关系到晋儿和承乾,你的身份敏感,陛下不和你说也很正常,只是陛下这次的决定的确出乎人的意料!”坐在书桌后面的李休这时抚须道。
  年底的时候,李晋和李承乾也都从南方回来,不过两人为了避嫌,还特意错开时间回到长安,而李恪则留在了林邑,暂时代替李承乾坐镇那边,毕竟林邑刚打下来,必须要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坐镇,否则必生事端。
  这次李晋和李承乾回来,主要就是向李治表明他们没有异心,毕竟前段时间已经有人上奏折说他们要谋反,虽然李治不信,但他们也要做出一次姿态来,更何况无论是海军还是林邑,也都需要李治派驻一些他信任的人进去,这才是为君之道。
  不过让李晋他们没想到的是,李治见到他们回来却十分热情的招待了他们,甚至过年时还请他们一起进宫守岁,而等到过完年,李治就让他们马上回去,理由是海军和林邑都需要他们坐镇,至于安插人手之类的事却连提都没提,这也是今天李休父子三人聚在一起商议的原因。
  “会不会是因为陛下对二弟和承乾太过信任,所以才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事情?”李安这时忽然再次开口道。
  “不会,为帝王者,哪怕他再信任臣子,该做的安排还是会做,可是现在陛下却似乎对晋儿和承乾太过放纵,这根本不是为君之道!”李休却是立刻摇头否决了李安的想法道。
  “那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是在欲擒故纵?”李晋这时也摸着下巴的胡子自语道,海军是他一手带起来的,而且他在海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哪怕他没有什么异心,但毕竟也有些犯忌,所以这两年他也有些担心。
  “你这小子就不要乱想了,陛下用得着对你们用欲擒故纵这种手段吗,更何况以他的性子,也做不出来这种事,我猜陛下应该是有其它的打算,只是不方便说出来罢了。”李休这时却是瞪了一眼李晋道,他这时似乎已经猜到了几分李治的想法,只是却还不敢确定。
  “父亲可是知道了陛下的打算?”李安听到李休的话却是精神一振,当下开口追问道。
  “没有,这件事就不要再讨论了,反正陛下对晋儿和承乾并没有猜疑,那你们就还回去,该怎么做还怎么做,等日后陛下自然会告诉你们他的打算!”李休这时却对儿子撒了谎道,不是他不肯说,而是在确定之前,他也不知道李治是不是真的如自己猜测的那样?
  看到父亲不愿意再讨论这件事,李安和李晋对视了一眼,当下也没有再说什么,不过很快李晋又想到一件事,当下十分兴奋的站起来道:“父亲,您说的那个在南洋以东的大洲我已经派人去找了,就在我回长安的前几天,派去的船队终于回来,而且还带来好消息!”
  “找到了吗?”李休听到李晋的话也不由得精神一振道,南洋以东自然就是找后世的澳洲,只不过李休并没有打算再用这个名字,而且几年前李晋攻略南洋时,他就去信让李晋留意,只是那时李晋要控制偌大的南洋,根本抽不出人手去探索,直到去年这才派了几条船去,结果真的发现了澳洲。
  “是啊,本来我派去的人还带来几头父亲您说的那种袋鼠,但可惜在路上都死了,而且听派去的人说,这东西的肉很难吃,不过当地的土人却很喜欢吃,另外那里还有许多的鳄鱼,有几个倒霉的家伙上了岸,结果不小心被鳄鱼拖走了,最后连尸体都没找到。”李晋这时也颇为兴奋的道。
  作为李休的儿子,他也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认识这个世界,只是哪怕父亲讲的再好,也不如自己亲眼所见来的真实,而现在澳洲已经发现,如果有时间的话,他倒是想去澳洲转一转。
  “太好了,那个大洲矿产丰富,唯一的问题就是内陆不太适合人类居住,但是东部却是气候宜人,十分适合耕种放牧,若是你有时间的话,倒是可以鼓励一些人前去定居!”李休这时再次兴奋的道,美洲那边已经有李承道等人了,而现在澳洲也落入到大唐的掌握之中,日后太平洋都将成为大唐的内海了。
  听到父亲的话,李晋也急忙答应下来,随后李休又询问了一下他在南洋那边的情况,李晋也一一做了回答,这些年大唐的海贸越来越兴盛,南洋作为大海与印度洋的交通要道,自然也十分的兴盛,再加上南洋物产丰富,许多海商都在南洋设有据点,甚至直接搬迁过去,有这些人在,李晋的海军控制南洋也就更方便了。
  当然南洋也有不少的小国,他们刚开始自然也不愿意将手中的土地与利益让给别人,但是在大唐巨舰强弩之下,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反对的本钱,凡是敢反抗的几乎立刻被清剿,而剩下的则只能依附于大唐而生,而且李晋深得李休的教导,对于这些外族持有一种骨子里的不信任,所以他也大力推动往南洋移民,只是受到大唐的人口所限,移民的效果暂时还不太显著。
  父子三人聊了许久,最后李安和李晋这才告辞离开,不过就在他们兄弟二人出了书房时,李安却忽然拉住李晋躲到一边道:“二弟,你新发现的那个大洲暂时不要传扬出去!”
第1370章
退路
  “大哥你的意思是……”李晋听到李安竟然让自己暂时隐瞒找到澳洲的消息,这让他也不由得愣了一下,毕竟澳洲的发现虽然让人高兴,但毕竟只是一座远离大唐的陆地,而且这场陆地很大部分都不适合人居住,相比之下,南洋的那几个大岛反而比澳洲更有价值。
  “二弟你老实告诉我,你独掌海军这么多年,有没有起过什么别的心思?”李安却没有回答李晋的话,反而脸色凝重的再次开口问道。
  “大……大哥你怎么这么问?”李晋猛然被李安问起这么敏感的问题,当下也不由得吓了一跳,随后脸色也有些不自然的强笑道。
  “你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千万不要说谎!”李安这时却是上前一步紧盯着李晋的眼睛道,有些话他不方便当着父亲的面问,所以才等到现在才开口。
  “我……”李晋这时似乎想要否认,但是张了张嘴却还是没能说出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