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3/515

  听到李休的话,李世民脸上却露出一种复杂的神色,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朕掌管天下、富有四海,一言可定人生死,但现在老了,却要由上天来决定朕的生死,朕心中不服!”
  李世民说话的声音很轻,不过李休听到他的话却是全身一震,随后也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他,因为李世民的话中已经透露出一些不寻常的意味!
第1310章
过河拆桥
  “房相寿元已尽,我也没有办法!”药观之中,孙思邈这时也神情颓丧的道,他这两天也被请去为房玄龄诊治,只不过房玄龄已经走到了寿命的尽头,他也没有办法。
  “生死有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休这时也叹了口气道,房玄龄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前几天还清醒过,但现在却一连昏迷几天,甚至连药都灌不下去了,恐怕大限也就在这几天了。
  “生死有命。”孙思邈听到李休的话,神情却变得有些奇怪,过了片刻这才再次开口道,“驸马,今天我帮房相看过病后,陛下召我入宫,除了询问我房相的身体情况外,还问了我一个问题。”
  “问题?什么问题?”李休听到孙思邈的话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
  “这个……”只见孙思邈犹豫了一下,最后终于还是开口道,“其实我也不知道陛下什么意思,只不过昨天陛下在询问过房相的病情后,竟然又问了我一句,这个世上究竟有没有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丹药?”
  听到孙思邈的话,李休也不由得心中一沉,他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这让他沉思了片刻再次开口道:“那孙道长你是怎么回答陛下的?”
  只见孙思邈这时也苦笑一声,随后这才开口道:“不瞒驸马,当初我年轻时,也曾经痴想过长生不老,只不过当时我看到不少道门中人炼丹吃药以求长生,但长生没有求到,反倒一个个都变成了短命,好一点的也是吃出一身的病,这让我觉得炼丹之路不通,这才转而学医,希望可以用医术求得长生,但是后来学得越多,反而越感觉长生之说实在有些荒诞。”
  上面的这些话孙思邈也是第一次对别人说,只见他说到这里长吸了口气,然后这才正面回答李休的话道:“陛下问起长生的丹药,我只能告诉他这个世上也许有延年益寿的药物或办法,但对于长生之说虽然时有听闻,但却从来没有真正见过。”
  “陛下听到道长的回答应该很失望吧?”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长叹一声道,人都是会变的,特别是当人老了之后,生命也将走向尽头,普通人也许只能被动的接受,但是对于一个掌控着庞大帝国的帝王来说,他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也有太多的欲望无法满足,所以他想要掌控一切,包括自己的生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帝王都向往长生的原因之一。
  “是啊,陛下听到我的回答后,脸上也露出十分失望的神色,沉默了许久这才挥手让我离开。”孙思邈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长叹一声,他虽然不是官员,但也读过史书,自然知道一个帝王追求长生可能带来的后果,这也是他把这件事告诉李休的原因。
  李休这时也沉默良久,年老的李世民也和秦始皇一样,竟然都想要追求长生不老,这对大唐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好事,另外他记得在后世的史书上,对李世民去世的情况都记载的十分模糊,只不过提到李世民在最后几次曾经服食过丹药,甚至还召集过佛道入宫,所以后世很多人都猜测李世民很可能是服食丹药而死。
  “这件事道长千万要保密,绝对不能传出去,否则可能会惹来大祸。”李休在沉默了许久后,最后十分慎重的向孙思邈叮嘱道。
  “驸马放心,贫道知道轻重。”孙思邈这时也同样郑重的道,他也经常出入宫廷,自然知道有些事情哪怕是烂到肚子里也绝对不能透露出半个字。
  当天晚上,李休回到家中也一直思考着李世民的事,长生不老肯定是无稽之谈,甚至说不定历史上的李世民真的像后世人猜测的那样,就是因为乱吃丹药害死的,毕竟他死时才五十一岁,虽然现在李世民的身体不怎么好,但也不可能那么早去世。
  “咚咚~”正在李休在书房中沉思之时,忽然听到外面有人敲门,随后一个侍女低声禀报道,“老爷,赵老爷来访!”
  “请他进来!”李休听到侍女的话也立刻站起来道,所谓赵老爷,其实是指赵德言,马爷去世后,他就接管了飞奴司,而且他的一双儿女都在李休家中求学,因此他也经常来李休府上,府中的下人都以赵老爷相称。
  不一会的功夫,就见赵德言在下人的引导下来到书房,李休也是起身相迎笑道:“德言兄你怎么这么晚来我这里,不会是有什么事情吧?”
  “呵呵,的确是有点事情,另外还有二公子的一些消息,驸马肯定会十分感兴趣。”只见赵德言这时笑呵呵的开口道。
  “晋儿?陛下都已经罚他去漠南驻守了,他不会又惹出什么事来吧?”李休听到赵德言的话也不由得露出头疼的表情道,对李晋的处罚虽然下来了,但估计还没有送到漠北,所以李晋现在还在李道宗手下,李道宗碍于自己的面子,肯定不会对李晋管的太严,以李晋的性子,说不定又会惹出什么事来?
  “哈哈哈~知子莫若父,看来还是驸马了解二公子,不过这次他不算是惹祸,反而立下了大功,特别是这个功劳还是和我们飞奴司有关。”赵德言这时却是大笑一声道。
  “这小子胆大包天,上次他也是有功,但却不得不罚,这次他又做出什么事来?”李休说到最后也有些无奈,想让李晋像平安郎那么让人省心肯定是不可能了,自己这个做父亲指不定要帮他擦多少次屁股呢?
  “驸马这次你可是误会二公子了,他这次的确是立下了大功,你听我讲一下就知道了!”只见赵德言这时却是再次大笑一声,随后这才讲起李晋最近的一些事情。
  原来上次李晋率兵打退了回纥了,李道宗也不敢再让他领兵,而是让他呆在自己身边,不过李晋可不是个安分的性子,刚巧回纥人派使节前来与李道宗商讨边界的事,结果李晋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竟然和那个回纥使节搭上关系,而且短短几天两人就称兄道弟,据说还结为异姓的兄弟。
  “区区一个使节而已,晋儿和他谈的投机结为兄弟倒也没什么,你不会是想和我说这件事吧?”李休听到这里却是面色奇怪的看向赵德言道。
  “哈哈~驸马有所不知,这个使节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吐迷度的儿子,名叫婆闰,虽然二公子率兵打败了回纥人,但是这个婆闰却极有气度,非但不记恨二公子,反而觉得二公子有英雄气度,再加上两人言谈投机,这才结为了异姓的兄弟。”赵德言这时再次开口道。
  “原来是吐迷度的儿子,你们不会是想借着晋儿的这层关系在回纥搞事情吧?”李休听到这里也立刻明白过来,随后似笑非笑的看着赵德言道,飞奴司做的事情可不怎么光明,这个婆闰既然是回纥可汗的儿子,那么对飞奴司来说就很有利用的价值。
  “果然是瞒不过驸马,其实也不是我们要搞事情,而是我们知道一件事,需要借二公子的口将这件事转告给那个婆闰。”赵德言这时再次一笑道。
  “什么事?”李休当下追问道。
  “这件事对咱们大唐并不算什么,只不过对于回纥却是要翻天的事,那就是吐迷度的侄子乌纥想要造反,杀死吐迷度自立为汗。”赵德言回答道。
  “原来如此,不过乌纥要造反这么重要的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李休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疑惑的问道,回纥和大唐的关系虽然不错,但距离大唐却太远了,就算飞奴司神通广大,也不会轻易的知道这么重要的事。
  “嘿嘿,说起来这个乌纥以前曾经和我们飞奴司合作过,拔灼之所以死的那么快,就是因为有他这个棋子在拔灼身边,而他之所以愿意这么做,就是因为我们答应过要支持他坐上回纥的大汗之位。”赵德言这时厚着脸皮一笑道。
  “那你们现在为什么要出卖他?”李休听到这里更加奇怪的道,过河拆桥这种事虽然不道义,但对于飞奴司来说简直太平常不过了。
  “本来我们也没想过河拆桥,只不过这个乌纥的野心太大了,前段时间回纥蚕食薛延陀的故土,其实就是乌纥背后搞的鬼,他希望利用这件事,借大唐的手削弱吐迷度的实力,同时也觊觎薛延陀的故土,这种野心勃勃之辈十分难控制,反而吐迷度年纪大了,已经没有什么野心了,所以我们才不想让乌纥上位。”赵德言开口解释道。
  听到这里,李休也终于点了点头,这件事虽然牵涉到李晋,但关系并不大,所以他也没有反对,赵德言看到他同意,当下也是放下心来,随后又和李休讲了一些李晋和平安郎在安北都护府的情况。
  “对了,今天宫中发生了一件事,我感觉有些不妙,所以想听一下驸马你的意见。”正在这时,忽然只见赵德言神情严肃的道,李晋的消息只是他顺便带来的,现在这件事才是他来找李休的真正目的。
第1311章
长生?
  日上三竿,李休这才从书房里走出来,但却感觉阳光有些刺眼,这让他不禁伸手挡在眼前,过了片刻这才适应过来,只不过他现在的脸色却不太好,昨天晚上送走赵德言后,他就一晚上没睡,直到现在也依然没有任何的困意。
  “老爷,夫人给您准备了早饭,叮嘱您用过之后早点休息!”正在这时,一个月婵身边的侍女送来了早饭道,李休一晚上没睡,月婵她们也都知道他肯定是遇到什么烦心的事了,不过李休一向不喜欢和家里说这些,她们平时也不问,但却会督促李休注意休息,不要伤了身体。
  李休现在虽然没什么胃口,但也不想让月婵她们担心,所以就勉强吃了些,等到吃完早饭后,他却开口吩咐道:“让人去准备一桌酒宴,等下中午会有客人来访!”
  听到李休的吩咐,下人也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李休从昨天晚上就一直呆在书房里,期间也没有人送拜帖,他怎么知道中午会有客人来?不过下人虽然心中奇怪,但也不敢多问,当下去让人准备了。
  吃过早饭后,李休总算是感觉有些困意,于是就在卧室里小睡了一会,等到快中午时,果然有下人前来禀报有客人来访,这让李休也急忙简单的梳洗了一下,然后快步赶到前厅。
  “无忌兄,早就知道你今天要来,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酒宴,咱们边吃边聊!”李休进到大厅看到厅中坐立不安的长孙无忌时,当下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道,看来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被那个消息吓到了。
  “驸马你可真是心大,现在我哪还有吃饭的心思?”长孙无忌这时却是苦笑一声道,对于李休知道他要来这件事,他也并不惊讶,因为他知道李休肯定和他一样也得到了消息,而这件事他也只能和李休讨论。
  看到长孙无忌脸上的苦笑,李休也不由得暗叹一声,不过他还是让人将酒菜摆上,然后与长孙无忌相对而坐,这才开口道:“我只知道陛下昨天召了几个有名的道士入宫,但却不知道后来的事,不知陛下让那几个道士进宫都说了什么?”
  昨天赵德言来见李休,告诉他一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在昨天下午时,李世民忽然召了几个有名的道士入宫,本来道教是大唐的国教,哪怕大唐打压宗教,但召几个道士入宫也没什么,但是这几个道士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以擅长炼丹闻名,这才引起赵德言的警觉,连夜跑到李休这里和他商量。
  不过长孙无忌听到李休的话却是连连叹气,脸上的神情也十分的复杂,几次张口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就算是再大的事情,也不能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饭还是要吃的!”看到长孙无忌不说,李休也没有再追问,而是再次开口劝道,说完自己也先拿起筷子招呼长孙无忌,他知道长孙无忌恐怕和自己一样,从昨天到现在都是不思饮食。
  看到李休竟然表现的如此镇定,长孙无忌也觉得自己不能弱于他,于是也一咬牙拿起筷子,不过吃了几口却再也吃不下去,最后把筷子一扔叹息连连,甚至脸上还露出几分失望的神色。
  “陛下昨天召那几个道士进宫,询问他们这世上是否有长生不老之术,不过那几个道士虽然以炼丹闻名,但胆子却都不大,至少还没有敢蒙蔽陛下,所以一个个都只是说自己的修为太浅,炼不出长生不老的丹药,这让陛下也十分的失望。”长孙无忌最后终于将李世民昨天与那几个道士见面后的情况讲了出来。
  “算他们还识趣,虽然这可能会惹陛下不快,但总算是保住了性命,否则日后他们必死无疑!”李休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却是微笑道。
  “李兄,那几个道士不敢答应,但谁敢保证日后不会有胆大包天之徒去蒙蔽陛下,万一陛下真的信了那些术士的话,恐怕我大唐将乱,前秦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吗?”长孙无忌这时却是痛心疾首的大声道。
  其实李世民召见几个炼丹的道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李世民已经有了追求长生这种虚幻的心思,这件事若是传出去,迟早会有胆大包天之辈前来蛊惑李世民,而现在随着李世民越来越衰老,死亡也越来越临近,对死亡的恐惧也只会越来越大,到时很可能会被那些术士蒙蔽,哪怕是李休和长孙无忌劝说,恐怕他也听不进去。
  只见李休听到长孙无忌的这些话也不由得露出沉默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有句话叫做‘无欲则刚’,反过来说,有了欲望自然也就有了弱点,这段时间房玄龄病重,再加上开国的老臣一个个或老或死,这对陛下也形成了巨大的打击,所以才会有了求仙问道的心思,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李兄你有办法让陛下打消这个心思?”长孙无忌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精神一振,如果是别人说这种话他肯定不信,但李休的话却让他不得不信,特别是在这种大事上。
  “也不能说我有办法,这件事最关键的还是要看陛下自己,我们能做的也只不过是给他一点刺激,让他自己清醒过来!”李休这时却是摇头笑道,昨天晚上他一夜没睡,就是考虑怎么规劝李世民,结果一晚上也只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不管什么办法,只要能起到效果就好!”长孙无忌当下也不由得振奋起来道,他在知道了李世民起了长生的心思后,整个人也是感觉六神无主,脑子里想的都是秦始皇追求长生,从而导致强秦二世而亡的教训,幸好还有李休可以和他商量这件事,无论李休的办法是不是有效,他都要试一试。
  “好,那我们就试一试,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要等一个人回来!”看到长孙无忌支持,李休当下也再次开口道。
第1312章
归来的王玄策
  夜已经深了,王玄策却依然激动的睡不着,因为这里离长安已经不远了,顶多再过两天,自己就能回到长安了,想到一年多以前,他作为使节离开长安,随后穿越千山万水赶到天竺,以及在天竺那段波澜壮阔而又让人难忘的经历,这让王玄策也不禁感觉如在梦中。
  “咚咚咚~”随着外面的三声鼓响,代表着已经是三更天了,不过王玄策也丝毫没有一点睡意,最后索性就站起来披上外衣,然后信步来到外面散步。
  今天刚巧是十五,半空中挂着一轮大好的圆月,而在月光之下,却是一片连绵不断的军营,本来他出使天竺只带了三十人,但是回来时却带来了一万多人,其中除了三千唐军是南疆的州借给他用来看押战俘的,剩下的一万两千多人全都是他从天竺带回来的俘虏。
  看着那一圈军营中间那个面积巨大的战俘营,王玄策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几分得意的神色,当初他离开长安出使天竺时,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立下军功,而现在他不但立下灭国之功,而且俘虏万余,牛马两万余,这次回来也要献给陛下,事实上若不是路途太过遥远,他带回来的战俘和战利品只会更多。
  事实上这已经是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天竺了,当初贞观十五年时,中天竺派使节来唐,作为回应,李世民派李义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出使天竺,那次的出使十分顺利,王玄策也借着那次的功劳得到的升迁,等到第二次出使时,他已经成为正使。
  不过天竺虽然以佛法闻名,但是对于大唐来说,却还是太过遥远了,而且天竺内部也是乱成一团,哪怕是北方的戒日王,也只统治着天竺北方,至于天竺和中部和南部,却是小国林立,所以大唐对天竺也不是很重视,派出的使团规格自然也不高,比如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天竺时,就只带了三十人。
  只是让王玄策也没想到的是,他们这支使团到了天竺时,却刚好遇到北天竺的戒日王去世,戒日王生前以武力统一的北天竺,他死后没有留下子嗣,结果导致戒日王朝立刻瓦解,而且戒日王朝与中原不同,它更像是一个王国的联盟,在戒日王死后,那些治下的小王国也是乱一团。
  也就在北天竺乱成一团时,王玄策这支使团刚好到达,而这时戒日王的宰相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征服了周围的各个小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那伏帝阿罗那顺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戒日王。
  但是那伏帝阿罗那顺却不像戒日王对大唐那么友好,在听说王玄策的使团到达时,他竟然派兵袭击了王玄策的使团,当时王玄策手下只有三十骑兵,自然打不过对方,最后只能扔下携带的礼物逃跑。
  王玄策性格刚烈,而且他第一次担任正使就遇到这样的事,这让他也没脸回大唐,于是他与副使蒋师仁商议过后,竟然以使节的身份向吐蕃和泥婆罗借兵。
  吐蕃虽然与大唐发生过几次战争,但却都是大败而回,最后一次更是差点被灭国,直到松赞干布向大唐称臣这才让大唐退兵,所以现在吐蕃也对大唐十分的敬畏,当王玄策向他们借兵时,他们也不敢不借,不过他们也是小气,最后只借了一千多人。
  而另外一个国家尼婆罗却与大唐交好,再加上他们与北天竺也一直征战不断,现在有机会借助大唐的力量,他们自然也是求之不得,所以一下子借出七千人。
  最后王玄策率领着八千多人的大军杀回北天竺,一举击败了阿罗那顺的大军,并且斩首三千余,溺死者上万,不过王玄策并不觉得解恨,依然对阿罗那顺紧追不舍,最后一连攻下百城,而副使蒋师仁也亲率大军活捉了阿罗那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3/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