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1/515

  也就在拔灼刚逃出金帐,后面的回纥大军就杀到了,回纥人虽然在数量上不如薛延陀,但却以勇猛善战闻名,而且他们与西域接壤,可以从商道上获利,又与大唐交好,武器铠甲也十分精良,可以说要钱有钱、要武器有武器,甚至之前还曾经单独击败过强大的突厥。
  不过拔灼却万万没想到回纥竟然会背叛自己,当他逃出数里时,背后的王帐已经陷入到一片火海之中,他的王帐周围全都是最忠于他的部落与属下,可惜现在却只能在回纥人的屠刀下苦苦挣扎,这让拔灼也不由得心痛欲绝,但最后还是一狠心,拍马逃离了此地。
  回纥人也很快发现了拔灼不在金帐,于是派出数支军队追击,结果很快就发现了拔灼逃跑的方向,于是一支数千人的精骑也在拔灼身后紧追不舍,这让拔灼也是吓的魂飞魄散,拼命的拍马向北方逃窜,薛延陀独霸漠北,光是王廷就有数个,其中北方是薛延陀的起源之地,那里也生活着不少薛延陀的部族,只要他逃到那里,就有机会重整人马杀回来。
  天亮之时,一路狂奔的拔灼也是累的不轻,这时后面的追兵似乎离得有些远了,不过拔灼却丝毫不敢松懈,似乎催促手下人打马狂奔,他们都是一人数马,而且骑术精湛,可以在狂奔时换马,这样可以保持长时间的奔袭。
  不过就在拔灼逃到一条小河前,正准备涉水渡河之时,却忽然只见前方一支骑兵杀出,一下子将他们堵在了河边,而更让拔灼没想到的是,这支骑兵为首一人竟然是乌纥。
  “乌纥!你……你竟然也背叛了我!”拔灼看到乌纥时,也不由得气怒交加的大吼一声道,乌纥率领的这支骑兵杀气腾腾,而且将他们堵在河边,一看就知道是早就埋伏在这里的,而且也只有像乌纥这么熟悉自己的人,才会事先猜到他的逃亡路线。
  “嘿嘿,大汗你这可就误会我了,我从来没有忠于过你,自然也就谈不上背叛,事实上我本来就是奉了大唐皇帝的命令接近于你,而且只要你死了,日后薛延陀的牧场就是我们回纥的了!”只见乌纥这时却是冷笑一声道。
  “叛徒!”拔灼听到乌纥的话也是气的差点吐血,当下怒吼一声就反身杀向乌纥,现在他恨不得将对方挫骨扬灰,哪怕是死也要拉着乌纥给自己陪葬!
第1304章
拔灼之死(下)
  拔灼被乌纥堵在河边,狂怒之下率领着手下的残兵冲向乌纥,准备与对方拼个同归于尽,可惜乌纥这时却是冷笑一声,随后大手一挥,身后的骑兵立刻亮出无数支强弩,这让前面的拔灼也是吓的大惊失色,紧接着无数支弩箭如雨点般飞射,拔灼身边亲卫也是一层层的倒下。
  眨眼间的功劳,拔灼身边的亲卫就伤亡过半,甚至连拔灼也中了一箭,不过这却让他更加愤怒,因为弩箭这东西根本不是他们铁勒人能造出来的,只有大唐才会有这么犀利的弩箭,而且大唐对弩箭的管制极严,根本不允许流出大唐,现在乌纥却一下子拿出这么多强弩,也足以说明他和大唐勾结之深。
  “除拔灼外,全部杀掉!”这时乌纥再次大声命令道,拔灼身边的护卫已经死伤过半,剩下的也不足为虑,而他这边也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所以他想活捉拔灼。
  随着乌纥的一声令下,身后的回纥骑兵立刻如同狼群般扑过了过去,拔灼身边的亲卫也都是拼死搏杀,希望可以杀出一条血路保护着拔灼逃出去,但是他们的人数太少了,而且经过半夜的逃窜,他们本来就已经筋疲力尽了,这时根本不是回纥骑兵的对手,仅仅半个时辰就已经伤亡殆尽。
  看到大势已去,拔灼虽然心有不甘,但却不得不面对现实,不过他无论如何也不想落到乌纥手上,因为他知道若是自己被俘,恐怕会受尽屈辱,还不如死了痛快,因此当下他也是一狠心,挥刀向自己的脖子上砍去。
  “嗤~”不过拔灼的刀还没有砍到自己的脖子,却忽然只听一声破空声,紧接着感觉自己提刀的手腕剧痛,手中的弯刀也一下子掉了下来,原来乌纥早就防备着他自杀,竟然一箭射穿了他的手腕。
  不过拔灼也是死志已决,一只手被废,另一只手却立刻从箭囊中抽出一支利箭向自己的喉咙插去,可惜他的动作虽快,但这时却已经晚了,这时立刻有几个回纥骑兵从马背上扑过去,一下子将他扑倒在地,随后就被绑的结结实实,再也动弹不得。
  “乌纥!枉我那么信任你,你却背叛于我,如果你还有点良心的话,就现在把我杀了,不要让我受辱!”拔灼这时却是破口大骂,不过骂到最后,却已经有了几分哀求之意,因为他知道若是自己落到唐军手中,可能还好一些,可若是落到回纥人的手中,恐怕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嘿嘿,大汗您的命可是十分的值钱,说不定我们把你献给大唐后,大唐会把你们薛延陀的牧场全都送给我们,所以您就不必再挣扎了!”只见乌纥这时却是得意的一笑道,他虽然是大唐安插在拔灼身边的细作,不过他却不是飞奴司的人,事实上他和大唐只是合作的关系,而大唐也许诺日后会支持他夺得回纥的汗位,这才是他想要的。
  听到乌纥要把自己献给大唐,拔灼虽然表面上怒吼连连,但心中却反而有些庆幸,如果自己能见到大唐的皇帝,说不定还有活命的可能,毕竟当初颉利也没有被大唐杀掉。
  无论拔灼再怎么怒吼,乌纥却是丝毫不为所动,当下命令全军回程,等到下午的时候,终于回到了已经被回纥占领的薛延陀王廷,只见这里到处都是死尸与鲜血,敢于反抗的薛延陀人全都被杀,剩下的也全都放下武器投降,毕竟在草原上强者为尊,投降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伯父!”乌纥来到王廷,立刻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亲自率兵迎接,这让他也急忙上前行礼道,这个老者正是回纥的可汗吐迷度,不过乌纥对自己这个伯父虽然表面上恭敬,但其实早就觊觎他的汗位了。
  “乌纥你把拔灼带回来了,真是大功一件啊!”吐迷度一眼就看到了绑在马背上的拔灼,当下也是大笑一声道,不过他的笑声虽然豪爽,但一双老眼中却没有丝毫的笑意,因为他也知道自己这个侄子早就对自己的位子虎视眈眈,甚至不惜投靠大唐,虽然他也与大唐交好,但却不像乌纥这样甚至亲自做了大唐的细作。
  “伯父,拔灼该怎么处置?”乌纥也知道吐迷度不待见自己,所以对他的夸赞也没放在心上,反而直接问起处置拔灼的事,毕竟现在吐迷度是回纥的可汗,而且这次吐迷度之所以同意出兵,除了看准了薛延陀的衰落外,大唐也对回纥许下一些好处。
  只见吐迷度听到乌纥的话却忽然冷笑一声,随后忽然拔出腰刀,一刀将拔灼的头颅给砍了下来,吐迷度离拔灼太近,而且动作也太突然,这让乌纥也来不及阻拦,等到他反应过来时,拔灼的脑袋已经落了地,甚至他到死脸上都带着几分迷茫,估计在死前都不明白吐迷度为何要杀自己?
  “伯父你这是在做什么?”看到吐迷度竟然一刀杀了自己好不容易才活捉的拔灼,这让乌纥也不由得勃然大怒道,活的拔灼自然比死的拔灼值钱,更何况他还想靠着献上拔灼向大唐缴功,可是现在却被吐迷度一刀杀了,这让他如何不怒?
  “嘿嘿,拔灼若是活着,薛延陀就有复兴的希望,薛延陀的部族也不会甘心臣服,大唐距离这里太远遥远,他们大可以将拔灼带走,但我们却要继续在这里生存下去,甚至还要统治薛延陀的牧场,若是拔灼活着,恐怕咱们也别想安安稳稳的统治这里!”吐迷度却是冷笑一声道。
  他何尝不知道乌纥的心思,不过现在乌纥和大唐已经走的太近了,万一大唐若真的支持他,自己的这个汗位可就坐不牢了,另外也像他所说的那样,为了回纥能够接管薛延陀的牧场和部族,拔灼死了比活着对他们有利。
  “你……”乌纥自然也知道吐迷度的用心,但是对方说的大义凛然,他也没办法反驳,这让他也只能暗自恼火,早知道这样的话,他刚才就应该把拔灼藏起来,然后暗中交给大唐的人。
  “好了,乌纥你是咱们回纥的好男儿,不要为了拔灼这样的人伤了和气,而且现在拔灼虽然死了,但薛延陀的部族众多,咱们回纥想要彻底的击败薛延陀,还需要借助其它部族的力量,我在来之前已经联络了仆骨和同罗,只是他们有些犹豫,不过只要他们知道咱们杀了拔灼,肯定会提兵前来相助,到时大事可成!”吐迷度这时却是再次豪爽的一笑道,眼睛中却闪过几分得意,乌纥虽然野心勃勃,但和他斗还是太嫩了点。
  乌纥也知道现在自己奈何不了吐迷度,当下也只能把心中的不满强自压下,然后开始与吐迷度商议如何攻打薛延陀的其它部族,不过在此之前,他们将王廷中所有薛延陀的王族成员屠杀一空,以绝薛延陀复兴的可能。
  几天之后,仆骨和同罗在听到拔灼死在吐迷度的手中,立刻也起兵攻打薛延陀,说起来这些年薛延陀强盛,对周围的部落也大力打压,哪怕是像回纥、仆骨等这样同为铁勒的部族也毫不留情,这也使得回纥等部落对薛延陀也是极为怨恨,只不过以前薛延陀势大,他们只能将怨恨埋在心里,现在薛延陀衰弱,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随着回纥、仆骨与同罗这些大部族对薛延陀的清剿,再加上拔灼死后薛延陀群龙无首,甚至王族成员都被吐迷度叔侄二人几乎杀个精光,结果他们也根本形不成有效的反抗,最后被回纥等部族各个击破,一时间偌大的薛延陀也是轰然倒塌。
  草原人的生命是十分脆弱的,也许一个强壮无比的汉子,一场病就能要了他的命,草原上的财富也同样不稳定,一个拥有无数牛羊的牧场,也许一场大风雨就能冻死大半的牲畜,同样,草原上的权势也同样不稳定,新旧交替极快,哪怕当初强盛无比的匈奴、鲜卑、突厥这些大帝国,也都消逝在北方的寒风之中,更别说像薛延陀这种昙花一现的势力了。
  不过回纥与仆骨这些大部族虽然打败了薛延陀,但他们的人数太少,想要彻底的灭亡薛延陀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不过不要忘了,旁边还有一个对薛延陀虎视眈眈的大唐。
  就在拔灼死后没多久,李世民派大将军李绩、李道宗、张俭等人各率本部兵马杀进漠北,特别是李绩更是合并回纥等部的骑兵,杀进了薛延陀的北方故土,最后斩首五千余,俘虏三万余人返回大唐,经此一役,薛延陀也彻底灭亡。
  “薛延陀已灭,漠北也已经平息下来,咱们吞并草原的最后一个阻碍终于消失了!”两仪殿内,李世民将李绩送来的捷报递给李休和长孙无忌等人,神情也十分轻松的道,之前李休献上的《平北策》也已经得到完善,大唐也准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差灭掉薛延陀这个阻碍了。
第1305章
安北都护府
  “父亲,我们想去北疆!”平安郎和李晋一起向李休开口请求道。
  “你们两个都想去北疆?”李休听到这兄弟二人的话也不由得皱起眉头道,今天刚吃过晚饭,他来到书房正打算看会书,却没想到平安郎他们兄弟二人一起来找自己,而且还提出这么一个要求。
  “不错,父亲您不是向朝廷献上《平北策》吗,现在朝廷集结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始吞并草原,可以说北疆那边正是用人之计,朝廷到处都在招募官员前去北疆新吞并的土地任职,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毕竟那些刚吞并的土地本来就是一张白纸,更利于施展抱负!”平安郎这时第一个开口道。
  “大哥说的不错,不过想要吞并草原,可不能只靠他们这些文官,我们这些武将同样重要,现在我已经从军校毕业,老是呆在长安也没什么意思,听说北方草原有些部落不愿臣服,正是我们这些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李晋这时也雄心勃勃的开口道。
  听到两个儿子的话,李休也不由得露出赞许的神色,年轻人就是要有年轻人的野心和抱负,不过赞许归赞许,李休这时却还是有些迟疑,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你们想去北疆我倒不会反对,不过你们母亲那一关恐怕很难过去,另外还有丽质和明空,她们是否也会同意你们去北疆?”
  “明空那里已经同意了,甚至要不是军中不能带家眷,她都想和我一起去了,至于我娘那里我还没敢说,不过我在军校学了那么多年的兵法,练了那么多年的武艺,总不能只是呆在长安守宫门吧?”李晋这时率先开口道,话中也带着许多的不满,他现在毕业了,按照平阳公主的性子,很可能会安排他去禁军做个将官,相比之下,他的那些军校的同窗好友却一个个都去了北疆建功立业,这让他又是羡慕又是无奈。
  “父亲,丽质已经怀有身孕,我当然不会马上就离开,而是打算等到她平安生下孩子后再去北疆,这点丽质也同意了,甚至日后等到北疆的条件好了,我还可以将她也接过去一起居住,至于母亲那里我也没敢说。”平安郎这时也开口道。
  本来平安郎担心丽质的身体不愿要孩子,但是经过众人的劝说,最后甚至连李世民都亲自出马了,这让他终于同意要孩子,现在丽质已经怀孕快六个月了,身体也没什么大问题,这让他也慢慢的放下心来。
  听到两个儿子都没敢和他们的母亲说要去北疆的事,明显是想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出面,这让李休也不由得有些头疼,不过既然丽质和明空都同意了,估计说服秀宁和衣服的难度也不是很大,而且她们主要是担心两个儿子的安全问题,不过现在北疆都已经平定,哪怕是有一些小的争斗,也不足为虑。
  “好吧,你们母亲那里我会帮你们去说,不过你们既然要去北疆,就要做出个样子来!”想到上面这些,李休终于点头答应道,孩子们都长大了,而且也都有飞出去的野心,自己也不可能一直将他们护在羽翼之下,也是时候让他们自己去飞了。
  看到父亲答应,平安郎和李晋也都是大为高兴,当下李休又让他们坐下,父子三人讨论起北疆的事,李休主要是将北疆现在的局势,以及朝廷日后对北疆的策略给他们讲一遍,好让他们能够把握住大势,这样日后才能有更大的成就,这也是贵族的优势,毕竟换做一个平民出身的官员,他们可没有像李休这样的人指点,而是只能靠自己一点点的去领悟了。
  另外平安郎和李晋也说了一下自己去北疆的具体打算,李晋的打算相对来说很简单,毕竟他是武将,从军校毕业后,就可以分配到军中担任将官,只要日后立下军功就可以升迁,现在薛延陀虽然被灭,但北方草原依然不太平,需要用到军队的地方依然很多,只要他能把握住机会,日后不愁捞不到功劳。
  相比之下,平安郎的志向就有些复杂了,他现在是东宫的属官,而且深受李治的器重,本来以他现在的情况,是不需要去北疆的,不过平安郎却觉得自己日后想要在朝堂上有更大的作为,就必须从现在开始磨练自己,同时也要在地方上有更大的政绩,所以他才决定去北疆,毕竟上次他在并州呆的时间不长,虽然政绩不错,但远没有发挥出他的能力。
  李休也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所以也没什么东西可以教给平安郎的,一切只能靠他自己去摸索,不过平安郎去了北疆,肯定免不了要与草原人打交道,另外还要发展当地的经济与民生,这些事情上李休倒是可以给他一些意见,但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实施。
  当天晚上,李休和两个儿子谈了许多,最后才让他们离开,而在几天后,他也终于说服了平阳公主和衣娘,说起来她们两人虽然不舍得儿子,但既然连丽质和明空都同意了,她们做母亲的也不好再拦着,最后还是含泪答应,不过平阳公主却选出府中最精锐的亲卫交给平安郎和李晋,有这些人在,应该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
  平安郎和李晋是最先得到关于北疆消息的人,而就在他们做出决定后不久,朝廷在北方草原安北都护府,下辖八个都督府,将整个草原划疆而治,并且开始大肆选派官员和将领进驻安北都护府。
  除了选派官员和将领外,大唐还开始在关中、河南等地鼓励百姓迁移到北方草原,凡是成年男子,都可以得到一块面积广阔的牧场,并且受到唐军的保护,同时大唐也开始在北方草原修路筑城,并且开放贸易,甚至放开了采矿等产业,增强朝廷对草原的控制力,而随着安北都护府的设立,大唐也正式拉开了吞并北方草原的序幕!
第1306章
参天可汗大道
  西受降城北数十里外,一条贯通南北的参天大道正在修建之中,一群衣衫褴褛的壮丁在官员的指导监督下,将一种灰色的粉末与黄沙、石子加水混合,然后倒在已经修建好的路基之上,等到几天之后,路面变会被硬化,哪怕再大的雨水也不用担心。
  “啪啪啪~”不过就在修筑道路旁边的工棚外,一个青年官员手执马鞭,正在狠狠的抽着一个身材魁梧的官员,只见这个魁梧的官员赤裸着上身,每一鞭下去都印出一道血痕,痛的他虽然满头大汗,但却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丝毫声响,看起来十分的硬气,但青年官员却丝毫不为所动,一直抽了二十鞭才停了下来。
  “司仓佐,你克扣这些战俘的口粮,导致一百多战俘饿死,更因此而延误了工期,本官也要跟着你受到牵连,若不是看在你曾经为大唐立下过战功,恐怕早就将你抓起来问罪了,现在本官抽你二十鞭以示惩戒,你可服气!”只见这个青年官员抽完之后,神情严峻的对这个胖大的官员大声质问道。
  “启禀刺史,因下官的原因导致工期延误,下官对此也认罪,打二十鞭子也是轻的,因此下官也是心服口服,不过这些薛延陀的畜生全都该死,下官的这条腿就是丢在漠北,手下的兄弟更是死了近半,现在连尸骨都没找回来,可是这帮畜生却还活着,下官还要给他们供吃供喝,因此下官实在心中不服!”只见这个魁梧的官员梗着脖子道。
  这个担任司仓佐的官员赤裸着上身,可以看到他身上除了刚打的鞭痕外,还有不少纵横交错的阵年老伤,而且一条腿少了半截,只能用一只木腿支撑着身体,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肯定是战场上立过功勋的老兵,因伤不能呆在军中,于就被安置到地方为官,比如司仓佐这个就是县中管理仓储钱粮的官员。
  听到这个司仓佐的回答,只见青年官员也不禁沉默了一下,他正是李休的长子平安郎,前段时间丽质终于平安的生下了一个儿子,他也终于放心的离开了长安,于是被派到安北都护府的云州担任刺史,本来以他的年纪和资历,是不可能担任这样的高官的,不过他是大唐的驸马,又是国公长子,再加上之前又有辅佐李治的政绩,因此才破格提拔为刺史。
  “司仓佐,本官的弟弟也在军中,十分理解你们对这些战俘的怨恨,不过理解归理解,这条道路的修建却不能有丝毫的耽搁,本官不管你日后怎么处置这些战俘,但现在道路没有修完,他们就必须活着,如果没有他们,朝廷就只能征发民夫来修路,你难道希望自己的亲族兄弟来修路吗?”平安郎当下再次沉声道。
  平安郎现在担任着云州刺史一职,但是云州本来就是从草原上划出一块地盘新设立的州,州中人口稀少,而且大部分都是草原人,这些草原人桀骜不驯,十分难管教,一般的官员还真镇不住场面,所以现在州中的官员几乎全都是从军中退下来的,也只有这些满身鲜血的老兵卒才镇得住场面,不过这些人行伍出身,同样是一身的匪气,平安郎虽然出身显贵,但不拿出点真本事来也很难让这些官员听话。
  司仓佐虽然胆大包天,但听到平安郎的话也是沉默不语,想要在草原上修路筑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这里条件恶劣,动不动就会死人,万幸的是之前打下薛延陀的无数战俘,也正是有这些战俘在,所以才使得修路筑道进行的十分顺利。
  “司仓佐,这条道路关系重大,只要道路修成,日后草原人就再难以叛乱,司仓佐你的子孙也不会像你这样把一条腿丢在草原上,所以你也要分得清轻重,一个月后,这条路必须修到西受降城的北门外,否则你我都要受罚,到时可就不是抽鞭子这么简单了!”平安郎看到这个司仓佐沉默不言,当下再次开口道。
  身为上官,恩威并重是最基本的御下之道,刚才自己亲自抽对方鞭子就是威,而现在和他讲道理,让他明白自己为什么打他,这就是恩,日后若是他能知错就改,还可以提拔一下,这样才能让对方甘心为自己所用!
  “下官知错了,日后定然不会再犯这样的错事!”只见这个司仓佐终于低头认错道,这让平安郎也赞许的点了点头,同时扫视了一下周围的其它官员,今天他来视察这条道路的修建情况,自然也有州的不少官员陪同,之前他发现这个司仓佐克扣战俘的口粮,这才亲自下手惩戒,同时也是做给其它官员看,警醒一下这些官员,免得日后也犯了同样的错。
  这些官员可都知道平安郎的出身,本来他们以为平安郎只是来混个资历,很快就会调回长安,可是没想到平安郎来到云州后却是大展拳脚,这段时间凡是不法的官员被他杀的杀、关的关,甚至连司仓佐这样的小官犯错,都逃不过他的惩罚,这让周围的官员也都一个个露出惧容,再也不敢小看这位大唐的驸马。
  看到这些官员们的表情变化,平安郎也暗自点头,自己来云州不久,现在威已经立下了,接下来就要施恩了,另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出一番政绩出来,这样才能真正的在云州站稳脚根,日后才有机会在安北都护府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有所作为。
  这时还不到中午,平安郎率领着官员再次视察了一下修建的道路,这条道路是集合整个安北都护府各州、各都督府的力量修建的,名字叫做“参天可汗大道”,因为就在回纥帮助大唐灭薛延陀后,吐迷度联合各个部落共尊李世民为“天可汗”,并且还向大唐上书,请求修建一条草原到大唐的道路,方便草原各部落去大唐参见天可汗,于是这才有了这个名字。
  当然吐迷度的上书只是个引子,真正的原因还是大唐想要通过修建这条道路,以此来增强对草原的控制,而且与历史上的参天可汗大道不同,现在这条路全都用水泥修建,虽然大唐的水泥质量不如后世,但大唐这个时代也没有太重的车辆,只要能用水泥硬化路面就可以满足马车通行的要求。
  云州靠近西受降城,而西受降城正是安北都护府的治所,再往南就是土地肥美的河套,以前这里被称为漠南,是大唐与草原的交界,平时也有为交易开办的边市,所以云州这里相比其它州还是不错的,虽然治下的百姓大都是草原人,但也有不少中原来的商人,他们在这里已经汇聚成一个小小的城镇,本来这个城镇没有名字,不过现在却被称为云州城,那里也是云州的治所之地。
  眼看着快要中午了,平安郎所在的位置离云州城也有相当远的距离,不可能再回去,于是他就在修路的工地上吃饭,而且也没让人特别准备,就是和那些官吏们吃一样的饭菜,虽然官吏们的饭菜比战俘们要好的多,但也不过是一碗杂烩菜加两个红薯,味道虽然不好,但平安郎却依然吃了下去,因为如果连这点苦都吃不下去的话,只会让别人小瞧自己。
  就在平安郎刚吃过中午,正准备回云州城处理政务,毕竟云州新立,各方面的事务繁多,修路的事虽然重要,但他也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这件事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1/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