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2/515

第1219章
名士杜楚客
  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但是近安驿这里却十分的热闹,不长的一段街道上,到处都是灯火,各色摊贩这时也在灯下开始做着自己的生意,而街道上也十分的热闹,主要就是来往经过的客商,这些客商一般出手阔绰,街上做生意的人也都靠他们养活。
  赵德言一行人的车队缓缓的驶进近安驿,不对,确切的说应该是近安镇,本来的驿站已经被各种商铺和住宅包围,以驿站为中心形成一个小城镇,甚至近安驿已经不是个单纯的驿站,驿丞已经开始担任一些地方官的职能。
  “这个小镇压比当年咱们离开时热闹多了,估计用不了多久,这里就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城镇,甚至被划为县城了。”赵德言一边从窗户向外打量一边笑着说道。
  不过赵德言的话却没有人搭理他,因为珠娘和洪宝这两个孩子正津津有味的吃着刚才在等上买的糖团子,连杨氏也禁不住吃了几个,毕竟赶了一下午路,这时他们也都饿了。
  看到他们娘仨的样子,赵德言也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催促车夫快点赶路,早点进了驿站也能早点吃上晚饭,不过他这时也有些担心,因为近安驿十分的繁忙,平时来往的人很多,驿站经常都是住的爆满,自己今天又来的这么晚,说不定驿站已经找不到房间了。
  不一会的功夫,车队终于来到了驿站门前,结果让赵德言没想到的是,驿站中竟然还有空房间,这让他也颇为有些意外,不过这时一家人也都累了,所以在马车进到驿站时,也立刻让人准备饭菜,然后赵德言陪着妻子儿女们吃了晚饭,结果两个小家伙也都又困又累,刚吃完饭就吵着睡觉,于是杨氏就带着他们先回房休息了。
  赵德言这时倒不是很困,而且他习惯晚上睡觉前看几页书,所以就从随身的行李中拿出正在读的书,然后坐在外厅的书桌后准备看书,不过就在他刚翻了两页,却忽然外面有下人禀报道:“启禀老爷,外面有人求见!”
  “有人求见?”赵德言听到下人的禀报也是一愣,随即就想到了今天见过的赵节,难道说赵节没有离开,而是也住在这里?可是自己今天已经婉拒了他,他又来见自己是为了什么?
  带着心中的疑惑,赵德言也站起来打开房门对外面的下人问道:“对方是为什么人,是不是今天中午找我的那几个人?”
  “小人也不知道,对方不肯报自己的姓名,不过绝对不是今天中午的那几个人,而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现在就在隔壁的房间等候。”只见下人再次开口禀报道。
  听到来人不是赵节,这让赵德言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随后考虑了一下,当即迈步出了房门,在下人的引导下来到隔壁的一个房间,当他迈步走进到房间,果然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坐在那里正在品茶,看到他进来也是站起来笑道:“久闻赵刺史大名,今日一见也是三生有幸啊!”
  “阁下是……”赵德言看到这个中年人也不由得一愣,因为他根本不认识对方,甚至可以确定没有见过,毕竟他这个人的记忆力一向很好,哪怕是像赵节那种有过几百之缘的人,多年过去后也会感觉眼熟,可是眼前这个人却让他感到十分的陌生。
  “呵呵,赵刺史不认识在下也正常,在下杜楚客,以前一直在外担任刺史,直到前几年才调回长安,现任魏王府长史一职!”只见这个中年人笑呵呵的介绍自己道。
  “杜楚客?”赵德言听到这个名字也不由得一愣,随后就脱口而出道,“你就是杜相的弟弟杜楚客?”
  所谓杜相,自然也就是杜如晦了,本来杜如晦早就应该去世了,只不过受到李休的影响,现在依然在朝堂上担任宰相之职,只不过他现在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为此李世民还特批,允许杜如晦在家中处理政务,这殊荣满朝文武只有他一人享有。
  “不错,杜相正是家兄,不过这次我前来与家兄并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代表魏王而来!”只见杜楚客这时再次微笑着开口道。
  杜楚客虽然是杜如晦的弟弟,而且两人的感情也很好,但是在官场上,两人却是立场不同,比如杜如晦是当朝宰相,只忠于李世民一人,但是杜楚客却是李泰的长史,属于李泰最铁杆的心腹,另外还有黄门侍郎韦挺等人,都是李泰最得力的帮手,而以他们为核心,也拉拢了不少朝堂上的大臣,甚至形成了一个所谓的“魏王党”。
  “原来是杜长史,在下失敬了,早在听闻杜长史的风骨,赵某也是十分的佩服啊!”赵德言这时终于反应过来,当下急忙向对方一拱手道。
  赵德言夸奖杜楚客的风骨,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当初杜如晦辅佐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结果杜如晦的几个兄弟,以及叔父杜淹也都落到王世充手中,更糟糕的是杜淹和杜如晦曾经有过节,导致杜淹对杜如晦怀恨在心,于是就向王世充进谗,最后王世充杀死了杜如晦的两个哥哥,杜楚客当时也差点被饿死。
  后来王世充兵败,杜淹也落到李世民手中,本来李世民想杀死杜淹为杜如晦报仇,而杜如晦也怨恨杜淹害死了自己的兄长,所以哪怕是叔侄也不愿意救对方,不过这时杜楚客却劝杜如晦,杜淹已经害死了他们的兄长,导致杜家骨肉相残,若是现在再杀了杜淹,那他们杜氏一门骨肉相残而尽,岂不是更让人心痛吗?
  也正是杜楚客的劝说,最终杜如晦向李世民求情,并没有杀死杜淹,后来杜淹甚至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宰相,只是他在贞观二年就去世了,而杜楚客以德抱怨的事迹也让不少人引为美谈,这也让杜楚客声名大振,成为长安有名的名士。
  不过赵德言对杜楚客虽然客气,但心中却有些暗自苦笑,中午才刚见过太子李承乾的人,结果晚上就见到了魏王李泰的人,如果不是现在太子和魏王水火不容,恐怕他都要怀疑这两帮人是不是一块来的了?
第1220章
进京
  杜楚客的来意根本不用猜,甚至用脚指头也能想到,肯定是为李泰做说客来的,对此赵德言心中也像是明镜似的,虽然他已经打定主意不会掺和进李承乾和李泰之间的事,可是又不能立刻变脸将杜楚客赶出去,所以只能与对方虚与委蛇。
  幸好杜楚客并没有说太多的废话,聊了几句闲话后,很快就进入到正题,只见他这时干咳一声道向赵德言道:“赵刺史,早就听闻你在地方上政绩斐然,这次更是被调进长安任职,不知你对长安现在的局势有什么看法?”
  相比赵节,杜楚客这个说客可就要委婉多了,刚开始并没有进入正题,反而问起赵德言对长安局势的看法,以此来引出接下来的话题。
  “在下常年在洪州任职,对于长安的局势也实在不好发表什么看法,只不过现在咱们大唐国力强盛,陛下也是年富力强,正是我等臣子大展拳脚,造福百姓的好时机!”赵德言前半段打了个太极,后半段却是别有深意的点出李世民正值壮年,也算是委婉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杜楚客也是精明过人,自然也听出赵德言后面那句话的意思,这让他的脸色也不由得一滞,不过很快就恢复正常地笑道:“赵刺史太谦虚了,其实以你的才干,早就应该位列朝堂之上,这次你被调进长安,魏王知道后也是大为高兴,所以才让我代表他前来迎接,希望日后赵刺史到了长安,也能到魏王府上一述啊!”
  “魏王殿下谬赞了,在下何德何能,哪里当得起殿下的如此称赞?”赵德言听到这里也是急忙谦虚的道,不过他这时却是更加警觉,这个杜楚客似乎比赵节更不好对付,一见面就对自己吹捧,若是自己不小心的话,说不定真的会落入到对方的圈套之中。
  “赵刺史就不要谦虚了,魏王殿下虽然年轻,但看人一向很准,而且还喜欢结交才干之士,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魏王殿下周围也吸引了一批人才辅佐于他,而赵刺史也正是魏王殿下急需的人才啊!”杜楚客这时再次笑呵呵的开口道,这次他的话也更加的露骨,就差直接招揽了。
  “杜长史客气了,魏王是难得的贤王,陛下有魏王这样的皇子,肯定也会十分高兴的!”赵德言这时打了个哈哈回道,但却没有接杜楚客的话,他现在已经将警惕提到了最高,自然不会轻易的落入到对方的语言陷阱中。
  杜楚客看到赵德言不接话,当下也是神情一滞,不过他却是极有耐心,哈哈一笑又与赵德言攀谈起来,其实他说的也全都是套话,要么是夸赞赵德言的政绩,要么就是表明李泰对赵德言的欣赏,反正转来转去就是为了招揽赵德言。
  不过赵德言也不是好对付的,转来转去就是不接口,这让杜楚客也不由得有些气馁,最后只得开口道:“赵刺史,魏王殿下对你是真心结交,还望你慎重的考虑一下!”
  看到杜楚客挑明了来意,赵德言也不由得淡定的一笑道:“杜长史言重了,魏王贵为皇子,而在下却只是臣子,哪里敢说与魏王殿下结交?”
  赵德言的话中软中带硬,其实也算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让杜楚客也露出失望的表情,不过他也和赵节一样,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也不会撕破脸皮,所以只见他再次说道:“赵刺史也不必急着推辞,现在朝堂上风云变幻,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日后若是你改变了想法,随时欢迎你去魏王府!”
  “多谢杜长史的厚爱!”赵德言这时再次淡定的一笑道,虽然嘴上说是感谢,不过他的脸上可没有半分感谢的表情。
  杜楚客看到这里,也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也没用,而且这时天色也不早了,所以他也只得起身告辞,赵德言也亲自送他出门,等到杜楚客离开后,赵德言脸上也不由得露出深思的表情。
  太子和魏王的说客接连到来,一来暴露了这两人间的争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甚至已经半公开的开始拉拢朝中的大臣,甚至连赵德言这种飞奴司的官员都进入到他们的视线中,更别说是普通的官员了。
  二来赵德言还想到,这太子和魏王都能准确的得知自己的行程,这也意味着飞奴司被外界渗透的情况可能比他想像的还要严重,难怪之前李休催促他快点来,估计以马爷的年纪,也没精力整顿飞奴司的内部,而自己这次回去,恐怕要让飞奴司伤筋动骨了。
  一夜无话,第二赵德言带着一家人继续上路,过了近安驿后走了一上午,前面就是长安南门外最有名的灞桥,这让赵德言一家也十分的兴奋,当马车过了灞桥后,一眼就看到了长安城巍峨的城墙,结果珠娘和洪宝两个小孩子在最初的震惊过后,也立刻像是撒欢似的站在马车上又蹦又跳,他们对长安并没有什么感情,只不过一想到长安的那些好吃的好玩的,两个小家伙也是激动的不得了。
  赵德言知道李休的家就在城外,甚至他的马车还从李休家驸马的官道上路过,不过他也并没有停下,毕竟他风尘仆仆的赶回来,还要去吏部办理,而且现在也不是拜望李休的时候,至少也要等到将家里安置下来才行。
  当下赵德言的马车进到长安,两个小家伙这时终于亲眼目睹了长安的繁华,小孩子都喜欢热闹,因此一路上也是兴奋又叫又跳,而杨氏的目光中也流露出几分怀念的神色,虽然她从小在草原长大,只有多年前随赵德言在长安住过一段时间,但是对于这座由自己祖父下令建造的城池,她也带有一种十分特殊的感情。
  赵德言奉旨回京,自然有专门的官员接待,等到他刚一到驿馆,立刻有人安排他们一家住宿,本来赵德言还以为自己要等几天才能得到李世民的召见,却没想到他刚安排好住宿,正准备带儿女上街转一转,却没想到宫中忽然来人,宣他即刻进宫!
第1221章
为人父母
  晨光初晓,李休已经活动开了身子,然后在院子里打了趟太极,随后又沿着自家的花园慢跑了几圈,人到中年,虽然正值一个男人的顶峰时期,但是身体却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比如他明显就感觉精力不比从前,以前年轻时哪怕熬上一晚不睡觉,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可要是现在一晚上不睡,恐怕好几天都缓不过来。
  等到锻炼过身体,李休这才换了身衣服陪着家人吃早饭,值得一提的是,丽质和兕子昨天没有回去,因为自从李治去了并州后,两人在宫里就感觉更加的孤单了,再加上这段时间李世民忙着处理高昌和西域的事,李承乾和李泰更是只顾着自己,根本没有人关心她们姐妹,所以这段时间她们也经常不回宫,李世民估计也觉得对女儿有些亏欠,所以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在早饭过后,李休却发现丽质和平安郎两个人鬼鬼祟祟的溜出了餐厅,这让李休也不由得一愣,虽然两人已经订婚,丽质也是自己的准儿媳妇了,但是她和平安郎毕竟没有正式成婚,万一真要是越了界,甚至再把孩子搞出来,这可就不好办了。
  做父母的都是这样,对于儿女们的事格外操心,哪怕是李休也不例外,所以在看到儿子和丽质溜出餐厅,立刻也吩咐人去看一看,免得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不一会的功夫,下人就悄悄的前来禀报,结果李休一下子就坐不住了,因为据下人的禀报,丽质竟然被平安郎带回了他住的院子,而且两人还钻进房间好长时间都没有出来。
  当下李休担心两个孩子真的做出什么事,立刻站起来就要去内宅,不过他很快想到自己不方便直接出面,于是就将衣娘拉上一起出了房间,不过衣娘这时却有些不解地问道:“夫君拉我出来做什么?”
  “平安郎拉着丽质去了房间,现在还没有出来,你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别出了什么事。”李休当下回答道,虽然他没有说的特别明白,但为人父母的,衣娘自然也一下子明白了,虽然丽质是自己的准儿媳,但毕竟没有过门,而且人家还是公主,万一真要是出了什么事,那可就是天大的丑事,所以她也是吓了一跳,急忙跟着李休快步来到内宅。
  平安郎年纪渐长,所以也搬出了内宅,现在住在前院的一个院子里,当李休和衣娘夫妻二来赶来时,发现院门也没有关,平时服侍平安郎的下人也都站在院子外面,这让两人更是一惊,当即迈步进到院子,结果刚来到平安郎的房间门前,就听到里面传出平安郎的声音道:“快点把衣服脱了,咱们要抓紧时间……”
  一听到里面儿子的话,李休也是吓了一跳,衣娘更是又气又恼,一个箭步就冲过去推开房门,李休想拦都拦不住,最后也只得跟着她进来,毕竟自己的儿子竟然做出这样的丑事,身为父亲无论如何也得教训一下他。
  不过当李休和衣娘冲进房间时,看到的景象却不像两人想像的那样,只见平安郎和丽质的确都在房间里,只不过现在丽质却是一身男装,这身衣服明显是平安郎的,虽然她比平安郎还大两岁,但平安郎却比他高出一头,因此这身衣服穿在她身上也显得十分宽大,下摆都拖到地上了。
  “父亲母亲,你们怎么来了?”看到冲进来的李休和衣服,平安郎这时也一脸懵逼的问道,特别是刚才衣娘猛然推门进来,把他和丽质都是吓了一跳。
  “这个……”衣娘看着丽质身上的衣服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最后只能求助的看向李休,甚至目光中还带上几分埋怨的神色,毕竟这件事本来就是因李休而起。
  “这个……”李休倒是很有急智,尴尬的一笑并没有回答平安郎的话,而是转移话题道,“丽质这是穿的谁的衣服,又为什么要换上男装?”
  李休的话一出口,丽质立刻羞红了脸颊,偷偷的看了平安郎一眼没有说话,反倒是平安郎十分大方的开口道:“丽质想和我一起去书院玩,只是书院那边不方便女子进去,所以我就让她换上男装,只是我的衣服有点大了,这件不太合身,所以我又找了件以前的衣服打算让她换上。”
  平安郎说到最后时,也扬了扬手中的衣服,不过他在说这些话时,却是别有深意的看了看自己的爹娘一样,刚才他是没有反应过来,现在略一思量,立刻就明白了父母闯进来的原因,不过他也并没有说破。
  “咳,原来是这样,不过丽质一个女孩子去书院做什么,那里也没什么好看的。”衣娘听到儿子的回答,当下也是干咳一声回道,书院里都是男人,所以在她心中,那里实在不是女子去的地方。
  “无妨,丽质去书院转一转也好,毕竟那里是平安郎读书的地方,丽质感到好奇也很正常。”相比衣娘,李休倒是觉得丽质的想法很正常,毕竟无论男女,都会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感到好奇,这也是人的天性。
  “我就知道父亲您会支持,丽质你也快点换衣服,咱们再不走就要迟到了!”平安郎听到父亲的话也是嘿嘿一笑道,至于母亲衣娘的话却根本不理会。
  丽质毕竟还是脸皮薄,特别是现在还穿着平安郎的衣服,自然更是感到害羞,李休也知道自己想多了,而且也不方便再呆在这里,于是拉着衣娘就告辞离开,直到他们离开,丽质才接过平安郎手中的衣服跑进里屋去换了衣服,然后和平安郎一起跑去书院玩了。
  李休离开了后,自然也少不了被衣娘一顿埋怨,对此他也是无法辩驳,只能不断的认错,好不容易安抚住衣娘,他也正打算去给家里的孩子上课,却没想到马爷忽然前来,而与他一起来的还有刚刚到达长安的赵德言。
第1222章
改革的时机
  “一别十年,驸马你的变化似乎并不大啊!”李休家中的客厅之中,赵德言看着面前的李休也是十分感慨的道,虽然两人经常通信,但是自从他去了洪州后,两人的确没有再见过面,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李休的变化的确不太大,只是气质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了。
  “德言兄你倒是变了许多,不但变胖了,而且好像还变年轻了,刚才我都差点不敢认你了!”李休这时也上下打量着赵德言,满脸都是欣喜的表情道。
  当初李休第一次见到赵德言时,他才刚从草原逃回中原,因为多年在草原上为奴,受尽了折磨,结果整个人苍老的厉害,后来几年虽然养好了一些,但依然面带悲苦,却没想到他去了洪州近十年,整个人非但没有变老,反而变年轻了,特别是身上多了一股活力,估计是因为有了家庭的原因,才让他逐渐从仇恨中走了出来。
  “哈哈,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之前我在宫中见到他时,也是没认出来!”这时只见马爷也大笑一声指着旁边的赵德言道,说起来以前赵德言也算是他的下属,只是之前在宫中见面时,刚开始也没认出赵德言,直到李世民介绍才知道。
  “呵呵,说起来还要感谢驸马啊,若不是当初驸马的推荐,使得我能够得报大仇,这些年又有了自己的小家,整个人也感觉有了奔头。”赵德言听到李休和马爷的话,当下也是一笑道,其实他这些年的变化的确很大,不仅仅是外貌上,最主要的还是心态上,当初的他心中只有仇恨,而现在却又了一种对家庭的责任。
  “这些就不要说了,你能大仇大报,也是靠的自己的本事,现在咱们的年纪也都不小了,以后也要向前看,至少为儿女们挣份家业出来!”听到赵德言的话,李休这时颇为感慨的拍着他的肩膀道,谁能想到当初那么落魄的赵德言,竟然还会有这么一天。
  感慨了几句后,李休急忙请马爷和赵德言入座,并且拿出自己珍藏的好茶请两人品尝,当初炒茶刚出来时,也没什么好不好的,毕竟那种细微的差别并不多,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许多喝茶人的嘴也变刁了,结果茶叶也就有了高下之分。
  有些地方因为水土和工艺的原因,导致茶叶的品质比较高,于是也就形成了一些名茶,比如李休拿出来的茶叶就是有名的光州茶,所谓光州,其实就是后世的信阳,而信阳毛尖本就是后世闻名的好茶,现在虽然还没有毛尖这个茶种,但光州的茶叶品质的确很好,再加上离长安也近一些,于是光州茶也成为长安贵族最喜欢的茶叶之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2/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