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3/515

  “刘将军,我们这次来是为了收殓前隋将士的尸骨,不知你对城北的那座尸骨山有没有了解,若是现在就收殓尸骨,有没有什么困难?”正在这时,只见秦琼直入正题问道,这也是李休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第1160章
开始挖掘
  听到秦琼问起新城北侧的那座尸骨山,刘沐也不由露出几分凝重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去年我们打下新城时,我就听说了那座尸骨山的事,当地人称它为白骨山,别看现在山上绿油油的全都是草木,但等到冬天时,枯黄的草木下面全都是累累的白骨,而且据说那里闹鬼,晚上到处都是鬼火,甚至连白天都没有人敢靠近那里。”
  说到这里时,只见刘沐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对于那些什么鬼神之说,我是不怎么相信的,而且朝廷也早就想将这些隋军将士的尸骨运回去,去年我也曾经亲自去查看过,发现想要挖掘倒是不难,只是尸骨的数量实在太大了,光运输就是个大难题。”
  “运输的事我们已经想好了,辽水的河面宽阔,足以通行船只,所以我们在来之前,已经从登州等地调集了一批适合的船只赶来,到时尸骨挖出来后,直接放在船上沿河运走,然后经黄河等河段运回中原。”李休这时再次开口道,这条线路他早就想好了,也多亏了大唐这些年海运的兴盛,才让他能够调集到足够多的船只。
  听到李休要走水运,刘沐也是深表赞同,事实上他也是这样的想法,只不过他可没那么大的权力调动船只,接下来李休和马爷等人又询问了一下白骨山那边的详细情况,刘沐也一一做了回答。
  休息了一晚之后,第二天一大早,李休等人就随便吃了点东西,然后从北门而出赶往白骨山,新城离白骨山不过七八左右,李休他们骑着马很快就赶到了,本来他想让平安郎、李治和狄仁杰三个孩子留在新城,不过这三个孩子却都想亲眼看一看这座白骨山,李休最后拗不过他们,只能将他们也带来了。
  其实这座白骨山并不高大,甚至严格来说,充其量也不过是个低矮的丘陵罢了,高约十几丈,说它是个土堆也可以,但它下面却不是黑色的泥土,而是一层层堆积起来的白骨,特别是当李休他们来到这里,并且拨开表面的杂草时,一眼就看到了下面白色的骨头。
  “三十万大军啊,当初排在军阵几乎一眼看不到边际,可是却没想到死后堆在一起,竟然也不过是个低矮的山丘!”马爷低头看了看地面上的尸骨,又抬头看了看面前的这座山丘,当下也不由得老泪纵横的道。
  生性沉稳的秦琼这时虽然没有开口,但虎目之中也溢满了泪水,当年的那些老兄弟也一个个的闪现在他的面前,当年他就立下誓言,一定要亲自带这些战死的兄弟回家,只可惜眼前的尸骨实在太多了,根本无法再分辨出自己的兄弟在哪里?
  “先……先生,怎么……怎么这么人骨头?”李治这时吓的小脸煞白的道,虽然事先他已经知道这里是座尸骨山,但小孩子年轻气盛,刚开始觉得只是一些骨头,所以非要吵着来,可是当亲眼看到这么多的骨头堆积在一起,特别是骷髅头也是随处可见,视觉上的冲击也是十分强烈,使得小小年纪的他也是吓的不轻。
  相比之下,平安郎却要淡定的多,毕竟他跟随孙思邈学医多年,而且也亲手诊治过不少的病人,见识到的白骨更是不在少数,眼前的骨头虽然多一些,但依然在他的承受范围内。
  狄仁杰的年纪最小,这时也和李治一样吓的小脸苍白,但他却比李治显得要镇静的多,事实上他年纪虽小,但却比一般的孩子成熟稳重,如果不是眼前的白骨山实在太过吓人,他也不会因此而失态。
  “兵法上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可若是一国的帝王无能,就可能会出现眼前的结果!”李休这时时也叹了口气向李治三人教训道,杨广是个颇有争议的帝王,虽然他在位时立下不少的功绩,但也同样犯下无数的大错,眼前这些尸骨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错误。
  李治这时也慢慢的冷静下来,听到李休的话也是若有所思,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杨广三征高句丽,死亡的将士数以百万计,最后也没能打下高句丽,而我父皇却只用十万大军就灭掉了高句丽,如此看来,还是我父皇更英明神武!”
  “拿你父皇和杨广相比,小心你父皇知道后骂你!”李休听到李治的话也不由得笑骂一声道,李世民是公认的明君,而可惜杨广却一直是昏君的代表,李治拿他们两人相比简直是在侮辱李世民了。
  李治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不好意思的笑了,随后李休带着他们沿着白骨山的山脚转了一圈,这座山丘本来就不大,周长也不过一里左右,有些地方可能因为下雨,导致表面的土层被冲开,露出里面一层层的白骨,而有些地方却已经长出参天的大树,毕竟二十多年过去了,已经足够让一些树木成材了。
  当李休带着三个孩子转过一圈时,却发现秦琼已经亲手开始挖出了一个大坑,旁边还摆放着几具残缺不全的尸骨,看到他过来秦琼也立刻开口道:“驸马,我看没什么大问题,从明天开始,咱们就把人手调过来开始挖掘吧!”
  “也好,只不过船队那边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挖掘出来的尸骨只能暂时放在辽水河边了,另外河边还需要建一座简易的码头,方便将尸骨搬上船。”李休听到秦琼的话也是点了点头道。
  “码头的事就由你去负责吧,至于挖掘尸骨这边,我和叔宝亲自负责就行了!”马爷这时也开口道。
  李休听到这里也没有任何的异议,当下与马爷他们又商量了一下详细的分工与挖掘的方案,等到第二天时,李休他们带来的五千大军,以及刘沐抽调出来的一千人,一共六千人开始了挖掘尸骨,李休也从中抽调了几百人,在辽水河边建造了一个简易的小码头,方便运输尸骨的船只停靠。
  不过这天李道宗却忽然找到李休,还没等他开口,李休就知道他要说什么,肯定是和寻找他父亲的尸骨有关。
第1161章
李道宗寻父
  白骨山下,数千唐军被分成上百个小队,每队负责一个区域的挖掘,而被挖掘出来的尸骨也尽量的拼凑起来,然后装入袋子放到车上,最后再运输到李休修建的码头那里,为了防止下雨,李休还在码头那边修建了几个大棚子,可以暂时存放这些尸骨。
  本来以李休的想法,最少也得给这些将士们准备一口棺材,但是后来发现不太现实,因为棺木太过沉重,而且又占地方,如果都用上棺材的话,恐怕需要的船只就要多上好几倍,这对后面的运输来说简直是个灾难,所以只能用袋子先装着,等到运回中原再说。
  李休与李道宗来到这里,但刚开始却没能找到马爷和秦琼,因为他们两人也亲自加入到挖掘尸骨的队伍之中,虽然马爷的身体不好,为此李休也劝过他多次,但马爷却是执意如此,谁劝都不行,最后秦琼也只能安慰李休,说他会紧紧的跟着马爷,不会让马爷累着的,这才让李休稍稍的放下心。
  “如果不是关系到父亲的尸骨,我也不忍打扰到秦将军和马将军。”李道宗这时边走边有些无奈的道,之前秦琼和马爷给他提供了一些他父亲生前的信息,并且还答应帮他寻找,只是这几天马爷和秦琼都把精力放在挖掘尸骨上,李道宗看在眼里也不好意思打扰,但又想早点找到父亲的尸骨,所以才跑去求李休帮忙。
  “江夏王你也是一片孝心,我相信马叔和秦将军都会体谅的!”李休这时边寻找马爷边向李道宗笑呵呵的道,李道宗的心情他也可以理解,特别是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本来也不对找到父亲尸骨抱有什么希望,但却没想到忽然有了一线希望,这让他也立刻失去了方寸,恨不得立刻就找到父亲的尸骨。
  正在说话之时,李休终于看到了正在一个坑里收殓尸骨的马爷和秦琼,两人加在一起都一百多岁的人了,现在却依然和周围那些年轻的将士一样,不怕脏不怕累的收殓尸骨,马爷身体不好抡不动镐头,所以秦琼就负责挖掘,而马爷则负责拼捡尸骨,两人的动作虽然不快,但却收拾的比其它人都要仔细。
  “马叔、秦将军,上来休息一下吧,我给你们带来一些茶水!”李休这时笑呵呵的向马爷和秦琼笑道,同时扬了扬手中的水壶,里面装着他来之前准备的茶水。
  马爷和秦琼听到李休的话,也看到跟在他身边的李道宗,也知道他们找自己肯定有事,于是就一声放下手中的工具,然后顺着梯子爬了上来,洗了把手这才接过李休的水壶喝了几口,只见马爷这才率先开口问道:“怎么,有什么事情?”
  李休这时与李道宗对视一眼,随后这才开口道:“马叔您怎么忘了,之前您和秦将军不是说要帮江夏王寻找东平王的尸骨吗,现在咱们这里挖掘尸骨的事进行的十分顺利,所以江夏王想要趁现在去寻找他父亲的尸骨,哪怕找不到,也能求个心安。”
  一听李休提起这件事,马爷当下也是一拍脑门道:“你看我这年纪大了,脑子真的不能用了,前几天我和叔宝还讨论过这件事,而且还画了张草图,本来想给江夏王了,结果却被我给忘了。”
  “马将军客气了,那张图在哪里,能找到我父亲落水的地点吗?”李道宗这时也急切的开口问道。
  “图在我住的地方,不过你们光看图未必能找到,叔宝的记性好一点,所以不如就让叔宝陪你去一趟吧!”马爷当下再次开口道,他的年纪大了,不但身体不行了,连记忆力都大不如从前,做事都有些丢三落四的了。
  “秦将军愿意亲自去一趟那就太好了,在下再次谢过两位将军!”李道宗听到这里也再次向马爷和秦琼行礼道,寻找父亲尸骨的事本来把握就很小,如果秦琼愿意亲自一趟,那么也能增加不少的希望。
  秦琼是个一言九鼎的人,答应了李道宗的事自然不会推辞,这时天色还早,而且秦琼说当初他们遇到李道宗父亲手下的地方也离这里不远,所以他们也立刻就出发,李休刚好也闲着没事,所以就和他们一起去了,顺便还去了马爷住的地方将他之前画的草图取了出来。
  当下秦琼带着他们沿着辽水继续向上游走,一边回忆一边对照马爷给的草图,走了大概十里左右,前面出现辽水的一条支流,只见秦琼这才停下来站在支流与辽水交汇的地方道:“当初我们就是在这里遇到的东平王的属下,他们就是在渡过这条支流时,遇到了高句丽的伏兵,结果东平王的船只不幸倾覆,当时东平王身穿重铠,一下子就沉入到河底,再加上当时太乱,也根本来不及救援。”
  “那秦将军知不知道我父亲落水的位置?”李道宗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再次追问道,虽然他知道就算知道了落水的位置,恐怕想找到父亲尸骨的可能性也依然很小,毕竟就算尸骨沉在河底,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天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其它的变故,比如若是这条河发大水的话,恐怕尸骨早就被冲的没影子了。
  听到李道宗的话,秦琼也再次露出回忆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终于再次开口道:“当时我们遇到那支败兵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而据他们说的情况推断,应该是中午左右渡河时遇到敌人袭击,所以咱们可以沿着河向上游走上半天,就算位置不太准,但也能找到个大概的范围。”
  李道宗听到秦琼的话也是大喜过望,当下沿着这条支流向上游走去,现在已经是下午了,最后走到傍晚时分才停下来,这里的河水比较平缓,十分适合渡河,李道宗立刻让人在这里立下旗子做个记号,然后这才和李休他们一起回去,准备挑选一批水性好的将士来这里,以立旗的地方为中心下水寻找,虽然希望渺茫,但他也不会轻易的放弃。
第1162章
小神医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道宗每天都带着一帮水性不错的将士去河里寻找尸骨,不过二十多年过去了,哪怕尸骨依然在河底,恐怕也被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淤泥,现在又没有后世的技术手段,光凭人力去寻找的效率也十分低下,所以刚开始的几天也并没有任何的收获。
  马爷和秦琼依然忙着挖掘尸骨的事,现在光是挖掘出的尸骨就已经过万,码头那边的简易仓库几乎都快堆不下去了,万幸的是这时船队终于赶来了,这些尸骨也开始被搬运上船,不过那些船主一个个都是哭丧着脸,毕竟他们的船大都是用来运货的,结果现在却被用来运送尸骨,虽然这些尸骨早就没什么味道了,但毕竟有些不吉利。
  李休也知道这些船主不愿意,这也很正常,毕竟这些商人可不会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不过谁让他们是大唐的百姓,这时也必须要尽一些责任和义务,更何况朝廷也不是白用他们的船,日后也会有一定的补偿,比如税收的减免等等,所以他们也不算亏。
  随着船队的到来,这个临时修建的小码头也热闹起来,特别是新城那边本来就住着不少商人,听说这边来了船队,立刻就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跑来做生意,别看辽东这边人烟稀少,但特产却不少,最为出名的就是皮毛和人参。
  而那些船只的船主也都是人精,来的时候也没有空船,船上也都装着不少的货物,本来就是想换一些特产回去贩卖,所以两边也是一拍即合,短短几天的时间,码头边上就形成了一个热闹的集市,各种土特产都在这里交易。
  李休也对上面的这种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些商人和船主都不容易,只要不耽误运送尸骨,哪怕是在船上挟带一些货物他也当做没看见。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郎也在码头上支了个医摊,开始给来往的客商治病,本来他在来的路上,只要遇到病人就会出手医治,这也是他外出游历的主要目的,有时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长一点,他就干脆在街上支个摊子免费行医,增加自己的行医经验。
  事实上刚到新城时,平安郎也在城中开始免费行医,而且他的医术深得孙思邈的真传,虽然刚开始因为年轻,使得很多病人对他不信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治好的病人也越来越多,结果他也被不少人称为“小神医”。
  现在城中的不少人都跑到了码头上,而且跑船的人大都会落下一些腰酸腿疼或是肠胃上的毛病,甚至有时不小心,受伤出血也是难免,所以平安郎就在将行医的摊子搬到码头上。
  因为之前有小神医的名头,所以平安郎的行医摊子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使得他根本忙不过来,最后无所事事的李治和狄仁杰也跑来帮忙,虽然他们不懂医术,但打打下手还是可以的,当然他们也隐瞒了身份,所以那些治病的人恐怕做梦都不会想到,一位大唐的皇子竟然会在这个简陋的小码头帮人治病。
  当然为了保证李治他们三人的安全,李休也派了不少人保护他们,只不过这些人都换上了便服,混在周围的人群里,结果刚开始还有几个小混混看到李治他们三个孩子好像很欺负的样子,结果很快就被侍卫打的满地找牙,最后直接扔到辽水河里,差点没把他们给淹死,经过这件事后,所有人都知道李治三人不好惹,再也没有人敢来闹事了。
  李休这段时间也很忙,毕竟挖掘出来的尸骨要装上船,船队虽然有带队的官员,但也要由李休亲自调度,尸骨上船有时还需要李休监督,尸骨也要全都编号,每艘船上装运的尸骨都有记录,这样防止尸骨在运输途中遗失等等,这些事情看似都不大,但一件件的堆积起来,也足够让人忙的脚不沾地。
  “驸马!找到了!”这天傍晚,李休刚把事情处理完,正准备去带上平安郎三人回新城休息,却没想到李道宗风风火火的冲进来大声叫嚷道。
  “找到了?找到什么了?”李休刚开始没有反应过来,过了片刻这才一脸惊喜的道,“难道说你已经找到东平王的尸骨了?”
  “哪有那么容易?”李道宗听到李休的话却是苦笑一声,不过随后又转而喜形于色的道,“虽然没找到我父亲的尸骨,但下水的人却在河底发现了一些尸骨,而且还有残破的铠甲和武器碎片,只是这些东西锈的太厉害了,根本分辨不出本来的模样,也不知道死的是当初的隋军还是高句丽人?”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道宗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不过虽然不能确定那些尸骨的身份,但总归是件好事,我准备明天请秦将军和马将军再去一趟,让他们看看打捞出来的东西,如果能确定那里就是当初我父亲落水的位置,我就让人把所有尸骨都打捞出来,哪怕找不到我父亲的尸骨,也可以把这些尸骨都运回去安葬,反正总有一具是我父亲。”
  听到李道宗后面的话,李休也感觉有些哭笑不得,但仔细一想,却也觉得李道宗的做法十分合理,所以他也开口赞同道:“这倒也是个办法,另外这段时间我也打听了一下,得知那条河在刚开春的两个月流量很小,实在不行可以等到明年,到时在上游把河水堵住,这样更加方便寻找。”
  “这也是个办法,其实我也有这样打算,实在不行我就向陛下请求调到辽东这边来,哪怕是花个几年,也要把那条河给翻个遍!”李道宗当即也是点头道,他现在也想明白了,寻找尸骨这件事急不来,所以他也做好了长时间呆在这里的准备。
  第二天一早,李道宗请了马爷和秦琼过去,李休本来也想跟着一起去,但却没想到长安那边却传来一个消息,结果当李休听到这个消息时,也不由得把自己一个关在房间里沉思,几乎一整天都没出门。
第1163章
注定的悲剧
  李休之所以辞掉官职来辽东,除了当初已经答应了马爷,要陪他来一起收殓尸骨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想要远离朝堂,毕竟本来就不喜欢朝堂上的纷争,前些年因为某些原因,使得他一步步的陷入朝堂之中,现在总算可以找机会抽身而出了。
  不过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李休没有告诉任何人,那就是因为李承乾,虽然他辞官也和李承乾有着很大的关系,但那只是个导火索,真正的原因却只有李休一个人知道,甚至连平阳公主他都没有告诉。
  当初李承乾在五六岁时,就被李世民强送到李休那里学习,当时李承道还在,兄弟二人的感情还很好,每次都是李承道带着李承乾一起去李休那里,而李休也对李承乾很喜欢,对他的教育也一直没有放松过,后来玄武门之变依然像历史上那样发生,李休也更加注重对李承乾的教育,希望可以扭转李承乾在历史上的命运。
  本来一切都挺顺利的,李承乾从小就聪明,性格也十分的大气,能够听得进别人的话,至少在李休看来,李承乾一点也没有历史上那种刚愎自用、不听人言的样子,可是却没想到李承乾才刚成年,性格却越来越像原来历史上的那个李承乾了。
  后来也李休也分析过李承乾性格变化的原因,最后猜测很可能是因为李承乾从小到大都过的太顺了,根本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结果在感情上却栽了个大跟头,当然这也不能怪七娘,甚至七娘到现在都不是很肯定李承乾是不是喜欢她?
  不过李承乾在感情上的挫折并不是他性格大变的主因,只能说是一个诱因,真正让李承乾坠落下去的,还是因为他的太子之位,李承乾从小就被立为太子,他又是个早慧的孩子,因此也早早的懂得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可以说他从小就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太子,以便日后能接下皇位造福百姓。
  可是后来李承乾因为一时的放纵,导致一条腿残疾,这也直接导致了李世民的态度有所变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让李泰住进武德殿,虽然最后因为群臣的反对导致李泰没能真正的入住,但这件事已经伤到李承乾的心,毕竟他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子准备了十几年,最后却被他最为亲生的父亲抛弃,这个打击对他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
  再加上后来长孙皇后去世,一下子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李承乾的性格也在那个时期开始了转变,当时李休已经有所察觉,所以也尽力的规劝,但是非但没有效果,反而导致他和李承乾的关系也因此而破裂,灭掉高句丽后他回到长安想见李承乾,也是想最后再努力一下,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他和李承乾的关系彻底破裂了。
  李休是个穿越而来的人,熟知历史的他十分清楚的知道,按照李承乾现在的性格,最终肯定也会像原来的历史上那样,就算李世民不杀他,也不可能再保住太子之位,最后只能凄凉的死去。
  虽然李休和李承乾的关系破裂了,但对方毕竟是他的学生,李休也不忍心眼睁睁的看着李承乾一步步的踏进深渊之中,想帮他,对方却还不留情,这让李休也十分的伤心,索性也就辞了官,这样眼不见心为净,另外日后李承乾若真的走上历史的老路,也免得自己被他牵扯进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3/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