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515

第1102章
改变计划
  船舱之中,苏定方脸色铁青的端坐在那里,高大魁梧的身形却是一动不动,似乎是在和别人较劲一般,不过只有他自己知道,现在他其实正在和自己较劲,因为随着船只的每一次晃动,他都会感觉肚子里像是排山倒海一般,不过他却意志来强压着肚子里的不适,不让自己吐出来。
  晕船这种事苏定方之前也知道,甚至他们到达登州后,还特意坐上船在登州附近转了转,感觉也不是特别难受,而且苏定方觉得晕船这种事只会发生在身体不好的人身上,自己的身体强健,在战场上有万夫不挡之勇,因此也没把晕船的事放在心上。
  可是直到他真正的出了海才发现,晕船这种事和身体强不强壮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比如他手下有个校尉身高九尺,而且还天生神力,一拳能把一匹马打倒,可是上了船却比其它人晕的更厉害,吐的是昏天暗地,现在已经像是一竣烂泥似的倒在地上起不来,现在别说打仗了,估计一个三岁的孩子都能拿把刀宰了他。
  苏定方晕船的反应也比较强烈,但是他身为主将,自然不能像其它人那样吐的到处都是,否则哪还有脸面见自己的下属?所以他就把自己关到船舱里不出门,而且强忍着肚子里的恶心不吐出来,结果越忍是越恶心,每一次想吐的感觉都比上次要强烈。
  “哇~”最后苏定方也终于忍不住,一个箭步冲到船舱的角落,趴在一个木桶边上狂吐起来,不过等到吐出来后,他却感觉舒服多了,只不过身上有些软绵无力,不过比刚才要好多了,当下他挣扎着站起来,然后躺下休息了一会,等到天快黑时,这才感觉身上有了力气。
  “咚咚咚~”不过也就在这时,苏定方忽然听到外面有人敲门,随后传来裴行俭有气无力的声音道,“先生,学生有事情要和您商议!”
  “进来吧!”苏定方听到是裴行俭求见,当下也开口道,虽然他向在还有些虚弱,但已经感觉好多了,而且听裴行俭的声音,估计他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果然,随着船舱门被推开,脸色惨白的裴行俭也走了进来,甚至连走路都有些发飘,苏定方当下也指了指船舱里的椅子道:“坐吧,守约你的身体怎么样了?”
  “从昨天到现在吐了好几次,不过今天下午好多了,已经能喝点水了,就是四肢还有点发虚。”裴行俭这时也苦笑一声道,从昨天到现在,他可是一点东西都没吃,因为吃什么就吐什么,船上其它晕船的将士也和他差不多,现在一个个都是半死不活的。
  “我也差不多,没想到海上的风浪竟然这么大,其它船上的兄弟们都怎么样了,另外这么吐下去也不是办法,海军的人有没有办法治疗?”苏定方这时打起精神开口问道,他们这次可是要突袭平壤城的,可是现在将士们一个个都吐成这样,别说打仗了,恐怕连武器都拿不起来。
  “其它船上的兄弟也都差不多,晕船者达到十之七八,只是症状有轻有重罢了,而且我也向海军的人打听过了,根本没什么治疗的办法,不过一般只要挺过三五天,也就慢慢的适应了。”裴行俭当即再次回答道。
  一听到没有治疗晕船的办法,苏定方也有些头疼的道:“三五天虽然不长,但估计到时咱们也到了平壤沿海,到时就算是开始恢复,估计也需要多休息两天,这可就麻烦了。”
  “学生也是为这件事来的,之前我问过刘仁愿,他说估计四五天左右就能到达平壤沿海,可是到时就算咱们不晕船了,恐怕许多将士的身体也没有休养好,到时根本没办法打仗,所以学生觉得这件事要必要与先生商议一下!”裴行俭这时也露出凝重的表情道。
  之前他和苏定方都有些太小看海上的风浪了,虽然海军的人一再告诫他们可能会晕船,但他们也没放在心上,结果都低估了晕船造成的影响,毕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特别是苏定方率领的都是骑兵,对体力的要求也更高。
  听到裴行俭的话,苏定方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守约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我今天和刘仁愿聊了一会,上次张亮张将军率兵赶往卑沙城时,他也参与了护送,而且以前也曾经去过平壤附近,据他所说,平壤沿海有一些岛屿,有些还比较大,上面有淡水,可以供军队短暂驻扎,所以我觉得咱们不必急着登陆,可以先找一个大点的岛屿休整一下,然后再上岸也不迟!”裴行俭当下将自己的意见讲了出来道。
  高句丽也有海军,不过之前张亮渡海时,大唐海军就与高句丽海军爆发出一场大战,结果自然是以唐军的胜利而告终,高句丽的海军被消灭大半,剩下的也缩在港口中不敢出来,所以在海上时,唐军至少还是安全的,但若是一登陆,肯定会面临高句丽人的围攻,所以他们也必须以最好的状态登陆。
  听到裴行俭的建议,苏定方也露出思索的表情,虽然李世民没有规定他必须在什么时候攻打平壤,但他也急忙能够早点登陆,只要自己的大军出现在平壤附近,就能让整个高句丽惶恐不安,到时前线的压力也会减少,甚至若是他能一举打下平壤城,活捉泉盖苏文,那可就是天大的功劳,日后封一个国公应该不成问题。
  不过想到现在军队的状况,苏定方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道:“好吧,明天我找丘将军商议一下,看看能否找个靠近平壤的岛屿休整一下,然后再登陆!”
  丘将军正是这次护送他们的海军主将,也是刘仁愿的顶头上司,名叫丘孝忠,之前也正是他率领唐军的海军与高句丽水军决战,在距离泊沟口不远的海面上,一举灭掉了对方的主力,这也使得他在海军中威望极高,像更改作战计划这么大的事情,裴行俭和刘仁愿肯定做不了主,最终也需要苏定方找丘孝忠去谈。
  看到苏定方同意自己的意见,裴行俭也是松了口气,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苏定方渴望立功的心思,因此之前还真有些担心他会不顾将士们的身体强行登陆,幸好苏定方是个理智的人,不会轻易被自己的情绪左右。
  休息了一晚之后,苏定方终于感觉身体好多了,似乎是已经适应了海上的颠簸,这时他身体强健的好处也终于显现出来,至少他比别人恢复的要快,甚至早上还喝了碗稀粥,而比他年轻的裴行俭却还是吃不下去任何东西。
  当下苏定方也立刻找丘孝忠商议事情,对方之前倒是多次提醒苏定方海上可能遇到的情况,可是苏定方却一直不当回事,这次主动提出要找个岛屿休整一下,这让丘孝忠也不由得取笑了他几句,不过最后也同意下来。
  几天之后,苏定方他们的船队到达平壤的外海,然后找了座比较大的岛屿停靠,本来岛上还有些高句丽渔民,不过在唐军到来之后,立刻将岛上渔民都集中起来,主要是怕这些人去岸上报信,毕竟苏定方他们要达到突袭的效果,就绝不能走漏军队的消息。
  与此同时,平壤城一座规模宏大的府邸之中,泉盖苏文眉头紧皱的坐在那里,看着手中刚刚收到的消息沉默不语,这份情报是从安市城那边快马加鞭送过来的,上面写着安市城已经陷落,而杨万春也已经自刎身亡,唐军随时都可能杀到平壤城下。
  其实对于安市城的陷落,泉盖苏文也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之前当听到高延寿的十五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时,他就已经猜到了这个结果,毕竟安市城那边只有几万人,哪怕杨万春再有能力,也无法弥补兵力上的差距,因此他也根本没有想过派兵支援,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杨万春竟然能撑过唐军第一轮的进攻,甚至若是他能再撑上几天,说不定他也会考虑一下派出援兵。
  当然了,泉盖苏文之所以没有派出援兵,除了上面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高延寿的十五万大军被歼灭,使得他手中根本无兵可用,平壤城倒是有几万守军,可是他根本不敢动用,因此这段时间他也拼命的集结军队,为此甚至将一些城池的守军都调了过来,毕竟现在这种情况,保住平壤城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其它城池丢了也无所谓。
  平壤城是高句丽的都城,两百多年前,高句丽第24代王高连,也就是长寿王迁都到平壤,经过两百多年的经营,现在的平壤城也是一座坚固的大城,不过平壤周围一片平原,几乎无险可守,若是唐军攻来,泉盖苏文唯一能凭借的也只有厚重的城墙了,当然,他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只是现在他还没有下定决心。
第1103章
泉氏父子
  泊沟口位于鸭绿水,也就是后世的鸭绿江的下游,十分的靠近出海口,而且这里的地势险要,鸭绿江也足够宽阔,再加上这里又是从辽东进入平壤的交通要道,因此早在两百年前,高句丽人就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坚固的城关,也就是泊沟口。
  本来泊沟口这里驻扎着三万多高句丽精兵,但是之前高延寿支援安市城,却几乎将后方的精兵抽调一空,毕竟当时的高句丽还报着几分奢望,希望可以将唐军挡在安市城外,因此泊沟口的守军也抽调了两万,却没想到高延寿的十五万大军被全歼,这也使得泊沟口只剩下一万守军,可以说兵力十分的空虚。
  安市城陷落后,接下来唐军肯定会发兵攻打泊沟口,随后就会兵临平壤城,而泉盖苏文虽然拼命的集结兵力,但现在手中能用的也只有五万大军。
  所以泉盖苏文现在也面临着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要么将这五万大军派到泊沟口,凭借泊沟口的险要抵挡唐军,要么是留下这五万大军,以平壤城坚固的城墙来抵挡唐军,毕竟平壤城的城墙可比泊沟口的关隘要强多了,只不过平壤周围一片平原,根本无险可守,因此在地势上又不如泊沟口。
  可以说泊沟口和平壤城各有优缺点,如果以前兵力充足的话,泉盖苏文肯定是两个都守,可是现在兵力空虚,守了一个就不能守第二个,比如他把兵力都派到泊沟口,万一泊沟口陷落的话,那么平壤城就会像是一个被扒光衣服的女人,整个高句丽将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
  也正是考虑到上面的这个问题,泉盖苏文几乎一整晚都没有睡着,等到凌晨时,索性从床上爬起来,然后来到书房打开地图,仔细的查看泊沟口与平壤周围的地形,顺便对比一下两地的优缺点。
  等到天快亮时,泉盖苏文终于一拍桌子做出了决定,当下开口对外面吩咐道:“召男生和男建进来!”
  泉盖苏文有几个最信任的人,以前的高延寿和高惠真也在其中,不过随着他们两人战败后投降大唐,这让泉盖苏文也是又气又恨,甚至觉得这些外人不值得信任,于是开始着重培养自己的儿子,其中他的长子叫泉男生,次子叫泉男建,两人也都已经成年,而且能力都相当不错,因此现在也成了泉盖苏文最信任的人,平时有什么事情也都尽量吩咐给两个儿子去做。
  “父亲!”不一会的功夫,就见两个年轻人走进书房向泉盖苏文行礼道,其中右边的那个中等身材,皮肤白皙长相斯文的正是长子泉男生,而左边那个身材魁梧,相貌与泉盖苏文十分相似的年轻人,则是次子泉男建。
  “嗯,军队和物资都准备的怎么样了?”泉盖苏文当下打量了一下两个儿子,然后这才开口问道,高句丽的军政大权都被泉盖苏文抓在手中,但他也不可能事事亲为,比如之前招募军队和组织后勤的事,他就分别交给两个儿子来掌管。
  “启禀父亲,物资的调度倒是很顺利,毕竟平壤城中本来就储存着大量的物资,但是城中的人口也多,现在所有物资都优先供应军中,城中的物资就有些短缺了,以我的估计,城中的物资顶多只能支援两三个月,而那时就要到冬天了,所以最好还是要想办法从其它地方调集一些物资来才行。”只见泉男生这时第一个开口道。
  泉男生喜好读书,特别是对中原文化十分的倾慕,以前还专门请过一个精通儒学的先生教他学习儒学,甚至在十五岁时,当时大唐与高句丽还有一些来往,所以他曾经亲自去过大唐游历,回来后也帮着父亲泉盖苏文处理一些政务,所以现在政务方面的事情,一般都是由他来代泉盖苏文处理,当然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泉盖苏文点头才行。
  “现在咱们已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对于咱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打退唐军的进攻,这样才有时间去考虑其它的事情,所以男生你不要考虑其它的事情,全力支持军队就是了!”泉盖苏文这时却是沉声道,他何尝不知道城中的物资吃紧,但现在若是不能打退唐军的进攻,那整个高句丽都没了,还考虑其它的事情做什么?
  “父亲说的极是,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操练招募的军队,虽然这五万大军不如以前的精锐,但经过这段时间的操练,也已经相差无几,而且咱们是守城,以平壤城的坚固,恐怕唐军没有二十万的大军,恐怕打不下平壤城!”泉男建听到父亲的话也点头称是道,顺便也夸了自己练兵的成果。
  “二弟你不要太自信了,安市城的防御并不比平壤差多少,可是最后还是陷落了,而且据我所知,唐军的火器犀利无比,哪怕再坚固的城墙都可以炸开,到时没了城墙,我们又拿什么去抵挡唐军?”泉男生这时却是开口反驳道。
  “大哥你也太高看安市城了,区区一个地方上的小城,怎么能和咱们高句丽数百年的都城相比?而且这里又有父亲亲自坐镇,难道你觉得父亲还比不上杨万春吗?”泉男建这时却是话中带刺的再次开口道。
  他们虽然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两人都已经成年,而且能力都不差,特别是泉男建很有野心,一直想要取代录男生接替父亲的位置,从而成为高句丽的第一人,因此他们兄弟之间也是矛盾重重,只是平时有泉盖苏文压着,所以还没到完全撕破脸皮的程度,但平时一些或明或暗的争斗却早已经开始了。
  “好了,现在大敌当前,你们兄弟若是还不能同心协力的话,那咱们拿什么去打败唐军?”就在这时泉盖苏文却是猛然一拍桌子怒声道,平时他对两个儿子间的争斗还是十分宽容的,可是现在大敌当前,他可没耐心再让两个儿子来分个高下。
  看到父亲发怒,泉男生和泉男建两兄弟也立刻不敢再开口,而这时泉盖苏文再次看了看两个儿子,然后这才缓缓的道:“昨天我想了一整晚,终于做出一个决定,我要亲自带兵去驻守泊沟口!”
第1104章
泉盖苏文的决定
  “什么?”听到父亲说要亲自带兵去泊沟口,泉男生和泉男建也都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随后就只见泉男建抢先开口道,“父亲您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泊沟口虽然险要,但毕竟不如平壤城这么坚固,父亲为何舍近求远?”
  “不是我要舍近求远,而是我已经慎重的考虑过了,平壤城高池深,可以称得上是天下有名的坚城,凭借着这样的坚城,似乎有很大的希望挡住唐军,只要拖到冬天,到时唐军就不得不退兵了。”
  说到这里时,只见泉盖苏文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不过你们不要忘了,说起天下最坚固的城池,却要数大唐的长安、洛阳等大城,男生曾经去过大唐,应该见过那样的大城吧?”
  听到父亲忽然问起自己,泉男生当即也是一愣,随后就立刻反应过来开口道:“是的,我曾经有幸见过洛阳城,在见到洛阳城之前,我一直以为平壤是天下最坚固紧高大的城池,可是见到洛阳我才发现,平壤与之相比实在相差太多了,甚至中原一些不太出名的城池,就可以与咱们平壤城相比。”
  “不错,咱们高句丽与大唐的国力相差太大,哪怕像平壤这样的都城,放在中原也只不过是座十分普通的城池,中原人一向擅长于建造坚固的大城,因此也以擅长于守城,反过来说,善于守城者,必然也善于攻城,这点你们可以从唐军的战绩上就能看出来,哪怕是安市城,不过才撑了半个月,其它的城池大部分连十天都撑不到,你们觉得咱们平壤能撑多久?”泉盖苏文说到最后也不由得开口反问道。
  听到父亲的话,泉男生和泉男建也不由得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实际上泉盖苏文说的这些虽然都是实情,但是身为高句丽人,想要让他们从心底里真正的认识到高句丽与大唐相差甚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特别是因为当初前隋时,中原的大军三败于高句丽,随军的尸骨堆成的京观还在辽水东岸,更让高句丽人在面对唐军时,有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觉得中原人不过如此,甚至连泉盖苏文也有这样的心理,所以之前才会派高延寿率领十五万大军主动迎敌,这才导致了安市城下的惨败。
  不过十五万大军的覆没,却也把泉盖苏文给打醒了,这几天他经过冷静的思考后,终于正视了自己一方与唐军的差距,同时也明白了平壤城虽然坚固,但是相比之下,泊沟口那边险要的地势对他们来说才更有利,所以他才做出亲自率兵驻守泊沟口的决定,若是连泊沟口也挡不住唐军,那只能说是上天要亡他们高句丽。
  “父亲,除此之外真的没有其它的办法了吗?”泉男生这时沉思了片刻,最终抬起头面带悲痛的问道,他身为长子,也是最了解泉盖苏文的人,甚至他这时也已经猜出,泉盖苏文这次去守泊沟口,恐怕已经带着必死之心。
  “唐军来势汹汹,而且那位大唐皇帝也是野心勃勃,一心想要灭掉咱们高句丽,现在唐军占据着优势,他们自然不会轻易退兵,咱们除了硬拼之外再也它法!”泉盖苏文这时也是叹了口气道,本来他杀了荣留王后,本以为可以成为高句丽的第一人,却没想到这还不到一年,就招来了唐军的大规模进犯,甚至说不定高句丽会亡在他的手中。
  “父亲,中原人一向喜欢虚名,所以能不能派人求和,到时送上些钱财美女,甚至可以将土地割让给对方一些,说不定可以让唐军退兵?”泉男生这时再次建议道。
  “你太天真了,大唐之所以铁了心的要灭掉咱们,可不是为了贪图咱们手中的钱财和土地,而是因为当初前隋三败于咱们高句丽之手,所以大唐想要证明他们比前隋要强,可以说在大唐眼中,咱们就是中原王朝的试金石,要么大唐将咱们这块试金石砍断,要么就是大唐手中的刀折断,没有第二种可能!”泉盖苏文听到儿子的话却是冷笑一声道。
  听到父亲的话,泉男生也不由得露出犹豫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试探着再次开口道:“若是大唐铁了心的要灭掉咱们,而以国内现在的情况,也实在无力抵抗唐军,所以我觉得不如……”
  “住口!”没等泉男生把话说完,泉盖苏文就怒吼一声打断了他,因为他知道儿子要说什么,随后又十分恼火的道,“我们泉家男儿顶天立地,哪怕是战死沙场,也不会辱没了祖先,可若是屈膝向敌人投降,那日后还有什么脸面活于世上?”
  泉盖苏文性情刚烈,脑子里就从来没想过投降的事,所以听到儿子有投降的意思,立刻也是心中火气,而泉男生看到父亲发火,当即也低下头不敢再说什么。
  旁边的泉男建看到自己的大哥挨骂,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几分欣喜的表情,而且这么好的表现机会,他自然也不肯放过,因此也立刻开口道:“父亲说的极是,咱们泉家男儿绝对不能投降,而且这次唐军本来就是打着为荣留王报仇的旗号,所以就算咱们肯投降,恐怕唐军也不会放过我们!”
  听到次子的这些话,泉盖苏文脸上的怒容也稍减了几分,当下点了点头道:“男建你倒是挺有见识,现在国内肯定有不少人暗中与大唐联络,这些我也都知道,只是别人可以投降,但是我却绝不能降,大唐也不会让我投降,因此咱们只能死战到底!”
  “父亲恕罪,儿子知错了!”泉男生听到父亲夸赞弟弟,当即也急忙认错道,他虽然是长子,但是泉男建却最受父亲的喜爱,因为他不但与父亲长的像,连性格也很像,所以平时也极受父亲的重视,连兵权都交给了他,这让泉男生也感到有种危机感。
  若是放在平时,泉盖苏文恐怕会狠狠的骂泉男生一顿,但今天他似乎没有骂人的心情,当下再次开口道:“算了,你以后也休要再提什么投降的事,这次我率兵去泊沟口,男建就随我一起前去,平壤城这边就交给男生你了!”
  “父亲放心,我绝对不会让平壤城出任何乱子!”泉男生看到父亲非但没有怪罪,反而还把后方的所有事宜交给自己处理,当即也是大喜过望,随即就大声保证道,这让泉男建也有些不满的瞪了自己的大哥一眼。
  “你的能力我倒是放心,唐军这次来势汹汹,我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杀到泊沟口,所以我决定三天之后就动身,到时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后勤的通畅,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把握挡住唐军!”泉盖苏文这时再次叮嘱道,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特别是对于守城来说,需要的物资更多,所以后勤方面绝对不能出问题。
  “儿子明白,绝对会全力保障前军的物资!”泉男生再次开口保证道。
  “大哥,我和父亲的性命可全都交到你的手上了,到时你可千万不要让我们失望啊!”正在这时,只见泉男建忽然开口道,言语中也暗含着几分讽刺。
  “二弟放心,事情的轻重缓急我还是能分清的,我在这里先预祝父亲与二弟你们得胜归来!”泉男生却像是没有听出泉男建话中的讽刺似的,当下微笑着开口道。
  泉男建碰了一个软钉子,当下也感到有些无趣,而泉盖苏文这时却是瞪了两个儿子一眼,然后又与他们商议了一下率兵赶往泊沟口的具体事宜,这让泉男生两兄弟也收起了敌视的态度,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最后终于制定出一个计划来。
  等到事情商议完后,这时已经是中午了,泉盖苏文让人准备午饭,然后由两个儿子陪着吃了顿饭,也许是因为做出了决定,所以泉盖苏文也感觉心中轻松了许多,午饭也吃的十分尽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