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5/515

  羊骨头打底,等到汤煮开了之后,苏定方将羊肉和鱼肉一起倒进去煮,据说这样吃起来更鲜,因为鲜字就是鱼和羊合起来。裴行俭先陪着苏定方闲聊了几句,然后就开口道:“将军,咱们旁边驻扎的河东军也离开了,也不知道李将军在前面打的怎么样了?”
  “李将军在前边打得倒是很顺利,另外我这里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只见苏定方这时将一块半熟的羊肉在辣椒粉里滚了一下,然后就塞到嘴里边嚼边道。
  “好消息?难道说程将军那边来调令了,要让我们开赴前线吗?”裴行俭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兴奋的表情问道,现在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有这个消息才能称得上是好消息。
  “调令倒是真的,不过不是给我们的,而是给登州的张亮张将军的,程将军已经命令他们从登州出海,直接杀向高句丽的卑沙城,当初前隋之时,来护儿就曾经攻破卑沙城,这次就要看张将军的了!”苏定方这时笑呵呵的开口道。
  “啊?不是给咱们的啊,那这算什么好消息?”裴行俭听到苏定方的话也不由得露出失望的表情道。
  “哈哈~看你失望的样子,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张将军的调令对咱们来说还真是一个好消息!”苏定方这时一脸神秘地笑道,其实从裴行俭进来时,他就猜到了对方的目的,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为了吊一下对方的胃口罢了。
第1078章
御驾亲征
  正月刚到,南方就吹来一股暖风,一下子使得气温升高了不少,正午时穿着厚厚的冬装有时还会出汗,而随着天气的转暖,李世民也加快准备御驾亲征的事,之前朝堂上虽然一片反对之声,但他终于还是如愿了,因为他把魏征给调出长安了。
  说起来在反对李世民御驾亲征的大臣之中,就数魏征反对的最为激烈,当然也数魏征的胆子最大,有时脾气上来了,直接梗着脖子与李世民硬顶,丝毫不肯让步,对此李世民也拿他没办法,有时也不得不选择妥协。
  不过就在十天前,李世民却耍了个小花招,他说自己有天晚上梦到父亲李渊,而且父亲的脸色不太好,于是李世民就担心父亲的献陵那边是不是出了问题,于是就命魏征去查看一下,这件事关系到李渊,魏征也没办法推辞,于是只能离开了长安,结果魏征前脚刚走,李世民就召集群臣议事,硬是通过了自己御驾亲征的决议。
  等到魏征得到消息赶回来时,事情都已经通过了,差点把老头给气死,后来魏征不甘心的数次进宫想要见李世民,结果李世民全都是避而不见,据说魏征几次想闯进宫去,都被人请了出去。
  “李休、无忌,朕要去辽东,虽然安排了太子监国,但也需要有一个得力的大臣留在这里,所以朕想从你们之中选一个留下,你们谁愿意留下辅佐太子?”李世民这时一脸严肃的开口道,朝中虽然还有房玄龄等人留任,但是李世民还是不放心,所以才想将李休或长孙无忌留下一个,这样他才能安心的去辽东。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休和长孙无忌也不由得对视一眼,随后只见长孙无忌主动站出来道:“陛下,还是我留下吧,毕竟我对政务比较擅长,而驸马在之前的灭突厥之战时,主管后勤的调配,这次去辽东也能帮到陛下!”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感激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因为他的确想去了辽东,因为马爷的心愿未了,而他又不能去辽东,所以只能自己代他去了。
  李世民似乎也知道李休那边的情况,看到长孙无忌愿意留下,当下也点了点头道:“好,既然无忌愿意留下,那李休你就陪我去辽东走一趟,估计等到今年夏秋之季,咱们就可以踏上平壤城了!”
  说到最后时,李世民也显得十分乐观,长孙无忌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笑道:“陛下亲自出马,区区一个高句丽自然手到擒来,不过陛下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毕竟现在不比当初,陛下身系天下的安危,万万不可轻身冒险!”
  “无忌你放心吧,朕心里有数,而且还有李休等人跟着,就算朕想冒险,恐怕他们这些人也不会同意!”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的叮嘱,当下再次一笑道。
  “陛下,秦将军他……”
  李休本想替秦琼求一下情,希望李世民也能带上他,不过他还没有说完,就见李世民淡笑道:“叔宝当年曾经多次参与过辽东之战,对那边的情况也十分的熟悉,所以朕这次自然也会把他带在身边,哪怕不上战场,他也能给朕提点建议!”
  听到李世民真的带上了秦琼,这让李休也不由得心中一松,当下躬身施礼道:“陛下英明,秦将军此去必定可以让大军进行的更加顺利!”
  除了秦琼之外,李世民带了不少其它的大臣,其中最重要的除了李休和秦琼外,还有岑文本、马周等比较年轻的干臣,其中岑文本也是李休的老部下,当初攻打突厥时,他就协助李休负责后勤的调度。
  李世民与李休、长孙无忌商议了大半天,这才让他们离开,而在出了两仪殿后,李休也立刻向长孙无忌行礼道:“无忌兄,这次多谢你了!”
  “驸马客气了,我本来也想留下来,倒是你也要小心了,毕竟辽东苦寒,条件也十分恶劣,你可要注意身体!”长孙无忌这时却是一笑道,他说的也是实话,毕竟他这个人对权势比较看重,这次李世民离京,他名义上是辅佐太子,实际上朝中的大小事务几乎都是他一人说了算,这也正中他的下怀。
  “多谢无忌兄的关心,不过你留在长安,身上的胆子也很重,后方的稳定也全都要拜托给无忌兄了!”李休这时再次拱手道谢,无论什么原因,自己都欠了长孙无忌一个人情。
  “呵呵,咱们两个就不要客气了,朝中有我在,驸马你也尽管放心,另外听说张亮已经从登州出海,准备跨海进攻高句丽的卑沙城,看样子计划推进的十分顺利啊!”长孙无忌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露出淡淡的笑容。
  “张亮从登州出发,苏定方的大军也赶往了登州,他们将在那里修整一段时间后,就会紧随其后直奔平壤城,不过这就需要把握好时机了。”李休这时也开口笑道。
  程咬金的指挥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最开始是李绩指挥着大军从陆路进攻,而且十分顺利的打下了高句丽在辽东的重镇辽东城,也就是后世的辽阳,斩杀加俘虏超过两万余人,为这场大战打出一个开门红,而张亮则从海路进军,攻打卑沙城,也就是辽东半岛的最尖端那里,估计问题也不大。
  可以说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唐军都进行的十分顺利,除了唐军的攻势迅猛,配合得当外,也和高句丽准备不足有关,所以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估计再过一段时间,高句丽就会被后方的大军调到前线去,以此来分担唐军的压力,不过这样一来,平壤一带就会因此而兵力空虚,到时就是苏定方他们出兵的时机了。
  “苏定方倒是担任第三路大军的最佳人选,说起来他从一个囚犯成为我大唐有数的名次,也多亏了驸马当初的举荐啊!”长孙无忌提到苏定方时,也是一脸的感慨,看向李休的目光中甚至带上几分羡慕的神色。
  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苏定方日后的前途无量,特别是朝中的老将接连退出军中,日后苏定方肯定能成为军中巨头之一,而李休对苏定方有着举荐之恩,换句话说,李休通过苏定方就能在军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这是长孙无忌做梦都想得到的。
  “无忌兄客气了,苏定方能有今天,也是他自己拼死拼活挣来的。”李休这时却是十分谦虚的道,不过对于举荐苏定方这件事,他也的确十分的得意,不过谁也不知道,除了苏定方外,还有一个薛仁贵也是自己举荐的,虽然他现在还声名不显,但是等到这次高句丽大战结束后,薛仁贵肯定会扬名天下。
  “对了,今年本是科举之年,可是陛下这一走,到时科举又该怎么办?”李休这时忽然想到一件事,于是皱起眉头向长孙无忌问道,去年南山和终南书院建立,两座书院憋了大半年的时间,就准备在科举上一较高下,可是现在战争爆发,李休也担心科举会无法举行。
  “科举这件事我已经和陛下商量过来,陛下的意思还是如期举行,毕竟很多外地的举子赶到长安已经颇为不易,有些家境也不是十分优越,长安的物价又贵,恐怕他们也不想再等一年,所以科举还是如期举行,而且陛下已经拟定了负责科举的人选,现在我也留在长安,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长孙无忌这时也开口解释道。
  “原来如此,不过这样一来,我就没办法亲眼观看两座书院在科举上的较量了,也算是一件遗憾啊!”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一笑道,对于南山书院和终南书院的较量,他也十分的期待,可惜自己要去高句丽,等到回来了,恐怕科举都已经结束了。
  “呵呵,其实也没什么可遗憾的,无论如何,这次终南书院都不能输给南山书院,否则陛下与朝廷的颜面也不好看,所以陛下这次选的几个考官都与世家无关,而且这次我也会帮忙盯着,绝对不会让世家把手伸到科举里的!”长孙无忌这时却是再次一笑道,只是他的笑容中却带着几分阴冷。
  听到长孙无忌这么说,李休也赞同的点了点头,虽然这次科举肯定会向终南书院的学生倾斜,看起来似乎不太公平,但是世家在之前的科举中已经占了太多的便宜,这次就当是他们还债了。
  说到了科举,李休和长孙无忌也不免聊到两座书院的情况,不过除了去年的招生外,剩下的时间两座书院都十分的安静,终南书院那边有萧瑀负责,也很快走上了正轨,现在他除了督促学生准备科举外,也在准备着今年的招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书院就算是走上正轨了。
  正月底,李世民终于准备完毕,当即率领群臣离开了长安,李休也在随行之列,他们先是到达洛阳休整了一下,之前调集的禁军也早就在这里等候多时,二月初时,随着李世民的一声令下,数路大军齐动,浩浩荡荡的赶往辽东而去!
第1079章
行军
  时间已经进入到二月,天气也慢慢的开始转暖,不过偶尔刮起北风时,还是让人感到刺骨的寒冷,特别是晚上更让人受不了,有时天空中还会漂落几丝春雨,都说春雨贵如油,但对于赶路的人来说,春雨却像是刺骨的钢针一般,伴随着寒风吹到脸上,似乎要把人的皮囊给刺破。
  天还没亮,李休就已经被外面的嘈杂声吵醒了,当下他从自己的睡袋里爬了起来,说起他的这个睡袋,还是他亲自设计,然后让平阳公主和月婵她们给自己做出来的,样子和后世的睡袋差不多,只不过里面塞的是厚厚的棉花,其实就是一个缝起来的大棉被。
  “驸马你醒了,快点起床吃饭吧,今天轮到咱们过黄河了,所以要早点出发。”正在这时,忽然只听旁边传来一个声音道,不用看李休也知道,肯定是和他睡同一个帐篷的岑文本。
  离开长安之后,李世民率领着大军一路疾行,虽然路上到处都是城镇,但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安排数万大军的食宿,所以一般大军都是晚上在野外搭建一个临时的营地,条件十分有限,所以军中除了李世民这个皇帝自己住一个帐篷外,其它人都要与别人合住,比如李休就和岑文本住一个帐篷。
  当然了,军中与李休交好的大臣并不在少数,比如秦琼也在军中,不过李休可不愿意和这帮武将住在一起,因为这帮人晚上睡觉时打呼、放屁、磨牙,一晚上都不安生,和他们住在一起根本就别想睡安稳,相比之下,岑文本这种文臣就好多了,至少人家睡觉时不打呼噜。
  “景仁你醒的真早,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李休这时坐起来,然后伸了个长长的懒腰道,这几天接连不断的赶路,李休也累的不轻,哪怕是睡过一觉了,依然感觉全身有些酸痛。
  “现在寅时已经过了一半了,等到了卯时咱们就出发,所以咱们得抓紧时间洗漱吃饭了。”岑文本这时已经穿好了衣服,然后拿起旁边的棉靴往自己的脚上边套边说道。
  李休听到这里也急忙将睡袋上面的带子解开,然后开始穿衣服,毕竟大军可不会等人,说什么时候出发就什么时候出发,哪怕是李世民也不能因个人的私事而耽误了行军。
  “驸马的这个睡袋可真是方便,而且看起来也暖和,等有空了我也要让人给自己做一个!”崔文本看到李休穿好衣服后,三两下就把睡袋叠了起来,相比之下,自己的被褥收拾起来却要花费一些时间,所以也十分羡慕的道。
  “不用做,我家里给我准备了两套,其中有一套我还没用,等晚上拿给你就是了!”李休却是十分爽快地笑道,睡袋这个主意他想到的有些晚了,所以只来得及让家里给自己做了两套,否则倒是可以在军中推广。
  “这……这怎么好意思?”岑文本当下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其实昨天晚上他被冻醒了一次,虽然他带的被褥很厚,但昨晚的风大,帐篷也太简陋,根本隔不了风,结果半夜被冻的手脚发麻,反倒是李休一晚上睡的十分安稳,当时他也十分的羡慕。
  “区区一个睡袋而已,其实我本来是想在军中推广的,但是时间有点来不及,你先用着,如果感觉不错的话,到时咱们一起向陛下推荐,日后军中的将士都可以用这种睡袋。”李休当即再次开口道。
  听到李休这么说,岑文本也没有再拒绝,当下笑呵呵的接受了李休的好意,等到两人穿好衣服后,又让人打水洗漱了一下,然后一起外出吃早饭,相比普通的士卒,他们这些大臣的待遇自然要好得多,不过就算是这样,早饭也比较简单,无非就是米粥加包子,当然行军途中也没那么多讲究,甚至连李世民也和他们吃一样的早饭。
  早饭过后,东方的天际才微微发亮,随着李世民的一声令下,大军再次开拔,李休里面穿着棉衣,外面又罩上一层皮甲,这倒不是为了好看,而是皮甲可以挡风,骑在马上不会那么冷,说起来他虽然是文官,但一路上也和武将一样骑马而行,事实除了几个年老体弱的文臣外,其它人几乎都是骑在马上,连李世民都不例外。
  大军一路向东北而行,在快到中午时,这才赶到了黄河渡口,相比后世的黄河,大唐这个时期的黄河流量更大,而且今年天气转暖的快,所以黄河早就开化了,可惜李休没来得及赶上黄河流凌的奇观。
  现在河面上偶尔还能见到一两块浮冰,不过影响并不大,而河面上的浮桥也已经搭建了起来,这座浮桥位于郑州以北,冬天河面结冰时拆掉,免得被冰冻坏,等到河面开化时再搭上,也方便两岸的行人通过。
  不过今年这座浮桥从搭建好之后,就立刻被大军征用,前几天也一直有大军通过,不过因为军队的数量太多,携带的物资更是十分庞大,浮桥的运输能力又十分有限,所以恐怕需要半个月才能完全通过这里。
  浮桥的桥面只能让两辆马车并行,哪怕这里的河面已经是黄河中下游最平静的河面了,但因为春天河水比较湍急,所以桥面也不停的上下起伏,李休根本不敢骑马,毕竟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摔到河里,所以他也下了马,然后步行通过浮桥,走的时候他心中也十分的忐忑生怕牵引浮桥的绳子会忽然断掉,最后幸好是有惊有险。
  大军过了黄河就进入到河北道的境内,过了河北就是辽东,而现在辽东那边已经展开了一场国战,李世民的心也早就飞到了辽东,因此一路上也一直拼命的催促大军赶路,最后终于在四月下旬时赶到辽东,而这时李绩的大军也杀到安市城下。
  李休听到安市城这个名字时,也不由得心中一紧,因为他想到历史上唐军就是被这座坚城给死死的挡住,一直得不到寸进,直到冬天到来时,李世民才不得不默然退兵,而这次大唐还会重复原来历史上的宿命吗?
第1080章
以逸待劳
  安市城下,李绩骑着马站在一处高地上,手持着一副望远镜打量着面前的安市城,而在他附近不远处,一群士卒正在放飞一个热气球,不过因为今天的风比较大,所以热气球起飞时也遇到一些困难,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后,热汽球终于还是晃晃悠悠的飞了起来,上面同样有两个士卒手持望远镜,俯瞰着整个安市城内部的情况。
  当初李休刚把热汽球搞出来时,主要是为了配合火药使用,以此来达到对敌军进行恐吓的效果,毕竟这个时代的人都比较迷信,最初的热汽球上面又往往画着一些鬼怪之类的,敌方的士卒看到一个在天上飞的鬼怪向自己这边扑来,自然吓的士气全无,甚至有时还会跪下求饶,若是再配合火药的声光,效果更加的理想。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气球也慢慢的失去了恐吓的效果,因为这东西本来就没什么技术含量,有些聪明人看过一次后,自己就能复制出来,甚至早在几年前,民间就已经有人以热汽球做生意了,比如让人升到天上观景,或是在空中拉个条幅之类的,和后世的没什么两样,千万不要小看了古人的创造力。
  大唐又是个开放的国度,周围的小国也经常派使节前来,所以热气球的秘密自然也就慢慢的流传开来,据说还有一些小国仿制,如此一来,热汽球自然也就没办法再用于战场上的恐吓效果,不过它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可以升高遥望,毕竟站在高看的远,而了解地形与敌方的布置,则是一个将领的基本素质,所以热汽球在军中也主要用于侦查之用。
  热汽球升上去没多久,就见上面瞭望的士卒就扔下几个竹筒,随后有士卒捡起来送到李绩的面前,热汽球上面的士卒都是经过一些特殊的培训,不但会写字,而且还会画图,这些竹筒里就是上面士卒画的安市城草图,以及城中大概的兵力布置。
  李绩当下打开竹筒看了看,虽然安市城的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城中却布置了两万高句丽守军,而且对方的守将也显得十分高明,至少李绩看到热汽球送下的情报时,也不得露出惊讶的表情,因为从城中的布置来看,对方显然深知兵法,比之前自己遇到的那些高句丽将领可强多了。
  李绩将手中的情报看完之后,转手交给自己旁边的一个将领,这个将领也是李休的熟人,正是李世民的堂弟李道宗,相比他的堂兄李孝恭,李世民对李道宗这个堂弟可是信任多了,平时也是不遗余力的培养,比如这次攻打高句丽,李道宗就被派到程咬金的手下,这次被任命为李绩的副手,两人一共统兵两万,而程咬金自己也统兵两万,从另一个方向攻打高句丽。
  “看来这座安市城不是那么好打啊!”李道宗也是经验丰富的名将,当下看完城中的布置后,也不由得有些惊讶的道,这段时间他们几乎以横扫之势席卷辽东,一路上他们打下的城镇无数,其中坚持最久的也不过十天就破了城,不过看这个安市城的样子,估计想要十天打下来有些困难。
  “为什么要打,咱们就在这里以逸待劳,我相信很快就会有高句丽的援兵到来!”李绩这时却是冷笑一声道。
  “我明白了,原来将军是打算守株待兔,安市城位于辽东半岛要冲,若是丢了这里,咱们的大军就可跨过千山山脉,直扑泊沟口,而只要通过那里,前面可就是平壤城了!”李道宗也是极为机敏之辈,当下就明白了李绩的用意道。
  安市城这里可是高句丽的要冲之地,若是丢了这里,唐军与平壤城之间就只隔了一个泊沟口,所以高句丽肯定不会坐视安市城被攻破,说不定援军已经在来的路上了,而李绩就是要以逸待劳,直接灭掉高句丽的援军,到时安市城中人心惶惶,说不定可以不攻自破。
  “还不仅仅如此,另外陛下也来了,以陛下的脾气,定然想要亲自指挥这一战,刚好可以拿高句丽的援军来开刀!”李绩这时再次一笑道,脸上也露出一种傲慢的笑容,似乎高句丽的数十万大军,在他眼中都是土鸡瓦狗一般。
  李道宗听到李世民到来的消息,眼睛也是一亮,如果李世民亲自指挥的话,肯定会重用自己,到时自己就有更多的立功机会了。
  随着李绩的一声令下,两万大军当即在安市城外安营扎寨,虽然城中的守军数量与他们相当,但是城中的守将却丝毫没有出城迎敌的迹象,事实上大唐军队的战力甲于天下,特别是面对异族时,往往都是以少胜多,甚至出于过五百大破万人的战绩,更别提李世民三千骑兵大破十万窦建德的大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5/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