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6/515

  不过现实很快给周兴泼了一盆冷水,因为他视为兄长的赫处俊打听到一些消息,南山书院今年只招收明年要参加科举的举子,而他却根本没有这个资格,所以南山书院肯定进不去,倒是赫处俊应该可以进去。
  本来周兴已经对进书院的事死心了,却没想到今天又听说朝廷又办了一所书院,虽然还不知道这所书院招收学生的条件,但却让他心中重新燃起一股希望。
  脑子里想着书院的事,周兴却是连书都看不下去了,最后好不容易熬过了一天,他以最快的事情收拾好自己负责的书籍,然后就小跑着回家,因为他知道这么重要的事情,赫处俊肯定会得到一些消息。
  果然,周兴刚一进家门,就看到赫处俊一脸兴奋的迎上前道:“宏达你快来,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是不是朝廷要办书院的事,我已经听人在图书馆里议论了?”周兴当即也开口道。
  “就是这件事,朝廷已经决定在南山书院的旁边建造另一所书院,而且招生的条件也比南山书院要松一些!”赫处俊看到周兴已经知道了,当即再次开口道,不过说到这里时,只见他却忽然神秘的一笑,然后接着又道,“你猜这个书院叫什么名字,恐怕你想破脑袋都不会想到!”
第1052章
终南书院
  “书院的名字?”周兴听到郝处俊的话也不由得一愣,他兴冲冲的跑回家,想向对方打听朝廷要办书院的消息,可是没想到郝处俊竟然让他猜书院的名字,这让他也是不解的反问道,“一个名字而已,叫什么都没关系吧?”
  “哈哈哈哈~宏达你这可就错了,如果你知道朝廷书院的名字,恐怕会笑破肚皮的!”郝处俊这时却忍不住大笑起来,似乎书院的名字真的十分好笑,不过周兴却是一脸的莫名其妙,搞不清郝处俊到底在笑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郝处俊这才止住笑声,然后揉了揉笑红的脸这才解释道:“宏达你别见怪,实在是这件事太好笑了,我来告诉你,朝廷要办的书院名字也是四个字,那就是‘终南书院’!”
  “终南书院?那应该是建在终南山中了。”周兴听到朝廷要办的书院名字也是一愣道,因为他并没有感觉有什么好笑的,不过紧接着他忽然又想到一件事,当下一脸惊容的又道,“南山书院?终南书院?这……朝廷这是故意在和崔家过不去吗?”
  终南书院,这个名字乍一听没什么毛病,毕竟长安离终南山并不远,南山就是终南山的一处支脉,而且又有终南捷径一说,所以取名终南书院看起来也很正常,可若是和南山书院放在一起,这味道立刻就变了,我叫南山,你叫终南,岂不是你要终结我?估计南山书院那边的人听到这个名字会被气死。
  “哈哈哈哈~你终于也发现问题了,我刚听到这个名字时,也和你一样的反应,不过据我的打听到的消息,朝廷还真是打算和南山书院过不去,确切的说,朝廷是要打压所有大世家!”郝处俊看到周兴的表情,当下再次忍不住大笑道。
  “郝大哥你快给我讲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朝廷又为什么和世家过不去?”周兴毕竟出身底层,对于上层的争斗根本接触不到,也只有从郝处俊这里才能打听到一些消息。
  郝处俊也刚好要和周兴聊一聊书院的事,于是就拉着他进到自己的房间一起吃饭,周兴也带了些猪杂做晚饭,于是两人就坐在一起,郝处俊还拿出一壶酒,给周兴和自己斟上,这才开口道:“说起朝廷对世家的打压,可以说从陛下登基后就一直没有断过……”
  郝处俊的父亲虽然曾经被封县公,但祖上其实也是庶族出身,幸好他父亲为人豪爽,曾经提拔过许多故旧,哪怕他父亲早丧,他父亲的这些故旧也对他十分的照顾,只不过赫处俊为人比较要强,不愿意接受别人太多的帮助,否则以他的才干,早就应该步入官场了。
  也正是有父亲留下的关系在,所以郝处俊才能打听到许多别人打听不到的消息,比如上层之间的争斗,当然了,他知道的肯定也有限,有些还是道听途说,不过对于李世民对世家打压的大概经过还是知道的,毕竟这件事也不是什么秘密,只要是朝堂上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
  “原来上头竟然还有这样的争斗,南山书院也不仅仅是崔家开的,而是几个大世家联合起来开办的,目的竟然是收拢人才,所以陛下才开办了终南书院,为的就是和世家抢人才。”周兴听完郝处俊的讲述后,也不由得十分震惊的自语道。
  “嘿嘿,朝堂上的龌龊事还多着呢,不过这些不是咱们需要关心的,现在终南书院也要开了,而且明摆着是要和南山书院抢学生,另外据我得到的消息,终南书院招收学生的范围更广一些,特别是对一些年纪比较小的读书人来说,所以我觉得你倒是可以去试一试!”郝处俊这时再次一笑道。
  “我……我真的能行吗?”周兴虽然心中激动,但这时却还是有点不自信的道,他父母在世时,他倒是去私塾读过书,不过私塾里的先生也不是什么有名的大儒,再加上他学的时间短,所以在学问上他也实在没什么信心。
  “能不能行不是你我说了算,而是书院那边说了算,去试一试又没有什么损失,万一能进去的话,你日后就不怕读书时没人请教了!”郝处俊却是再次鼓励道,周兴聪明又肯努力,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名师指点,郝处俊平时也要上课,能够指点周兴的时间也不多,而且他自己也在学习,根本无法与书院里的那些博学大儒相比。
  “好,我听郝大哥的,只是不知道终南书院什么时候招收学生?”周兴听到这里当即点了点头,随后再次开口问道。
  “这个我还真打听到了,终南书院的山长正是宋国公萧瑀,我有个长辈打听到一些消息,据说终南书院开始招生应该是在夏收之后,而且好像还分两批,第一批就是像我这种明年要参加科举的,第二批则是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只要能够达到书院的条件,就可以进到书院学习。”郝处俊再次开口道。
  “那可太好了,以郝大哥你的才华,无论是南山书院还是终南书院应该都可以进去,若是我也能考进终南书院,说不定可以与郝大哥一同学习。”周兴这时再次兴奋的开口道。
  “呵呵,如果你能考进终南书院,咱们肯定可以一同学习,因为我也决定去终南书院了!”郝处俊这时再次一笑道。
  “郝大哥你确定了吗,今天我听别人在图书馆议论,也不知道该去哪个书院好?”周兴听到郝处俊已经决定去终南书院,当下也不由得十分惊讶的问道,毕竟南山书院和终南书院各有优点,他是没机会去南山书院,否则也会不知道该选择哪个?
  “已经定了,就去终南书院!”郝处俊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为什么,我听别人议论说,南山书院虽然不是朝廷开的,但实力也十分的雄厚,之前终南书院的消息没有传出来时,很多人都争抢着想要去南山书院呢?”周兴也颇为不解的开口问道,甚至他记得之前郝处俊也说过要去南山书院。
  “嘿嘿,那是以前,终南书院是陛下亲自任命宋国公开办的,换句话说,终南书院的背后是朝廷,要知道科举也是为朝廷选才,而且陛下对世家的打压也到了关键时刻,这次终南书院与南山书院之争,为了给终南书院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哪怕是作弊,明年的科举肯定也会偏向终南书院的学生,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所以我才不打算去南山书院,免得明年科举时受人打压。”郝处俊说到最后时,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几分冷笑。
  “嘶~朝堂上的争斗竟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那岂不是说,日后郝大哥你步入官场的话,肯定也会卷入到这场争斗之中?”周兴也十分的聪明,当下也不由得十分担心的道,自从父母去世后,郝处俊就成为他最亲近的人,所以这时也不由得担心郝处俊的安全,毕竟从郝处俊的描述中,官场上的争斗也是十分的残酷,一不小心就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哈哈~宏达你想太多了,就算明年我能中举,顶多也就是安排个七八品的小官,最少得三四年才能得到提拔,像这种官员在上层眼中根本不算什么,想要参与到上层之间的争斗,恐怕低于五品根本不会有人多看你一眼。”郝处俊听到这里却是大笑一声,他虽然有宏图之志,但却也只是一个小人物,如果不是父亲留下的一些关系,恐怕他比周兴也强不了多少。
  郝处俊今天的兴头很高,毕竟终南书院的开办,也给了他一个新的选择,而且做出决定要去终南书院后,他也感觉全身轻松,于是与周兴你一杯我一杯的喝到半夜,最后两人这才回房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里,终南书院的消息也终于全面的传播开来,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讨论着这座朝廷要开办的书院,不过大部分人讨论的焦点却集中在终南书院这个名字上,毕竟这个名字引申出来的含义实在太引人深思了,特别是世家那边,更是有不少人气的想到朱雀大街上骂街,不过大家都是读书人,骂街这种事也只能想想而已。
  两仪殿中,李休哭笑不得的向李世民建议道:“陛下,终南书院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过了,我估计崔干那边的人都快气疯了,而且这也会让外人知道朝廷与世家之间的争斗,从而造成不太好的影响?”
  “无妨,这个名字是朕亲自定下来的,就是要针对世家的南山书院!”李世民却是毫不在意的挥手道,他觉得终南书院这个名字挺好的,而且现在朝廷对世家的打压也已经到了明面了,根本不怕被人知道。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李休也不好再说什么,然后看了看站在对面的长孙无忌,今天李世民将他和长孙无忌召来,除了书院的事外,好像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商议。
第1053章
缺一道圣旨
  “你们看看吧,这是北方那边送来的最新情报!”商议完书院的事,李世民将一份奏折递到李休和长孙无忌的面前道,同时脸上也露出几分担忧的神色。
  当下长孙无忌接过奏折先看了一下,结果脸上也同样露出凝重的表情,随后交给李休,结果当李休打开奏折时,也同样眉头一皱,因为这是一份北方草原最新动态的情报,草原上主要势力的动向都有所描述,而其中篇幅最长的就是有关薛延陀的动向。
  三月初,薛延陀可汗夷男长子举兵南下,一举灭掉盘踞在漠南的大部落虎陀部,中旬,夷男次子出兵东讨,吞并另外一个部落东河部,四月,薛延陀可汗夷男亲自出兵,与回纥大战三日,双方各有胜负……
  李休看着手中的情报也同样感到十分的棘手,没想到哪怕是在大唐的打压下,薛延陀竟然还能发展的这么快,现在隐然已经成为漠北草原上的霸主,甚至已经开始将势力伸到漠南,若是再让他们这么发展下去,恐怕再往南就要与大唐的本土接壤,到时大唐边境的百姓就要再受刀兵之苦了。
  “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李世民看到李休和长孙无忌都看完了这份情报,当下也开口询问道,虽然突厥被灭了,剩下的突厥人也被迁到南方开荒种地,但是草原上的胡人却是杀之不尽,大唐又没有精力完全占领整个草原,所以只能时刻关注草原的动向,免得再出现另一个突厥。
  “肯定是要扼制薛延陀的扩张,只不过现在我现在担心之前咱们扼制薛延陀的手段可能已经失效了,想要阻止薛延陀的扩张势头,必须要想出一个更加有效的办法!”长孙无忌这时几乎毫不犹豫的开口道。
  当初灭掉突厥时,薛延陀就曾经试探过大唐的态度,结果差点把得胜的大军拖死在草原上,李世民一怒之下,不但明面上对薛延陀四处打压,暗中也挑拨薛延陀内部,或者是与周围部落的关系,导致薛延陀陷入到内忧外患之中。
  不过这个办法也只持续了数年,薛延陀可汗夷男也是个厉害人物,先是清理了内部的一些反对势力,然后这才集合整个部落的力量向外扩张,这几年势力也是如日中天,草原上除了回纥等少数几个大部落外,已经没有再钳制他们的势力了。
  “朕现在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不过薛延陀主要盘踞在漠北,咱们若是劳师远征,先不说需要消耗多大的人力物力,而且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可若不出兵的话,又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消弱薛延陀的实力。”李世民这时也同样十分苦恼的道。
  “咱们肯定不能出兵,毕竟从大唐到漠北那边远,而且草原气候莫测,谁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劳师远征一向都是兵家的大忌,所以臣觉得最好还是能够让别的势力与薛延陀争斗,比如回纥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一向与咱们大唐交好,而且与薛延陀也有矛盾,实力也不比薛延陀差多少,只要再联合几个部落,应该可以与薛延陀一争长短。”长孙无忌这时考虑了片刻开口道。
  “回纥的确是个选择,不过回纥人也不傻,他们绝对不会甘心的为咱们卖命,想要说动他们,恐怕得付出不小的代价,另外朕还担心打掉一个薛延陀,日后会把回纥养成心腹大患!”李世民这时再次苦恼的道,身为帝王,他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时候都要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而他最后只能选择一个危害最小的方案。
  李世民说到这里时,忽然发现李休竟然一直没有开口,反而还拿着刚才的奏折看着,只是目光似乎有些散乱,似乎是陷入到沉思之中,这让李世民禁不住开口问道:“李休,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休似乎这才从沉思中醒来,当下抬头看了看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然后这才指着奏折上的一段内容道:“陛下,臣发现在三月时,夷男派出两个儿子东征西讨,难道说他已经将兵权分给两个儿子吗?”
  “不错,夷男的两个儿子早已经成年,而且之前薛延陀内乱,夷男为了把持权力,于是就将部落里的一部分兵权交给两个儿子,这样一来,他们父子三人就掌握了部落里绝大部分兵权,其它人想要造反也无兵可用!”李世民当即点了点头道。
  “呵呵,看来夷男还真是不长记性,陛下想要对付他的话,其实也用不着花什么心思去收买回纥人。”李休听到这里忽然轻松的一笑道。
  “哦?你有什么办法?”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精神一振,当下开口追问道。
  “陛下可还记得当初颉利势大时,您当初是怎么分化草原上各个势力的吗?”李休并没有立刻回答,反而笑着再次开口道。
  “当初?”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当初颉利势大之时,他的确用过很多的手段分化草原上的势力,不过这都已经过去好多年了,颉利也早就死了,所以他一时间还真想不出来当初自己做的那些事情?
  “呵呵,驸马高见,我知道该如何对付薛延陀了!”长孙无忌的记忆力显然比李世民好多了,听到李休的话也立刻反应过来,当下脸上也露出轻松的笑容道。
  “你们两个就别卖关子了,快点告诉朕到底怎么对付薛延陀。”李世民看到连长孙无忌都明白了,当下也不由得有些着急的追问道。
  李休却是一点也不着急,当下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然后这才笑着开口道:“当初颉利势大,漠北的薛延陀却开始崛起,陛下为了牵制颉利,于是就发出一道圣旨,册封夷男可汗,如此一来,薛延陀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与突厥相抗衡,而现在陛下所缺的也不过只是一道圣旨罢了!”
第1054章
书院争斗的开端
  自从打败了突厥之后,大唐就成为草原上真正的霸主,哪怕后来有薛延陀这种区域霸主崛起,但在声望上依然远不如大唐,草原上的部落也都与大唐交往为荣,如果某个部落的首领能够得到大唐的册封,立刻就会声望大增,甚至会吸引不少部落前去投靠。
  当然这些草原部落首领能够得到封赏已经十分不错了,至于很多人还想和大唐联姻,不过这条路已经被李休堵死了一半,他们可以挑选美女送到李世民的后宫里,至于想娶大唐的公主为妻,简直门都没有,这点和历史上大为不同,也是李休带给大唐最大的改变之一。
  现在漠北草原上薛延陀崛起,周围再也没有可以抗衡他们的势力,说起来夷男也算是一代草原雄主了,可惜草原人有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从来不读书,比如现在他就把兵权分给两个儿子,可能是他觉得兵权交给自己的儿子更放心吧。
  不过远在千里之外的李休却十分敏锐的发现了这个机会,于是笑呵呵的向李世民进言,告诉他现在只需要一张圣旨,就可以让薛延陀自己乱起来。
  李世民听到这里也明白过来,当下一拍大腿道:“对啊,朕怎么把这个办法给忘了,只要一张册封的圣旨,恐怕夷男和他的两个儿子立刻就会产生间隙,至少不能像以前那么齐心了,到时猜忌一起,我们再从中挑拨一下,到时……嘿嘿!”
  李世民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露出几分冷笑,李休和长孙无忌这时也是相视一笑,其实之前李世民之所以没有想到这个办法,主要还是因为夷男将兵权分给了自己的儿子,不过在利益面前,父子相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面前的李世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想到了办法,李世民也立刻开始着手完善,第一件事就是拟定一个册封的圣旨,本来李世民准备写一道圣旨,直接发到夷男那里当众宣读,不过考虑到夷男可能会封锁消息,万一不让两个儿子知道的话,大唐的算计就落空了,所以最后李世民决定发出三道圣旨,分别给夷男父子三人,而且还要派出使节,尽量搞的声势大一点。
  说起来薛延陀的实力虽然急速扩张,但是名义上依然依附于大唐,毕竟他们也需要与大唐做生意,从大唐那里交换粮食、布匹、茶叶等等必需品,所以现在薛延陀也不敢和大唐真的翻脸,当然暗地里的龌龊肯定是少不了的,比如这次李世民给夷男的儿子册封,表面上是对夷男的赏赐,实际上却是在离间他们父子。
  薛延陀的事情商议完了,李世民明显的松了口气,然后君臣三人又商议了一下其它的事情,最后李休和长孙无忌也准备告辞离开,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李世民叫住他们道:“对了,等到夏收之后,终南书院那边就要开始招生了,到时你们也去那边走一走,也算是给书院增加些人气!”
  李休少有才名,哪怕现在没有什么新的诗词流出,但是他在读书人中还是很有声望的,长孙无忌也同样如此,也许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并不怎么出名,但是作为大唐第一重臣,许多心向仕途的读书人都将他作为榜样,所以他们两人若是去书院,肯定也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喏!”李休和长孙无忌也几乎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毕竟书院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朝廷收拢天下人才的关键,同时也是对付世家的武器,而且以他们的身份,说不定还能在书院中招揽几个人才,所以他们也没理由拒绝。
  与此同时,南山书院之中也有几个人聚在一起商议事情,不过气氛却不像两仪殿中那么的和谐,比如现在只见一个中年人一脸愤怒的一拍桌子道:“欺人太甚,看看他们起的什么名字,简直就是要骑在咱们头上啊!”
  这个中年人姓卢名鼎,出身于范阳卢氏,本来他这个人无心官场,所以一直呆在范阳那边教族中的子弟读书,前段时间南山书院需要人手,所以他就被派了过来,现在是崔干的副手,平时负责书院的风纪,督促书院的学生读书等等。
  “卢兄不必生气,这种不上台面的手段,其实也正暴露了朝廷的心虚,咱们只要按照原来的计划招生,彻底的将那个所谓的终南书院给压下去,到时就会让人知道到底是谁终结谁了!”这时另外一个身材高瘦的中年人也开口道。
  “广兴说的不错,朝廷给自己的书院起这个名字,无非也就是恶心我们一下,如果我们真的把这件事一直记在心里,那才会中了朝廷的计!”正在这时,坐在上首的崔干也终于开口道,刚才说话的那个高瘦中年人名叫郑代,字广兴,他也是郑仲的堂兄,这次和卢鼎一样,都是被族中派来协助他将书院建造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6/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