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515

  看到李晋认错,李休也赞许的点了点头,自己的孩子虽然有些缺点,但身上的优点也很多,比勇于认错,这比很多成年人都要强,而且现在李晋的年纪小,还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自己多加教育,日后肯定可以让他的聪明才智用到正途。
  “父亲,既然您让武氏兄弟去军校是有别的原因,那我还能不能替明空出气?”不过也就在这时,只见李晋再次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道。
  “当然可以,武氏兄弟在并州那里横行霸道,做下许多不法之事,而且还让明空受了那么大的委屈,自然不能轻易的放过他们,等他们去了军校,你尽管放手去做,不过也要注意分寸,真正的目的是让他们受到教训,而不是让你单纯的发泄怒火,明白了吗?”李休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严肃的表情道。
  “父亲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了!”李晋犯傻一次,却不会犯傻第二次,这时也立刻领会了李休的意思,当下嘿嘿一笑道。
  别看李晋年纪小,但是看看和他交好的那些人,秦家、程家、牛家等等,一个个全都是将门之后,哪怕在军校那种管理严格的地方,他也依然可以拉起一个小团体,到时武家兄弟进到军校,简直就是羊如虎口,他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教训武家兄弟的事有李晋就足够了,所以李休也没再说什么,当下父子三人一起进到家门,李晋拉着平安郎眨眼之间就跑的没影了,估计兄弟两人去找武明空商量如何整治武氏兄弟的事了,李休则迈步来到内宅。
  刚一回到内宅,七娘就风风火火的找到他,第一句就是:“大哥你怎么才回来,我都找你一天了?”
  “怎么,有什么事情?”李休看到七娘的样子似乎有些着急,当下也不禁好奇的问道。
  “那个……的确有件事情,去年……去年你不是答应我了吗?”让李休没想到的是,只见七娘这时却忽然变得扭捏起来,然后吞吞吐吐的道。
  “噢~我知道了,放心吧,你的事我一直记着呢,不过还要再等几天,这趟我打算以去南方为银行选址的名义去,另外还要为你准备嫁妆,虽然不方便带太多东西,但也不能委屈了你,毕竟你可是我唯一的妹妹!”李休听到七娘的话也立刻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事,当下笑着回答道,算算时间,每年美洲来中原的船也的确快要到了。
  听到李休要为自己准备嫁妆,一向大大咧咧的七娘也一下子脸红了,不过紧接着她似乎想了什么,当下又露出一种不舍的表情低声道:“大哥,我……我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太自私了?”
  “不要想太多,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能过的快乐,无论你做什么样的选择我都支持。”李休这时也走到七娘面前,然后柔声对她道,其实他也知道,随着去美洲的时间临近,七娘也越来越不舍得离开自己和家人,不过李休更知道,若是现在真的让七娘留下,恐怕她下半辈子都会活在后悔之中。
  “大哥,我……”听到李休的话,七娘也一下子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最后更是一头扎进李休怀里痛哭起来。这让李休也是叹了口气,伸手轻轻的拍着她的后背,但并没有安慰她,毕竟能够痛痛快快的哭出来也是一种很好的发泄方式。
  最后七娘哭了好久才慢慢的停下来,不过两个眼睛却已经肿的像桃子似的,这让她也有些不好意思,抹着眼泪跑回自己的房间了,连晚饭时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于是李休吩咐人把晚饭给七娘送去,让她在房间里吃。
  武明空母女在李休家里住了几天,等到南山别院收拾好后,她们母女三人也就住了进去,不过当初她们去并州时,别院里的下人几乎都被带过去了,而这次她们回来,身边也只带了几个贴身的侍女,以及几个心腹下人,根本不足以维持别院,最后还是李休将家里的下人调过去一些,才暂时解决了她们母女的燃眉之急。
  除了下人之外,还有一个让人感到愤怒的情况,那就是武明空母女这次从并州来,几乎相当于净身出户,除了杨氏随身携带的一点私房钱外,再也没有其它的财物,使得她们连基本的生活保证都很困难。
  最后依然是李休出面,先是将她们的吃穿用度都算在自己府上,另外他则亲自出面,将当初武士彟留下的一些田产都过继到杨氏名下,本来这些田产应该是落到武氏兄弟名下,不过李休的面子大,要回这些田产自然是小菜一碟,更何况于情于理,总不能让杨氏带着两个女儿挨饿吧?
  “多谢先生的仗义相助,母亲让我代她向您道谢!”这天早上,武明空特意跑来向李休道谢道,经过几天的忙碌,她们母女总算是在长安安置下来,至少日后不必再仗义两个混账哥哥的鼻息了。
  “你我师生一场,也不要太客气了,而且当初你父亲在去世前,也叮嘱我要照顾你们,现在我也只不过是尽一个朋友之义罢了!”李休看着面前有些憔悴的武明空,当下却是叹了口气道。
  这段时间为了安置下来,杨氏母女三人也是耗费了不少的心力,武明空看起来比之前瘦了几圈,脸色也不太好,看着让人感到心疼。
  听到李休的话,武明空却是感动的直流眼泪,不过她是个坚强的孩子,当下擦干了泪水也不再提这件事,不过对于李休的恩情,她却永远的记在了心里,而且她也知道自己那两个混账哥哥就要去军校了,到时李晋自然会替自己出气。
  看到武明空流泪,李休也安抚了她好一会儿,然后又叮嘱她有空来上课,毕竟从去年她父亲去世,她的功课就已经落下很长一段时间了,就算她聪明,也需要花点功夫才能补上,对此武明空也连声答应。
  离着军校开学还有一段时间,武家的事情也暂时安定下来,这时李休也终于开始准备去南方的事,虽然他也十分不舍得七娘,但七娘毕竟已经长大了,自己不可能让她一辈子都跟在自己身边,现在也是时候让她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了。
  七娘的嫁妆早就准备好了,可以说当初李休将七娘从李家带出来时,他就已经开始准备七娘的嫁妆了,每次遇到什么好东西,他都会七娘留着做嫁妆,不过因为路途遥远,不方便带太多的东西,所以一些大件的嫁妆只能放弃,不过就算是这样,光是嫁妆还是装了几辆大车,而七娘也做好了准备,随时都可以出发。
第949章
告别
  “来来来,苏定方那边又传来好消息了,今年春天他杀进高句丽,竟然一连打下三座城池,高句丽人几乎是望风而逃,根本不敢与他接战,而且高句丽人的春耕也被他给破坏了!”两仪殿内,李世民一脸喜色的向李休和长孙无忌招呼道,因为苏定方传来的捷报,所以他才特意将两人召来分享这个喜讯。
  长孙无忌这时也拿着捷报仔细查阅,最后也十分赞叹的点了点头道:“苏定方还是十分知道进退的,虽然攻占了三座城池,但最后依然放弃了,而且还放火烧了城池,看来他一直牢记着自己的主要任务,而没有盲目的扩充军功!”
  “苏定方此人有勇有谋,看来朕日后也要为他准备一个大将军的职位了!”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当下也是大笑一声道,随着李靖与秦琼等人的功劳越来越高,年纪也越来越大,李休对他们也有些不敢用,一来担心功高震主,二来担心他们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从而毁了他们一世的英名,相比之下,苏定方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
  “不过若是这份捷报传出去的话,恐怕又会引起朝堂上的非议吧?”正在这时,站在长孙无忌旁边看着捷报的李休却有些迟疑的道。
  这份捷报上可不仅仅只有苏定方杀敌攻城的记录,另外外记录着他烧毁了多少田地、村庄,另外还掠夺回多少人口等等,这些在一些顽固的大臣看来,未免有些太残暴了,所以李休才会有这样的担心。
  “驸马你多心了,不要以为那些老顽固会关心高句丽人的死活,他们只是想借着某件事发表看法,以此来博取声望罢了,只要朕不松口,他们也很快就会把这件事抛之脑后!”只见李世民这时却是冷笑一声道,随着政局的稳定,现在朝堂上的大臣整天没事干,天天盯着他找错,这让他也颇为恼火。
  “呵呵,陛下的话虽然有些偏颇,不过也是实情,朝堂上根本不会有人真正的关心高句丽人的死活,他们只会借着这件事来表现一下自己,比如像上次侯君集用天花屠了吐谷浑,那帮人也只会吵嚷一阵子,等到陛下做出处罚侯君集的姿态,他们也就老实了。”长孙无忌这时也是笑着开口道,在这一点上,他也和李世民有相同的感受。
  听到这里,李休也不禁无奈的摇头一笑,看来自己还是太天真了,对于朝堂上的事远不如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看的透彻。
  聊了一会辽东那边的事,李世民话里话外都透着想要亲征辽东的意思,因为环顾大唐周围,能够被大唐视为威胁的也只剩下一个高句丽了,而李世民登基之后又一直没机会带兵,这让他也一直十分渴望像年轻时那样纵横沙场,再加上高句丽曾经三败前隋,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使得他无比渴望亲自灭掉高句丽。
  “陛下,理财监已经准备在南方开办第一座银行,只不过对于银行的选址,还没有定下来,而且对于南方那边的情况,也需要做一个调查,所以臣决定亲自去一趟南方,将银行开办起来!”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李休一脸郑重的开口道。
  “你要亲自去南方?”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一愣,随后又有些不解的问道,“银行的事你不是一直交给许敬宗负责吗,为何不派他前去?”
  “洛阳银行那边的事情刚忙完,许敬宗就又去了太原,太原的银行建成之后,将会与长安、洛阳的银行形成一个银行系统的支干,日后北方各地的银行都将从这个支干延伸出来,因此需要有一个有份量的官员坐镇,许敬宗就是最适合的人选,而南方第一座银行也同样重要,理财监中也找不出其它给可以胜任这件事,所以还不如我亲自跑一趟!”李休开口解释道,当然他真正的目的就没必要告诉李世民了。
  听到李休这么说,李世民也露出为难的表情,他并不想让李休离开长安,毕竟有他和长孙无忌在,平时自己遇到什么为难的事情,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都可以找他们聊一聊,可是现在李休一走,长孙无忌平时又太忙,有时几天都见不到人,到时他可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陛下,这几年海贸日渐兴盛,南方的几个城市如扬州、苏州、泉州、广州等,也是越来越繁华,特别是商业更是发展极快,这也使得南方的商人对银行更加的渴望,所以早一天将南方的银行建立起来,就能早一天将南方的财富汇聚起来!”李休这时再次开口道。
  随着银行的开办,银行对财富的汇聚作用也日渐明显,比如以前是朝廷用国库支撑银行,但现在有时候国库一时周转不开,反而要向银行借钱,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愿意将钱存入银行,使得大唐朝廷掌握着巨额的财富,虽然这些财富不能充归国库,但却可以为朝廷所用,这才是最重要的。
  听到李休这么说,李世民最后也只得无奈的点了点头道:“好吧,既然你想去南方,那朕也不拦你了,不过这一路山高水远,你也要路上小心!”
  “多谢陛下关心!”李休听到这里也再次行礼道,不过在他低头的那一刹那,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似乎看到李世民的脸上闪过几分复杂的神色。
  得到了李世民的同意,李休也告辞离开,准备回去安排去南方的事,不过就在他走出两仪殿时,却忽然又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然后扭头看了看背后的两仪殿,脸上也同样露出复杂的神色。
  李休不知道李世民是不是知道自己去南方的真正用意,不过就算他知道自己是为了送七娘去美洲,他也绝不会因此而有所顾忌,毕竟为了七娘的幸福,哪怕真的因此而得罪李世民,他也在所不惜!
第950章
又见李恪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晚饭过后,李休向面前的平阳公主等人询问道,他已经得到李世民的同意,理财监那边也都准备好了,按照计划,明天就要启程去南方了。
  “都准备好了,夫君路上多照顾点七娘!”平阳公主这时率先开口道,说到这里时,她也扭头看一下旁边正与衣娘、月婵抱在一起的七娘,眼神中露出不舍的神色。
  “我知道。”李休说到这里也看了看旁边的七娘,这时衣娘和月婵也在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叮嘱着七娘什么,对于七娘要去美洲的事,她们也都十分的不舍,但是既然这是七娘的决定,而且也得到了李休的同意,她们也只能尽量的为七娘准备。
  “夫君,今天晚上就让七娘和我们一起睡吧,母亲早逝,正所谓长嫂如母,我们就替母亲尽一下女儿出嫁的责任!”正在这时,只见衣娘抬头流着眼泪开口道。
  按照出嫁的传统,女子在出嫁前的一晚,是要和母亲同住的,这样身为母亲的也会教给她一些为人妻子的道理,以及一些男女之事,虽然七娘并不是明天出嫁,但是她这一走,日后就很可能无法再相见了,所以今天晚上就当是为她送嫁了。
  听到衣娘的话,本来流着眼泪的七娘也不由得脸色一红,她自然知道衣娘是什么意思,而平阳公主和月婵也都纷纷点头赞同,李休虽然有许多的话想和七娘说,不过路上还有许多的时间,倒也不急于一时,所以也点头同意。
  当天晚上,七娘就住在平阳公主的房间里,衣娘和月婵也没走,姑嫂四人聊了整整一夜,李休晚上也睡不着,几次走到平阳公主的院子外面,脸上也带着无比的惆怅。
  第二天一早,七娘就红着眼睛依次和家里的孩子告别,其中婉娘等几个大一点的女子也都是哭的不成样子,李晋和平安郎都懂事了,这时也都拉着七娘不肯放手,对于这位平时和他们打成一片的姑母,他们也是万分的不舍,哪怕像乐安和苏雅这些还不太懂事的孩子,这时也感受到家中的悲伤,一个个也老老实实的跟在母亲身边,大大的眼睛也一直盯着七娘。
  七娘将家里的孩子一个个抱了遍,每个都不舍得撒手,不过因为时间已经不早了,最后还是与家里人挥泪告别,李休也叮嘱平阳公主她们好好的照顾家里,然后这才上了马车,与七娘一起离开了家里。
  本来李休这次去南方是因为银行选址,甚至指导银行建立,所以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些理财监的官员需要一同去南方,不过因为有七娘,而且还带着这么多的东西,所以李休并没和理财监的官员同行,而是让他们先行一步,自己陪着七娘在后面慢慢的走,反正美洲的船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来到中原。
  当然之所以走的这么慢,其实李休也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再多陪陪自己这个心爱的妹妹,说起来自从家里的孩子越来越多,他的精力也慢慢的被几个孩子分去了大部分,再加上这两年他也的确有许多事情要做,对七娘的关心也就少了许多,所以他也想趁机弥补一下对七娘的亏欠。
  七娘似乎也感受到李休的用意,一路上也表现的十分温顺,不再像以前在家里那样任性,更不会惹李休生气,甚至在上船之后,有时她还会亲自做一些饭菜让李休品尝,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是李休每次都会吃的干干净净,而且他还开玩笑,说是自己在为李承道试菜,估计等到了南方,七娘做菜的水平就能提高了,结果惹的七娘一阵娇嗔。
  不过就算走的再慢,脚下的路总有到达尽头的一天,这天他们的船也终于来到了扬州,这里是李恪的治所,上次李渊葬礼时,他曾经回过长安一次,不过很快就又回到了扬州,李休也好长时间没有见过他了。
  船在扬州的码头依靠之后,这时才刚到中午,不过李休却决定不再走了,今天就在扬州城留宿,顺便也可以探望一下李恪,当然他也十分惦记扬州这里的美食,所以中午时他和七娘都没有吃饭,下了船先去找了个扬州有名的大酒楼,将当地有名的菜色都点了个遍。
  吃过饭后,都已经过了午时,李休也不急着去见李恪,当下与七娘一起来到扬州的街头,观察着这里的风土人情,对比一下上次自己来扬州时的情形,结果他发现短短几年时间,扬州街道两侧就多了不少新建筑,而且大都是商行之类的,街道也拓宽了许多,车水马龙来往的行人如织,猛一看甚至以为自己又回到了长安街头。
  “大哥,看来李恪这小子把扬州治理的不错吗,你看这里都快比得上东西两市了!”七娘一边走一边兴奋的打量周围的街景道,上次虽然只是经过扬州,但在李恪的拘留下,也在扬州住了几天,当时的扬州虽然也很繁华,但与长安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而现在某些扬州街头几乎与长安没什么两样了。
  “的确是不错,上次他回长安时,还特意向陛下请求,希望可以亲自治理扬州,当时陛下还有些犹豫,不过后来在杨妃的劝说下,他终于还是同意了,现在看来他果然没有辜负陛下的信任!”李休这时也露出开心的笑容道。
  李恪和他的关系有些奇怪,虽然是师生,但是李恪却没怎么去李休那里上过课,不过李恪从李休这里学到的东西并不少,两人也一直保持着通信,李休还曾经将自己编写的教材送给了他一份,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他也会写信向李休询问,另外还有政务和私人的事情上,他也更愿意和李休写信讨论。
  “对了,李恪好像只比承乾小一岁,承乾都已经选好太子妃,马上就要成亲了,李恪是不是也要选王妃?”正在这时,忽然只听七娘好奇的开口问道。
  “上次恪儿写信时,他母亲杨妃似乎已经在为了寻找合适的人选了,不过我估计恪儿的王妃不太好选,毕竟杨妃的身份实在有些特殊。”李休提起李恪的婚事时,也不由得皱起眉头道。
  上次李恪专门给他写了封信,向他倾诉在婚事上的苦恼,其实李恪的身份虽然特殊,但毕竟是皇子,只要他想娶,很多贵族都愿意将女儿嫁给一位亲王,只不过李恪却十分的苦恼,而苦恼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母亲。
  说起杨妃这个人,李休并没有太多的接触,不过据李恪的信上说,杨妃对李恪选妃的事十分霸道,几乎是一手操控,而且杨妃十分注重门第世家,对于那些平民或小世家出身的贵族官员,根本看不上,要选就选那些名门世家,可是这个时代的世家都十分高傲,之前李承乾选太子妃,清河崔氏就一点面子都不给,更别说李恪这个皇子了。
  也正是因为杨妃的挑剔,使得为李恪挑选王妃的事也是困难重重,更加糟糕的是,李恪并不想听从母亲的安排去娶一个世家大族的陌生女子,而是想选一个更符合自己心意的女子为伴,结果母子二人为了这件事也发生了一些争执,幸好李恪不在长安,只能与杨妃书信来往,否则母子二人说不定会吵起来。
  “要我说在一群皇子之中,李恪还是相当不错的,论起才学来他可能不如李泰,但李泰不但长的胖,而且还只会空谈,若是让他来治理扬州的话,恐怕扬州只会乱成一团,至于他另外几个弟弟,除了李治那几个太小的,剩下的也没几个成器的。”七娘这时再次发表自己的意见道,在发现扬州的巨大变化后,她对李恪的印象也大为好转。
  听到七娘拿李泰和李恪做对比,李休却是笑而不语,不过连七娘这么一个女子都能看出李泰的缺点,但是身为父亲的李世民却完全看不到,也许这就是父爱吧。
  李休与七娘在扬州街头转了小半天,等到太阳西斜之时,他们这才来到李恪在扬州的府邸,结果当李恪得知李休来了后,竟然高兴的直接小跑出来行礼道:“学生李恪拜见先生,不知先生你什么时候来的扬州,为何不通知学生,也好让我出城迎接?”
  李休这时也急忙将李恪搀扶起来笑道:“我们也是今天刚到,刚才在城中转了一圈,结果发现扬州比几年更加繁华了,看来你这几年也做出不少成效啊!”
  “先生谬赞了,其实我并没有出太多的力,反倒是权长史他们为了辅佐我治理扬州,每天起早贪黑吃了不少的苦!”李恪这时急忙谦虚的道,他的长史名叫权万纪,是李世民特意安排给他的老师之一,此人不但有才能,而且性格几乎和魏征一模一样,如果李恪做错事,经常会被他严厉斥责,开始李恪还有些怨言,为此也曾经给李休写信抱怨过,不过随着他年纪的增长,反倒对权万纪敬重起来。
  不过说到这里时,李恪终于发现了站在李休身后的七娘,当下他也不由得一愣道:“七娘姐怎么也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