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515

  李休听到这里心中也有些嘀咕,猜测着该不会是因为昨天吵架,导致长孙皇后的病情恶化了,所以李世民没空来吧?不过也不对啊,长孙皇后的病一直由孙思邈负责,如果她的病情真有什么情况,自己应该会接到消息啊?
  就在这时,其它人也觉得不对,看到李休和长孙无忌在这里,于是也纷纷上前打听情况,毕竟他们是李世民身边最亲近的大臣,可惜他们两个现在也是一无所知,这也更让人感到奇怪,一时间议论之声也更大了。
  不过也就在众人议论李世民为何还不召见他们时,忽然只见一个内侍拿着圣旨从殿中走出来,然后展开圣旨宣读道:“制曰:越王贤而有才,朕甚爱之,特赐徙封魏王,遥领相州都督,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余官如故……”
  下面的李休等人一时间也都有些搞不清楚情况,怎么等了半天却只等出一道圣旨?而且听圣旨上的内容,似乎都是在夸奖李泰,并且还将李泰的王位由越王变成了更加尊贵的魏王,封地也增加了不少,难道说李世民真的要和整个朝堂的大臣对着干?
  不过就在圣旨读到最后时,却忽然只听内侍忽然顿了一下接着宣读道:“……特赐延康坊魏王府一座,即刻起入住,另免除延康坊百姓租赋一年,以示皇恩!”
  听到最后面赏赐府邸的话,李休和长孙无忌这才总算明白过来,原来李世民真正的目的在这里,前面赏赐给了李泰那么多东西,最终还是向魏征这些大臣委屈,让李泰搬出了武德殿,当然皇帝有皇帝的脸面,哪怕是认输也不能明着认,所以才有了前面的那些废话。
  当然了,李休也猜测李世民心中并不甘心认错,所以才赏赐给李泰那么多东西,借此向大臣们表示自己的不满,不过只要能让李泰迁出武德殿,其它的并不重要,也没有人会计较这些。
  宣读完圣旨后,内传直接宣布退朝,看样子李世民还真是傲骄,认个错却连朝会都不开了,不过魏征他们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一个个也露出胜利的笑容,至于开不开朝会他们也不会在乎,当下三三两的离开了。
  “陛下啊~”只见长孙无忌这时无奈摇了摇头叹息道,说完却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次的事李世民的确是做错了,说句不好听的,哪怕他真的有什么易储的想法,也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
  “陛下改正就好,这下终于可以过个安心年了!”李休这时也接口笑道,不过说到这里时,他却忽然又想到李承乾,当下也不由得皱了下眉,虽然李世民收回了成命,但事情毕竟已经发生了,这恐怕也会在李承乾的心中留下一个阴影,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父子间的感情,甚至会造成其它更加深远的影响,这些也让他不由得有些担心。
  今天是肯定见不到李世民了,李休当下回到理财监继续做事,洛阳那边的银行运营良好,许敬宗甚至已经在筹备洛阳的拍卖行了,毕竟洛阳那边的银行也同样有质库,每天典当的货物并不比长安少,估计日后只要有银行的地方,就会有拍卖行的存在。
  因为临近年关,银行的事情也特别的多,其中有一项十分特殊的事情,那就是为官员发薪俸,上次李休向李世民建议,将官员的薪俸全部改为铜钱发放,这样省时省力,不过李世民担心影响太大,因此最后只用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那就是所有官员可以自愿选择,可以像以前那样要实物,一年才发一次,也可以改为铜钱,由银行每月发放。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官员因为惯性的原因,很少有人愿意将薪俸改为铜钱,也只有李休和理财监的官员才以身做责,改为每月向银行领薪俸,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年轻的官员开始觉得领钱比较方便,毕竟他们年轻人交际多,平时的花费也多,若是一年一领,而且还领的是实物,用起来也不方便,所以就开始将薪俸改为每月向银行领钱。
  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也到了一年一度发放薪俸的时间了,估计是许多官员觉得雇几辆大国拉东西实在太麻烦,因此官员愿意领铜钱的人数达到了一个小高峰,这可是大好事,毕竟官员要从银行领钱,这也代表着银行影响力的扩张,日后银行需要与其它官衙协调时也会方便许多。
  不过申请的官员多了,李休这边自然也开始忙碌起来,毕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每个官员的资料都要编写入库,然后存到银行的资料库里,说起来整个银行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资料库了,说句不好听的,如果银行失了火,哪怕是钱库都可以不救,但是这个资料库里的东西必须要救出来,因为里面记录着银行各个客户的资料,缺失一份就会造成大麻烦。
  当然了,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一般银行都有两个资料库,比如长安的银行,一个资料库在银行内部,另外一个资料库则在理财监,长安的银行每天都要将更新的资料做成两份,其中一份存放在银行,另一份则需要运到理财监存放。
  这样就算其中有一份损坏了,另外还有一份备用,毕竟两个资料库同时损坏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了,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那么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有人故意破坏银行,这就得麻烦大理寺了,另外一个就是银行惹得天怒人怨,所以老天降下了神罚,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认命了。
  李休一直忙到天色将晚时,这才伸了个懒腰站起来,然后活动了几下出了门,坐上马车出了皇城准备回家,等到他出了皇城时,外面已经是华灯初上,长安城的夜生活也刚刚开始,皇城门前是个宽大的广场,本来这里是不允许闲杂人等靠近的,不过这几年长安城的商业越来越繁华,人口也越来越多,所以李世民特意下旨,允许百姓在皇城门前的广场做生意,结果这里很快成为长安城最热闹的夜市。
  李休这时也感觉有些饿了,虽然家里给他留着晚饭,但是从皇城到自己家里也要走上大半个时辰,所以李休干脆让人给自己买了个胡饼,坐在马车上边走边吃,同时还打开车窗欣赏着外面的夜景。
  广场上做各种小生意的摊贩很多,也吸引了许多百姓前来,其中有长衫乌帽的读书人,也有衣着华丽、成群结队而行的纨绔子弟,更有身穿绫罗的名色商人,甚至还有一些头戴帷帽,让人看不到长相的仕女,这些人组成一幅活生生的大唐生活图景。
  虽然李休很喜欢眼前的这幅生活图景,但却也没有久留,等到马车出了广场后,立刻加速往城门的方向赶去,虽然现在长安城已经解除宵禁了,但是晚上出城门还是比白天要严格一些,哪怕是朝廷官员,也要受到严密的盘查。
  不过就在李休的马车来到城门,正准备要出城时,却忽然发现前面的城门被堵住了,而且还传来一阵剧烈的争吵声!
第927章
裴行俭回来了
  长安城已经彻底的解除了宵禁,晚上城门也可以进出,只不过盘查的比白天要严格一些,明德门有三个门洞,平时两侧的小门洞都是打开的,不过晚上进出的人比较少,而且也是出于安全考虑,所以一般只开一个小门洞,进出的人都从这里经过。
  不过今天李休的马车来到明德门时,却发现门洞这里已经被堵上了,而且还传来一阵剧烈的争吵声,他的马车也过不去,于是就派人前去查看,结果很快打听消息的人就前来禀报道:“启禀老爷,城门前来了一队人马,看样子应该是军队,但却没有穿号服,而且他们押送着许多的东西,光是马车就有几十辆,守门的将士似乎不让他们进,结果双方就吵了起来。”
  派去打听消息的是李休身边的侍卫,也是当年娘子军中的老人,一双眼睛毒的很,哪怕对方没有穿士卒的号服,他也能从一些细节中猜测出对方的身份,不过这也让李休颇为好奇的自语道:“一队便服的士卒,怎么会在这么晚进长安?”
  马车一时间出不了城,李休心中也十分的好奇,最后索性下了马车,挤过前面的人群来到城门洞里,结果只见前面守门的士卒将城门紧紧的堵住,他们前面由是一群高矮各异的壮汉,虽然他们没有穿号服,但身上流露出的那种铁血之气却暴露了他们的身份,现在这些人一个个涨红着脸,与守门的士卒大声叫嚷着想要进去,守门士卒自然也不示弱,不过双方吵归吵,但却没有人敢动手,毕竟大唐的军法可不是吃素的。
  看到这种情况,李休也不由得眉头一皱,毕竟不管对方有什么事情,但是堵在城门口却是不应该,毕竟周围还有这么多的人准备进出城门,现在全都被堵在这里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正准备出面让吵架的双方先让开,然后再询问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那些便衣士卒的背后挤出一个年轻人,看到这种情况也当即皱眉道:“怎么回事,你们怎么和守门的兄弟吵起来了?”
  这个年轻人明显是和那些便衣士卒一伙的,而且身份也极高,那些本来一脸嚣张的便衣士卒看到他时,也都立刻乖乖的闭上了嘴,只有一个高个士卒上前一步回答道:“参军,不是我们要和他们吵,而是这帮守门的不让我们进城,您说咱们这些人在辽东拼死拼活的,来到长安却连城门都进不去,兄弟们自然受不了这种气!”
  “行了,你们退下吧,这件事由我来处理!”青年人并没有完全相信自己的手下,毕竟他可知道自己手下的这帮人全都是兵油子,平时没事还会找事,更别说守门的将士不让他们进了,刚才没打起来已经算是不错了。
  看到这个青年人时,后面的李休也不由得一愣,随即就走上前开口笑道:“裴参军,你们不是去辽东了吗,什么时候回的长安?”
  这个青年人正是苏定方的学生裴行俭,上次苏定方走的时候,还带他一起到李休府上告别,只不过让李休也感到奇怪的是,裴行俭现在应该在辽东帮着苏定方整军才是,怎么会无缘无故的跑到长安来?
  “驸马!”裴行俭看到李休时也是大吃一惊,当即躬身行礼道,守门的将士听到李休的身份也是吓了一跳,特别是守门的将领多次看到过李休的马车经过这里,因此也认识他,看到他也急忙和裴行俭一起行礼。
  “不必多礼,咱们还是先让开,让城门恢复通畅,毕竟这么多人堵在城门也不方便!”李休看到两边都是熟人,当下也笑着开口道。
  听到李休的话,裴行俭和守城的将领都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立刻就吩咐人让开,这让堵在城门的人群也终于慢慢的散去,李休这时则将他们两人拉到一边询问事情的经过与原因,不过裴行俭刚才在后面,所以对城门这边的情况也并不是很清楚,幸好还有守将,于是他就将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
  其实事情的原来很简单,裴行俭他们一行人带着许多的东西要进城,但是守门的将士也不是瞎子,一眼就看出他们这些人身形剽悍,身上都带着股百战之兵的杀气,本来晚上就查的严,所以守门的将士自然不敢轻易的放他们进去,而是提出要搜查,毕竟他们不但人多,而且还带着不少的东西。
  不过裴行俭带来的人都是苏定方手下的老兵,一个个都是从死人堆里杀出来的,平时也是桀骜不驯,哪怕是在长安城,也很难收敛自己的脾气,这才发生了刚才争吵的事。
  “宋将军,这位是派往辽东的苏定方、苏将军手下的裴行俭参军,之前还参与了平定党项人的叛乱,所以绝对没有问题,这点我可以保证!”李休听完事情的经过后,当下也决定替裴行俭他们担保道。
  守卫明德门的将领姓宋,以前也是天策府出身的将领,别看他这个人不显山不露水的,但其实却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心腹之一,毕竟明德门是长安城的正门,能够守卫这里的人不但能力要出众,最重要的还是保证忠心,而这两点宋将领都占了。
  “原来你们是马踏吉利王帐的苏将军部下,而且又有驸马为你们担保,我自然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宋将军听到李休的话,当下也不由得对裴行俭笑道,随后又卖了李休一个面子,反正有李休担保,就算出了什么事,也怪罪不到他头上,所以他自然乐得卖这个人情。
  听到宋将军的话,裴行俭也十分识趣的向对方道谢,然后这才指挥着手下人进城,他这次带来的人还不少,看起来足有上百人护卫,另外还有二三十辆大车,本来李休还在猜测车上装的是什么?
  不过当最后几辆大车进城时,李休看到车上的东西却不由得一愣,随后目光诡异的看了裴行俭一眼,结果对方年轻的脸上也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笑容。
第928章
新罗婢
  裴行俭带来了二三十辆大车,前面的车子上虽然裹的严严实实的,但依然看得出来是拉的各种货物,但是最后面的几辆上却拉的都是人,而且全都是妙龄的少女,借助城门口的灯火,可以看到这些女子长的都不错,守门的宋将军和他手下的士卒一个个把眼睛都看直了。
  “这些是……新罗婢?”李休从这些少女身上的衣饰上,隐约也猜到了这女子的身份,毕竟在人市上,经常可以见到新罗婢被贩卖,当然其中大部分都是高句丽女子假冒的。
  “咳,驸马猜的不错,这些都是正宗的新罗婢,绝对不是高句丽女人假冒的!”裴行俭这时干咳一声,然后颇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
  “不对啊,你们不是去高句丽吗,怎么会抓到这么多新罗婢?”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反问道,前面那些大车上拉的可能是苏定方他们的战利品,这点李休可以理解,但是这些新罗婢的来源就有些想不通了。
  “驸马有所不知,这些新罗婢是新罗王送到我们军中的,特别是苏将军,新罗人一次就送给他十个,不过苏将军家里管的严,他也不太喜欢新罗女人,另外还有一些人也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就一起让我带来长安,和前面的那些战利品一起卖了。”裴行俭再次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他虽然年轻老成,但却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而且也没有婚配,在女人这方面也颇为保守,比如新罗人送给他的女人,他也一个没动,这次带回来倒是不准备卖,而是打算送到家里照顾自己的母亲。
  “新罗人为什么送女人给你们?”李休这时却是想不通的再次追问道。
  “新罗人也是无利不起早,我们秋天不是杀进高句丽了吗,结果这件事让新罗人知道了后,他们就开始派人频繁的与我们接触,希望可以跟在我们后面捡便宜,毕竟新罗和高句丽本来就是世仇,这些女人就是用来贿赂我们的东西,苏将军觉得不收白不收,所以就让我们笑纳了,反正日后也有用到新罗人的时候。”裴行俭再次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李休听到这里也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新罗人果然很有野心,同时也很精明,对于每一个可能的机会都不会放过,如果不是自己穿越到大唐,恐怕真的会像历史上那样,大唐辛辛苦苦打下高句丽和百济后,却最后为新罗做了嫁衣。
  “驸马,另外这次恐怕还得请您帮个忙,前面的大车上的确都是我们在高句丽捞到的东西,说起来高句丽可比党项那帮穷鬼有钱多了,这次我带来的都是好东西,在辽东直接卖给那些奸商实在太亏了,所以苏将军才让我带着人押送到长安卖给银行。”正在这时,只见裴行俭再次开口道。
  上次从党项带来的战利品卖给了银行,也让他们第一次尝到了甜头,毕竟相比那些奸商,银行给的价格可实在太公道了,换成那些奸商的话,最后恐怕只能给出几分之一的价钱,所以这次在高句丽缴获了战利品后,苏定方手下的将士都强烈要求卖给银行,所以才有了这次裴行俭的回京之行。
  “哈哈,这倒是小事一桩,其实你也不用找我,现在银行已经将质库分离出来,专门做这物品典当方面的生意,你们这些东西银行都会收的,不过你却多跑了许多冤枉路,因为洛阳那边的银行也开业了。”李休听到这里当即也是大笑道,现在不是当初,银行已经完全运营起来了,吃下裴行俭的这些货物并不算困难。
  “洛阳已经有银行了吗,早知道的话,我们就直接在洛阳卖掉这些货物了!”裴行俭听到李休最后的话也不由得有些惊讶的道,上次他们离开长安时,银行还是长安城特有,却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洛阳的银行就已经开业了。
  “不光是洛阳,明年太原那边也要开设银行,那边离辽东更近,到时你们如果有需要银行的地方,可以直接去太原。”李休这时再次笑道,其实他也不想看到将士们拼命带回来的战利品被一奸商盘剥,所以能帮的自然愿意帮一把。
  “那驸马什么时候能把银行开到边疆去,这样我们就不必来回跑了!”裴行俭听到太原也要开银行,当下再次兴奋的追问道,从辽东到太原的确要比到长安近多了,不过他更希望银行开在边疆,这样就更方便了。
  “肯定会有这么一天的,不过现在恐怕还不行,毕竟银行需要大量的人才,不知守约你有没有兴趣来银行,以你的能力,肯定可以帮助我加快银行的扩张!”李休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笑着试探道,他对裴行俭也十分的欣赏,如果能挖到银行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这个……”裴行俭也没想到李休忽然要招揽自己,当下也不由得露出迟疑的表情,不过很快他就遗憾的一笑道,“多谢驸马的好意,不过我现在还年轻,主要还是学习一些东西,而我一向对兵法很感兴趣,所以我打算这几年先跟着先生学习,然后再进到军校,日后可能会走上武将之路。”
  听到裴行俭的话,李休也不由得露出几分遗憾的表情,不过裴行俭的确是个难得的文武全才,无论是行政还是军事都十分的擅长,现在他选择像他父亲和兄长一样走武将之路,对此李休也不好再劝说,于是只能鼓励了他几句,然后这才与对方告辞,毕竟天都已经黑了,裴行俭他们进城也要找住的地方。
  说起来裴行俭他们都是军中的将士,如果是因公务来长安的话,肯定有朝廷的人负责接待,比如上次他们从党项回来,就是住在城外的军营里,但这次他们是因私事而来,所以食宿之类的自然要由自己负责,这也是苏定方派裴行俭来的原因,毕竟他做事周全,比其它人更让人放心。
  告别了裴行俭后,李休也回到家中,不过这时都已经快两更天了,家里的孩子都已经睡了,李休吃过给自己留的晚饭后,又去看了看平阳公主和儿子,结果得知丽质已经回去了,毕竟长孙皇后的身体还不好,她也已经懂事了,所以哪怕心中不高兴,但还是要回去照顾母亲。
  对于丽质这个孩子,李休也不由得有些同情,本来她生下来就带着病,可是又偏偏生在皇家,也许在别人看来,她身为公主锦衣玉食,可是谁又知道她身上承担的压力,甚至李休担心丽质长年生活在宫中那种环境中,会导致她本来已经好转的病情恶化,原来历史上的她仅仅二十二岁就去世了。
  李世民终于让李泰搬出了武德殿,这件事也慢慢的平息了,再加上新年马上就要到来了,因此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一种节日的气氛。
  说起来在大唐这个年代,春节并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真正最隆重的节日其实是之后的上元节,不过因为春节和上元节离的太近了,因此两个节日其实是合并在一起过的,特别是去年因为李渊的去世,导致上元节没有过成,结果今年还没到春节呢,就已经有人开始准备上元节需要的花灯了,看样子今年的上元节将是这几年最热闹的一个上元节了。
  别人喜欢上元节,但李休却还保留着后世的习惯,更喜欢过春节,特别是在除夕那晚上吃着水饺,总能让他想起前世的亲人朋友,每当这个时候,他总会感到有些伤感,算算时间,他已经穿越大唐十四年了,而他也从一个少年变成了而立的中年人,虽然家庭事业都十分美满,但总让他感觉少一些什么。
  不过春节前倒是有一件让李休全家都十分高兴的事,那就是上官仪和恨儿从南方回来了,说起来上官仪在海盐县的任期已满,而且他在海盐的政绩十分出色,在他的努力之下,海盐县以海产罐头起家,大力发展捕捞业,后来连盐业也重新做了起来,使得海盐吸纳了不少的人口,百姓也十分的富有,短短几年就从下县发展成为了上县。
  有这样的政绩,上官仪在任期满了之后,海盐县的百姓都不舍得他走,不过朝廷却想将他调回长安任职,另外他和恨儿也考虑到马爷和光华郡主年纪大了,也需要有人照顾,所以也就接受朝廷的调令回到长安,现在对他的任命还没有下来,估计最后也是进入到三省六部这些重要机构任职。
  本来李休倒是很想让上官仪来理财监协助自己,不过考虑到上官仪已经做过一任县令,起点比裴行俭还要高,理财监也已经有了刘仁轨和许敬宗这两个人才,上官仪再来理财监也很难安排合适的职位,最后也只能作罢。
  时间过的很快,又是一年的上元节到来,这也是大唐青年男女最为期待的日子,灯会之中,还不知道有多少对男女结下姻缘?
第929章
你要嫁人?
  “七娘你们快点!”恨儿一边快步来到大街上一处高大的灯塔前,一边兴奋的向后面的七娘和婉娘招呼道,说起来她虽然已经为人妻子,甚至连孩子都有了,但是在上元佳节,她却还是显露出以前的少女姿态,就算是她梳着妇人的发式,但依然吸引了不少青年男子的目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