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3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0/515

  当下李休与裴寂撩起重重布帘,最后来到放置李渊棺椁的位置,棺椁的盖子并没有盖上,而且在下葬之前,棺椁是禁止落地的,因此整个棺椁被放置在一个高台上,想要看到棺椁里的情况,就必须沿着台阶走上去。
  当下李休与裴寂一起登上高台,然后探头向棺椁里看去,不过让李休万万没想到的是,本来放置遗体的棺椁中竟然空无一人,这把他也是吓得魂飞魄散,李渊的遗体怎么会不见了?
第806章
替换成功
  看到棺椁中的李渊竟然不见了,李休也是吓的张嘴就要叫人,不过旁边的裴寂却是一把捂住他的嘴低声道:“驸马匆惊,太上皇就在这里!”
  听到裴寂如此说,李休这才松了口气,也正在这时,只见在高台一侧的布幔后面走出两个人,而当李休看到这两人时,也不由得愣了一下,因为这两人竟然长得一模一样。
  不用问,这两人自然就是李渊和他的替身,想必刚才发现失火时,殿中人都被吸引到殿外,这个替身也就趁着这个间隙溜了进来,毕竟有裴寂带路,他到灵堂里面并不困难。
  另外看到李渊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虽然李休明知道李渊是假死,不过现在也终于松了口气,当下急忙上前向李渊行礼。
  “不必多礼,刚才朕才刚醒,听到外面有脚步声,这才不得不藏了起来。”李渊这时看到李休和裴寂也是松了口气,然后这才低声道。
  不过现在可不是客气的时候,只见李渊说完之后,用眼睛扭头看了一眼旁边的替身,说起来这个替身虽然与李渊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但气质却是有着天差地别,熟悉的一眼就能认出来,当然这是活着的时候,若是死了,恐怕还真不好找出区别。
  这个替身是李渊早就准备好的死士,这条命根本不属于他自己,这时看到李渊的示意,他立刻脱下衣服与李渊交换了一下,说起来李渊身上只穿了一件内衣,因为他“死”后穿的寿衣一层又一层,剩下把人裹成了一个大粽子,活人穿着这么多衣服根本无法活动,所以他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身上的衣服都脱了下来。
  等到交换过衣服,这个连名字都没有替身立刻跳进棺椁之中,然后在裴寂的帮助下,将寿衣一层层的穿上去,等到最后一身龙袍穿上去,他整个躺在棺椁里根本动不了了,最后只见裴寂从怀中拿出一个药瓶,打开后放在替身的嘴边,结果对方毫不犹豫的喝了下去。
  片刻之后,只见替身的脸色一变,随后两眼也缓缓的闭上,本来起伏的胸口也慢慢的平静下来,脸色也越来越苍白,这让旁边的李休也露出不忍的神色,最后将头扭向一边,不过这是对方自己的选择,他也没有理由去阻止。
  不一会的功夫,李渊的替身就死在棺椁之中,这时只见裴寂再次帮他整理了一下衣冠,甚至还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包,为替身化了一下妆,使他看起来与李渊看起来几乎再无任何的差别。
  其实人死之后,皮肤和肌肉都会发生变化,使得死人的样貌也会发生一些改变,虽然这些改变不大,但也足以掩盖李渊与替身相貌之间微小的差别,再加上裴寂的细心修饰,除非是把替身扒光了寻找身上一些特征,否则根本不可能分辨的出来,不过李渊身为太上皇,恐怕就是李世民也没胆子把自己老爹的尸体扒光了查看。
  等到棺椁中出现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李渊后,不过李休这时却又忽然发起愁来,因为刚才他和裴寂两人进来,那个替身则是趁乱溜了进来,可是现在他们变成了三个人,外面守灵的人虽然不多,但却也不算少,而且殿外还有护卫巡视,他们两人怎么可能把李渊这么一个大活人带出去?
  不过李休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只见处理完替身的事后,裴寂却带着李渊悄悄的来到停殿的一角,整个停灵殿外宽内窄,棺椁也就停在最窄的这一头,地面上也都铺着厚重的石板,不过只见裴寂来到墙角后,却是低头仔细的寻找起来,不一会的功夫,只见他从石板的缝隙中竟然拉出一条细绳。
  “驸马帮我一下!”裴寂这时低声道,李休听到这里也急忙上前,随后两人用尽全力拉绳子,这根绳子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虽然看起来很细,但却坚韧无比,怎么拉都拉不断。
  “磁~”随着一阵轻微的摩擦声,地面这块厚重的石板竟然被他们拉了起来,而在石板下面,竟然露出一个黑乎乎的洞口,不过这个洞口看起来十分粗糙,而且泥土也很新,看样子开挖的时间并不长。
  看到地面的洞口,李渊脸上也露出喜色,当下向裴寂和李休点头示意了一下,随后就跳进洞中,李休本以为这个洞很深,却没想到李渊跳进去竟然还露出一个头,这让他也不由得一愣,毕竟这个洞也未免太浅了?
  不过裴寂却似乎一点也不意外,等到李渊蹲下身子后,他立刻将石板缓缓的放下,随后露在外面的那根绳子也被里面的李渊拉了进去,而裴寂这时又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小包,打开之后,里面竟然是一小包泥土,然后只见他把泥土小心的撒在石板的缝隙处,并且一点点的抹平,直到完全看不出石板被撬起过。
  李休虽然很想问一下这个地洞通向哪里,李渊又怎么出去?不过现在可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而且他们也进来好一会儿了,再不出去的话,说不定会引人怀疑,于是两人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这才迈步来到前面,只见守灵的长广公主等人也都在,而且这时天色已晚,每个人都显得十分困倦,并没有人发现他们在里面的动作。
  看到外面的情况,李休也是暗暗的松了口气,裴寂倒是神态自如,并没有急着离开这里,反而还和长广公主等人说了几句话,而长广公主他们也对裴寂十分尊敬,同时也询问了一下李渊的遗体情况,得到的回答当然是平安无事。
  最后裴寂这才借口要到外面巡视一下,这才起身告辞,李休也亲自相送,等到出殿门之后,李休看到周围无人,这才开口追问道:“裴公,那个洞通向哪里,太上皇又如何离开?”
  裴寂这时背着手一边走一边打量着周围,然后这才低声回答道:“这个停灵殿几十年也不动用一次,自然是宫中最冷清的地方,平时只有一个郭内侍负责这里,不过这个郭内侍以前可是陛下身边的红人,前隋时,他就是陛下安插在杨广身边的探子,为陛下立下不小的功劳,后来陛下失势,郭内侍也被贬到停灵殿,那个洞就是郭内侍花了大半年时间,一点点的挖出来的!”
  李休听到这里也是一惊,他没想到这其中竟然还有这样的隐情,不过他紧接着又有些想不通,毕竟郭内侍只有一个人,哪怕是花费大半年的时间,恐怕也挖不了多长的洞吧?
  裴寂似乎是看出了李休心中的疑问,只见他这时再次开口道:“其实那个洞的确不长,它只凿穿了停灵殿的地基,可以让一个人从殿中穿过地洞来到殿外,而在那堵墙的另一侧,则是原来郭内侍的住处,陛下现在也暂时呆在那里,十分的安全!”
  李休听到这里这才露出了然的表情,难怪刚才那个洞那么浅,原来竟然只是从地面下的地基上凿出一个洞,这样李渊的进出才不容易被人发现,甚至说不定之前那个替身就是从那个洞进到殿里的,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渊终于可以从殿里离开了,而只要离开了停灵殿,裴寂就有办法将李渊运出去。
  不过也就在这时,李休忽然感觉裴寂提到那个郭内侍时,神色也有些伤感,而且话里话外都透着几分不详的气息,这让他也不由得追问道:“那个郭内侍他……”
  “死了,就在春节之时,郭内侍被人发现死在自己的床上,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一向不好,所以死的时候也没有人怀疑,现在的陛下念在他照顾太上皇多年的份上,让人给他办了一个不大小的葬礼,也算是厚葬了!”裴寂这时颇为伤感的道,看样子他与那个郭内侍不但相识,而且还可能有些交情。
  “又一个死士!”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默然不语,不用猜也知道,那个郭内侍肯定也是自杀的,因为只有他死了,才不会有人发现停灵殿中那个秘密,而且李休敢肯定,用不了多久,李渊跳下的那个洞口就会被裴寂填上,到时就再也没有人知道这件事了,而李渊假死逃离的事,也只有他和裴寂,以及李渊本人知道了。
  “好了,驸马回去吧,陛下我会安置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先让他养好自己的身体,等到葬礼过后,到时就需要驸马联络张家的人,将陛下送到美洲去了!”裴寂这时向李休拱手致谢道,虽然整件事是由他一手策划的,不过如果没有李休的帮助,他的计划也根本无从实施。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就到了头七的日子,按照民间的传说,这天死者的灵魂会回到自己的身体附近,所以死者的儿女都要守在灵堂,而且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那就是让死者的亲友瞻仰遗容,同时棺椁也要在这天钉死。
  不过这也让李休再次担心起来,毕竟棺椁里躺的是个假李渊,他真怕有人会发现什么,当然如此能过这一关,等到棺椁钉死后,这件事也就完全成功了!
第807章
头七
  停灵殿外,一场盛大的法事正在举行,长安附近有名的道士几乎全都被请了过来,不过却没有半个和尚,毕竟大唐将道教立为国教,虽然佛教在民间的势力甚至比道教还要强一些,但道教在贵族中却占据着优势,特别是得到了皇族的支持,所以现在也发展极快。
  灵堂之中的李休陪着平阳公主跪在灵前,默默的看着前来吊唁的大臣一个个走进灵堂的后面,瞻仰李渊的遗容,另外还有一些远路的皇亲国戚也从外地赶来,一个个冲进灵堂也是失声痛哭,不过这种哭声中有几分真几分假,恐怕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棺椁里躺的只是李渊的替身,所以李休无论如何也哭不出来,只能勉强做出悲伤的样子,只是跪在这里实在太无聊了,最后他索性默默的观察着今天来吊唁的这些人,从这些人表情动作,甚至是哭声上来猜测他们心中的想法,这倒是个极好的办法,可以说从他们的表现上,就能看出人生百态,绝对让人大开眼界。
  不过李休很快就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现象,那就是今天来吊唁的皇族之中,有李渊的侄子女婿,也有女儿孙女,但唯独少了李渊的儿子,确切的说,应该是那些被李世民赶到外地的那些成年皇子们,他们的父亲死了,但这些做儿子的却是一个也没有见到。
  如果是平常人家,这些不出现的儿子肯定都可以称得上是大逆不道,不过对于皇家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而且也不能怪李渊的那些儿子们,其实他们倒是想来,但是没有李世民的圣旨,他们是严禁离开自己的封地的,特别是现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更不可能回长安,现在估计都老老实实的在自己封地上呆着呢。
  相比李世民的那些兄弟们,反倒是李世民的儿子没有太多的顾忌,比如在扬州的李恪,估计现在已经在回来的路上,说起来他们这些亲王虽然不像汉朝的亲王有那么大的权力,但是唐朝的亲王手中也掌握着上千人的卫队,拥兵做乱也并非不可能,所以遇到皇帝驾崩这种事,凡是对皇位有威胁的亲王都得老老实实的呆在外面,只有等到新帝登基,政局稳定下来后,他们才能回到长安祭拜。
  当然李世民的身份特殊,他的皇位早就稳固了,按理说他的兄弟对他的皇位已经形不成威胁,但是李世民依然命令他们呆在封地,这主要也是为了给后世立下一个规矩,毕竟他得位不正,也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们走自己的老路,所以从李渊去世时开始,他就开始要为后世子孙们立下规矩,免得日后皇位传承时出乱子。
  可以说李世民考虑的十分长远,可惜他恐怕做梦都没有想到,他现在立下的这些规矩都没有用,因为他自己给儿孙们做了一个不好的榜样,这也导致了大唐的皇位传承一向都是血腥的代名词,每次都有不少人因此而丧命。幸好现在有李休的介入,李承乾和李泰等人都是他的学生,他现在也努力的影响这些皇子们的性格,希望他们不要走上李世民的老路。
  随着前来吊唁的人越来越多,整个停灵殿中也是哭声震天,特别是在外地的几位公主也赶回来后,更是与平阳公主等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团,李休则忙着招呼同为驸马的这些连襟们,另外李晋则和他的那些表兄弟、表姐妹们混成一团说着话,虽然现在这种场合不是他们玩闹的地方,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也体会不到亲人去世的悲痛,时不时发出几声不和谐的笑声。
  裴寂作为葬礼的负责人,这时也是忙前忙后的,李休倒是想向他打听李渊的去向,另外还有大安宫失火后,现在调查的怎么样了?可是却一直没有机会,毕竟他这段时间一直呆在停灵殿里,也外界也没有什么交流。
  不过李休很快就从人群中看到一个熟人,当下找了个机会来到对方身边,然后一把将他拉到旁边道:“马叔您可来了,刚好我还有件事想向您打听!”
  被李休拉过来的正是马爷,看到李休也难得的露出笑容的道:“我也正想问你呢,公主现在怀着身孕,你可千万别让她累着,我以后还想再多抱个小孙子呢!”
  “放心吧,秀宁刚开始的确很伤心,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李休当即也开口道,随后只见他看了看周围,然后这才低声道,“马叔,几天前大安宫失火的事查的怎么样了,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听到李休打听大安宫失火的事,马爷并没有露出意外的表情,其实这件事在朝野之中都引起不小的震动,现在长安街面上也都有人讨论这件事,而且李休又是李渊的女婿,关心这件事也很正常。
  “这件事陛下让我们飞奴司协助大理寺调查,不过现在只知道大火是从大安宫西北角的一座宫殿中烧起来的,而且那天刚好也是西北风,结果火势漫延的很快,整个大安宫有一半都陷入火海之中,后来火被扑灭后,大安宫也被烧残了,除非是重修整个大安宫,否则日后别想再住人了。”马爷当下回答道。
  “竟然烧的这么厉害!”李休听到整个大安宫被烧了一半,当下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
  “是啊,大安宫是毁了,而且我们怀疑很可能是人祸,可是对方下手却十分的干净,没有留下丝毫的线索,想要调查清楚简直太难了!”马爷这时皱紧眉头道,他们之前倒是有一些怀疑的对象,可是调查之后却都排除掉了,所以现在整个调查也陷入到了死胡同里。
  听到这里,李休也不由得心中一松,恐怕马爷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把裴寂列入怀疑对象,毕竟无论从哪方面看,裴寂都没有动手的理由。
  然而也就在这时,停灵殿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之声,人群也纷纷向两边闪避,紧接着一个披麻带孝的年轻人冲进大殿,一边大哭一边大叫道:“父皇,儿臣不孝,未能见到父皇最后一面啊!”
第808章
汉王李元昌
  “汉王李元昌?他怎么来了?”当马爷看到冲进殿中一边痛哭一边高叫着“父皇”的这个年轻人时,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道。
  “他就是李元昌?”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在李渊的儿子之中,除了李建成和李世民、李元吉这三个嫡子外,剩下的全都是庶子,而在这些庶子之中倒也有几个十分有名,比如这个汉王李元昌,他号称书画双绝,以行书和善于画马闻名于世。
  当然现在李元昌还年轻,看起来才十几岁,书画方面的造诣还不深,不过他的名气已经在士林中传开了,李渊当初也时不时夸赞他这个儿子。不过李元昌如果仅仅有才,还不足以引起李休的注意,最关键的是李元昌后来曾经鼓动李承乾造反,导致李世民父子反目,结果最后李承乾被废太子,李元昌也因此而被杀。
  “李元昌可是个搅屎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且他身为亲王,陛下不可能单独召他回长安,换句话说,他应该是擅自离开封地,真是好大的胆子!”想到李元昌此人,李休也不由得低声自语道。
  其实不但李休这样想,在场只要认识李元昌的话,这时也全都有这样的想法,毕竟李世民根本没有让在外的亲王回来,可是李元昌却违抗圣旨跑了回来,这简直就是在打李世民的脸,没看到灵堂里的李世民这时脸色都青了。
  只见李元昌跑进灵堂之后,一头扎在李渊的灵前痛哭起来,而且一边哭一边用双手扒着自己胸口的衣服,似乎真的是悲痛欲绝似的,本来平阳公主等人这时已经停止了哭泣,但看到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哭的如此悲痛,她们也禁不住再次痛哭起来。
  相比之下,站在平阳公主等人对面的李世民却一直盯着自己这个不听话的弟弟,脸色也阴晴不定,周围也有不少人都在偷偷的打量着李世民,准备看看李世民打算如何处置李元昌?
  “皇兄!元昌身负皇命,本不该回长安,但是听到父皇去世,心中实在悲痛无比,想到自己身为人子,却无法为父皇送终,实在是不孝之极,所以这才违抗皇命回京,不过只要能够再见到父皇一面,哪怕受到皇兄的责罚,臣也心甘情愿!”就在这时,只见李元昌忽然止住悲声,然后伏在李世民的面前大声道。
  李元昌的话一出口,旁边的李休却是差点笑出声来,因为这个李元昌实在太狡猾了,把自己回长安的原因全都归于自己的孝心身上,如此一来,李世民反倒不好责罚他了,毕竟孝道本是人伦天性,哪怕李世民身为皇帝也不能因此而怪罪李元昌。
  不但李休听出了李元昌话中之意,周围的人这时也都反应过来,这时也一个个看向李世民,不过这时李世民也冷静下来,只见他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沉着脸盯着下面的李元昌,不过这种沉默却给人以更大的压力,李元昌伏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
  过了好一会儿,只见李世民这才终于缓缓的开口道:“起来吧,你对父皇一片孝心,朕也甚是欣慰,去后面看看父皇吧!”
  李世民给李元昌的压力实在太大了,现在听到他没有因此而责罚自己,这让李元昌也明显的松了口气,当即向李世民叩谢,然后这才站起来去瞻仰父亲的遗容。
  周围的人看到李世民并没有因此而责罚李元昌,也都不由得松了口气,毕竟万一李世民震怒的话,搞不好又是一场血流成河的大变,到时还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
  相比别人,李休却更理解李世民的心情,他敢打赌,现在李世民肯定恨不得直接砍了李元昌,毕竟他好不容易要给儿孙们立个规矩,却被李元昌给破坏了,而且有了李元昌这个例子,其它正在观望的亲王肯定也都会纷纷来京,他想拦都拦不住。
  “皇帝这个位置,还真是不好坐啊!”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低声感慨道,说起来李世民不但要扫平外部的威胁,还要面对内部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甚至还要考虑的更加长远,为后世子孙做打算,好让大唐的基业传承的更久一些,也难怪李世民这几年老的特别快,他明明比平阳公主小两岁,可是现在看起来可比平阳公主苍老多了。
  “为帝者,享受着天下人的供应,自然要承担着天下的责任,可惜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前半部分的风光,却忽略了后半部分的辛苦!”旁边的马爷听到李休的话,这时也同样有些感慨的道。
  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为了那个皇位,历史也不知有多少人耗尽心机,甚至献上人头和鲜血,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想争一争这个人皇之位,包括李世民也同样如此,只不过他是少数幸运的成功者,而大部分人却都倒在争夺皇位的路上,可以说那个高高在上的皇位下面,其实是一座用白骨垒成的高山。
  李元昌的到来只是这场葬礼中的一个小插曲,头七的祭祀依然在继续,不时有重要的大臣和王公贵族到来,不过他们只有少数人有资格进到里面瞻仰李渊的遗容,而等到了黄昏时分,头七的祭祀也进入到一个高潮。
  李建成死后,李世民就成为李渊的长子,在礼部官员的主持下,李世民率领长孙皇后和李承乾等一帮皇子们在前,后面则跟着平阳公主与李休等公主驸马,另外那个胆大包天的李元昌也在,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李元昌竟然刚好和李休并行。
  李休这时也注意到身边的这位汉王,当下也不禁扭头打量了一下对方,只见李元昌大概十六七岁的样子,唇红齿白竟然是个难得的美男子,与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的英武长相完全不同,一举一动也颇为斯文,再加上他的才华,难怪会在读书人中有拥有那么大的名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0/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