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3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1/515

  “哈哈~说起来这个泥孰也是傻,不知道他从哪听说咱们把突厥人内迁的事,结果他登上汗位之后,竟然主动向咱们大唐提出内附,你说好笑不好笑?”马爷大笑着把泥孰做的事讲了出来。
  “请求内附?这个泥孰是不是疯了?”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道,赵德言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那些迁到南方的突厥人落到他手里,最后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当然泥孰可能不知道这个情况,但他堂堂西突厥的可汗,几乎相当于另一个颉利,这时却忽然提出内附,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哈哈~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不过泥孰非但不傻,反而十分的精明,直到我们飞奴司把西突厥的情况调查了一遍后,这才明白了他的用意……”
  马爷说着把现在西突厥的情况讲了一遍,原来当初肆叶护不得人心,导致西突厥内乱,后来肆叶护虽然死了,但是内乱并没有结束,哪怕是泥孰已经成为西突厥的可汗,但是西突厥内部其实已经分裂了,泥孰这个可汗其实只是个虚名,西突厥内部的各个部落对他根本就是听调不听宣,和春秋时期的周天子差不多。
  幸好泥孰与李世民还是结拜的兄弟,靠着大唐的威望,他勉强还能保住这个大汗的称号,但却要面临国内各个实权贵族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泥孰想要坐稳自己的位置,就必须抱住李世民的粗腿,这才有了之前请求内附的事。
  不过泥孰请求内附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诚意,一来西突厥内部根本不听他的,二来西突厥离大唐也太远了,内部也太乱了,就算大唐同意他们的内附,也没办法派人去治理,更不可能派军队,因此泥孰其实只是想用内附这个请求,来博得大唐的好感,从而稳固自己的位置罢了。
  李世民也十分清楚泥孰的目的,不过他也不希望西突厥再内乱下去,毕竟这会影响到丝绸之路的安全,所以也对泥孰做出回应,派了个使节前去西突厥,正式册封泥孰为奚利邲咄陆可汗,有了大唐的支持,泥孰也终于坐稳了可汗的位置。
  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今年夏天,泥孰和颉利一样,竟然也得了急病死了,而且更加巧合的是,泥孰的死同样有不少的疑点,连西突厥人都说泥孰很可能是被人害死的,而且杀手很可能就是泥孰的弟弟娥设,因为泥孰死后,娥设就成为可汗的第一人选,事实上他也十分顺利的登上了可汗之位。
  娥设刚刚成为可汗,自然要稳固自己的位置,不过据马爷说,他的情况比之前的泥孰更加不堪,西突厥内部但凡有点实力的贵族,几乎都是无视娥设这个可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也导致可汗的威望大跌,内部同样是争斗不休,所以就算波斯去向西突厥求救,娥设也是有心力。
  “原来如此,没想到西突厥竟然乱成这个样子,不过这样也好,虽然会给咱们的商道带来一些安全问题,但至少不用担心西域那边的威胁。”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笑道,其实他有句话没有直说,那就是李世民肯定会借着这个机会向西域扩张实力,这也是原来历史上被证明的,毕竟大唐的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现在都还没影子呢。
  “是啊,我估计那些波斯人应该知道一些西突厥内部的情况,所以才没有派人去西突厥,不过他们来咱们大唐同样也是白跑一趟,毕竟两国离得太远了,而且据我从一些波斯人那里打听到的消息,波斯人内部也早就烂透了,之前五年之内竟然换了五个国王,现在的那个波斯王竟然还是个小孩子,主少国疑,大臣未附,这已经是亡国之相了!”马爷这时再次开口道。
  李休听完马爷的话,也不由得默然不语,过了片刻这才再次开口道:“马叔,既然朝廷拒绝了波斯使团的请求,那这段时间波斯使团的那些人都在干什么呢,是不是准备要回去?”
  “也不能说是拒绝,陛下之前接见波斯使团时,虽然没有答应他们的请求,不过考虑到他们千里迢迢跑到大唐求救,也的确很可怜,所以也不忍拒绝,暂时就安排他们在长安城住下,不过这也让波斯使团心存着几分希望,这段时间那些波斯人四处送礼游说,希望得到一些大臣的支持,不过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咱们不可能对波斯有什么实质的帮助,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见这些波斯人,导致他们也是四处碰壁。”马爷再次开口道。
  “原来如此。”李休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随后他又想起波斯使团中那个神秘的正使,当下也饶有兴趣的问道,“马叔,波斯使团的正使是个女子,那个女子的身份似乎十分的神秘,不知你可知道些什么吗?”
  “你说的应该是个名叫阿特米西亚的波斯女子,她的确是波斯使团的正使,听说出身也十分的尊贵,但具体是什么出身我也不太清楚,她曾经与陛下亲自面谈,谈的内容也只有陛下和她知道。”马爷提到阿特米西亚时,眉头也不由得皱了起来,因为她身上有许多的秘密连飞奴司也不知道,这让他感到十分的不舒服。
  “原来她叫阿特米西亚。”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自语一声道,直到这时他才知道对方的名字。
  “呵呵,你都救了整个波斯使团,不会那个米西亚连名字都没告诉你吧?”马爷听到李休的话却不由得取笑道。
  “那是当然,在那些波斯人眼中,我只是个普通的海商罢了,自然没必要把正使的名字告诉我,不过那个副使阿尔达倒是和我相处的不错。”李休这时也是笑道,他也没告诉对方自己的身份,所以从这件事上来看,大家双方都扯平了。
  就在李休和马爷说话之时,后院的平阳公主等人也知道了马爷前来的消息,于是纷纷带着孩子前来拜见,平安郎和晋儿等几个孩子看到马爷也都是十分的亲昵,甚至还给马爷准备了礼物,这让马爷也十分的高兴,而当他看到月婵怀里的小苏雅时,更是抱在怀里不撒手,看得出来,随着马爷年纪的增长,他也是越来越喜欢孩子了,怪不得要让杨凡早点成亲。
  李休一家在洛阳休息了几天,马爷也没什么事情,毕竟现在天下太平,他们飞奴司的事情也少多了,再加上他也准备过两年就退下来,所以也在飞奴司培养了一些副手,平时不太重要的事情,根本不用他操心,所以他也陪着李休在洛阳住了几天。
  等到休息过后,李休一家人这才准备和马爷一起回长安,不过还没等他动身,马爷忽然一脸凝重的找到李休,然后告诉他一个不可思议的消息:长安又来了一个波斯使团!
第753章
进宫
  “又来了一个波斯使团?”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商家买一送一倒是听说过,可是谁也没见过会有哪个国家一次派出两个使团的。
  “不错,这件事别说你吃惊了,现在朝廷上下也都被波斯人给搞糊涂了,之前那个米西亚率领的波斯使团从海上来到咱们大唐,可是前几天忽然从西域又来一个波斯使团,这让不少人认为其中是不是有一个是假的?”马爷说到最后时,也是一脸无奈,估计他刚接到消息时,也被波斯人给搞晕了。
  “那现在查清楚了吗,不会真的有一个是假的使团吧?”李休这时也十分关切的问道,假使团的事对于大唐并不罕见,因为大唐对于国外的使节一向比较优厚,随便给大唐送点海外的土特产,大唐就会数倍回赐,这也让一些人动了歪心思,比如一些海商从南洋的一些小岛上找向个土人,然后拿些破木头烂珍珠当成贡品,只要不被发现,就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
  “刚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甚至连陛下也有些怀疑,不过在经过调查对比之后,发现这两支使团都是真的,他们手中的波斯国书也几乎一样,当然最关键的是,这两支使团的人互相认识,只不过他们之间好像有仇似的,刚一见面就发生了冲突,为此鸿胪寺不得不把他们分开安置。”马爷这时再次开口道。
  “两支使团竟然都是真的?”李休听到这里也更加的惊讶,沉思了片刻这才再次开口道,“如果两个使团都是真的,那么只有两种解释,第一是波斯担心路途遥远,路上又十分的艰险,所以怕一支使团到不了大唐,这才派了两支,却没想到两支使团都到了大唐,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波斯内部其实已经分裂为两部分,所以才派了两支使团。”
  “从这两支使团见面就发生冲突的情况来看,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过因为第二支使团才刚刚到达长安,我收集到的消息也不多,所以暂时还不能肯定。”李休的话音刚落,马爷就开口补充道。
  “我也觉得第二种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波斯内部早就已经腐朽不堪,而且刚刚登基上位的波斯王还只是个小孩子,更容易被人控制,再加上外敌不断的进攻,所以波斯内部的分裂几乎是可以预见的。”李休想了想再次开口道。
  “咱们现在讨论这些根本没用,还是早点回长安吧,陛下已经发出口信,让你赶紧回长安!”马爷这时再次开口道。
  “关我什么事,我不是早就说过了不再参与朝堂上的事了吗?”李休听到马爷上面的话却是一下子站起来叫道,他“辛辛苦苦”在外面躲了一年,可不想刚回长安就再陷入到朝堂之中。
  “陛下又没说让你处理波斯人的事,只不过第一批波斯使团总归是被你送回长安的,所以陛下想听一听你的看法,不过我觉得无论波斯派多少使团来,咱们大唐都不可能对他们有什么实质的帮助。”马爷这时双手一摊道。
  听到马爷前面的话,李休也不禁有些无奈,他也没想到最后竟然出现两个波斯使团,而且其中一个还是自己送到长安来的,李世民想听一下他的意见也很正常,幸好他本来就准备要回长安了,连马车都准备好了,所以在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动身离开了洛阳。
  长安与洛阳之间的官道又被拓宽了,路面全都被巨石砸实,算是初级的道路硬化,倒是不怕一般的小雨,哪怕是夏天时间短的暴雨也不会对道路造成太大的损害,不过最怕的就是秋天连绵不绝的秋雨,毕竟泥土毕竟是泥土,被水泡久了之后都会变得泥泞不堪。
  官道应该是去年新修的,十分平整宽阔,李休他们的马车也可以跑起来,最后仅仅花了几天时间就到达了长安城外的家里,家中有仆人照顾,因此一切都和当初离开时差不多,几个管事也都跑来汇报各个产业的情况,这些都有衣娘和平阳公主负责,倒不用李休操心。
  不过就在李休刚回到家里,李世民的诏令就发了过来,请他马上进宫,李休对此虽然早有准备,不过这时却有些紧张起来,因为他之前见过李承道,虽然做得十分隐秘,应该不会被人知道,不过想到要面见李世民,他还是有些担心。
  带着几分忐忑不安,李休骑马来到皇宫进到两仪殿时,立刻看到李世民坐在书案之后看着奏折,他也立刻上前行礼道:“臣李休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看到李休进来,李世民也是笑着抬起头道,然后伸手请他坐下,这才再次开口道,“怎么样,可把你那个任性的妹妹追回来了?”
  “已经追回来了,现在被我关了禁闭,半年内都别想再出门了!”李休听到李世民只是问起七娘的情况,当下也是松了口气道。
  “呵呵,你这一走就是一年,听说你还是在海上把那些波斯使团救了下来,难道你还出了海?”不过就在李休刚刚放松下来,李世民的这个问题却让他再次提起心来。
  “其实这件事说来也是巧了,臣与大伯家的十一兄向来交好,他在沿海一带经商,有自己的船队,我也对海洋十分的好奇,又难得有去海边的机会,所以就随他出海一游,却没想到在海外又遇到了疟疾,结果在困在海外的一个岛上,耽误了不少时间,后来等到疟疾过后,在回苏州时偶遇波斯人被海盗追逐,这才救下了他们。”李休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道,他说的大部分都是事实,只是隐去了一些关键,让人更加分辨不出真假。
  “你也应该听说了,除了你送来的这支波斯使团外,又从西域来了一支波斯使团,现在两支使团都在长安,而且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冲突,让我也十分的为难!”李世民听完李休的解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而是把话题转到了波斯使团身上,这让李休也是心中疑惑,不知道李世民是不是相信了自己的话?
第754章
李世民的眼光
  “陛下,我听说这两支波斯使团都是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李休沉思了片刻之后,然后这才主动开口问道,既然李世民把话题转到波斯使团身上,那么他也刚好可以借这个机会把波斯使团的那点破事搞清楚了。
  听到李休问起两个波斯使团,只见李世民这时也有些无奈的道:“两个波斯使团的确都是真的,只不过一个从海上来,一个从陆上来,刚开始我还以为是波斯国王担心一个使团到不了大唐,所以才派了两个,可是这两天才终于搞清楚,这两支使团虽然都是真的,但是派他们来的人却不是同一个,换句话说,波斯内部其实已经分裂为两股势力,而且都向大唐派出了使团,结果竟然在长安巧遇了。”
  “果然如此!”李休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事情倒是和他猜测的一样,不过随后他又十分好奇的问道,“陛下,我听说波斯王新立,还是一个小孩子,这两个使团中有哪个是代表这个波斯王的?”
  “就是你送来的那个波斯使团,说起来这个波斯王也真是奇怪,竟然派了一个女子做使节,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无人可用,不过这个女子的来历应该不简单,她面见我时虽然没有坦白她的出身,但应该是波斯皇族,而且与波斯王的关系很亲近,除了国书之外,她还带来一封波斯王的亲笔信,不过波斯王的年纪太小,信虽然是他自己写的,但里面的内容恐怕是别人教给他的。”李世民这时也笑着解释道。
  “海上来的是波斯王的人,陆上来的应该就是波斯内部的实权派,毕竟波斯之前早就发生了内乱,五年换了五个国王,现在年纪的波斯王上任,肯定镇不住国内的实权派,甚至反过来被实权派给控制住,只不过波斯王族肯定不甘心,这才绕过实权派,从海上派来一支使团!”李休这时再次开口道,他也终于明白了这两支使团的来历与背景。
  “不错,海上来的那支使团在到达长安后,一直恳求咱们大唐出兵,帮波斯渡过这次劫难,不过波斯离咱们实在太远了,从陆上出兵需要经过西域各国,以及西突厥的地盘,根本不太现实,从海上出兵的风险更大,也许一场风暴就会让大军全军覆没,所以我根本没有同意他们,不过他们跑这么远也不容易,所以最后我与无忌商议了一下,决定还是援助他们一批武器铠甲,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世民顿了一下,接着再次开口道:“不过现在从西域又来了一个波斯使团,这让我倒是不知道该把这批武器铠甲给谁了,现在两个使团不但因为谁代表着波斯而争论不休,同时也在争抢着这批武器,我现在也为这件事十分头疼。”
  “那朝堂上其它大臣又是什么意思?”李休听到这里沉思了片刻,这才开口问道。
  “朝中的大臣的意见大都觉得应该交给波斯王派来的使节,不过我觉得波斯王年幼,外部又面临着大敌,很可能会撑不下来,与其相比,那些实力派倒是值得拉拢,万一日后他们打败了外敌,我大唐也可以借机与他们交好,日后往西的商路也就更加通畅了。”李世民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几分算计的表情。
  听到这里,李休也终于明白了李世民的打算,原来他的目光已经不再止于西域,而是投向更加遥远的波斯,这让李休也是即震惊又佩服,难怪李世民会被称为天可汗,光是这种眼光就已经不是一般人可比,只不过李世民对波斯的局势预估有误,他以为波斯还有翻盘的可能,却不知道波斯面临的是一群什么样的敌人,要知道日后连唐军也败于阿拉伯人之手,这也导致了大唐彻底的失去了对中亚的主导权。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露出凝重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再次开口道:“陛下,臣觉得以波斯现在的局势,恐怕日后不可能再有机会翻盘,所以对于咱们来说,把援助的物资交给谁都不重要!”
  “这……你敢肯定波斯不会有翻盘的可能?”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如果是别人告诉他,恐怕他还会心存怀疑,不过李休的眼光却是极准,几乎每次都不会出错,这也是李世民十分看重李休的原因之一。
  “不能说十分肯定,但至少也有七八分,另外我觉得波斯的局势其实已经烂透了,哪怕咱们大唐能够出兵,恐怕也很难改变结果,所以援助不援助的并不是很重要,如果陛下真的想帮波斯人的话,倒是可以邀请波斯王来大唐避免,日后也许还有复国的机会。”李休这时也再次开口道。
  听到李休这么说,李世民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终于开口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对于你的建议,我也会慎重考虑的!”
  李世民说完上面的话,就将话题转移到了其它地方,比如问了李休去南方的见闻,以及苏雅出生的事,另外还有李恪在扬州的情况,而李休也一一做了回答。
  最后李休起身告辞,李世民也亲自送他出了大殿,从始至终他都没有问过与李承道有关的事,似乎对李承道回来的事丝毫不知情,这让李休也终于放下心来,乘着马车离开了皇宫。
  无论是离开还是回来长安,李休都十分的低调,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当然也有少数关注他的人知道他回来的消息,不过他们也知道李休喜静,除了一些好友之外,很少有人来打扰他,倒是平阳公主去探望了李渊几次,后来李休也跟着一起去了,因为李渊的身体有些不太好,虽然大病没有,但是小病却是不断,这让平阳公主也十分的担心。
  不过也就在这天,李休刚巧没有出门,结果有下人前来禀报,说是波斯使节前来拜访!
第755章
波斯使节巴赫拉
  李休也没想到波斯人的耳朵这么灵,自己刚回来没多久,他们就已经知道了,而且还立刻跑来拜访,看来这些波斯人前段时间四处拜访长安的权贵还是有些效果的,否则他们不可能搞清楚李休在大唐的影响力,也不可能会这么快的知道李休回来的消息。
  “让他们进来吧!”李休当下吩咐道,只不过他这时也有些好奇,不知道这次来拜访自己的是哪个波斯使团?如果是那个名叫米西亚的神秘女子带的使团,那可就有趣了,不知道她见到自己时,会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
  不一会的功夫,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走路声,李休也没出去迎接,随后就见到一个下带着两个波斯人走了进来,不过让李休意外的是,来的人竟然不是米西亚和阿尔达,而是两个陌生的波斯人,如此看来,他们应该是从陆路来到大唐的使团。
  “波斯使节巴赫拉,参见燕国公!”让李休没想到的是,走在最前抽的这个波斯人竟然用十分流利的汉语向他行礼道,只见这个巴赫拉十分年轻,顶多也就三十多岁,褐发蓝眼大胡子,一副标准的波斯人打扮,事实上波斯人男人几乎都会留一副大胡子,而且他们的毛发旺盛,导致半张脸都被胡子盖着,因此几乎所有男人看起来都一个样。
  李休听到这里点了点头,然后示意他们坐下,同时有侍女上茶,这时他才明知故问的开口问道,“不必多礼,你们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启禀燕国公,这位是我的副手沙普尔,我们今天代表整个使团前来,是希望能够得到大唐的帮助,因为我们波斯现在正遭受着外敌的入侵,而且对方十分强大,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打败对方,唯一能够帮助我们的,恐怕也只有大唐了!”只见这个巴赫拉这时再次站起来向李休深施一礼道。
  听到巴赫拉的这些话,李休并没有立刻做出回应,而是端起茶水品了一口,这才忽然笑着说道:“巴赫拉大使的关中话说的很不错,几乎听不出任何的口音,不知你是从哪里学的?”
  正所谓十里不同音,大唐的面积这么广阔,交流也不像后世那么频繁,所以口音上的差异也更大,比如李休去南方,根本听不懂当地话,幸好关中话一直是大唐的官话,官府之中一直强制推行,各地的商人为了经商,也都会说关中话,所以除了关中人外,会说关中话的人大都是非富即贵。
  “这个……”巴赫拉也没想到李休竟然问起这个问题,当下也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后这才老实回答道,“启禀国公,我虽然是波斯人,但其实是在中原出生,我父亲也一直在长安做生意,真到我十四岁,才与父亲一起回到了波斯,所以也算是半个中原人,只是现在波斯有难,我的家族为了保护波斯,已经有十九名族中男子战死沙场,其中就包括我的一位兄长,就算是这样,我们波斯现在依然形势严峻,谁也不知道对面的大食人会什么时候打到泰西封来,所以还请燕国公垂怜!”
  巴赫拉说到最后时,几乎露出一副哀求的表情,看样子波斯的情况的确十分的严峻,不过李休最感兴趣的还是他的经历,刚开始时他说自己出生在中原,算是半个中原人,可是后面的话却口口声声的说“我们波斯如何如何”,看来在他的心里,依然认为波斯是他的祖国,不过这也不奇怪,中原人,特别是关中人对胡人一向都看不起,巴赫拉以前生活在长安,恐怕没少受鄙视,所以他心中对波斯的认同自然也会更高。
  “原来如此,没想到你竟然是在中原出生,算算你的年纪,那时应该还是前隋,不过我倒是很好奇,你觉得前隋时候长安繁华,还是大唐时期的长安更繁华?”李休这时再次笑呵呵的问道。
  巴赫拉一直想把话题拉到支援波斯上面,不过李休却并不想让他如愿,反而一直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这让马赫拉也十分的无奈,但却又没有任何的办法,毕竟他是来求人的,而且这些天他在长安四处碰壁,很多人连见都不愿意见他们,相比之下,眼前这位燕国公能够请他们进府饮茶,而且言谈之间也没有任何的鄙夷,这已经是十分的难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1/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