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2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4/515

  “这倒没有,不过驸马让我改口称他为姑父。”李恪也知道母亲担心自己,所以先把一个好消息讲了出来道。
  “太好了,驸马让你改口,就说明他已经初步的认可了你,等到日后你再多和他培养一下感情,说不定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收你为弟子,有了他这个先生,你就相当于多一道保命符,为娘也终于可以放心了!”杨妃听到李恪的话也不由得喜极而泣道。
  儿子太优秀也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生在帝王家,更糟糕的是李恪的出身注定与皇位无缘,反而可能会沦位皇位争斗之中的牺牲品。
  “母妃,您也不要太高兴了,昨天驸马给我出了道题目,还说如果我答不上来,就要把我逐出学堂,更别说收我做学生了!”李休这时忽然苦笑着道。
第704章
海盐县
  恨儿出嫁,马爷当天晚上喝得大醉,自己不睡觉还非得找李休聊天,对此李休也只能奉陪,估计每个父亲在女儿出嫁时,心情都像马爷这么纠结,即高兴又十分的不舍,喝醉的马爷也变得十分健谈,拉着李休的手说了半夜醉话,最后才被找来的光化郡主拉了回去。
  三天之后,出嫁的恨儿按照规矩回门,马爷没找其它人,就找了李休一家,他和李休陪着上官仪喝酒,平阳公主她们则陪着恨儿聊些私房话。
  “贤婿,朝廷的指派已经下来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去苏州上任啊?”马爷这时与上官仪对饮了一杯,然后这才开口问道。
  “朝廷也知道我要成亲,所以并没有催促我上任,不过我也不想耽搁太久,而且这两天我也和恨儿商量过了,打算七天之后就动身,说起来我还是第一次执掌一县的政务,现在心中也有些忐忑。”上官仪这时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他虽然少年老成,但毕竟还是个年轻人,以前只在农部任职,对于治理一县也没有丝毫的经验。
  “这件事恐怕我们就帮不了你了,因为我和马叔也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过我觉得治理地方无非也就是两方面,一个是狠抓治安,二是鼓励工商,只要这两方面搞好了,政绩应该差不了。”李休这时也开口笑道。
  “不对吧,我虽然没做过文官,但也听说到了地方后最重要的是鼓励农耕、兴修水利,毕竟农业才是立国之本,你小子怎么反倒重视工商?”马爷听到李休的话却是不解的反问道。
  “岳父有所不知,以前若是在地方任职,的确应该重视农耕,不过随着我们农部将红薯和玉米推广开来,粮食已经不再成为地方上的困扰,哪怕再穷再懒的人,随便开垦几亩荒地,种上些红薯也能填饱肚子,所以现在地方上想要做出政绩,就必须在工商上下功夫!”没等李休开口,上官仪就代他解释道,他本来就是农部的人,对高产作物的效果自然也十分清楚。
  “原来如此,我倒是忘了你们农部的功劳。”马爷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一拍脑袋道,不过随后他又有些不放心的道,“苏州那边的风景倒是不错,不过毕竟是在南方,气候比较湿热,你和恨儿也要多注意身体!”
  苏州在大唐也算是一个十分有名的城市,但是在关中人眼中,那里依然是南方湿热之地,再加上现在的医学条件落后,一场水土不服的小病就可能要了人命,所以南北方的交流也不像后世那么频繁,大唐发配犯人都是往南方送,由此可知南方的条件之恶劣。
  “多谢岳父关心,我和恨儿一定会注意的,不过我也是才发现,恨儿竟然还懂医术,等到了南方我倒是不担心生病了。”上官仪先是向马爷感谢一句,随后又笑着说道。李休可是大唐有名的神医,恨儿当然懂医术,不过恨儿的医术并不是跟着李休学的,而是跟着孙思邈学的,只是她学的医术不多,也没什么实践的经验,只能对付一般的小病。
  “那是,恨儿这丫头跟着李休可学了不少东西,医术、算学、天文地理等等,哪怕你这个进士及第,恐怕也有些地方比不上她!”马爷听到上官仪夸恨儿,当下也一脸自得的道,他家的女儿自然要比别人家的强得多。
  “哈哈,马叔您就别夸恨儿了,游韶既然娶了恨儿,自然早就看出恨儿的不凡,咱们还是说一说游韶这次去苏州上任的事吧,说起来苏州临近大海,如果你想要发展当地的经济,倒是可以从海上想一想办法。”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是大笑一声,随后再次开口道。
  “驸马说的极是,我上任的县名叫海盐县,属于苏州下属的一个县,就在海边上,从县名上也能听出来,这个县盛产海盐,不过之前因为战乱的关系,海盐县的盐田受到很大的破坏,现在海盐的产量也不高,所以我打算去了那里后,重点修复盐田,恢复海盐的生产!”上官仪这时也兴奋的开口道,接到任命之后,他就已经做了大量的功课,对海盐县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个办法好归好,不过盐业一直由朝廷控制,哪怕你恢复了海盐的生产,也只能让县衙的收入,对于百姓的作用不是太大,所以除了盐业外,我觉得你可以从其它方面考虑一下,比如渔业,你们那边海产丰富,如果能运到内地的话,肯定会大受欢迎。”李休听到这里却是再次建议道,盐铁一向都是农业国家的命脉,自从汉武帝时起,就一直被国家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海盐的确也盛产各种海货,可是这些海产之中,除了少数能够做成干货的海产外,其它海产都很容易腐败变质,恐怕根本运不到长安吧?”上官仪听到李休的话却是皱着眉头反问道,他也知道海中物产丰富,但是保存却是个大问题,至于运输倒是可以解决,毕竟苏州不远的扬州就是大运河的终点,海盐县的出产可以从水路运到中原与关中一带。
  “嘿~贤婿怎么忘了,咱们不是有罐头吗,这东西本来就是为了保存食物用的,现在有水果罐头和肉罐头,你那边倒是可以建座海产罐头,只要打开了销路,肯定会大受欢迎!”马爷这时一拍大腿道,罐头作坊本来就是他在管,所以他也第一时间想到了解决海产保存的办法。
  “马叔说的没错,罐头就是解决海产保存的关键,刚好罐头就是咱们家的产业,这次马叔可以挑几个管事跟着游韶和恨儿一起去上任,帮助他们发展当地的经济。”李休这时也是笑道,现在大唐只重视内陆而忽视沿海,导致沿海一带的经济大部分都比较落后,比如最繁华的广州,比之长安和洛阳这样的大都市还是相差悬殊。
  “多谢岳父、驸马!”上官仪听到这里也是兴奋的道,他也没想到自己还没有上任,李休和马爷就已经帮他选好了一条为政之路,可以说只要他不是太笨,就可以将海盐发展起来,凭着这份政绩,恐怕很快就可以调回长安任职。
  这顿回门酒一直喝到下午太阳西斜,最后上官仪已经被马爷灌的面色酡红,连站都站不起来了,这也让恨儿好一顿埋怨,随后亲手搀扶着上官仪上了马车,这才挥泪与马爷和光化郡主他们告别离开。
  李休今天高兴,也陪着马爷和上官仪小喝了几杯,再加上这时天气转热,他也感觉身上有些燥热,于是就沿着黄渠一边散步,一边享受着迎面而来的凉风,不知不觉中,他最后竟然来到新筑学堂附近,更加巧合的是,这时只听学堂里传出一阵清脆的铃声,随后一群学生就欢快的冲出学堂,原来学堂下午放学了。
  学堂里的学生都是附近庄子的孩子,不过有些庄子离学堂有点远,所以学堂下午放学比较早,好让他们在天黑之前能够回到家,不过学生们都贪玩,比如眼前这些学生冲出学堂后,有些手头有点零钱的,立刻冲到校门前的小摊子前买小吃或玩具,没钱的则眼巴巴的看着,一些买了东西的孩子大方一些,则拿自己的东西与关系好的朋友分享,惹得更多孩子一脸的羡慕。
  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幕,李休的眼中也不由得露出几分回忆的神色,眼前的一幕简直与他的童年太像了,他记得自己童年时,同样是穷的厉害,吃的用的也都很匮乏,但是后世的中国却用了短短三十年时间,就改变了国家落后的面貌,只是不知道大唐日后能走到什么地步?
  就在李休看着学生们陷入沉思之时,忽然只见学堂中走出一群学生,这群学生边走边说笑,而且明显以其中一个学生为首,只见这个学生带着其它人来到学校门前一家卖胡饼的摊子,并且十分豪爽的请其它孩子吃胡饼,这也让周围的孩子一片欢腾,毕竟这些孩子都正在长身体,上了一下午的课,这时也早就饿了,其它的小吃虽然好吃,但显然不及胡饼顶饿。
  李休也早就注意到这群学生,因为领头的那个学生正是李恪,事实上这时李恪也看到了李休,这让正准备请客的他也是神情一愣,不过随后就对李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依然给这些和他关系好的学生买了胡饼,然后又说笑了几句,这才与他们告辞,并且走向李休这边。
  “侄儿拜见姑父!”只见李恪来到李休面前后,立刻向他行了一礼道。
  “不必多礼,之前我给你出的题目做出来了吗?”李休一脸微笑的看着李恪道,对于李恪请客的举动,他并不觉得有什么,毕竟以李恪的身份,用这样的办法与同窗打好关系也很正常。
  “已经做好了,而且我还请教了一下母妃,而母妃也有句话让我带给您!”李恪这时一脸郑重的道。
第705章
比窦娥还冤的李恪
  夜已经深了,李休却依然呆在书房之中认真的看着李恪写的这篇文章,之前李休让他总结出杨广身上的优缺点,并且和李世民做一个对比,虽然李恪写的这篇文章还有些浮于表面,但也有不少闪光点,比如他不再一味的将杨广视为暴君,而是肯定了杨广统一南北、开拓西域的功绩。
  不过最有趣的还是文章最后用杨广来和李世民相对比,这两人一个是李恪的外祖父,一个是李恪的父亲,而在李恪写到他们两人时,首先就确定下一个基调,那就是杨广与李世民的性格十分相似,但是在细微之处却又迥然不同,比如李世民比杨广更能够体会民间的疾苦,为政也更有耐心等等,也正是这些细微之处的差别,才让杨广和李世民在治国效果上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李休对于李恪的文章总的来说还是十分满意的,特别是最后对杨广和李世民的对比,见解十分的深刻,不过他也知道,这些对比绝对不是李恪能够写出来的,肯定是受到那位杨妃的影响,不过这也没什么,毕竟后世写个论文还要参考许多的文章,更何况让李恪这么一个孩子写这样深刻的文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那位杨妃还让李恪给李休带了一句话,这句话其实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谢谢”,李休略一思量就明白了杨妃的意思,因为他的这个题目,让李恪改变了原来对杨广这个外祖父的认识,同时也开阔了李恪的眼界,所以无论是出于从一个女儿的角度,还是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杨妃都要对李休道一声谢。
  其实李休之所以帮李恪,主要还是有些可怜他,没错,就是可怜李恪,因为历史上的李恪死的太冤的,本来是高阳公主拉着房遗爱谋反,结果房遗爱被抓后攀附李恪,导致李恪无辜受死,据说这件事背后还是长孙无忌策划的,为的就是巩固李治刚刚到手的皇位,对此李恪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死前大骂长孙无忌,结果后来长孙无忌也遭到了报应。
  也许是因为李恪死的太冤了,参与这件事的李治最后也感觉十分的内疚,所以在后来长孙无忌获罪后,又给李恪平了反,不过他又怕李恪的儿子报复,一直没让李恪的儿子继承他的王位,直到后来二十多年后李治死了,李恪的儿子才终于恢复了王位,李恪也完全被平反。
  人人都说窦娥冤,但其实李恪真的比窦娥还冤,不但自己被处死,甚至还连累了自己的子女,据说他最小的女儿被罚去守陵,一直到四十多岁才嫁人,在大唐这个年代,四十多岁的女子都已经可以做祖母了。
  想到历史上李恪和他子女们的遭遇,书房中的李休也不由得叹了口气,他早就知道李恪接近自己是想找个靠山,也知道李恪之所以没有直接拜自己为师,一方面是为欲擒故纵,以此来博得李休的好感,另一方面其实也是用这样的手段自污,也正是从这一点上能够看出来,李恪其实并不想和李承乾争夺皇位,只不过担心皇位之急烧到自己头上,所以才想尽办法自保罢了。
  “希望你这一世不再重复原来历史上的悲剧吧!”李休看着手中李恪的文章,当下低声自语道,随后这才将自己的评语写在文章上,除了点评文章上的内容外,还增加一些李恪没有想到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李休再次来到学堂,然后将自己批改过的文章交给了李恪道:“文章写的不错,不过你可知道我为何给你出这个题目?”
  “这个……”只见李恪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沉吟了片刻,随后这才十分恭敬的回答道,“姑父应该是让我认识到外祖父的功绩,另外还有就是帝王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天下的安危,因此为君者必须要克制自己的言行,否则可能会带来亡国之祸。”
  “仅仅只是这些吗?”李休听到李恪的回答却有些不满意的问道。
  “这个……我暂时也只想到这些。”李恪这时再次沉思了片刻后,却是无奈的苦笑摇头道。
  “算了,你毕竟还只是个孩子,不过我之所以给你出关于你外祖父的题目,真正的目的是想让你能够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别人的说法或意见,这些你能够明白吗?”李休看着李恪低头不语的样子,当下再次开口教训道。
  “我明白了,多谢姑父的教诲!”李恪听到李休的话也立刻感觉眼前一亮,当即再次向他行礼道,这些道理他其实也懂,但懂是一回事,能够去做到又是一回事,而这次的题目却是教会了他独立思考。
  “明白就好,你去上课吧,新筑学堂里的课程虽然浅显,但却有别于传统的教育,你多学一些也有好处,另外如果你学得好,日后学堂还会讲授更深的课程,甚至我可能也会亲自授课,这些都要看你们的成绩了。”李休这时也点头微笑道。
  李恪的确是李世民最优秀的儿子,聪慧方面丝毫不比李泰差,性格却又比原来的李承乾要强得多,难怪长孙无忌日后将他视为李治皇位最大的威胁之一。
  “多谢姑父,我日后一定会努力的!”李恪听到李休的话也是精神一振,特别是最后那句话,李休日后竟然会在学堂亲自授课,如此一来,那么这些听课的人自然成为他的学生,换句话说,李休其实是在暗示李恪,只要他努力,日后也不介意收他做学生,而这正是李恪最想要的。
  “嗯,恪儿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不过有时候你的心思太重,也许有时这些小心思能让你达成心中想要的效果,但有时反而会起到反作用,所以你日后还是坦荡一些为好!”李休这时伸手拍了拍李恪的肩膀道,他实在不喜欢一个孩子在自己面前耍心机。
  “姑父教训的是,李恪记下了!”李恪这时再次郑重的行礼道。
  几天之后,上官仪与恨儿也准备好了行程,随即就向马爷和李休他们告辞离开,不过在上官仪离开之时,李休家中却闹出一件天大的事。
第706章
七娘逃跑了
  灞桥之上,光化郡主与恨儿母女二人抱头痛哭,马爷在旁边一直叮嘱随同恨儿去外地的老仆,让他们好好的照顾女儿和姑爷,上官仪则一脸无奈的站在旁边,因为刚才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可是岳父岳母大人依然不肯放行,所以他这个女婿也只能在旁边等着。
  李休一家也前来相送,不过这时衣娘却扭头看了看周围,随后有些奇怪的向李休问道:“夫君,怎么没看到七娘?”
  “上次她说要和恨儿一起去苏州,我没有同意,结果这几天都在家里生闷气,今天早上我去叫她一起给恨儿送行,她却堵气呆在房间里不出来,我也没再管她。”李休这时也一脸无奈的道,摊上这么一个任性的妹妹,他也没有办法。
  “七娘的确有点任性了,一个姑娘家家的怎么能孤身一人跑那么远,不过也不能让她一直这么生闷气,等回去后夫君还是去劝一劝她。”衣娘先是附和了李休一句,随后又对他劝说道,七娘的脾气很倔,认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衣娘真担心她生气之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
  “用不着去劝,以前是我太娇惯七娘了,这才让她养成这么任性的脾气,这次我非得晾她几天,让她好好的反省一下不可!”李休这时却是板着脸道,其实他今天也很生气,毕竟恨儿都要走了,七娘作为恨儿最好的朋友,却因为和自己赌气不来送行,这未免有些太过了。
  “好了,夫君也不要太生气了,说起来七娘之所以养这样的脾气,还不是夫君您给娇惯的?我现在都担心日后咱们的女儿会不会让您养的更加任性?”衣娘看到李休真有些生气,当下也再次开口笑道。
  “这倒是,说起来也都怪夫君,如果不是当初您给七娘请那位宇文先生学习造船,七娘也不会有自己的造船作坊,更不会像今天这样吵着去海边,所以这些可都是夫君自己招来的,怪不得别人!”这时平阳公主也开口笑道。
  其实平阳公主倒是不反对七娘去苏州,毕竟当初她率领义军起兵抗隋之时,比七娘也大不了几岁,所以她也理解七娘的心情,当然她更加能体会李休的苦心,因此在这件事她并没有明确表态,算是两不相帮。
  “这……我……”李休被两个妻子的话反驳的无话可说,因为她们说的确是事实。
  幸好这时光化郡主母女那边终于说完了,上官仪也急忙向马爷夫妇和李休他们告辞,这才缓解了李休的尴尬,随后他们一起将上官仪与恨儿送上马车,然后目送着这对新婚的小夫妻离开,只是看着恨儿的马车渐行渐远,光化郡主却禁不住再次扑到马爷怀里痛哭起来。
  李休看着恨儿的离去,心中也不太好受,衣娘她们同样在抹眼泪,一直等到恨儿的马车消失在官道的尽头,马爷这才劝说光化郡主止住哭声,然后和李休他们一起回到家中。
  因为恨儿的离开,李休家中的气氛也显得有些沉闷,连晋儿这个有名的捣蛋鬼也感觉到有些不对,竟然拉着平安郎主动去读书了,到了午饭的时候,平阳公主和衣娘她们都说没胃口,结果只剩下李休和月婵陪着几个孩子一起吃,月婵是怀着身孕,所以不得不注意身体,但就算这样,她这顿饭也没吃多少。
  至于七娘更加不可能出来吃午饭,这点李休也早就料到了,不过他决定要好好的晾一晾七娘,因此也没有在意,只是等到了晚饭时,却依然没有见到七娘,这让李休也不禁担心起来,甚至想要亲自去七娘那里劝一劝她,不过想到七娘任性的样子,李休也不禁一狠心,晚饭时也没让人去叫七娘,他倒是要看看七娘倔强到什么程度?
  看到李休是真的生七娘的气了,平阳公主和衣娘也不禁露出担忧的神色,晚饭时还劝了李休几句,不过李休明显是听不进去,这让她们也没有办法,只能暗中让人准备了份饭菜给七娘送过去,免得饿坏了自己的小姑子。
  李休和七娘置气,其实他心里也不好受,毕竟七娘是自己的亲妹妹,而且他们母亲早丧,李靖这个当爹的和没有差不多,可以说李休是又当爹又当妈,甚至还亲自教七娘读书,可以说对自己这个唯一的妹妹,李休是极尽宠爱,所以七娘赌气不吃饭,李休感觉比自己挨饿还要难受。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这天晚上李休也失眠了,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最后平阳公主也被她吵醒了,这让她也有些无奈的道:“夫君,你要是担心七娘,不如就去探望一下她,七娘毕竟是小孩子脾气,你也不要和她太置气!”
  “谁说我担心她,我……我只是担心恨儿他们夫妇。”李休这时却是嘴硬道。
  “好吧,夫君既然不担心七娘,那就老实一点,你不睡妾身还想睡呢。”平阳公主看到李休不肯承认,当下也不由白了他一眼道,说完就将身子转到另一侧继续睡,留下李休一人继续担心着。
  好不容易熬到了东方的天际发白,李休立刻从床上跳了起来,披上衣服就来到七娘住的院门前,随后他敲了好一会门,这才有两个丫鬟披着衣服前来开门,当看到门外的李休时,两个丫鬟也都吓了一跳,随后就立刻行礼道:“奴婢拜见老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4/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