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515

  对于田筹的要求,李休并没有太大的意见,毕竟这个学堂与一般的私塾不同,别的不说,一般私塾顶多也就几十个孩子,但学堂却要收几百个孩子,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别说教学了,光是纪律方面都很难搞定。
  不过学堂的管理可以交给田筹,但是学堂的制度却是李休制定的,本来田筹还有些不情愿,不过等到他看到李休写的学校详细的规章制度时,也不由得大为震惊,事实上李休几乎是把后世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制度照抄了一遍,大到教学方式,小到上下课铃声的长短,李休几乎全都想到了,可以说田筹只要照着做,就可以将整个学堂管理的井井有条。
  看过这份学堂的规章制度,田筹对李休也更加佩服,当下李休也和他约定,等到过了年他就可以来学堂任职,而且在上元节之前,就要开始招生的事宜,到时李休也会配合他。
  几天之后,新的一年再次来临,今年李休家中又添加了乐安这个小公主,这也是李休最高兴的事,看到李休那么喜欢女儿,平阳公主也显得有些着急,对此李休也没办法,只能晚上多努力一些了。
  初二这天,正是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的日子,衣娘和她父亲裴矩的关系虽然有所缓和,但依然不怎么亲近,而且裴家对她来说也没什么可留恋的,所以她一向都没回娘家的习惯,李休曾经劝过她几次,但衣娘也根本不听。
  本来按照皇家的规矩,平阳公主也应该在初二这天去大安宫探望李渊,事实上这天李渊所有的子女都会在这天前来探望李渊,这也是一年来皇族最大的聚会,不过平阳公主却不愿参加,因为李世民也会去,事实上自从李建成去世后,她就一直不肯见李世民,哪怕是这样的家族聚会也不去,而是在初三才会和李休一起去探望李渊。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在别人拖家带口去走亲戚时,李休竟然呆在家里无事可做,最后索性出了家在外面散步,结果还没走几步,忽然只见不远处的官道上有一辆豪华的马车经过,刚开始李休并没有在意,不过就在马车离他不远时,忽然只听一个熟悉的声音叫道:“老爷,您怎么一个人在外面?”
  李休闻声看去,立刻看到车窗中一张熟悉的面孔,正是已经嫁为人妇的素娘,也就是刘老大的女儿,当初她家里生活困难,李休提议让她做辣椒酱,结果现在素娘家的辣椒酱已经成为长安的一绝,南来北往的客商都喜欢在行商的时候带上几瓶,光是靠着这个辣椒酱,素娘就成为长安有名的富豪之一。
  “素娘你这是要去刘叔家吧?”李休看到素娘的同时,也看到马车里坐在素娘旁边的刘大郎,对方看到李休时也立刻探头打招呼,他的腿脚不好,之前受伤也留下一点后遗症,不过平时也可以帮着素娘打理生意。
  “是啊,天这么冷,老爷您怎么一个人在外面转悠?”素娘这时再次笑道,李休家里的情况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也知道李休两个妻子家里都有问题,所以她也没有多问。
  “我也是闲着无聊,所以就出来转转。”李休回答道,不过见到素娘倒是让他想到一件事,当下再次开口道,“对了,有件事我刚好要和刘叔说,既然你们要去,那就帮我传达一下吧。”
  “没问题,老爷要和我爹要说什么事?”素娘十分爽快的道,她现在能有现在的生活,最感激的人就是李休,而且在挣了钱之后,他们一家已经搬到长安城中,本来她还想把刘老大一家也接到长安城居住,不过刘老大劳作了大半辈子,根本离不开土地,也闲不下来,所以执意要住在村子里。
  “是这样的,我看周围村子里的孩子每天疯跑,也学不到什么东西,所以就建了座学堂,现在马上就要开始招生了,所以你让刘叔通知庄子里的人,让家里有孩子的人都来学堂上学,毕竟能够读书写字的话,日后也比不认字的睁眼瞎强。”李休笑着开口道,学堂的事其实早就传出去了,估计刘老大他们也知道,只不过招生的时间他才刚刚定下来。
  “那可太好了,还是老爷您想得周到!”素娘听到李休的话也眼睛一亮,随着她开始经商,越加的感觉到读书的重要性,事实也幸亏她跟着月婵学习过一段时间,可以说能写会算,她丈夫刘大郎也同样读过几年书,这才让他们夫妻二人支撑起这么大的农业,否则他们家的辣椒酱生意根本做不到这么大。
  “读书识字总归是好事,比如你那两个弟弟,都可以来学堂读书。”李休这时再次笑道,如果他没有记错,素娘的两个弟弟现在也都到了上学的年纪了。
  “说起两个弟弟,我都生我爹的气,本来我去年就给我爹说,要给两个弟弟请个先生教他们读书,但是我爹是个死脑筋,觉得读书太花钱,还不如让我来教他们,顺便还能跟着我学做生意,可是我平时那忙,哪有空教两个弟弟读书?”素娘一提到读书的事,当下也是气鼓鼓的道,看样子她和刘老大已经发生一些观念上的冲突了。
  “呵呵,刘叔年纪大了,有些事情考虑不周也正常,不过咱们的学堂倒是不用花钱,而且中午还有一顿免费的饭,估计刘叔肯定不会反对,毕竟你弟弟在家里闲着也没事,还不如来学点东西!”李休听到这里也立刻笑道。
  “好,我爹要是不愿意,我就去找我娘去,到时我们两一起和他闹,无论如何也要让弟弟上学读书。”素娘当下拍着胸脯保证道,不过说到这里,她忽然又睁大眼睛问道,“老爷,等到我家辣椒长大了,是不是也能去学堂读书?”
  素娘说着一指马车里被奶娘抱着的一个小家伙,这个小家伙正是素娘和刘大郎的儿子,因为素娘以辣椒起家,所以给儿子取了个小名就叫辣椒,现在还不到一岁。
  “没问题,不过以你家的条件,完全可以找个私塾先生单独教你家的辣椒,用不着来我们这里上学吧?”李休听到素娘的话先是点头,随后又有些不解的问道。
  “那不一样,老爷您可是咱们大唐有名的大才子,哪里是一般的私塾先生可比,所以你开的学堂肯定比别人家的强,以后一定要让辣椒跟着您学习。”素娘当即说道,她并不是奉承李休,而是真心的觉得天下间的读书人没有一个能与李休相比。
  听到素娘这么夸自己,李休也不由得哈哈一笑,随后又与寒暄了几句,这才与他们夫妇告辞,这时也快要中午了,李休这才回到家中,先去陪着女儿乐安玩了一会,然后一家人准备吃午饭。
  不过就在准备午饭的时候,却忽然接到下人的禀报,说是张十一夫妇前来拜访,估计他们今天也是没地方可去,所以来到李休家里蹭饭,因此李休也急忙请他们进来,只是让李休没想到的是,张十一刚见到他,立刻就拉着他来到一处角落里道:“驸马,有件事情必须和你说一下!”
第673章
李承道的船
  “什么事?”看到张十一神神秘秘的样子,李休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虬髯客去了美洲后,把海上的生意也给扔了,不过张十一却重新捡了起来,而且还和七娘的造船作坊合作,靠着张家以前留下的关系,现在张十一再次成为有名的大海商,一年有大半时间都呆在海边,年前才刚回来。
  “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爹那边又派了一支船队回来。”张十一这时却面带犹豫的低声道,而且说话时神色也有些不安,似乎有什么话不好说出来。
  “大伯又派人来了?”李休听到这里先是露出惊喜的表情,不过随即也注意到张十一奇怪的样子,当下也不由得再次问道,“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难道大伯这次又跟着船队一起来了?”
  虬髯客虽然去了美洲,但美洲那里物资匮乏,虬髯客带去的人也不可能完全自给自足,所以他们时不时的派出船队回到中原,用美洲的物产来换取一些生活物资,比如布匹、铁器等等,有时还会招募一些人手去美洲,毕竟大唐这么大,总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愿意去美洲。
  “这个……”只见张十一这时犹豫了一下,随后就苦笑一声道,“我爹这次倒没有来,而且也只是派了一支很普通的船队,主要是为了交易,并且买一批物资送到美洲去,只不过在这支船队里,却有一条特殊的船。”
  “特殊的船?什么意思?”李休听到这里却是愣了一下再次问道,他觉得张十一今天的表现有点奇怪,说话也是吞吞吐吐的,好半天也没有说到重点上。
  “这个……唉~我就直说吧,在船队里不但有爹的船,而且还有一条船是你那个学生的。”张十一这时再次犹豫不一下,最后终于说道。
  “什么?你……你说承道他从美洲回来了?”李休听到这里也是吓了一跳,甚至一把抓住张十一的肩膀叫道,不过随即他就醒悟过来,当下也急忙往左右看了看,发现周围并没有人,这才放下心来。
  “驸马不要激动,我是说你学生的船回来了,并不是说你的学生回来了,事实上他们只是派了条船跟着我爹的船队一起回来,然后招募了一些人手又买了不少货物,这才和船队一起离开了。”张十一也能理解李休现在的心情,当下苦笑一声解释道。
  听到李承道并没有回来,李休这才松了口气,不过随后他就急忙再次问道:“十一兄,既然承道派人来了,不知他有没有留下什么消息或书信?”
  “这倒没有,其实他们这次来也十分的隐秘,连我也被蒙在鼓里,估计是我老爷担心这个消息传出去后,会引起陛下的反感,所以除了船队的人,谁也不知道其中有一条船是属于你那个学生的,后来还是我见到船队的人,这才发现那条船有些不对劲。”张十一这时低声说道,他发现李承道的船后,也同样没有声张,一直等到回来才告诉了李休这件事。
  “原来如此,不过这样也好,承道的船如果让陛下知道,的确会引来一场大风波。”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点了点头道。
  “你们两个在做什么呢,快点回来吃饭了!”正在这时,忽然只听一个清脆的声音叫道,李休他们闻声看去,却发现是曲依牵着一个大胖丫头正在叫他们,这个丫头正是张十一和曲依有女儿,大名叫张玛雅,因为曲依就是玛雅人,而且张玛雅可能是混血的原因,个头比一般孩子要高,脑子也聪明,曲依正打算让她也跟着李休学习。
  听到要吃饭,李休和张十一也立刻答应一声,然后来到客厅,两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张玛雅和晋儿、平安郎很玩的来,打打闹闹的让气氛也更加的热闹,只不过李休想到刚才张十一讲的那件事,却让他根本无心吃饭。
  好不容易等到吃过午饭,张十一有事先告辞离开了,曲依则留下来陪平阳公主和衣娘闲聊,至于张玛雅则和晋儿他们跑出去疯玩了,李休则回到书房之中,打算独自一人冷静一下,顺便把李承道派船回来的这件事理一理。
  虬髯客虽然时不时的派船队来,而且这次李承道也只派了一艘船来,但是这件事所代表的意义却不一样,以前美洲到中原的航线一直被虬髯客垄断着,但这次他带上李承道的船,也意味着他将这条重要的航母分享给了李承道。
  换句话说,李承道很快就可以掌握美洲与中原之间的航线,这也意味着他以后随时可以回到中原来,虽然李休很想念李承道,但是现在这种形势下,他却不希望李承道回来,别看李世民可以容忍萧皇后一行人,但却绝不会容忍李承道他们。
  另外李休还想到一件事,那就是虬髯客为什么要把航线分享给李承道,毕竟虬髯客可是一个精明人,光是垄断航线这件事,就给他带来数不尽的好处,可是现在他竟然把航线分享给李承道,难道说他和承道之间达成了什么交易?可是承道又有什么东西值得让虬髯客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呢?
  上面这些问题让李休一时间也想不明白,不过他却可以肯定一件事,那就是李承道在美洲发展的肯定不错,否则也没有资格和虬髯客做交易,这次他只派了一条船回来,估计也只是为了熟悉一下航线,以后很可能会派更多的船回来,甚至说不定哪天就会亲自坐着船回来,一想到这些,就足够李休头疼的了。
  “夫君这是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正在李休沉思之时,忽然只见平阳公主端着茶走进来,然后关切的问道,刚才在吃饭的时候,她就发现李休有些魂不守舍的,所以才抽空来看看他。
  “这个……”李休看到平阳公主进来却是露出犹豫的表情,不知道是不是该把自己刚才想到的那些事情告诉她?
第674章
想得太简单了
  李休最终还是没有把李承道派船回来的事告诉平阳公主,而是借口自己想着学堂的事,勉强敷衍了过去。几天之后,学堂终于开始正式招生,并且准备在上元节后就准备开学。
  这天一早,李休就来到学堂坐镇,今天是初十,也是学堂正式招生的日子,招生的信息早在过年时就已经传出去了,而且前几天他还正式派人通知了周围的庄子,这几天周围的村民也都在讨论着孩子上学的事情。
  田筹也已经走马上任,正式担任学堂的山长一职,除了他之外,还有十几个新招募的读书人,他们也就是学堂的第一批先生,这些读书人大都年纪不小了,很多人都参加了数次科举,但却都是名落孙山,这让他们自觉科举无望,刚巧李休这里招先生,而且待遇不错,所以在年前的时候,这些先生就已经招齐了。
  早饭过后,田筹他们这些先生就将桌子搬出来,在学堂门前的空地上一字排开,准备迎接前来报名的学生,另外李休还给学校起了一个很应景的名字,就叫新筑小学,毕竟这里本来就是新筑县,当然了,起这样的名字关键是李休自己偷懒,毕竟上次为了给女儿取名字已经够他头疼的了。
  刚开始的时候,前来报名的学生还真不少,各个桌子前都围着一大堆的人,大都是父母带着孩子来报名,报名的形式也很简单,只需要登记一下学生在哪个村子,姓名是什么就行了,只是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都没什么文化,取的名字也是千奇百怪,什么二狗、牛子之类的名字都有,田筹他们也不以为意,事实上许多穷苦人家的孩子都没什么正经名字,等到他们上了私塾后,私塾先生都会给他们取一个正式的名字。
  李休也一直观察着今天来报名的孩子,结果发现来上学的孩子全都是男孩,连一个女孩都看不到,这让他也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之前他让人通知时,就说了无论男女都可以来上学,但是大唐的风气还是比不上后世,根本没有人敢把女儿送来上学,毕竟这在大唐这个时代,简直可以称得上大逆不道了。
  其实这也不奇怪,古代社会男女的地位本来就相差悬殊,哪怕是号称开放的唐朝也一样,受教育的权利也一直掌握在男人手中,一些贵族女子虽然也会受一些教育,那大都是为了培养她们的品性,并不是像男子那样为了日后建功立业。
  女子真正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还是民国时期,而且那还是中原处于千年未有的大变之中,又受到国外思潮的冲击,这才让女子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大唐现在社会稳定,又强盛无比,想要让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简直难上加难,李休一个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所以对此他也没有办法。
  不过这些报名的人群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多人登记后又去学堂参观了一下,随后就离开了,结果报名的队伍竟然越来越小,等到快中午时,前来报名的人已经没有多少了,这让李休也大为惊讶,随后上前向田筹问道:“田山长,现在一共有多少人报名?”
  “启禀驸马,现在报名的孩子一共有三百七十六人,不过有点奇怪。”田筹当即禀报道,说到最后却露出疑惑的表情。
  “奇怪什么?”李休听到只有三百多人,当下也皱起眉头道,周围的村子最少也有几十个,虽然这些村子都不大,像李家庄子只有十几户人家,多的也不过一两百户,但是这么多的村子加在一起,恐怕孩子的数量最少也得有几千人,可是现在却只有三百多人报名,这也太少了。
  “驸马您看看报名的单子就知道了。”田筹这时将刚才整理过的单子送到李休手中道。
  当下李休接过来看了看,结果发现这张单子上登记着报名学生的姓名的住址,姓名虽然乱七八糟的,但倒没有什么,不过当看到住址时,他却是微一皱眉,因为报名的学生有七八成都是来自五指庄,其它庄子来报名的学生少得可怜。
  “怎么会这样?”李休这时也不由得皱紧了眉头道,虽然他之前也料到很多穷苦人家可能不会把孩子送到学堂,因为很多孩子在家也能帮着干一些活,但是他为了吸引这些孩子,不但学堂不收钱,而且还有免费的午餐吃,这么优厚的条件应该可以吸引不少孩子来上学才对啊?
  至于这么多五指庄的孩子来报名,李休倒不觉得意外,一来五指庄都是娘子军退下的老兵,他们都是跟着商队做事,报酬十分丰厚,而且又不用种地干活,所以家里的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来学堂上学即省心又省力。当然这也和马爷的帮助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只要马爷一声令下,五指庄所有适龄的孩子几乎全都送来了。
  “驸马,为什么来报名的孩子几乎都来自同一个庄子,其它庄子来报名的学生很少?”田筹刚上任没几天,对周围的情况也不熟悉,所以这时也奇怪的向李休问道。
  李休这时也在考虑着这件事,当下苦笑一声给他解释了一下,这才让田筹恍然大悟。正在这时,李休忽然看到刘老大带着十几个孩子来报名,这些孩子李休都认识,全都是李家庄子的孩子,看样子整个庄子的孩子都被他给带来了。
  “刘叔,您怎么来这么晚,刚才我还以为您不来了呢。”李休看到刘老大也立刻上前打招呼道。
  “主家您这是为咱们这些佃户做一件大好事,我哪能不来,您看,我把整个庄子里的孩子都带来了!”刘老大说着一指身后的这些孩子道,当然这些孩子都是男孩,在刘老大这些人的眼中,女孩迟早都是要嫁给别人的,所以根本不算是庄子里的人,哪怕是他们现在生活好了,但女孩也只是能吃饱穿暖,想要上学还是不可能的。
  李休当即安排这些孩子报名,随后他却拉着刘老大来到一边问道:“刘叔,我建这座学堂主要就是为家里的佃户建的,可是今天来报名的大都是五指庄的人,真正的佃户人家反而很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刚才李休才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以为学堂免费就可以吸引佃户们的孩子来上学,却没想到现实却打了他一巴掌,这也让他终于想起来向刘老大请教,虽然刘老大现在不缺钱,但他思想上和那些穷苦的佃户也没什么两样,所以他肯定能够给自己一个答案。
  “原来主家是想问这件事,其实要不是学堂是主家您建的,恐怕我也不敢把庄子里的孩子送进来。”刘老大这时却是一笑道。
  “为什么啊,学堂不但不要钱,而且还提供一顿午饭,更能在这里读书识字,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来?”李休听到这里却十分不解的问道。
  “主家您这可就想错了,就是因为太好了,所以他们才不敢来……”刘老大这时苦笑着一摊手,然后给李休解释了一番,这也让他终于明白了这些佃户们的想法。
  原来大部分佃户们不敢来,真的是因为学堂的条件太好了,不收钱还管饭,这让佃户们觉得这天下间哪有这样的好事?相比之下,如果李休收点学费,反而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把孩子送来。
  “就因为这个?”李休听完刘老大的解释,当下也有些哭笑不得的道,他没想到学堂的条件太好也会把人给吓住。
  “还不止这些,主家您建这座学堂是一片好心,是想让佃户们的孩子识文断字,但是读书是要花时间的,佃户家的孩子在家里都能顶半个大人,割猪草、捡柴火之类的活都是由这些孩子干,如果他们上了学,家里就少了干活的人。”
  说到这里时,只见刘老大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接着这才继续道:“另外还有很多人觉得咱们佃户家的孩子,只要有把子力气种地就行了,读书这种事可不是咱们能干的,其实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那天素娘把我骂了一顿,所以今天我把庄子里的孩子都送来了。”
  听完刘老大的这些解释,李休也终于明白了过来,其实把刘老大的这些话总结起来,佃户们不愿意送孩子来读书无非是三个理由:
  第一是对学堂的不信任,不敢相信这么好的事情会砸到自己头上,第二则是想让孩子帮着家里干活,第三则是对知识的不重视,换句话说就是愚昧,毕竟他们祖祖辈辈都没读过书,真正懂得“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人少之又少,当然也不是没有,比如那些少数把孩子送来的人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