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515

  “其实这件事说来也是巧了,之前我去找李靖,将唐俭主动答应冒充使节与颉利谈判的事告诉他,随后我就准备回去,不过这时却忽然接到消息,这个消息是潜伏在苏尼失那边的飞奴传过来的,说是苏尼失有归降我大唐的可能,当时我觉得这是个好消息,毕竟苏尼失手中有数万大军,如果能够失不血刃的让对方归降,也能减少我大唐将士的伤亡……”
  马爷将自己的经历简单的介绍了一遍,原来他在知道苏尼失可能有归降的打算后,立刻亲自跑了一趟,与李道宗一明一暗的逼苏尼失投降,最后总算是有了一些效果。
  当颉利逃到苏尼失的大营之前,李道宗与苏尼失已经罢兵,双方都在等着李靖那边的战果,只要颉利被唐军杀死或活捉,苏尼失就会立即投降,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颉利竟然主动的逃进了他的大营之中。
  说起苏尼失这个人,他本来是颉利的心腹属下,这也是颉利敢在战败后投奔他的原因,从苏尼失本人的角度出发,他并不是真心的想要背叛颉利,只是觉得当前的局势下,突厥已经不可能再抗衡大唐,所以才打算在颉利死后或被活捉后,再向大唐归降,这样也算是尽了自己最后一分力,否则他完全可以在颉利战败前归降大唐。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颉利逃到了苏尼失的大营,这让当时的苏尼失也十分矛盾,从感情上来讲,他并不想将颉利献给大唐,可是理智上他却明白,跟着颉利根本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这也让他一时间十分的矛盾。
  面对矛盾的苏尼失,对面的李道宗也十分的纠结,不知道是该出兵攻打,还是该继续劝说苏尼失投降。不过也就在这时,马爷的飞奴司却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安插在苏尼失身边的飞奴竟然说动了苏尼失的儿子史忠,也就是这个史忠在没有通知他父亲的情况下,带着自己的护卫将颉利劫持出大营,然后交给了李道宗的军队。
  自己的儿子忽然将颉利献给了大唐,苏尼失面对这种情况也没有第二条路可选择,最后只能全军向李道宗投降,然后一同随同李道宗前来见李靖。
  “有时候人真得信命,你看李靖和叔宝他们,拼了命的在草原上对颉利围追堵截,最后还是让颉利跑了,张宝相两次都差点抓到颉利,可偏偏还是让颉利逃进了苏尼失的大营,反而是李道宗几乎什么都没做,只是之前和苏尼失打了几仗,最后颉利却落到了他手里,你说气人不气人?”马爷最后再次大笑一声道。
  对于马爷来说,无论颉利落到谁手上都一样,反正都少不了他们飞奴司的功劳,所以他才有闲心说这个风凉话,不过对于李靖和李绩来说,还真是够憋屈的,反倒是李道宗估计都快乐上天了,相比之下,唐俭的运气都没他厉害。
  “任城王的确是个好运之人,不过他虽然抓到了颉利,但是打败突厥大军的功劳还是要落到主攻的三路大军身上。”李休这时也笑呵呵的道,他以前和李道宗也打过交道,甚至让对方的侄女免于嫁到西突厥去,为此李道宗竟然想把他侄女送给李休做小妾,最后李休好不容易才拒绝了这件事。
  “颉利被抓住了,突厥的主力大军也被消灭了,这天气也越来越冷了,咱们也终于要回去了!”马爷听到这里也有些感慨的道,威胁中原多年的突厥终于倒下了,这让所有人都感觉心中猛然一松,最少在十几年内,大唐不用再担心北方的敌人直接杀到大唐的都城去了。
  李靖与李道宗等人的会议也很快开完了,同时大军也做出撤退的决定,毕竟就像马爷说的,天气越来越冷,鬼知道会有什么时候再来一场大雪灾,到时他们就得被困在草原上了,所以最好还是趁着道路没有被大雪封住撤军,另外颉利也要送到长安,李靖的战报已经送出去了,不过最快的还是飞奴司的传信,等到长安接到颉利被活捉的消息,肯定也会是一片欢腾。
  不过各路大军并没有一起撤退,最先离开的是秦琼的骑兵,李靖和李道宗则合兵一处,紧随在秦琼之后,最后则是李绩的大军断后,虽然突厥的主力大军已经被消灭了,但草原上依然有一些突厥的残存势力,因此他们也不得不小心。
  李休跟着李靖的大军一同行动,主要是他想亲眼看一看被俘虏的颉利,另外当初他曾经向李世民建议过对突厥人的安置计划,等到了长安,这个计划也终于可以实施了。
第628章
李道宗的苦水
  彻骨的寒风吹个不停,地面的积雪非但没有融化,表面反而冻成一个厚厚的冰壳,有些结实的地方甚至可以让大军通过而不破,这也让李休他们的行军速度更快,毕竟大部分笨重的物资都用爬犁运输,在雪地上滑行十分使得。
  也正是因为之前的这场雪,草原的冬天也提前到来,这时的气温已经极低,李休估计哪怕是正午时分,气温也不会超过零度,因为冰雪在太阳下根本没有半分融化的迹象,在这种气温下骑马简直就是受罪,每时每刻都要忍受刀子般的寒风从脸上刮过的那种感觉。
  幸好李休不属于军中的将士,他和唐俭都是文官,因此一天到晚都缩在爬犁的帐篷里,但就算是这样,在赶路时依然会感觉很冷,特别是月婵身子骨弱,每天都是手脚冰凉,李休只能抱着她为彼此取暖。
  相比李休,大军中还有一个更加让人羡慕的人,那就是唐俭,之前他骂得李靖和李绩都是躲着他走,不过现在他不骂人,而是每天抱着他从突厥大营带回来的一对双胞胎胡女招摇,冷的时候还能暖床,日子过的比李休还舒服。
  李休也已经见过颉利了,不过颉利现在的日子却有些惨,李靖让人打造了一个铁笼子,将颉利关在里面,而且笼子没有任何出口,全都用铁水灌死了,想要打开就必须让锯子一点点的锯开,换句话说,颉利只有到了长安之后,才能让人把铁笼子拆了,这样做当然也是为了防止颉利逃跑。
  李休以前曾经远远的看过颉利几次,印象也不是很深,这次对方做了唐军的俘虏,他也终于可以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对方,结果发现这时的颉利神情萎靡,丝毫没有以前草原霸主的那种气魄,据之前见过他的唐俭说,短短几天,颉利就已经老了许多,甚至连白头发都出来。
  面对这个苍老颓废的颉利,李休也懒得出言嘲笑,看了几眼就打算离开,反倒是颉利得知他就是李休后,立刻站起来上下打量着,他也同样第一次这么仔细的观察李休,毕竟当初他之所以在渭水河畔惨败,就是因为李休搞出来的火药,甚至连他自己都差点死在火器之下。
  李靖估计也是怕被雪灾堵在草原上,所以在决定撤军之后,也是一直催促大军加快速度,老天爷似乎也不怎么给李靖面子,从他们撤军时就一直阴沉沉的,看样子似乎随时都可能下雪,这也让大军更加不敢停留,一路狂奔往南方撤退。
  本来大军刚开始时一切都很顺利,随着他们的行军,距离定襄城也越来越近,只要到了定襄,再往前就是襄城和朔州,那里依然储存着大量的物资,所以只要到了那里,他们也就不用担心雪灾的问题了。
  这天晚上,大军在一条小河边扎营,河里的水虽然被住了,但依然可以凿冰取水,更让人惊喜的是,当河面的冰层被凿开时,里面的大鱼竟然自己就跳了出来,最后收获了不少的鱼,这也让军中总算改善了一下伙食,晚饭的时候鱼汤的香味弥漫着整个军营。
  帐篷之中,月婵正在一个小火炉上熬着鱼汤,今天从河里收获的鱼很多,李休也分到一尾鲜鱼,说起来他虽然喜欢钓鱼,但并不是特别喜欢吃鱼,不过鱼汤倒还算合他的胃口,特别是在这种寒冷的天气里,喝上一口又烫又鲜的鱼汤,也算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不过就在鱼汤马上就要熬好之时,忽然只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帐外高叫道:“好香的鱼汤!不知驸马可欢迎我这个不速之客?”
  听到外面这个声音,李休和月婵却不由得无奈的对视一眼,因为他们都听出来的这个人是谁,虽然李休对这个人不怎么欢迎,但也不好拒绝,最后只得开口道:“任城王客气了,快快请进!”
  李休的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五官端正、颌下留着短须的年轻将领走进来,正是之前想要把侄女送给李休做小妾的李道宗。说起来自从李道宗押送着颉利与李靖会合后,得知李休也在这里,立即跑来拜会,刚开始李休还十分欢迎,不过他慢慢发现李道宗来的越来越勤,而且每次都卡在饭点上,估计他也发现月婵做的饭好吃,所以才天天跑来蹭饭。
  当然来李休这里蹭饭的并不止李道宗一人,比如唐俭也是个饕鬄之徒,不过唐俭可能是年纪大了,毕竟还要点脸面,所以也不好意思天天来,一般都是隔个一两天来一次,但是李道宗却是个没脸没皮的,几乎天天来李休这里蹭饭吃。
  只见李道宗进来后,两手中竟然还提着东西,这让李休也十分惊讶的道:“任城王也太客气了,来都来了,还提什么东西?”
  “哈哈,我也是借花献佛,其实这也都是托驸马的福,我们现在才能享受这些美味!”李道宗说着把一支手上的东西放到李休面前的桌子上,结果让李休无语的是,李道宗带来的竟然是酒,而且还是之前唐俭带来犒赏将士的蒸馏酒,难道李道宗不知道自己滴酒不沾吗?
  “嘿嘿,我知道驸马不喝酒,所以除了酒之外,还带了这样东西!”李道宗说将另一支手的东西也放在李休面前,竟然是十分少见的水果罐头,虽然罐头是李休发明的,之前来的时候也带了不少,但是之前早就吃光了,而且军中的罐头也消耗的差不多了,特别是水果罐头,更是十分难得,连李休自己都已经好多天没吃过水果罐头了。
  “哈哈~!难怪任城王你说借花献佛,原来带来的全都是我搞出来的东西,不过这个水果罐头可太难得了,你从哪里搞到的?”李休看到水果罐头时也不由得惊喜的道,对于他来说,长时间不吃水果蔬菜的话,简直太难受了,哪怕天天喝茶也不行。
  “说来也巧了,之前苏尼失不是向我投降了吗,当时为了表示他的诚心,送给我们一批物资,只是我只顾着看押颉利,也没在意他送的东西,今天才发现里面竟然有几箱水果罐头,估计是他从一些草原商人手中高价买的,至于酒则是大总管赏赐给我的,我一直没舍得喝,可惜驸马不喜饮酒,否则咱们倒是可以把酒言欢!”李道宗笑着解释道。
  “那可太巧了,月婵快点拿个大碗来!”李休听到这里再次惊喜地叫道,随后用刀子将罐头塞子撬开,然后倒了两瓶罐头在碗里,也算是一盘菜,而月婵这时也把鱼汤送上来,另外又烧了三个菜,主料全都是羊肉,毕竟打败突厥后,他们缴获了大批的牛羊,现在全都充当军粮,这也使得李休他们平时也以肉食为主。
  等到菜上齐了,李休与李道宗边吃边聊,估计是今天有酒的原因,李道宗的兴致也是颇高,自斟自饮的说了好多,刚开始聊到此次的战事,然后又聊到李道宗这些年行军作战时的一些奇遇,比如他与李世民一起打仗时,有次被敌人紧紧围困,眼看着就要死于敌人之手,最后幸亏尉迟恭杀出来救了他们,所以他对尉迟恭一向十分感激等等。
  不过聊着聊着,聊的话题就开始转为各自的私事,而且这时李道宗也有了六七分醉意,只见他这时忽然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道:“驸马,咱们都是皇亲国戚,有些事情也只有咱们才能明白,比如我虽然立了大功,但我其实也在担心啊!”
  “任城王你活捉了颉利,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回去后恐怕有无数的赏赐,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李休这时笑着开口道,这时他并没有领会到李道宗话中的意思。
  “就是因为立的功劳太大,所以我才越来越担心,驸马你想想我那位堂兄河间郡王,不就是因为功劳太大,之前竟然被人诬陷谋反,连爵位都没有保住,后来还是陛下登基后为他平反,不过就算是这样,河间郡王也不再受重用,比如这次攻打突厥,连我都有份,可是他却捞不到一点兵权。”
  李道宗说到这里似乎显得更加苦恼,当下给自己灌了一口烈酒,然后再次苦着脸道:“现在我的功劳还不算太大,比之河间郡王还差着不少,不过我还年轻,在军中的时间还长,日后若是立下的功劳越来越多,难免也会落得与河间郡王相同的下场!”
  河间郡王就是李孝恭,当初大唐立国时,李孝恭帮着李渊平定了南方,可以说立下赫赫的战功,可惜后来因为功劳太大,所以才受到李渊的打压,李世民虽然给他恢复了爵位,但依然不重用,李孝恭同样也是李世民的堂兄弟,有了这个例子,李道宗自然也会为自己担心。
  平心而论,李道宗的担心的确很有道理,事实上他虽然受李世民的信任,但后来李世民去世后,李道宗的下场也不太好,不过这些话李休当然不能说,当想只能挑些好听的安慰一下对方,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听大营之中一阵喧哗,紧接着“敌袭”之声不绝于耳!
第629章
薛延陀的试探
  晚饭时分,赶了一天路的将士们也都围坐在火堆旁吃着晚饭,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个军中松懈的时刻,忽然从西北方向杀来一支骑兵,幸好李靖治军严谨,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在外面派出游骑在军营周围巡视,因此这支骑兵刚一靠近大营,游骑立刻飞快示警。
  当李休听到外面高呼“敌袭”之时,也不由得愣了一下,虽然草原上还有一些突厥人的残余势力,但根本不足为虑,更何况他们现在几路大军会合,秦琼与李绩的大军分别在前后,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也没哪个不开眼的敢招惹他们。
  李道宗本已经有了几分醉意,不过听到外面敌袭的声音传来,立刻跳起来就往自己的大营跑,毕竟他身为主将之一,如果在敌人进攻时不在军中,很可能会引起军心大乱,因此他必须尽快的赶回去。
  李休身为军中重要的人物之一,居住的地方也位于营地的中央,根本看不到外面发生了什么?不过唐军的将士都是久经战阵之辈,面对敌人的偷袭,也表现的十分沉稳,所以大营之中虽然很乱,但却是乱中有序,很快就做好了防御的准备。
  李想本想出去看看是什么情况,不过他带来的护卫却担心他的安全,无论如何也不让他出营,这让他也有些无奈,毕竟这些护卫都是平阳公主亲自给他挑选的,身负着保护他安全的重任,如果自己的安全出了问题,这些护卫也没办法交待,所以最后他也只好呆在大营之中等待消息。
  本来李休以为大营外会有一场激战,不过却没想到大唐这边都做好防御的准备了,但是大营外却没有丝毫的动静,又过了好一会儿,连大营里的将士也纷纷放松了警戒,似乎是虚惊一场,这让李休也有些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当下李休刚想找个人问一问情况,却没想到刚刚离开的李道宗竟然又回来了,刚一见到李休就立刻开口道:“驸马不用担心,外面的敌军已经退走了,而且大总管已经派人加强了防备,估计对方是不敢再来了!”
  “退走了?到底是什么人这么大胆?”李休这时也好奇的追问道。
  “嘿嘿,驸马不妨猜一下,突厥倒下之后,这草原上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率兵来试探咱们大唐的军队?”只见李道宗这时忽然一笑道,刚才他其实根本没来得及回到自己的大营,就被李靖叫去议事,也是从李靖那里才得知事情的真相。
  “草原上有胆子试探咱们的人?”听到李道宗的询问,李休也不由得低声自语道,随后眼睛一亮立刻再次开口道,“本来咱们在草原上最大的敌人就是颉利,不过这几年颉利日渐衰弱,反而是几支铁勒人实力大涨,其中以薛延陀和回纥的实力最强,不过回纥一向与我们交好,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薛延陀了吧?”
  “哈哈~驸马果然厉害,一下子就猜到了罪魁祸首,刚才来袭的正是薛延陀,而且还是夷男亲自率领的,不过说是偷袭,其实他也只是想试探一下我们,如果我们防备松懈,将士疲惫的话,这场试探说不定就会变成真的偷袭,幸好大总管在外面派了游骑,因此提前发现他们,等到夷男发现咱们做好应战的准备,立刻换成一副笑脸,说是来帮助咱们押送颉利回长安,随即就退走了。”李道宗当下先是夸赞了李休一番,随后就将事情经过讲了出来。
  “果然是他,当初为了牵制颉利,咱们还曾经扶持过薛延陀,却没想到现在颉利刚被灭,薛延陀就准备要翻脸了!”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面带冷笑的道,他早就知道草原人不讲任何的信义,却没想到薛延陀翻脸这么快。
  “很正常,别看草原上分成无数的部落,每个部落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但在我看来,草原人就是草原人,在他们眼里只有利益,今天可以和你喝酒吃肉,明天就可以为了一只羊背后捅你刀子,所以咱们大唐对草原就不要有什么仁慈之心,有人敢反抗咱们大唐,那就派大军攻打,一直打到他们灭族为止,等到所有敢反对咱们的人都被消灭了,到时草原上自然也就和平了!”李道宗这时却是一脸坦然的道,他是个武将,对草原的看法难免有些武断,但细想之下,却也有一定的道理。
  “话虽如此,不过咱们刚刚灭掉了突厥,草原上出现一个真空期,以薛延陀的实力,很可能会成长为另一个突厥,甚至现在夷男就敢对咱们试探,看来这草原上也很难平静下来啊!”李休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皱紧了眉头,本以为灭掉突厥后,大唐外部的威胁终于解除了,接下来会进入一个平安的发展时期,不过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太乐观了。
  “驸马不要考虑太多,薛延陀的确是个麻烦,不过他的实力本来就比颉利要弱,更别说与突厥全盛时相比了,所以在他成长起来之前,咱们有的是办法对付他,实在不行的话,咱们还可以在草原上扶持一个势力,让他们狗咬狗,比如突利就不错,刚好现在突厥灭了,咱们可以把剩下的突厥人交给突利掌管,让他去和薛延陀争夺草原去,到时咱们只需要隔岸观火就行了!”李道宗这时再次笑道。
  李道宗的话也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事实上李世民也是这么做的,按照原来的历史上,他的确扶持过突利,可惜突利自己不争气,导致薛延陀坐大,后来大唐与薛延陀交恶,虽然大唐后来灭了薛延陀,但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这种办法根本不可行,幸好李休之前已经建议过李世民,大唐对草原的策略已经发生了改变,日后应该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薛延陀的军队暂时退走了,李休本以为这件事算是结束了,但是他却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所带来的后继影响却刚刚开始!
第630章
大雪封路
  “这些阴魂不散的家伙,别让我抓到他们,否则老子非活剥了他们不可!”李道宗气呼呼的从马上跳下来,甩掉头盔边走边骂道。
  “呵呵,任城王你越是生气,就越是落入到对方的圈套之中,这个夷男倒是挺狡猾的,知道咱们戒备森严,就用这种办法诱使咱们生气,甚至是让咱们主动出击,从而露出破绽,这点你们可千万不要上当啊!”看到李道宗生气的模样,与李休相对而坐的唐俭却是笑呵呵地说道。
  天色已晚,今天唐俭刚好也来李休这里蹭饭,至于李道宗就不必说了,连理由都懒得找了,几乎每天晚上安营扎寨之后,都会跑来李休这里蹭饭,说起来他也够辛苦的,因为在行军时,他负责率领骑兵在外巡游,可以说是大军的第一道防线。
  “这个夷男也真是大胆,明明没有实力,却还敢向咱们大唐挑衅,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死字怎么写?”李休这时也开口自语道。
  上次夷男率领薛延陀的骑兵试探了唐军的反应,本来李休以为对方退走后应该不敢再回来了,却没想到这个夷男并不死心,主力大军虽然撤走了,但却派了不少游骑在李休他们四周窥视,李道宗曾经抓到过几个,刚开始还审问一下,后来都是直接绑到绳子上用马拖死,但就算是这样,夷男也依然没有停止打探唐军的情况。
  “这就叫人心不足蛇吞象,或者说叫小人得志,不知道自己的斤两!”唐俭这时微笑着向李休回答道。与此同时,李道宗也坐了过来,随后拿起茶壶给灌了起来。
  “小人得志?这个形容倒是十分恰当,薛延陀的实力本来并不强,后来竟然数次打败颉利,又得到咱们大唐的资助,这才使得实力飞涨,现在突厥被灭,薛延陀隐然间已经成为草原上的第一大势力,看来夷男的野心也随之飞涨,甚至想把咱们的大军留下,这样他就可以更加顺利的一统草原了!”李休听到唐俭的形容,当下也露出恍然的表情道。
  “就是如此,不过以我观之,夷男虽然有野心,也有一定的实力,但也未免太沉不住气,如果换做我是他的话,肯定不会现在就与咱们大唐撕破脸,反而还要表现的更加恭顺,避免大唐的打压,然后暗中发力统一草原,等到自己的实力真正壮大起来,才有资格向大唐叫板,可是他现在的举动实在太心急了,连这点耐性都没有,估计日后也难成大事!”李道宗这时终于把茶水一口气喝完,随后也发表自己的意见道。
  “哈哈,看来任城王你把事情看得很通透,既然如此,那就更不必因为薛延陀的小动作而生气了,等到咱们的大军撤回去后,有的是办法整治这个夷男!”唐俭听到李道宗的话,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道,别看李道宗年轻,但能够得到李世民的看重,本身的才能也不是一般人可比。
  “道理我都明白,可是因为这些游骑的出现,咱们大军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老天也好像和咱们过不去,天天都是阴沉沉的,万一真的来场大雪的话,咱们恐怕就得被堵在草原上了!”李道宗这时却再次皱着眉头道。
  听到李道宗的话,李休和唐俭也都是一起皱起眉头,的确,行军速度慢下来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影响,因为周围有薛延陀的游骑出没,夷男的大军也很可能在周围,这让李靖也不敢全速赶路,时刻防备薛延陀的大军偷袭,速度一下子就慢了下来,比如按照原来的计划,他们现在应该距离定襄不远了,但实际上却还有三四天的路程。
  “这倒是个问题,我怀疑那个夷男很可能就是想拖慢咱们的行军速度,等到老天降下大雪,咱们想要撤出草原可就更困难了!”李休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缓缓的吐出一口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