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515

  萧皇后一家虽然落魄了,但依然保留着一些规矩,比如吃饭时不许说话,因此等到吃完饭后,赵德言又拿出李休送的一些茶叶,亲自萧皇后泡上茶,这才终于开口道:“祖母,想必你们一直很好奇我的身份吧?”
  “夫君,这件事我也一直想问你,为何那些唐军对你那么客气,连那位李驸马见到我时,也是礼遇有加,甚至还给我安排了侍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杨氏听到赵德言的话也禁不住开口问道,其实她之前也问过李休,可是李休却没有回答她,反而让她亲自问赵德言。
  “你……你不会是大唐安插到突厥的奸细吧?”萧皇后不愧是久经风浪的人,这时也一脸狐疑的打量着赵德言问道,之前她也一直想不明白赵德言的身份,直到经过这几天的观察和思考,这才想出唯一合理的解释。
  “呵呵,祖母的确目光如炬,我的确是大唐飞奴司安插到颉利身边的奸细,代号‘宰相’,目的则是搅乱突厥的政局,而我也终于做到了!”赵德言这时淡淡的一笑道,只是他的笑容背后却带着一股说不出来的骄傲,以一人之力搅乱一国,虽然这种事有些见不得人,但也足以让他感到骄傲了。
  “呀!夫君你……你是大唐的奸细?”杨氏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大叫一声,她之前还以为赵德言反叛突厥投靠了大唐,所以她才得到大唐的重视,却没想到赵德言本来就是大唐的人。
  “不错,我本是关中人士,家中也算是富足,可是后来突厥人杀进关中,将我一家掳到草原上,最后所有人都死了,只剩下的我一人在草原上苦苦挣扎了十年,最后终于有机会逃回大唐,不过为了报仇,我还是决定回到草原,也多亏了驸马的推荐,才让我借助飞奴司的力量接近了颉利,现在只能说是报了一半的仇,如果有可能的话,我真想屠掉所有突厥人,为我的家人陪葬!”赵德言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几分狰狞的表情。
  看着赵德言的样子,萧皇后也不由得暗叹一声,算下来赵德言被掳到草原时,正是她丈夫杨广将中原搞得天下大乱,突厥也趁机出兵,当时还不知道有多少汉人被掳到草原上,比如定襄城中的百姓,很多人都是那时被抢到草原上为奴为婢。
第613章
面见萧皇后
  休息了一晚之后,李休精神抖擞的起了床,月婵这时也准备好了早餐,当初李休本来还想把月婵送回长安,不过在边境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带着月婵应该算是一个十分英明的决定,至少他不用为每天吃饭或换洗衣服的事发愁。
  李休对吃的方面一向要求很高,不过身在边关,大部分物资都需要优先供应军中,因此他的伙食标准也降了下来,不过无论什么样的食材,经过月婵的巧手烹饪后,都会变得十分美味,比如今天这顿早饭是熬得又甜又浓的红薯粥,另外还有几样他喜欢的小菜,让人禁不住胃口大开。
  等到早饭过后,李休想到今天要去拜访那位传说中的萧皇后,于是也换了套正装,然后来到定襄城中的隋王府,赵德言夫妇昨天就住在这里,听到李休到来的消息后,也立刻出门迎接,然后请他进到大殿见萧皇后。
  当李休迈步进到大殿之中时,立刻看到大殿之中坐着的那位满头白发的老妇人,虽然他之前早就知道萧皇后的年纪大了,也不可能像野史传说中那么美艳,不过当看到这个白发苍苍、满脸都是皱纹的老妇人时,也不由得有些遗憾。
  “在下李休,见过……这个……杨老夫人!”李休在行礼的时候却是犯了难,因为对于大唐来说,前隋已经灭了,所以他不可能再称对方为皇后,最后迟疑了一下这才以杨老夫人相称。
  “驸马客气了,老身早就听说驸马年纪轻轻,却是才华横溢,连草原人都对驸马十分的敬畏,今日一见果然是年少英才!”萧皇后对于称呼之类的却是丝毫不在乎,反而兴致勃勃的上下打量着李休,最后这才出言夸赞道。
  “咳,老夫人客气了!”面对萧皇后的夸奖,李休也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对了,秀宁的身体还好吗,有没有孩子?”就在这时,只听萧皇后忽然问出一个让李休十分惊讶的问题。
  “老夫人认识秀宁?”李休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随后有些不可思议的反问道。
  “呵呵,自然是认得的,当初她父亲曾经带她入过宫,我见这个小姑娘虽然外表柔弱,但眉目之间却颇有英气,没想到她日后果然成为她父亲的好助力!”萧皇后这时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只是说到当年的事情时,她脸上的笑容中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苦涩。
  李休听到这里也立刻反应过来,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能够带儿女进宫也很正常,所以萧皇后认得平阳公主也不意外,说不定她连李世民都见过。
  事实也证明李休的猜想是正确的,接下来萧皇后与李休拉起了家常,不但问起李渊,而且还问起了李世民,唯独没有问李建成和李元吉他们两兄弟,看来这个老太子也十分的谨慎,知道以她现在的身份有些事情是不能碰的。
  聊了好一会儿后,萧皇后却忽然让赵德言等人离开大殿,说是有些事情要与李休单独谈,对此李休也有所猜测,最后果然只见萧皇后一脸凝重的道:“驸马,我之前听德言说,你保证大唐的皇帝陛下不会为难我们,这件事可是真的?”
  李休就知道萧皇后会问到这个问题,所以也不意外,当下点了点头道:“对于这件事老夫人可以放心,陛下绝不会为难您和您的家人,事实上我可以拿出证明给老夫人看。”
  “呃?怎么证明?”萧皇后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惊讶的看着李休,除非是李世民亲口保证他们祖孙的安全,否则她真想不出李休有什么办法能证明这件事?
  看到萧皇后不信,李休也是微微一笑,随后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交给对方,并且示意萧皇后打开。萧皇后这时也有些奇怪,当下接过信看了一下,结果更是露出惊讶的表情,因为上面竟然写着“姐姐亲启”四个字,可是她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有什么人会称自己为姐姐?
  带着心中的疑惑,萧皇后缓缓的把信打开,结果当看到信上的内容时,脸色也立刻一变,似乎十分的紧张,不过紧接着却又缓和下来,而当看到信的后面时,更是变得十分的激动,连双手都开始颤抖起来。
  “这……这是真的?”等到萧皇后看完信上的内容,当下一脸不敢相信的看向李休问道,这个消息简直太让她感到震惊和意外了。
  “不错,光化郡主还活着,而且她的女儿和儿子也都活着,只不过因为一些原因,使得她现在无论与儿子相认,不过只要等到这次大战结束,估计她们母子也就能相聚了,另外陛下也知道光化郡主他们母子的事,这下应该能让老夫人放心的回长安了吧?”李休这时笑呵呵的开口道。
  萧皇后手中的信正是光化郡主写给她的,当初江都之乱,也多亏了萧皇后处事果断,这才让光化郡主母子三人逃过一劫,对于光化郡主来说,她也十分感激萧皇后的恩德,因此听说这次李休和马爷可能会带回萧皇后,这才写了封信,本来由马爷带着,只是马爷在襄城有些事情,没能和李休一起来,所以才把信交给他,让他代为转交。
  “光化郡主?”听到这个有些陌生的称呼,萧皇后先是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道,“是了,她是李渊的外甥女,当今大唐皇帝的表姐,自然是一国之郡主,当初我也是想着让她为先帝留下一条骨血,没想到她竟然真的做到了!”
  说到最后时,萧皇后也不由得流出激动的泪水,虽然天下所有人都恨杨广,但是身为妻子她却不能,而且当初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也很好,这些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照顾杨政道这个孙子,为的就是让杨广留下一支血脉,却没想到杨广竟然还有一个儿子活着,哪怕对方不是她的儿子,可是她也已经十分知足了。
  “对了,光化妹妹她现在可还好吗,两个孩子怎么样了?”萧皇后激动过后,再次关心的询问起光化郡主的情况。不过这却让李休有些犹豫,不知道是不是该把光化郡主与马爷成婚的事讲出来?
第614章
颉利求和
  李世民连杨广的儿子都可以容下,自然也不会在乎多一个萧皇后或杨政道,这也让萧皇后彻底的放下心来,李休最后也把光化郡主与马爷成婚的事讲了出来,结果萧皇后听后沉默了片刻,最后也表达了自己的祝福,毕竟光化郡主和她不一样,以光化郡主的年纪,的确不应该这么孤孤单单的过一辈子。
  另外萧皇后还打听了一下恨儿他们姐弟的情况,当得知光化郡主的儿子在洛阳被别人收养,而光化郡主也一直不敢相认时,她也不由得叹了口气,不过她也可以理解,而且等到这次大唐消灭掉突厥这个强敌,李世民的声望将会达到一个顶点,到时再也无人可以动摇他的皇位,而光化郡主他们母子也能团聚了,到时她也可以好好的看看那个孩子。
  几天之后,李休安排好人手,将萧皇后与杨政道一行人送回长安,不过赵德言却留了下来,一来他对草原上的事情最为熟悉,二来定襄城中还有数万前隋遗民,李休手中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所以就让他继续管理定襄城的事务。
  随着李休到达定襄,后方的物资也是源源不断的运送到这里,事实上随着三路大军进入草原后,朔州那边就已经有些不方便了,所以李休索性就将物资调到定襄,周围也有重兵把守,每隔一段时间,前线的大军都会派出押送的队伍前来接收各种物资。
  与此同时,经历了浑河之败的颉利也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一路仓皇北逃,秦琼的大军却一直紧紧的咬住不放,时不时的趁着颉利松懈之时偷袭一番,这让颉利也是又气又恨。
  也就在颉利的大军刚刚逃到白道,眼看着就要到达阴山山脉,不过也就在这时,却忽然又遇到兵出云中的李绩大军,相比秦琼的精骑,李绩率领的军队却是以步兵为主,而且携带的火器数量也更多,并且在白道上摆开阵势,直接与颉利的大军展开正面对决。
  颉利的军队数量本来在李绩之上,但是之前已经被秦琼杀破了胆,再加上物资被烧毁,更让突厥大军的战斗力大降,因此在与李绩的大军交战之时,突厥人竟然占不到丝毫上风,刚开始两军竟然呈现胶着状态。
  不过也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秦琼的精骑也终于从颉利背后杀到,结果在两军夹击之下,突厥军队是一败涂地,十数万人被唐军杀的四散奔逃,颉利也控制不住当时的局面,最后无奈之下只得率领身边的亲卫逃了出去。
  白道一战,标志着唐军正式打败了突厥的核心力量,颉利最后一路逃到阴山山脉附近,一座名叫铁山的地方,然后这才开始收集逃散的突厥人,最后竟然只剩下五万余人,其中大部分更是老幼妇嬬,能战之士也只有不到两万人,物资更是匮乏之极。
  面对这种情况,李绩与秦琼本来要乘胜追击,但是却忽然接到李靖的军令,命令他们原地待命,绝不可擅自出兵,结果这让李绩和秦琼军中也是骂声一片,很多人都说李靖是怕李绩和秦琼把颉利真给消灭了,这样李靖的中路军就抢不到任何的功劳,所以才制止他们追击。
  前线的战报源源不断的送到长安,不过路上都需要经过李休的中转,有些紧急的情报则需要飞奴司负责传递,不过无论通过哪种渠道,李休都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前线的动向。
  别人都骂李靖贪功,所以才不让秦琼和李绩追击,不过李休却知道,李靖这么做可能有一点私心,不过他更怕的是把颉利吓到,然后真的越过阴山进到漠北,到时他们恐怕别想再抓到颉利了,因此他命令李绩和秦琼不得追击,其实是想给颉利一个喘息之机,免得真把颉利给吓的一头钻到漠北,哪怕漠北环境恶劣,但颉利有那么多人保护,未必会死在漠北,而只要他不死,对大唐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当然李休能想到上面这些,恐怕李绩和秦琼也能想到这些,不过他们却都十分默契的没有帮李靖辩解,一来可能是怕走露消息,二来他们心中对李靖恐怕都有几分怨气,毕竟眼看着就能抓住颉利了,却被硬生生的压下来,哪怕他们知道其中的原因,但心中也肯定不舒服,所以也都乐于看到李靖被军中的将士指责。
  不过虽然受到很多人的指责,李靖的计策却还是起到了作用,颉利在铁山暂时驻扎下来后,发现唐军没有追来,这让他也终于松了口气,而且他这时也知道,只凭他现在手中的兵力,绝对不是唐军的对手,因此他立刻派出执失思力来到李靖的大营,向大唐乞和,甚至愿意向大唐称臣,只求能放过他一命。
  当然颉利可不会真的向大唐屈服,他只是希望能够暂时让大唐退兵,然后抓紧时间恢复实力,毕竟大丈夫能屈能伸,等到日后恢复了实力,再找机会一雪今日之耻!
  面对颉利的求和,李靖表面上表现的十分热情,以此来麻痹颉利,而且还以自己无权和谈,需要向长安的李世民请示为由,暂时拖延颉利求和的请求,并且暗自寻找战机,准备一举将颉利歼灭。
  不过颉利这时却已经是惊弓之鸟,时刻都准备北逃,这让李靖一时间也不敢出击,因为他没有把握能够一举抓住颉利,如此一来,战局竟然暂时僵持下来。
  定襄城的李休也很快接到前线僵持的消息,这让他也露出几分愁容,相比前线的战事,他其实更担心另一件事,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也越来越冷了,草原上的冬天本来就比长安来得早,因此这段时间李休也一直担心下雪的话,恐怕会给物资的运输造成极大的困难,万一遇到像去年那样的大雪灾,到时前线的李靖等人可就更危险了。
  也就在这个关键时期,一个能够解决眼前僵局的人物却忽然从长安而来,并且先到了定襄面见李休!
第615章
莒国公唐俭
  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来到定襄城外,为首一人正是李休的老部下许敬宗,这时李休也接到消息迎出城来,当看到他时,许敬宗也立刻满脸笑容的上前禀报道:“启禀驸马,您让下官准备的木材等物资都送来了,另外还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工匠,请驸马查收!”
  “办的不错,等下进城之后,自然会有人安排这些物资与工匠的接收!”李休听到这里也满意的点了点头,为了应对雪灾,他想出一个办法,所以从后方运来一些物资与工匠,准备做一些东西。
  “驸马,前两天长安派来犒赏三军的使者也到了朔州,今天就和属下一起来了,您是不是要见一见?”这时只见许敬宗再次请示道,说着他还看了一眼背后队伍中的一辆马车。
  “哦?这次长安派来的使者是谁?”李休听到这里并不感到惊讶,事实上早在之前秦琼在浑河大败颉利,李世民就派出过使者来劳军,当然这些使者另外还有一层任务,那就是观察军队,特别是主将的动向,如果发现将领有造反的迹象,他们就会立即向长安禀报,这也算是皇帝监督军队的一种手段吧。
  “是莒国公唐俭!”许敬宗说到这里时,脸上也露出羡慕的表情。说起唐俭,在大唐可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唐俭的父亲与李渊是好友,他本人又是李世民的好友,当初就是他一直鼓动李世民造反,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唐俭立刻就被封国公,相比之下,许敬宗就显得太可怜了。
  “就是那个福大命大,而且一向不务正业的唐俭!”李休听到唐俭这个名字,当下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道。“福大命大”和“不务正业”可不是李休给唐俭贴的标签,事实上这是大唐所有人对唐俭的一致评价。
  后世的隋唐演义中,程咬金号称是第一福将,多次靠着好运气化险为夷,当然这是小说,不能信以为真,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上,的确有一个福大命大之人,这个人就是唐俭。当初刘武周造反,结果把唐军主将李孝基打的大败,而且还活捉成俘虏,刚巧唐俭也作为使节在军中,也一起做了俘虏,最后李孝基被刘武周杀了,而且连尸体都没找到,偏偏唐俭逃得一命,而且还升了官。
  据说唐俭之所以能够保命,就是仗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刘武周,不但没有杀他,而且还想招降他,刚巧唐俭又得知大唐当时的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造反,于是暗中派人通知李渊,立下第一个大功,后来刘武周逃到突厥,唐俭又将刘武周留下的物资封存起来,等待李世民查收,这第二个大功,所以最后他不但无罪,反而还一举被封为郡公,后来等到李世民登基,又被封为国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唐俭此人一向不喜欢处理公务,这点倒是和李休很像,只不过李休是喜欢闲在家里教教孩子,或是去钓鱼消磨时间,唐俭却是喜欢饮酒作乐,每天都是喝的大醉,为此耽误了不少公务,李世民也拿他没办法,只能给他一个闲职,有时也会作为使节出使,比如他曾经在贞观元年出使过突厥,并且向李世民表示,以突厥的情况,日后大唐必可灭突厥,由此可知唐俭虽然有些不务正业,但眼光却极为精准。
  “驸马说的极是,莒国公的雅号可是在大唐无人不知,不过像他这么轻轻松松就做到国公的高位上,还真是让羡慕啊!”许敬宗说到最后时,再次看了一眼队伍中的那辆马车,只见这辆马车装饰豪华,前面拉车的马也是神骏非凡,与周围拉货的马车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像唐俭在军中也这么奢华的,也的确是十分少见。
  “咦,莒国公怎么还不下来,这也太无礼了吧?”就在这时,许敬宗忽然一皱眉头再次开口道,毕竟李休都亲自到城门前迎接了,唐俭无论如何也该亲自下车见一见李休,可是现在马车上却丝毫没有动静,这就显得十分失礼了。
  “无妨,莒国公年长于我,理应由我去见他!”李休这时却毫不在意的道,说完就亲自来到唐俭的马车前大声道,“在下李休拜见莒国公!”
  “咚~”就在李休的话音刚落,忽然就听到车厢里传一声闷响,就是有人用什么东西撞了车厢一下似的,紧接着里面又传来一阵杂乱的声音,也不知道里面的唐俭在搞什么?
  听到车厢里的动静,不但李休露出疑惑的表情,甚至连唐俭带来的随从也一个个面面相觑,就在众人都在疑惑不解之时,忽然只见车厢门被猛然推开,一个踉跄的身影一下子冲了出来,可是他在马车上,根本收不住脚,结果竟然一头从上面栽了下来。
  看到这里,包括李休在内的所有人都是惊呼一声,幸好唐俭的随从反应快,一下子上前抱住了栽倒的这个人,这时李休才看清这个人的相貌,只见对方大概四五十岁的模样,身长七尺有余,相貌清古,颌下留着三缕长须,看起来潇洒不群,只不过除此之外,这个人却是满脸酡红,一副醉眼朦胧的模样,浑身都是酒气,也不知道在车厢里吃了多少酒。
  “咦?刚才……刚才我怎么听到有人说李休这个名字?燕国公在哪,在下唐俭,久……久闻大名!”唐俭一手抱着侍卫的肩膀勉强站立,然后瞪着醉眼四处打量着周围,似乎想从人群中找到李休,可是他之前和李休并没有见过面,再加上脑子都喝糊涂了,一时间竟然没看到眼前站着的就是李休。
  看到唐俭醉成这副模样,李休也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以前只听说唐俭不务正业,而且还喜欢喝酒,却没想到他在来的路上竟然还喝成这样,也幸亏他和李世民的关系不一般,否则换成另一个人的话,恐怕早就被撤职查办了。
第616章
唐俭的计划
  李休一向觉得自己算是一个很不务正业的人,虽然做着大唐的官,但除非逼不得已,否则他宁愿回家带孩子,不过今天见到唐俭后,他却发现这个世上还有比自己更加不务正业的家伙,而且李休听许敬宗说,平时唐俭也是酒不离手,哪怕是早上起来,都得先喝上几杯提提精神。
  面对这样的酒鬼,李休也是没有办法,只得让唐俭的随从将他再次扶上马车,并且派人安排好唐俭的住处,无论如何,先让他醒醒酒再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