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515

第607章
较量
  定襄城南的平原之上,一队骑兵静静的矗立在草原上,数千人马站在那里,竟然鸦雀无声,所有将士全都是弓上弦、刀出鞘,空气中充溢着一种看不见的杀气,连天空中的飞鸟都不敢靠近这里。
  李靖骑着马站在一处地势比较高的土坡上,手持望远镜打量着远处的定襄城,之前打下襄城之后,他就一直没有任何的动作,其实也是一直在等着颉利的反应,其实他很希望颉利能够组织兵力主动迎战,这样他就可以与东西两路军背后夹击颉利的大军,然后一举消灭掉突厥的精锐。
  不过很可惜的是,颉利并没有在这件事上犯傻,反而十分精明的北撤,虽然东西两路大军都已经绕到颉利的背后准备伏击颉利,不过李靖也没有把握能够把颉利的大军全部歼灭,更没有把握抓住或杀死颉利。
  “没想到定襄城竟然这么破,看来这些前隋遗民过的也不怎么样吗?”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旁边同样举着望远镜的张公瑾开口笑道,他刚才观察了好一会儿,结果发现定襄城的城墙十分破旧,有些地方甚至都已经倒塌了,别说步兵了,连骑兵都防不住。
  “草原人不懂得城镇的重要性,无论是之前的襄城还是现在的定襄,当初都是前隋的军事重镇,可是这才落到突厥人手中十几年,就已经全部破败不堪,看来他们不但不维护城墙,反而还会放任别人破坏,否则区区十几年,绝不会让城墙破落成这种模样!”李靖这时也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道。
  李休给李渊献上老花镜,后来索性把望远镜也搞了出来,只不过因为镜片需要纯净的玻璃或水晶,这也使得望远镜的数量极少,李世民也只是让人制作了一批,用来赏赐给一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李靖就不必说了,张公瑾以前也没有望远镜,直到之前他献上攻打突厥的六大原因,这才被李世民赏赐了一个望远镜,这也使得他极为珍惜,平时无论走到哪都带在身边。
  “是啊,之前咱们攻打襄城时,也没费太大的力气,这座定襄城比襄城更差,估计一个冲锋就可以拿下!”张公瑾这时也点了点头,说完把手中的望远镜放进一个皮筒里,然后贴身放在胸前藏好。
  “定襄城的确比较好打,不过打仗总归是要死人的,所以能不动手是最好的,不过还是要看那个宰相的手段了!”李靖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露出微笑的表情道,以前他认为飞奴司只是一个提供情报的机构,不过现在却发现,原来飞奴司竟然有实力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
  “将军说的极是,如果到了约定的时间,城中没有动静的话,那咱们就直接出兵,估计现在城中已经知道咱们大军阵列城外的消息了吧!”张公瑾说到最后时,也不禁再次扭头看了一眼远处的定襄城,哪怕没有借助望远镜,他也可以看到城墙上的突厥人似乎增加了不少。
  与此同时,赵德言与康苏密的较量依然在继续,面对康苏密的质问,赵德言却是淡然一笑道:“其实不用我说,以将军的精明,恐怕也能猜到一些,既然如此,那我还是明说吧,以现在的局势,将军觉得跟在颉利身边还有什么前途吗?”
  康苏密也不是傻子,之前心中也隐约有了猜测,现在听到赵德言的话,但也依然露出吃惊的表情,最后甚至有些不可思议的道:“叶护你竟然想投靠大唐?”
  “哈哈~我为何不能投靠大唐?”赵德言这时却是大笑一声反问道,其实他知道康苏密的意思,他身为汉人却投靠颉利,而且还帮着颉利做了那么多的事,在很多汉人看来,他都是汉人中的叛徒,比如大唐很多读书人都骂他背宗弃祖,所以就算他想投靠大唐,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这个……”看着赵德言大笑的样子,康苏密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知道很多突厥人其实对颉利也不是那么忠心,特别是突利也投靠大唐之后,更给许多人做了榜样,因此对于反叛突厥投靠大唐这种事,很多人都私下想过,包括康苏密自己,只是他一直觉得赵德言身为颉利最信任的人,而且又是汉人的叛徒,连他都想投靠大唐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好吧,我就不和将军绕圈子了,其实我本来就是大唐派到突厥的奸细,之前我看似帮着颉利改革内政,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搅乱突厥内部,而我也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所以现在要回到大唐,而在走之前,我想把萧皇后这些也献给我大唐的皇帝陛下,如果将军愿意助我,那你日后的荣华富贵不在话下!”赵德言笑过之后,忽然收敛起笑容一脸郑重的道,这些话他心中憋了好久了,现在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什么!”康苏密听到赵德言竟然自称是大唐的奸细,当下也不由震惊的站了起来,不过他的动作却让埋伏的护卫一下子冲了出来,十几支闪着寒光的利弩也全都指向他的全身。
  “呵呵,将军不必惊讶,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当初我一家老小被掳到突厥,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活着,为了报仇,我不介意拉上几十万的突厥人给我家人陪葬,现在就看将军的选择了!”赵德言说这些话时,脸上虽然在笑,但是笑容中却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冷意,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甚至想要让所有草原人为自己家人陪葬,可以说仇恨已经成为他活着的唯一意义。
  看着周围这些杀气腾腾的护卫,又听到赵德言话中的仇恨,康苏密也不由得感到一股彻骨的寒意,过了好一会儿,他这才缓缓的开口道:“赵叶护,就算你杀了我,恐怕也指挥不动我的下属,到时只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这点你要明白!”
  面对康苏密的威胁,赵德言却是再次淡然一笑道:“我的安全不劳将军操心,不过我可以告诉将军李靖的大军就在城外,只要天黑之前我不出现,他们就会血洗定襄城,将军觉得只凭你的一千多骑兵,能够挡得住李靖的大军吗?”
第608章
兵不血刃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太阳也慢慢的靠近西边的天际,眼看着就要黄昏了,城外的唐军也已经等候太久了,一些战马也开始不时的在原地踏步,马上的将士迫于军令不敢乱动,但一个个也都不耐烦的表情,恨不得立刻杀进城中,让手中的钢刀痛饮鲜血。
  李靖这时也抬头看了看天色,太阳眼看着就要落下去了,按照赵德言与他们的约定,如果天黑之前他没有出现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赵德言说服康苏密投降的计划失败了,虽然李靖有信心可以快速的占领定襄城,不过赵德言的安全恐怕就无法保证了。
  又过了好一会儿,太阳已经落下去近半,这让李靖也不由得皱紧眉头,难道赵德言真的失败了吗?
  “将军快看,城门打开了!”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听旁边的张公瑾兴奋的高声叫道,这让李靖也立刻抬头,果然看到远处的定襄城门被打开,紧接着一队人马走了出来,为首一人身襦衫,身材高瘦,更是赵德言。
  唐军兵不血刃的拿下定襄,康苏密也向大唐投诚,随后李靖指挥大军进驻定襄,接管了城中的防务,定襄与襄城不同,因为之前的襄城只是一座单纯的军镇,里面除了军队就没有其它人,但是定襄城中却有两万多前隋遗民,因此李靖也立刻派人去通知后方的李休,让他派官员前来接管定襄。
  而在李靖的大军进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所谓的隋王府围了起来,严禁任何人进出,萧皇后一家人也全都被堵进府中,甚至到现在她们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祖……祖母,外面怎么会有唐军,难道唐军这么轻易的就打进来了吗?”杨政道爬在门缝向外看了一眼,结果吓的全身直哆嗦的跑回来道,虽然他从来没见过唐军,但是城头旗号上那个大大的“唐”字他还是认识的。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吗?”萧皇后听到这个消息却显得十分平静,相比她们祖孙两人被掳到漠北去,被唐军俘虏也不见得会更加糟糕,甚至只要李世民不杀他们,也许以后的生活会比现在要更加的容易。
  “祖母,我们怎么办,唐军会不会杀了我们?”杨政道这时却一脸惊慌的道,他可是知道当初天下大乱时,他有一位叔父被李渊立为皇帝,结果后来死的不明不白,这也让他更加担心自己的命运。
  “道儿,拿出你身为杨家子孙的骨气来,哪怕是死,也不能丢了杨家的脸!”看到孙儿不成器的样子,萧皇后却不由得怒声训斥道,这也让杨政道吓了一跳,随后畏畏缩缩的站在一边不敢说话,这也让萧皇后再次叹息一声,杨政道身上已经看不到一丝皇子皇孙该有的骄傲,剩下的只有胆小与怯懦,这样的人哪怕让他做了皇帝,也根本做不长久。
  “呯呯呯~”就在这时,忽然只听门外传来巨大的敲门声,这更让杨政道身子一颤,随后就听到外面有人高声喊道,“祖母请开门,孙婿赵德言求见!”
  听到外面传来赵德言的声音,这让萧皇后也不由得愣了一下,因为在她看来,赵德言要么已经逃跑,要么已经被唐军抓住,绝不应该出现在自己门外才对?
  “开门!”虽然想不通赵德言为何出现在这里,不过萧皇后最后还是开口吩咐道,毕竟他们已经被唐军包围了,府中的护卫在之前也逃散了大半,剩下的一些也全都是惶恐不安,根本守不住这座隋王府,所以还不如直接开门,反正该来的总归会来。
  听到萧皇后的吩咐,终于有几个胆大的护卫上前打开门,结果只见赵德言一脸微笑的站在门外,身后跟着不少的唐军将士,但却无人敢与赵德言并列而行,这让萧皇后也更加奇怪,因为她感觉这些唐军似乎对赵德言十分的尊敬。
  “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何又与唐军在一起?”萧皇后目光死死的盯着赵德言质问道,以前她虽然感觉赵德言的心机很深,但在她看来,对方也不过是个背弃祖宗以求福贵的无德读书人,可是今天她忽然感觉自己从来没有看清过赵德言这个人。
  “我是什么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祖母您以后不用再像现在这样担惊受怕了,李靖将军很快就会把你们送到长安去,说不定还会得到陛下的亲自接见!”赵德言这时再次微笑着开口道,他并没有解释自己的身份,并不是为了保密,只是觉得有些麻烦。
  赵德言说着径直进到府中,然后竟然从宽大的袖子里拿出两瓶水果罐头,并且打开送到萧皇后和杨政道的面前笑道:“祖母、政道你们尝尝,这是大唐产的罐头,可以把水果保存一年之久,味道相当的不错。”
  杨政道看着眼前的罐头却是吓的全身一颤,根本不敢吃,因为他担心里面有毒,这也让赵德言有些无奈,刚想亲口给他示范一下,不过萧皇后却十分大方的接过罐头,尝了一块后也禁不住夸赞道:“味道的确不错,能在这种时候吃上这么甜的水果,唐军还真是奢侈。”
  萧皇后说完,看到赵德言似乎并没有恶意,甚至门外的唐军也没有闯进来,当下也放心了不少,于是请赵德言进入客厅之中,并且让其它人退下,最后客厅中只剩下她和赵德言、杨政道三人,这才再次开口道:“孙婿,我们都是一家人,你现在给我交个实底,你到底是什么人,唐军又打算怎么处置我们祖孙?”
  “祖母不必着急,我的身份你以后就会知道,至于大唐会如此安置你们,我就要看皇帝陛下的意思了,不过在我看来,大唐应该不会太过为难祖母你们!”赵德言沉思了片刻再次开口道,他之所以来见萧皇后,其实主要也是为了安慰一下他们,免得他们在惊慌之下做出什么过激的事。
  “姐……姐夫,大唐真的不会杀我们吗?”就在赵德言的话音刚落,只见杨政道就十分激动的抢先问道,说话之时还紧紧的抱着之前赵德言给他的水果罐头,里面剩下一半,在他的记忆中,这简直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所以一时间竟然不舍得吃完。
  “应该不会,虽然天威难测,不过我接到一个消息,一位十分重要的大人物让我转告祖母,大唐皇帝陛下绝对不会为难祖母你们,所以让你们安心的回长安!”赵德言这时也一脸郑重地说道。
  “一个重要的大人物?是谁?”萧皇后这时却并依然带着怀疑的问道,这么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早让她养成了十分谨慎的性格,对于外人也很难相信,甚至对赵德言这个孙女婿,她其实也不怎么相信,毕竟当初她也仅仅是为了利益才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他。
  看到萧皇后竟然刨根问底的追问,赵德言也不禁犹豫了一下,不过最后终于还是开口道:“既然祖母问到了,那我也不隐瞒了,这个人正是大唐平阳公主的驸马,燕国公李休,他是陛下身边最信任的人之一,所以他的话应该也代表着陛下的意思!”
  赵德言并没有说谎,之前李休知道他到达定襄,并且准备将萧皇后等人献给大唐后,就暗中通过飞奴司给赵德言传信,让他放心的劝说萧皇后服从大唐的安排,毕竟在原来的历史上,萧皇后与杨政道都没有被杀,而且现在李世民也没有再杀他们祖孙的理由,别的不说,李世民后宫中最宠爱的妃子之一,就是杨广的女儿。
  “李休?就是那个发明了火药,从而让颉利在渭水惨败的李休?”萧皇后虽然久居塞外,但也听说过李休的名字,毕竟当初颉利败的实在太惨了,甚至差点连汗位都没有保住,因此李休在草原上的名声甚至比李世民还要大,不过也正是因为有太多草原人死于火器之下,这也使得无数草原人都想将李休杀之而后快。
  “不错,就是他!”赵德言点了点头道。
  “我也听说过这位大唐驸马,如果连他都说大唐皇帝不会杀我们,那应该不会错!”杨政道这时再次欣喜地叫道,他毕竟还是个孩子,而且相比面临死亡的惶恐,他宁愿活在充满希望的快乐之中,哪怕这个希望是个谎言,也总比等待死亡的痛苦要强上百倍。
  相比之下,萧皇后却是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叹了口气,虽然她心中还是有些怀疑,不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所以一切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对了,你现在投靠了大唐,可是平娘怎么办?”不过也就在这时,萧皇后忽然想到一个人,当下焦急的追问道,平娘也就是赵德言妻子杨氏的名字。
  “祖母放心吧,我离开王庭时,就已经安排人把平娘悄悄的带走了,只是他们需要绕远一点,估计过几天才会到达这里!”赵德言这时再次开口笑道,只是连萧皇后都没有发现,他的笑容之中却带着几分勉强,因为按照约定的时间,杨氏他们应该已经到定襄了,可是现在却没有发现他们的任何踪迹,这让他也不由得暗自着急。
第609章
太晚了
  “人呢,到底找到了没有?”北方草原之上,颉利一脸恼火的冲着面前的将领怒吼道。
  “可汗恕罪,我们已经找遍了方圆数十里,可是并没有发现叶护妻子的踪迹!”面对颉利的怒火,眼前这个负责找人的将领也吓的全身一颤,不过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回答道。
  “派去定襄城那边的人呢,有没有带回来赵德言的回话?”颉利这时再次红着眼睛怒吼道。
  “这个……属下已经派出去三拨人马,可是每次都是有去无回,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定襄那边到底怎么样了。”这个将领犹豫了一下再次回答道。
  “废物!滚出去!”颉利听到这里再次怒吼一声,不过眼前的将领却是如蒙大赦,倒退着快步离开大帐,他可是知道这段时间颉利喜怒无常,已经有不少人因犯错而被处死,他可不想成为下一个,不过就在他刚一出帐门,就听到里面传来摔东西的声音,这让他更惶恐,立刻逃出似的离开了这里,甚至连周围的护卫也一个个露出惊恐的神色。
  颉利在大帐里摔了好多东西,不少他从中原抢来的上好瓷器都被他摔成碎片,最后直到没有任何力气了,这才气乎乎的坐在毡子上喘着粗气。
  之前赵德言的妻子忽然在北撤的路上失踪,刚开始的时候,颉利甚至以为是有人在暗中报复赵德言,毕竟这段时间赵德言帮着他改革内政,得罪了不少人,特别是一些突厥贵族,因此他也立刻让人清查这件事,希望可以找到赵德言的妻子。
  不过让颉利万万没想到的是,随着调查发现,种种证据都表明赵德言的妻子是自己跑掉的,并没有受到任何的胁迫,直到这时,颉利才感觉有些不对劲,不过他依然不愿意相信赵德言会背叛自己,毕竟对方可是他最信任的大臣。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颉利一边派人寻找赵德言妻子的下落,一边派人去通知赵德言,如果他愿意回来,自然证明了他的忠心,可是都已经派出去三拨人马了,却都是有去无回,这时颉利就算再信任赵德言,恐怕也会开始怀疑。
  事实上现在颉利已经不仅仅是怀疑那么简单了,虽然表面上他还没有承认赵德言反叛的事,但实际上他心中已经有了肯定的答案,只是一想到自己最信任的臣子竟然也反叛到大唐,如果这件事传出去,恐怕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等着笑话他,这才是让他最难受的地方,因此现在他也一直封锁着与这件事有关的消息。
  不过这个消息虽然可以封锁一时,但却不可能封锁一世,特别是赵德言本来是去接萧皇后祖孙二人的,早在几天前就应该回来了,可是却一直没有任何的消息,甚至他派去定襄打探消息的人也全都失踪了,这也意味着定襄很可能落入到大唐的手中。
  如果赵德言的妻子没有失踪,颉利可能还会以为赵德言在进入定襄后,刚巧遇到唐军进攻定襄,所以才失去了消息,可是现在赵德言的妻子也不见了,这未免就有些太巧合了,而且之前赵德言主动要求去定襄,这也说明他之前肯定已经有所准备了。
  想到上面这些,颉利也不由得暗恨自己为什么太过大意,竟然相信赵德言这个汉人,如果对方真的投靠了大唐,那么突厥内部的布置将对大唐没有任何的秘密,本来他就已经处于劣势,现在只能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加恶劣。
  “启禀可汗,末将刚刚接到消息,发现了赵叶护妻子的踪迹!”不过也就在颉利沉思之时,忽然只见刚才离开的那个将领再次进来,然后一脸忐忑的道,他也没想到自己刚离开大帐没多久,就接到下属的禀报,想到颉利在发火,他本来不想进来禀报的,但又担心事后颉利知道后会真的砍了自己的脑袋,所以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进来了。
  “什么踪迹,是不是抓到她了?”颉利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精神一振,随后就站起来追问道,虽然一个女人对局势的影响不大,不过他觉得应该可以从杨氏口中问出一些关于赵德言的事情,搞清楚赵德言为什么要背叛他,说来也可怜,他到现在都不知道赵德言本来就是大唐的奸细。
  “有一队人在西南方向发现有人与狼群搏斗的痕迹,现场有血迹和箭矢,另外还有几块撕下来的布料,通过辨认,对方应该就是赵叶护妻子一行人,他们很可能在路上遇到了狼群,下面的人已经沿着狼群的足迹追下去了!”将领再次禀报道。
  草原上狼群成灾,单独外出的人很容易受到狼群的袭击,甚至有些大狼群都敢于偷袭一些部落,而且狼的性格坚韧,一旦它们认定了一个目标,就不会轻易的放弃,所以赵德言妻子一行人既然受到狼群的袭击,那么这些狼群肯定也一直跟着他们,所以只要跟着狼群的足迹,应该就可以找到他们。
  听到将领的禀报,颉利也不由得大为兴奋,当下命令对方加派人手追杀杨氏,不过赵德言的背叛也让他更加的小心,当即命令大军开始北撤,希望可以尽快的追上之前已经北撤的王庭,早日到达阴山,他也能早点安心。
  两天之后,日夜兼程的颉利终于率领大军追上了自己的王庭,只不过让他失望的是,之前他派去追杀杨氏的人却没能找到对方的踪迹,这让他也是大为失望。
  另外赵德言一直迟迟不归的事也被一些有心人发现,结果突厥内部也是谣言四起,很多人都已经猜到赵德言很可能降唐,这也让颉利的威望大跌,背后也有不少突厥贵族议论纷纷,说颉利当初宠信汉人和胡人,却不相信突厥人,现在总算是遭到了报应。
  面对内部的流言,颉利也是又气又恨,不过他现在却没空理会这些事,因为他忽然想到赵德言知道自己的撤军路线,万一唐军在半路上截击他们,那可就糟糕了,这也让颉利立刻决定改变撤军的路线,可惜颉利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间已经太晚了。
第610章
半渡而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