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515

  “多谢驸马提醒,下官明白!”听到李休明确表示会在日后帮助自己在官场上立足,杨兑也立刻露出欣喜的表情道,至于李休最后的话,他也是深为赞同,事实上他对自己的能力也十分的自信,否则也不会年纪轻轻就成为农部的二号人物。
  “明白就好,对于你的能力,我也是看在眼里,不过这几年你主要还是与农部内部的官员打交道,与外界其它官员协调的事,一向都由你大伯处理,这也是你的弱项,而我这次之所以从外部调人来,主要也是为了弥补杨公离开后咱们农部的弱项。”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休顿了一下,接着这才继续开口道:“说到这次我调来的这个人,他就是个八面玲珑的高手,尤其擅长与人交际,这点你要向他多学习一下,千万不要对他的到来有什么排斥的想法!”
  “驸马放心,属下必定会与这位新来的员外郎好好相处的!”杨兑听到这里也是认真的道,当初他曾经跟着李休学习过不少东西,所在他在心里,李休就是他的半个先生,对于先生的教诲,他自然不敢不听。
  “嗯,你能这样,我也替你大伯感到放心!”李休也熟悉杨兑的为人,知道他不是心口不一的人,这让他也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就再次笑道,“另外还有一点,新来的这个员外郎虽然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虽然人品可能会有些问题,但才干却是一等一的,像他这种人物,也绝非一个小小的农部可以困住的,甚至封侯拜相也并非不可能,所以你如果能和他打好关系,日后对你的仕途也会有极强的助力!”
  听到李休竟然对那个新来的员外郎有这么高的评价,这让杨兑也再次露出震惊的表情,特别是这种人物的人品竟然还不怎么样,这也让他对那位新来的员外郎感到十分的好奇,甚至现在就想见一见对方。
  “多谢驸马的提醒,小人一定会将驸马的这些话谨记在心!”杨兑在震惊过后再次郑重的道,他相信李休绝对不会看错人,既然对方是个了不起的人,那自己就更犯不上得罪对方了。
  看到杨兑能够听进自己的话,李休也露出欣慰的表情,随后再次交待了他几句,然后就让他搬到原来杨农办公的房间里。而李休和杨兑升职的事也很快在农部传扬开来,不少人也都纷纷向他们两人祝贺,只是他们听说还有一位神秘的员外郎时,也全都露出期待的神色。
  李休本以为许敬宗最少也要需要几天时间交接一下著作局的事务,不过他却低估了许敬宗的执行力,就在第二天一早,许敬宗就急匆匆的赶到农部向李休报到,没错,李休向李世民要的人正是许敬宗。
  “新任农部员外郎许敬宗,拜见国公!”只见许敬宗快步来到李休面前,随即就一躬到地道。
  “哈哈~许员外郎不必多礼,这次可是害得许员外郎你的品级降了一级,还望你不要怪罪才是啊!”李休这时也大笑一声站起来道,许敬宗原来的著作郎是从五品,可是农部的员外郎却是正六品,所以他从著作局调过来,反而是降了一级。
  “驸马说笑了,著作局虽然属于中书省,但却是一个闲职,平时也没什么事情可做,相比之下,农部简直就是香饽饽,我能够调到农部来,还不知道要羡慕死多少人呢?”许敬宗这时却是眉开眼笑的道,丝毫也不为自己降职而感到担心。
  事实上许敬宗这次的确是占了大便宜了,他之前的著作郎虽然清贵,勉强也算是天子近臣,但是想要升迁却需要等机会,而且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政绩来。
  可是农部就不一样了,谁都知道农部的重要性,特别是这次蝗灾,如果不是农部推广的红薯,关中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可以说农部简直就是个捞政绩的聚宝盆,别的不说,农部任何一个官吏的背景都不简单,比如杨农以前可是堂堂的尚书,但却甘心来农部做一个小小的郎中,而且连李休这个背景吓死人的家伙,以前都只是一个员外郎,许敬宗现在却能接任李休的职位,这下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他的运气呢?
  看到许敬宗这么高兴,李休也不由得再次笑了笑,随后就向他交待了一下农部的情况,不过正在说话之时,忽然只见杨兑拿着一份东西走了进来,先是疑惑的看了看许敬宗,这才向李休禀报道:“启禀驸马,咱们农部的职责愈加重要,所以朝廷又给咱们调拨了一批官吏,这是这些官吏的名单,上面还有这些人的简介,还请驸马核查!”
  李休当下接过杨兑送上的官吏资料,随手翻了一下就笑着向他介绍道:“杨兑,这位就是新调来的员外郎许敬宗,以前担任着著作郎之职,现在你们两个都是我的副手,日后也要同心协力,让咱们农部更上一层楼才是!”
  “原来是杨员外郎,在下新来乍到,日后还请杨兄多多照顾才是啊!”许敬宗是个自来熟,当下就向杨兑行了一礼道,而杨兑看到对方丝毫没有架子,似乎并不难相处,这也让他彻底的放下心来,当下也笑着向对方致意。
  杨兑和许敬宗相互寒暄,李休这时随意的看看杨兑送上来的名单,结果却不由得惊讶的轻“咦”一声,因为他竟然看到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
第553章
睡不着的上官仪
  夜已经深了,上官仪却怎么也睡不着,在床上辗转反侧许久,一是因为天气炎热,他也没有多余的钱买硝石制冰,二来他也是极为兴奋,因为明天他就要去农部上任了。
  想到自己这几个月的经历,上官仪也有种如在梦中的感觉,科举之前,他并没有像其它士子那样四处行卷,但是他却没想到在上元诗会时,竟然会遇到一大一小两个少女,更没想到对方竟然是驸马李休的妹妹与学生。
  说起李休,在士林之中的声名极盛,特别是在年轻的士子之中,更是不少人的偶像,只不过李休平时为人低调,也从来不与士林中的人来往,所以别人想要给他投卷,都找不到机会,却没想到他的妹妹和学生会出现在上元诗会中,这简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看到那么多人把自己的诗作文章送给那两个少女,最后上官仪也忍不住了,于是当场写了自己以前的几首诗作,然后红着脸送给了那个大一点的少女,当时他还记得对方温和的向他笑了笑,那个小一点的女孩还调皮的向他眨了眨眼,估计是因为前一天自己帮她们说了几句公道话吧?
  不过连上官仪自己都没有想到,也正是他这唯一一次投卷,却是改变了他的命运,今年参加科举的数千名举子中,能中进士者不到三十人,而年纪轻轻的他就是其中之一,刚开始他也有些不敢相信,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驸马李休只推荐了一人,而这个人正是他,也正是因为李休的推荐,还不到二十岁的他才终于高中进士。
  想到这里,上官仪也对李休充满了感激,虽然他一向自负才学,但却也不相信自己只凭几首诗就能打动才华横溢的李休,估计李休能够推荐自己,很可能还是那两位少女帮自己说了好话,所以他对那两位少女也十分的感谢,可惜自从那天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对方。
  “游韶兄,这么晚了还不睡,不会是在思念那位助你一举高中的那位小娘子吧?”正在上官仪沉思之时,忽然只听旁边传来一个轻佻的声音道,随后就只见一个短须青年笑呵呵的走了过来,这人正是当初上元诗会的那位东明兄,他其实名叫张经字东明,与上官仪合租在一处。
  “东明兄莫要胡说,我与那位小娘子也只有两面之缘,而且我猜想驸马之所以推荐我,估计也是多亏了那两位小娘子帮我说了好话,否则以驸马的才华,恐怕我那几首诗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所以我对两位小娘子也只有感激,你可千万不要再胡说,莫要坏了人家的名声!”上官仪这时却是正色道。
  “啧啧,游韶兄你还真是个正人君子,不过我可真是羡慕你的运气,当初的几句公道话,竟然换来驸马的推荐,相比之下,我当初可是厚着脸皮四处拜访,也没得到别人的推荐,幸好我们明经科比较简单,中举的人数也多,否则我今年又得回老家了!”张经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露出几分笑容,明经科的难度无法与进士科相比,日后安排的职位也不高,不过他已经十分的满足了。
  “对了,东明兄你的职位不是已经下来了吗,什么时候上任?”上官仪这时忽然想到张经考上明经后,朝廷已经安排他到弘文馆任职,只是张经却是迟迟没有赴任。
  “我不过是个小小的校书,平时也根本没什么事,而且弘文馆那边也说了,让我先休息两个月再上任,听说是暂时没有空缺,所以我也不着急!”张经这时苦笑一声道,明经虽然好考,但自己的职位与上官仪的职位一比,却是差太多了。
  “校书虽然清闲,但至少也是在弘文馆做事,日后可以结识更多的人,说不定就有升迁的机会,你也不要太灰心!”上官仪听到这里也急忙安慰道。
  “多谢游韶兄的关心,不过说起来你们进士科可真是厉害,别人不说,你竟然被分配到农部之中做事,据说农部的杨公去世后,已经由驸马接任农部郎中之中,而驸马对你又有举荐之恩,到时说不定会再次提拔你,可以说游韶兄你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张经说到上官仪的职务时,也不由得眼睛放光的道。
  “东明兄说笑了,驸马恐怕不会在意我这种小人物,不过农部的确是个关乎天下百姓的重要衙门,我现在也有些担心无法胜任农部安排的事务,所以到现在都睡不着!”上官仪这时苦笑一声道,其实他睡不着除了担心之外,更多的还是兴奋,脑子里一直想着明天去农部的事,自然是没有半分的睡意。
  “哈哈~我看游韶兄你也是多想了,农部的确重要,但你们这些新晋的士子去了,刚开始肯定也需要向农部里的官吏学习,积累一下各方面的经验,而且你又是驸马曾经推荐的人,只凭这一层关系在,恐怕别人也得高看你一眼!”
  说到这里时,只见张经忽然有些挪揄的一笑,随即就再次开口道:“另外我听说驸马的家就离农部不远,说不定你还有机会见到那位替你说好话的小娘子,我已经帮你打听过了,对方不但是驸马的学生,而且还是马三宝、马将军的亲侄女,可以说是长安城有名的贵女,以你这个新科进士的身份,倒也勉强能配得上!”
  恨儿虽然已经与光化郡主相认,不过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光化郡主并没有大肆宣扬恨儿的身份,毕竟杨广的名声实在太差了,所以除了少数几个皇族外,其它人根本不知道恨儿的真正出身,张经打听到的消息还是恨儿以前的身份。
  “东明兄你就不要再乱说了,大丈夫志在四方,我现在好不容易考上,又被分配到农部这么重要的衙门,自然要大干一场,可没有什么娶妻的心思!”上官仪听到这里也不禁再次苦笑一声道,只是说到这里时,他心中似乎对去农部任职的事更加期待起来。
第554章
分权
  李休上下打量着眼前的上官仪,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感慨,这个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年轻人不但长得帅,而且还写得一手好诗文,偏偏还在自己的推荐下一举中了进士,可以说是新科举子中最耀眼的一个。
  毕竟进士科可是号称最难考的一科,甚至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竟然就是五十岁的进士已经是十分年轻了,比如上官仪这一科,除了他之外,剩下的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个也有四十多岁了,最老的一个甚至都快六十了,孙子都比上官仪的年纪大。
  可以说上官仪在这么年轻就能考中进士,简直堪称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更难得的还是他竟然未婚,所以长安城不少贵族人家都想要招他为婿,以他的进士出身,再娶个显贵的女子,绝对能少奋斗几十年,可惜上官仪偏偏丝毫不为所动,也算是十分难得了。
  “咳,下官上官仪拜谢驸马,多亏驸马的举荐之恩,下官才能得以高中!”正在这时,上官仪终于忍不住开口向李休道谢后,今天他们几人前来农部报道,也终于第一次见到李休,不过李休勉励了他们几句后,却是把他单独留了下来,并且看着他不说话,这让上官仪也是心中发紧,担心这位驸马有什么不太好的嗜好。
  “哈哈~你也不必客气,我举荐你也只是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你自己没有真才实学的话,恐怕朝廷也不会取你为进士。”李休这时笑呵呵的道,上次他推荐上官仪也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没想到对方不但中举,而且还被分配到农部来,估计也是有人看到李休推荐了上官仪,以为上官仪是李休看重的人,所以才特意分配过来的。
  听到李休的夸奖,上官仪也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随后再次谦虚了几句,而李休沉思了片刻后,这才继续说道:“说起来你能来农部,也算是我们有缘,农部的重要性想必你也知道,你虽然高中进士,但毕竟对官场上的事还不熟悉,所以在农部也要多学多看,万不可高傲自大才是!”
  “多谢驸马的教诲,下官定当谨记!”上官仪听到这里也是郑重的行礼道,其实从李休推荐他的那一刻起,他身上就已经打上了李休门下的烙印,这种关系十分特殊,而且也十分的牢固,无论他日后能够在仕途上走多远,都必须要与李休这位恩主打好关系。
  正在说话之时,忽然只见杨兑走进来送公文,李休当即叫住了他,然后一指上官仪介绍道:“杨兑,这位是新来的主事上官仪,而且还是新晋的进士,日后就交给你了,他比较年轻,有什么事情你就多吩咐他,大家都不是外人!”
  介绍完了上官仪,随后李休又向上官仪介绍杨兑道:“上官仪,这位是杨兑杨员外郎,农部里需要用到许多农业知识,这正是你们所短缺的,刚好杨员外郎却是这方面的高手,你务必要虚心学习!”
  李休向杨兑介绍上官仪时,最后特别加了一句“大家不是外人”,这也让杨兑和上官仪都领会了他的意思,当下上官仪也急忙向杨兑行礼,然后李休又吩咐了几句,就让他跟着杨兑出去了。
  不过就在杨兑和上官仪刚出去,只见许敬宗就笑嘻嘻的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本册子上前禀报道:“驸马,这是关中各州府对红薯生长情况的统计,还请您过目!”
  “这种小事你看着处理就是了,我信得过你!”李休却是没接许敬宗手中的册子,反而笑着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听到李休的话,许敬宗也立刻两眼放光,李休的话虽然不多,但其中的深意却是耐人寻味,当下也立刻开口道:“多谢驸马的信任,下官定当竭尽全力,协助驸马管好农部!”
  看到许敬宗再次表忠心,李休也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他就让对方坐下,然后笑着开口道:“延族,咱们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你也应该知道我是个不喜欢管事的人!”
  “驸马志向高雅,非是一般人可比,不喜欢这些俗务也是很正常的事!”许敬宗听到李休的话也立刻附和道,事实上他也的确摸透了李休的性子,知道他不喜欢被俗务缠身,不过这也更让他感到兴奋,因为李休不喜欢管农部的事,总需要有个人来管,而他则是李休的副手,唯一能够对他形成威胁的,恐怕也只有那个和他同为员外郎的杨兑了。
  “哈哈~志向高雅谈不上,只不过我这个特别的懒散罢了,不喜欢被一些事情约束,可是农部又关系重大,所以之前杨公去世,我也不得不挑起这个担子,只不过现在有了你和杨兑,倒是可以帮我多分担一些!”李休这时终于说出了他的心理话。
  当初李休之所以把许敬宗招进农部,一方面是给许敬宗一些甜头,毕竟上次吃蝗虫的事对方可是十分的卖力,虽然吃蝗虫还没有形成风潮,但已经在读书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信总有一会会改变普通人的畏蝗如神的心理。
  另外李休也是看中了许敬宗的能力,他不想让农部的事束缚住自己的手脚,杨兑又太过年轻,处理农部内部的事倒没什么,但是农部需要与大唐的其它官府衙门协调,这方面就有些能力不足了,而许敬宗却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刚好可以弥补杨兑的弱点。
  “多谢驸马的看重,农部关系着天下百姓的温饱,下官定当不负驸马的厚望!”听到李休这么直白的告诉他,让他帮着分担农部的担子,其实就是将农部的权力分给他和杨兑,这让他如何不兴奋。
  看到许敬宗这么兴奋,李休却不禁有些担心,当下决定还是要敲打他一下,因此再次开口道:“你和杨兑都是我的副手,杨兑这个人精通农事,对于玉米和红薯的习性也极为熟悉,所以日后农部内部的事情,就交给他来处理,而农部与外界沟通协调之事,就全都交给你来处理,如果你们遇到什么事情拿不定主意,再去找我也不迟!”
  李休之所以把事情分的这么清楚,主要还是怕许敬宗和杨兑争权,毕竟这家伙可不是省油的灯,相比之下,杨兑虽然有能力,但论到官场上的阴谋诡计,十个他也不是许敬宗的对手,所以李休必须得交待清楚才行。
  果然,听到李休仅仅是把农部与外部沟通协调的事交给自己,这让许敬宗的眼中也露出几丝失望之色,他本以为李休不管事,会让他独揽农部的大权,却没想到内部的事务还是要由杨兑负责,不过他很快就恢复如常的道:“驸马放心,下官明白,日后必定与杨员外郎合力管好农部的事!”
  “有延族你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这几天你多操心一下,熟悉熟悉农部的事务,等到你和杨兑能够挑起农部的重任后,我也就能放心了!”李休再次笑道,许敬宗是个聪明人,有他压着,他也不敢做出什么越界的事。
  听到李休就这么简单的把农部的实权分给他一半,这让许敬宗也是大喜过望,当下再次向李休道谢,顺便又拍了李休几记马屁,然后这才喜滋滋的出去了。
  等到许敬宗离开,李休干脆把杨兑又叫了进来,然后把自己的打算又对他讲了一遍,其实李休之前曾经对杨兑聊起过这些,不过不像今天说的这么明白,现在直接挑明了,杨兑虽然惊讶,但也很快接受了,毕竟他可是农部里最了解李休的人,知道他肯定不会像自己大伯那样,天天把自己困在农部里办公。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李休立刻收拾东西回家,许敬宗和上官仪这些人平时都住在农部里,而且现在蝗虫刚刚过去,正是农部最忙的时候,因此他们有时晚上还要点灯办公,当然李休身为农部的老大,自然用不着加班。
  李休刚一回到家里,立刻就看到马爷一手拿着茶壶,一手拿着扇子正坐在院子里的梧桐树下纳凉,嘴巴里似乎还哼着小曲,看样子十分的悠闲,这让李休也不由得好奇,当下走上前笑道:“马叔,什么事情这么高兴,是不是您和郡主的事有进展了?”
  马爷和光化郡主的感情也日趋稳定,甚至早就应该成亲了,可是同安大长公主却一直不肯表态,马爷数次想要上门提亲,都让光化郡主给劝住了,她怕万一母亲拒绝,会让马爷下不来台,所以也一直在试探着同安大长公主的态度,结果这件事就拖了下来。
  “嘿嘿,我和郡主的事用不着你操心,你还是管好你的农部就行了,这段时间商队外出,关中各地可都得称赞着你们农部的功德,这可是造福天下的事,你小子可不要马虎了!”马爷这时瞪开眼睛得意的一笑,随后又夸起农部的事情。
  “那是自然,可惜杨公没能等到这个时候!”李休先是露出自豪的神色,随后又有些黯然的提到了杨农。
  “你就不要替杨农惋惜了,告诉你一件事,你听后肯定会十分高兴!”马爷这时却忽然直起身子,露出一副神秘的笑容道。
第555章
香饽饽
  “红薯神?还有人盖了庙?”李休这时也不由得惊讶的叫出声来道,甚至还有些不敢相信,因为马爷忽然告诉他,关中各地感念杨农的恩德,于是有不少人将杨农神化,尊称其为红薯神,甚至各地还盖了不少供奉杨农的庙宇,虽然红薯神这个称呼有点好笑,但总归是百姓们对杨农的尊称。
  “是啊,杨农当初他自己都说了,他是个好名之人,推广玉米和红薯就是为了扬名,现在天下无不感念他的恩德,甚至都已经要被封神了,估计他在天有灵的话,恐怕连做梦都会笑醒的!”马爷再次开口笑道,像他这种武将,对于生死一般都很看得开,更何况杨农死后还留下这么大的名声,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人羡慕的了。
  马爷的话虽然有点糙,但说得也有几分道理,当初杨农之所以接管农部,的确是冲着“名”之一字而来的,不过这几年来他在农部呕心沥血,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名,更多的还是为了让天下百姓早日不再为温饱发愁。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再次叹息一声,不过马爷告诉他的这件事的确让他感觉安慰了许多,至少杨农当初的努力也为他换来了回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