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515

  “这个是……”也就在李休刚想让人去问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时,却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香味,这让他先是一愣,随后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因为这个味道竟然是炸蝗虫散发出来的香气,昨天他吃了那么多蝗虫,肯定不会闻错。
  “有人在这里炸蝗虫,难道说……”李休当下自语一声,随后就手扒车窗向人群中间仔细看去,这时马车也离人群越来越近,结果不一会的功夫,就在人群之中看到了许敬宗,而且他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与一群年轻人在一起,手中托着一盘盘炸好的蝗虫,正在大声的向周围的人介绍蝗虫的危害,以及吃蝗虫的必要性。
  看到许敬宗和他周围的人,李休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毕竟他昨天才把这件事交给对方,结果许敬宗今天就开始行动了,这种执行力简直可怕,难怪他人品这么差,可是后来还能做到位极人臣,估计这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另外李休十分敏锐的发现,与许敬宗站在一起的那些年轻人大都身穿长衫,一个个看起来气度不凡,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读书人,而且在向周围的人宣传吃蝗虫的时候,更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说不定还是读书人中佼佼者。
  看着许敬宗与他身边那些读书人的表现,李休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肯定是许敬宗在昨天回去后,鼓动这些年轻的读书人帮他宣传吃蝗虫的好处,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场景。
  想到这里,李休也不由得为许敬宗的头脑感到佩服。无论哪个时代,最容易被鼓动的人都是学生,他们受过教育,懂得什么叫家国天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再加上又太过年轻,性子带着年轻人的冲动,因此只要找到办法,很容易就可以将学生们鼓动起来,比如可以看看后世几乎所有的学生运动,背后几乎都有人在鼓动。
  大唐的读书人也同样属于学生群体,而且几乎可以想像得出许敬宗鼓动这些学生的过程,甚至根本不需要鼓动,那些读书人本来就对鬼神一事敬而远之,甚至有些人根本不信,而且又亲眼看到蝗灾给百姓带来的巨大损失,所以只要许敬宗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比如“为天下百姓而吃蝗虫”之类的,然后再带头吃蝗虫以表决心,很容易就能把这些士子鼓动起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古代读书人的影响力可远比后世的学生要强大的多,特别是像长安城的这些士子们,他们中很多人都是来参加科举的,换句话说,他们就是大唐官员的预备队,再加上读书人的地位本来就高,比如在乡间时,朝廷的法令都需要乡间的读书人来解释传达,这也使得读书人在百姓间的影响力极强。
  李休能想到上面这些,许敬宗肯定也可以想到,所以他才鼓动这些读书人和他一起出来,向众人宣扬吃蝗虫的好处,一群读书人的支持肯定比他自己要强得多,而且如果这件事能够在读书人引起一股风潮的话,那么肯定可以更快的推广开来,甚至他自己也可以借着这件事,增强他在读书人中声望,简直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厉害!真是厉害,我之前怎么没想到鼓动这些整天吃饱了没事干的读书人?”李休这时也不由得拍了拍脑袋道,他竟然忽视了掌握着社会舆论的读书人阶层,实在是一个大失误。
  “停车,我有事要办!”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李休抬头向车夫高喊道,随着他的吩咐,马车也立刻在道路旁边停了下来,随后李休就跳下马车,侍卫也立刻将他与周围的人隔开,防止有任何人靠近,自从上次王君廓的事情后,无论他做什么身边都有一堆护卫跟着,这也是平阳公主和衣娘一致要求的,李休自己反对都没用。
  当下李休挤过人群,很容易就来到许敬宗这些人的身边,只见在被众人围拢的空地上,一口油锅烧的正旺,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炸好的蝗虫,那些读书人则一个个端着盘子,有人痛斥着蝗虫的罪行,有人则宣扬着蝗虫如何的美味,甚至还亲自示范吃蝗虫,可以看得出来他们都十分的努力。
  “各位乡亲父老,人以粮食为命,却被这小小的蝗虫食之,害得天下百姓无粮可食,日后还不知有多少百姓因饥饿而死,可以说这小小的蝗虫就是杀人的凶手,在下一介书生,虽然手无长物,也绝不会恐惧这小小的蝗虫,今日就当面食之,若是真有蝗神,那在下就以一身的正气与它斗个高下!”
  正在这时,只见许敬宗忽然站在一块石头上居高临下向众人疾呼道,说完抓起一把蝗虫,直接丢进嘴里嚼了起来,脸上也一副大义凛然的表情,如果这时真有蝗神降临的话,似乎他就敢与对方拼命一般。
  许敬宗的话也引得周围的读书人一片叫好,当下纷纷当着众人吃起蝗虫,场面颇为壮观,只不过围观的人虽然多,有些年轻人也露出意动的表情,不过大部分依然没有什么行动,毕竟蝗神的传说实在太可怕了,一时间也很难改变他们的观念。
  看到周围人的反应,李休也不由得暗叹一声,当下迈步上前,直接来到许敬宗的身边,而当对方看到他时,也不由得露出惊喜的神色,当即行礼道:“参见国公!”
  许敬宗说到“国公”二字时,故意提高了声音,这也让周围所有人都露出惊讶的神情,虽然长安权贵多如牛毛,但是能被封为国公的还是十分少见,更何况对方还这么年轻,看起来和许敬宗周围的那些读书人没什么两样。
  “不必多礼,刚才本国公听到你们的宣讲,心中也颇为赞同,今年蝗灾肆虐,这小小的蝗虫几乎食尽了关中的粮食,实在是可恨,今日本国公就带头吃掉这些蝗虫,希望各位乡亲也能体谅这些士子的苦心,大家每吃掉一只蝗虫,日后就能保住一粒粮食!”李休这时也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道,说完也同样抓起一把蝗虫塞到嘴里。
  李休在说话时一口一句“本国公”,为的就是让周围的人明白自己的身份,毕竟连他这个国公都吃了,估计也能带动不少人。
  李休吃完蝗虫之后,也没和许敬宗寒暄,实际上这时他与许敬宗越少交流越好,免得被人认为他们事先串通,虽然这是事实,但隐瞒这个事实却能增加他这些举动的说服力,所以只见他当即告辞离开,而且在走的时候,还特意向那些读书人行了一礼,以此显示自己对他们的支持与敬意。
  眼看着李休这位年轻的国公离开,所有人也都露出好奇的神色,这时只见许敬宗背后的一个读书人终于开口问道:“延族兄,不知这位国公是什么人?”
  许敬宗等的就是别人这句话,当下也不由得露出一个淡淡微笑,随后这才面向所有人再次大声道:“各位,刚才那位国公大家也都看到了,这位国公可不是普通人,他正是平阳长公主殿下的驸马,也是咱们大唐的燕国公李休,说起这位燕国公,恐怕就不用在下多嘴了吧?”
  许敬宗报出李休的身份,当下所有人全都是一片哗然,特别是那些读书人,一个个更是露出激动的神色,今年李休的一首词再次名动长安,他们不少人都把李休当成心中的偶像,周围的人也是议论纷纷,脸上也都是震惊的表情,谁也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见到传说中的燕国公,再想到刚才连李休这种身份的人都吃了蝗虫,他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第545章
两仪殿的怒吼
  当着众人的面吃过蝗虫之后,李休也没有在城门停留,直接就往皇宫的方向赶去,毕竟他能做的也都做了,至于推广吃蝗虫的事能做到什么地步,就要看许敬宗的本事了。
  马车穿过繁华的朱雀大街,虽然因为蝗灾的影响,街上的行人少了一些,但依然十分的热闹,不过李休却发现今天进出的商队中,许多车上拉的都是粮食,这也让李休心中一沉,受这场蝗灾的影响,恐怕过几天粮价就要飞涨了,甚至这时有些眼力的人,恐怕都要开始囤积粮食了。
  不一会的功夫,李休的马车就进到皇城,随后来到两仪殿见李世民,不过刚来到殿外,就听到里面传出一阵剧烈的争吵声,这让李休也是一愣,他还是第一次在两仪殿听到有人敢这么大声的争吵。
  因为两仪殿太大,李休站在门口也听不清里面在吵什么,只是听到里面的争吵声越来越激烈,而且李休还听出争吵声音中,其中一个就是李世民,不过让他惊讶的是,还有一个争吵的声音竟然比李世民叫的还要响,这让李休也不由得佩服对方的勇气,毕竟敢和李世民当面叫板的人可不多。
  “咦?这个……这个声音好像有些耳熟?”不过也就在这时,李休却忽然低语一声道,因为他感觉那个吵得最响的声音十分耳熟,应该是他的熟人,但他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对方的身份?
  “滚~全都给朕滚出去!”就在李休沉思之时,忽然只听里面的李世民终于爆发出一声怒吼,连门外的人都听得十分清楚,这也让李休吓了一跳,能把李世民气成这样还不杀他,里面的人绝对算是大唐的一号人物了。
  随着李世民的怒吼,里面的人似乎并没有立刻出来,而是言辞激烈的又说了几句,结果把李世民气的怒吼连连,最后这才听到一阵脚步声,李休对这位“牛人”也是十分的好奇,当下躲在门边的柱子后面观看,结果不一会的功夫,就只见里面有几个人走出来,为首一人方面长须,虽然身材干瘦,但却站得笔直,看起来十分的硬朗。
  “原来是他!”李世民看到为首的那个方脸中年人也是一愣,随后就苦笑一声低声自语道,这个人正是他的老熟人魏征。
  说起来魏征还是李休的老上司,刚开始的时候,魏征才是农部衙门里的一把手,只不过他还有其它的职责,所以农部一向都由杨农负责,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魏征本来就是李建成的心腹,结果被李世民的军队堵在家里,不过李世民爱惜他的才能,因此只是暂时解除了他的官职,农部也交给杨农打理。
  李休也好长时间没有见过魏征了,却没想到在这里再次见到他,看他身穿紫袍样子,应该已经被李世民再次启用,不过魏征的犟脾气却丝毫没改,否则也不会把李世民给气成那个样子。
  眼看着魏征带着几个官员气呼呼的离开,李休也没有出来与对方相见,他主要是怕魏征拉着他一起和李世民吵架,这种事以魏征的脾气绝对做得出来,李休又说不过他,更不想和李世民吵架,所以还是躲起来为妙。
  等到魏征等人离开后,李休这才松了口气,不过这时他却又有些为难,因为大殿里的李世民也正在气头上,他这时如果进去的话,说不定会撞到松口上,可是自己又是被李世民召过来的,不进还不行,最后只能一咬牙,硬着头皮还是走进大殿。
  大殿中的气氛十分压抑,殿中的宫女和内侍一个个都是缩着脖子夹着脑袋,连大气都不敢出,直到看到李休进来时,这些宫女和内侍这才松了口气,他们都认识李休,知道这位国公应该可以平息陛下的怒火,他们也终于可以解脱了。
  看到这些宫女和内侍一个个放松的模样,李休却不禁心中暗自吐槽,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真想向这些宫女和内侍收个解压费之类的,毕竟他一来,这些宫女和内侍的压力全都被他顶上了。
  当李休见到李世民时,只见对方怒火万丈的坐在龙案后,胸口剧烈的起伏着,似乎正努力压抑着自己胸中的怒火,桌子上的奏折已经被他扫落了一地,到处都是散落的奏折,周围的内侍也不敢捡,只能任由这些各官员千辛万苦送来的奏折如同废纸般躺在地上。
  看到这种情况,李休也是暗叹一声,也没开口劝说,而是默默的走过去,然后把地面上的奏折慢慢的捡起来放好,而这时李世民也看到了他,张了张嘴似乎想开口,但却又不知道说什么,不过看到李休将奏折一份的又捡起来,他的怒火倒也慢慢的平息下来了。
  等到李休将奏折全都放回了龙案上,然后这才一笑道:“陛下怎么生这么大的气,刚才我看到魏征也是气呼呼的离开,不知道你们在吵些什么?”
  “还能是什么,不就是因为罪己诏的事!”一听李休提到魏征,李世民也不由得再次气呼呼的道。
  一听到罪己诏,李休也不由得再次佩服魏征的胆子真大,这才刚被启用就参与到这件事中,要知道罪己诏如果下了,很可能坐实李世民杀兄囚父的罪名,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搞不好李世民一怒之下可是会杀人的,更何况魏征还是李建成的旧臣,身份更是十分敏感,如果换做是李休的话,肯定是有多远躲多远。
  “陛下,现在蝗灾都已经发生了,罪己诏其实也已经不太重要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救灾,以及灾后如何安置灾民的问题!”李休沉思了片刻再次开口道。
  “是啊,朕刚才也是这么说的,可是魏征这些老顽固就是抓着这个问题不放,非要吵着让朕下这个罪己诏,难道在他们眼中,灾民的性命还不如一道诏书重要吗?”听到李休支持自己,李世民也再次怒气勃发的道。
  “陛下说的极是,魏征此人也着实可恶,不如就把他革职查办,甚至找个由头一刀砍了算了,这样陛下日后也就清静了!”李休看到李世民一脸怒火的样子,当下笑着顺着他的意思道。
第546章
李世民的牌坊
  听到李休建议干脆杀掉魏征,正在气头上的李世民也有些意动,不过随即就冷静了下来,再抬头看看李休似笑非笑的表情,哪里还不知道他是在说反话?
  “行了,你就不要正话反说了,我虽然气恼魏征不识大体,但他与另外那些逼我下罪己诏的人还是有些区别的,至少我知道他不像某些人一样有私心,喊打喊杀就有些过了。”李世民当下白了李休一眼道,不过经过李休这么一打岔,他心中的气倒是消了不少。
  “呵呵,陛下英明!”听到李世民的回答,李休当即行礼称赞道。
  不过在低头的那一瞬间,他却是暗中撇了撇嘴,李世民的话倒是说的好听,不过他之所以留下魏征,除了看重魏征的才能外,其实也是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宽宏大量,毕竟连魏征这种前太子的心腹他都敢重用,其它的人才还不是求之若渴?可以说魏征就是李世民给自己树立一道牌坊,他自然不会轻易的把这道牌坊推倒。
  当下李世民请李休坐下,也不再提魏征的事,而是开口向他询问起城外蝗灾的情况,他现在难得出宫,虽然可以派人到城外查看,但是相比之下,他还是更相信李休的话。
  李休也知道李世民对这场蝗灾十分的关注,因此就将自己昨天亲眼看到的景象详细的向他讲了一遍,而当李世民听到蝗虫如同乌云一般席卷大地,所过之处绿色尽失之时,眼中也露出沉痛的神色。
  “没想到这场蝗灾竟然这么可怕,估计这也是我大唐建国以来的最大的蝗灾,其实昨天朕在御花园里就看到遍地都是蝗虫,当时就想连皇宫中都有如此多的蝗虫,更别说城外了!”李世民最后更加沉痛的自语道。
  他好不容易才坐稳了江山,正准备大展宏图,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却没想到竟然又遇到这场蝗灾,而且还发生在大唐核心的关中地区,这简直就像是在他心上捅了一刀似的,之前的计划也被完全打乱了。
  “陛下,其实蝗虫也并非不可治,今天臣在来的路上,就见到一件十分有趣的事!”看到李世民的心情如此低落,于是李休就把今天在城门遇到许敬宗,以及那些读书人向众人展示吃蝗虫的事讲了一遍。
  李世民也是越听越惊讶,最后不由得瞪大眼睛向着李休道:“蝗虫竟然也能吃?”
  “的确能吃,而且味道相当不错,我和农部里的人都已经吃过了,现在蝗虫已经成为农部里的一道美食了!”李休笑呵呵的点头道。
  “太好了,若是天下百姓都能将蝗虫视为美食,恐怕再发生蝗灾时,也能消灭掉相当一部分蝗虫了!”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十分振奋的道,这恐怕是他这几天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了。
  不过兴奋过后,李世民却又露出为难的表情,因为他也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光是一个罪己诏就已经吵翻了天,如果再由朝廷出面推广吃蝗虫的话,肯定会让一些人找到借口攻击他,虽然这种攻击并不会动摇他对大唐的统治,但却会影响到他的声誉,甚至被人冠上“不敬天地、一意孤行”之类的恶名。
  “陛下,百姓对蝗灾畏之如神,如果由朝廷出面推广,恐怕会引起民间的不满,而且想要改变百姓们的观念,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这件事不如就交给那些年轻的士子,他们有见识、有胆识,对蝗神之类的怪力乱神并不怎么相信,而且他们在民间也有影响力,随着他们的宣扬,相信很快就会有开始吃蝗虫,只要这件事形成一股风潮,那么就可能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李休也看出李世民的为难,当下也出言开解道。
  “唉,别人都以为我这个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是也只有你和无忌等人知道,朕的顾虑实在太多了,有时明明知道这件事有利于天下百姓,却被人束缚住了手脚,根本无法去做!”李世民听完李休这些话,当下也不由得恨声道,不用问也知道,他肯定十分渴望把这些束缚他的东西给彻底砍断,这样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一个大唐盛世了。
  对于李世民的这些话,李休也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其实他并不觉得皇权受到限制是一件坏事,其实不加约束的权力才更加的可怕,只不过现在约束皇权的方式很有问题,比如那些大世家,他们是皇权最大的约束力,只是这些世家却只顾着自己家族的利益,当自身的利益与天下百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只会舍弃天下的百姓,所以李休对世家也没有任何的好感。
  感慨了几句之后,李世民再次问起蝗虫可以食用的事,李休干脆让人去捉了些蝗虫回来,然后吩咐御膳房的人炸了一下,端上来请李世民品尝,结果李世民吃过之后也是大为赞叹,不过随后他却又皱起眉头道:“李休,这个炸蝗虫的味道的确不错,不过用油炸是不是有些太奢侈了,毕竟普通百姓可用不起这么多的油啊?”
  看到李世民连这种小事都考虑到了,李休也不由得再次一笑解释道:“还是陛下考虑周到,不过蝗虫并不仅仅可以油炸,爆炒的味道也不错,当然也可以水煮,加点盐也可以吃,不过相比之下,油炸的蝗虫更容易让人接受!”
  李休前世时曾经吃过蚕蛹,就是那种油炸的蚕蛹,虽然他不喜欢这个味道,但是勉强也能吃几个,吃多了也感觉恶心,后来有一次吃饭时,有人点了一道核桃炖蚕蛹,结果李休看到这个炖过的蚕蛹就吐了,那种视觉上的冲击简直太强烈了。
  品尝过蝗虫后,李休又陪着李世民聊了好一会儿,等到天快黑时,他这才告辞离开,而在路过城门的时候,发现许敬宗虽然不在那里了,但是那些激情澎湃的年轻士子们却都还在,而且已经有人敢于品尝蝗虫,结果不少人都夸味道不错,毕竟这个时代大部分普通人的肚子里都缺少油水,蝗虫本来味道就不错,再经过油炸之后,自然更容易让人接受。
  看到士子们都这么积极,而且也已经打开了局面,这让李休也露出欣慰的表情,不过他也没有再下车,看了片刻之后就吩咐车夫离开了。
  第二天一早,李休吃过早饭就再次出了门,然后径直来到农部,昨天他就想来农部看看,毕竟蝗灾这么严重,农部也肯定十分的繁忙,别的不说,光是记录灾情的详细情况就是个大工程。
  这场蝗灾的影响还在继续,受到影响的并不仅仅是田间的庄稼,比如农部门前往日有个十分繁华的小集市,李休最喜欢吃集市上卖的胡饼,可是这两天集市上却是连个人都没有,无论是买东西的还是卖东西的,他们大部分其实还是以务农为主,所以从蝗灾爆发之后,所有人都回去驱赶蝗虫了,就算不务农的,这时也忙着抢购粮食,准备应对接下来可能到来的饥荒,自然没有人再做生意!
  看着空荡荡的集市,李休也不由得摇了摇头,随后迈步来到农部,他今天来得比较早,农部里正在吃畅销,结果他刚一进衙门,就闻到空气里飘荡着一股炸蝗虫的香味,看来那个刘大厨还真是会省钱,连早餐都供应蝗虫,毕竟蝗虫这东西可不要钱,随便拿几个网兜子捉就是了。
  李休本以为杨农肯定也在吃早饭,所以就准备去他的房间等一下,却没想到刚来到杨农的房间门口,就听到里面传出一阵咳嗽声,这让他也不由得一愣,随后就推门走了进去。
  只见杨农这时坐在桌子后面,一手捂着嘴巴正在剧烈的咳嗽,脸色也涨得通红,看到李休进来也说不了许,只是伸手示意他坐下,然后他又一连嘛了十几声,好不容易才停下,然后端起桌子上的水猛喝了几口,这才长长的舒了口气。
  “杨公,您这是怎么了,要不回去休息一下吧?”李休这时也露出担心的表情道,上次他来见杨农时,对方就有些咳嗽,这才隔了一天,杨农的病好像变得更重了。
  “没事,只不过是风寒加重了些,而且我也已经找大夫看过了,现在正吃着药,只不过年纪大了,不如年轻人恢复的那么快。”杨农这时却是摆了摆手笑道,人一上年纪,很多身体上的毛病就会出现,对此他也早就习惯了。
  “对了,听说城门口有士子向百姓宣扬吃蝗虫的好处,这件事肯定也与国公有关吧?”杨农这时忽然笑着开口询问道,他也是听衙门里的官员提到这件事,于是立刻就想到了李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