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515

  看着面前这些放浪形骸的士子们,坐在末尾的一个俊美年轻人却显得有些落寞,一个人坐在那里喝着闷酒,并没有参与到前面那士子的游戏当中。
  “游韶兄,大家都玩的这么开心,你诗才绝世,为何不参与进来?”正在这时,只见坐在俊美年轻人身边的一个短须青年笑着开口道。
  “东明兄这是要捧杀我啊,说到诗才绝世,除了那位轻易不作诗的燕国公外,谁也当不起这四个字!”只见这个被称为游韶兄的俊美年轻人却是笑着摆手道,虽然李休很少作诗,而且也很少与读书人交往,但是他流传在外的几首诗却是被人争相传颂,这也是他才名在外的主要原因。
  “哈哈,燕国公可不是咱们这些人能够接触的,不过看你心事重重的样子,难不成是动了帮春心?不过这也不奇怪,以游韶兄的才学相貌,这两天走在大街上,恐怕收到不少女子的手帕吧?”只见这个短须的东明兄再次笑道。
  这个被称为游韶兄的年轻人不但才学好,而且长得也十分的俊美,在他们这群读书人中当属第一,每次与他走在大街上,都会引来不少女子的偷眼观看,现在又是上元节,自然更是有不少多情的女子向对方投递信物,所以才引来东明兄上面的这段话。
  “东明兄就别取笑我了,你看我现在身无长物,在长安连个住处都没有,哪有什么女子能看上我?”听到东明兄的话,这个俊美的年轻却是自嘲的一笑道,上元节中给他送信物的女子虽然不少,但他可不会当真,毕竟以他的条件,就算是上门提亲,恐怕人家也不会答应,更何况他现在还年轻,也并没有成家的想法。
  “怎么没有,我看游韶兄对昨天来的那两个女扮男装的少女就挺照顾的,而且那个大一点的也与游韶兄年貌相当,我看倒是挺合适的!”这个东明兄再次取笑道,他与这个游韶兄交情莫逆,甚至两人也租住在一起,所以平时也喜欢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去去~你还好意思说,昨天人家明显只是想进来看看热闹,结果你们这帮大男人竟然逼着人家作诗,作不出来又被你们取笑,我只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却没想到竟然也被你取笑!”游韶兄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笑骂道。
  “不过说真的,游韶兄你的才华在我们这些人都算是顶尖的,说起今年的科举,你的希望也是最大,如果真的能高中的话,以你的人才,恐怕有不少长安城的贵女都争抢着要嫁给你呢!”东明说这时却是一本正经的再次道。
  前年李世民刚登基时,为了堵住天下读书人的嘴,因此开了一场恩科,只是那场恩科举行的太过仓促,许多外地的读书人没能赶到长安,今年才是真正的科举年,所以在前年没有赶上科举的读书人很多都留了下来,比如像眼前这个东明兄和游韶兄,都属于这种情况,而对于今年的科举,他们也是势在必得。
  “东明兄你就别夸我了,现在我连行卷的人选都还没有,虽然有杨大都督的举荐,但杨大都督毕竟远在扬州,对长安的影响不大,所以我恐怕很难在考场上比得过别人!”游韶兄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落寞的表情,他刚才之所以独自一人坐在这里,其实也是在发愁行卷的事。
  大唐的科举与后世不同,比如在科举考试中,试卷是不类名的,如此一来,批阅的考官就可以看到考生的名字,而且大唐允许别人对这些考生朝廷推荐,推荐的人身份越高,推荐的人越多,那么这个考生的名气也就越大,一般中举的士子,都是从这些名气大的士子中挑选而出,而这些士子为了提高自己的名气,在科举之前就要把自己的诗作文章送给一些名士高官,以期望得到他们的推荐,这就是所谓的“行卷”。
  这位游韶兄其实才刚刚二十岁,在参加科举的士子中算是年纪最小的一个,而他之所以能够这么小就参加科举,就是因为得到扬州都督杨仁恭的推荐,只是杨仁恭只能推荐他参加科举,并不能影响到科举的结果,所以行卷之事还需要他亲自去做,可惜他在长安根本没有认识的人,而且脸皮又薄,自尊心也强,不愿意像别的读书人那样四处拜访名士高官,结果现在自然是落到了下风。
  “游韶啊,也不是我说你,行卷之事大家都在做,而且能够接受行卷的,不是名士就是高官贵族,所以你也不要不好意思,无非就是拿着自己写的文章诗句,然后跑到对方的门前递过去就行了!”东明兄这时却再次开口劝说道,他也是可惜游韶兄的才华与人品,这样的人若是能够高中进士,日后肯定也是大唐的栋梁之材。
  “多谢东明兄的好意,日后我会考虑的!”游韶兄听到这里微笑的点了点头道,只不过他的回答却让东明兄暗叹一声,因为他知道对方的话虽然是这样说,但肯定不会改变他的初心,说起来也都怪这位游韶兄太过年轻,自尊心也太强了些。
  东明兄看到游韶兄不愿意谈这个,刚好这时聚会的年轻人也都围拢过来,看样子要开始今年诗会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了,这让他也立刻兴奋起来,拉着游韶兄站起来道:“游韶兄,今年的上元诗会就要结束了,我看了一下那些诗作,没有一个能比你写的更好,估计你那首《元夕》肯定是要夺得头筹了!”
  就在东明兄的话音刚落,还没等游韶兄谦虚,他们两人却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只见一大一小两个男装打扮的少女走了进来,如玉的小脸上也带着一股傲然之色,似乎全然不把在座的读书人放在眼里。
第534章
一诗一词
  上元诗会,这已经是长安士子之中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了,每到上元节时,这些读书人就会找个地方聚一聚,然后以上元为题作诗,等到了十六晚上,才会在所有诗中挑选出最好的一首,列为诗魁。
  每年的上元诗会,都是长安士子争相表现才学的时机,而今年又刚好赶上科举,不但长安的士子参加,外地的士子也都来了,而且这也是个扬名的好机会,如果某个士子的诗能够被评为诗魁,在科举之时也能给他增加中举的机率。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今年的上元诗会也更加的热闹,而且因为参加的人太多,昨天就已经评比过一次,一些太差的诗作已经被淘汰掉,剩下的全都是诗作之中的精品,而诗魁则从这几十首诗中挑选出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恨儿和七娘穿着男装再次闯了进来,而且还是一副底气十足的模样,毕竟今天她们可是有备而来。
  “咦,这不是昨天的那两位小公子吗,怎么今天又来了,难道还想作诗?”七娘和恨儿刚一进来,立刻就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只见这时有一个身材微胖的读书人笑嘻嘻的道,昨天七娘她们来的时候,在场的读书人都能看出她们是女子,只是谁也没有说破,而且还和她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哼,昨天我们就已经说过了,今天肯定会回来报仇的,你们不是笑话我们不会作诗吗,今天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诗词!”七娘这时双手叉腰十分嚣张的站出来道。
  “咦?小姑娘好大的口气,难不成你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诗词大家?”听到七娘的话,只见一个短须青年人也有些不满的站出来道,正是之前那个东明兄,昨天他也抱着玩笑的心态,出言挤兑了一下七娘和恨儿两人,现在人家前来报复,他自然不能做缩头乌龟。
  “好啊,你……你们竟然知道我们是女子,昨天还欺负我们,今天非要给你们一点颜色瞧瞧!”七娘听到对方叫自己小姑娘,立刻更加不高兴的道,反倒是她身后的恨儿有些不好意思,一直悄悄的拉她的衣服,但七娘却依然不依不饶。
  “那我倒是想看看,你这个小姑娘有什么本事?”东明兄并没有生气,反正再次笑嘻嘻的道,周围的人也都是一副看好戏的表情,诗会上能遇到这种事,也算是十分有趣。
  “给你,看看什么才叫诗,你们写的那些本娘子根本不稀罕!”只见七娘这时气鼓鼓的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随后扔到了东明兄的怀中,她记得这个短胡子,昨天就是他带头起哄,才让她和恨儿下不来台,相比之下,他身边的那个小白脸就好多了,还帮她们说过话。
  东明兄笑嘻嘻的接过七娘扔过来纸张,心中并没有太当回事,在他看来,这两个小娘子估计是昨天在这里吃了瘪,所以回去后请人作了诗过来找回面子,不过他们这些人全都是士子之中的翘楚,就算这个小姑娘有些背景,但找人代笔做的诗也不一定比他们强。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随着东明兄将纸上的诗句读了出来,脸上也表情也越来越凝重。
  周围的人也从嬉笑慢慢的变为严肃,短短四句诗,却将上元节光影摇曳、欢声漾动的景象完全呈现出来,而且以乐景抒哀愤之情,长衫和炫服华妆的对比,含蓄动人、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绝对是传世之作。
  “好一个‘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此诗意境远在我之上,我认输!”过了好一会儿,只见东明兄背后的那位游韶兄忽然长叹一声,十分干脆的认输道,虽然文无第一,但是对方这首诗无论是意境还是用词,全都在他之上,这点不服不行。
  这位游韶兄虽然年轻,但却是这群士子中有名的诗词大家,这次的上元诗会也以他的诗最有可能夺得诗魁,却没想到连他都主动认输了,而且这首诗也的确是难得的佳作,一时间他们连反驳之处都找不到,结果只能面面相觑,场面也一下子冷了下来。
  “咯咯~知道厉害了吧,让你们昨天瞧不起人,现在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了吧?”看到面前这些读书人一个个都傻在那里,七娘也终于忍不住娇笑道,这下她总算把昨天受的气全都撒出来了。
  “小姑娘,你……你不要太嚣张,不就是一首诗吗,你有本事再写一首看看?”这时东明兄气不过,当下指着七娘大声道,虽然他明知道这首诗肯定是对方找人代写的,但却没有什么证据,甚至就算有证据对方也不会承认,所以他才想让七娘再做一首,只要七娘自己做不出来,自然就露馅了。
  “咯咯~再做一首又如何,今天就让你们服气!”七娘听到这里却是十分得意的道,说完她就向身后的恨儿一示意,因为李休写的另一首被七娘背了下来。
  看到七娘对自己的示意,恨儿却还有些害羞,她没想到自己穿着男装还是被人认出是女子,所以面对这么多士子,她也有些胆怯,一时间竟然不敢上前,不过七娘看到这里却有些不耐烦,立刻转身将她推到前面。
  面对这种情况,恨儿也没办法,本来她准备是当着众人的面背出诗词,可是现在却怎么也张不开口,最后索性也学七娘那样,将藏在袖子里的诗词拿出来,本想扔给那位可恶的东明兄,但却又不好意思,最后发现了那位游韶兄,想到昨天对方对自己还是挺友善的,于是就走低头走过去将手中的诗词交给了对方。
  东明兄没想到对方竟然真的准备了第二首诗,而且有了上一首诗打底,这次谁也没敢再小瞧七娘,当下所有人都围在那位游韶兄身边,打算看看这次是什么大作?
  “竟然是长短句?”刚一看到纸上的句子,立刻有人高声叫道,甚至语气中还带着几分不屑。长短句其实也就是词,而在大唐这个时代,长短句并不怎么流行,地位上远比不上诗,流传出的长短句也并没有什么佳作,因此写诗之人一般都不屑于作废。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不过随着那位东明兄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将这首《青玉案》诵读出来时,所有人全都安静下来,别的不说,光是开头那句“东风夜放花千树”,就已经达到先声夺人之效,而之后的每个句子,每个词,甚至是每个字,都让人如坐云端,欣赏着上元佳节时一副副美妙的画卷,可以说这首长短句一出,几乎让所有的上元诗黯然失色。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只见游韶兄诵读过这首词后,又禁不住反复咀嚼着最后这句的意境,脸上也露出迷醉的神色,他也是第一次才发现,原来长短句竟然也有如此魅力,对方刚才那首诗已经算是佳作,可是与这首长短句一比,却也是逊色数筹,至于他们自己的诗作就更不用提了。
  不但是游韶兄在品味着这首《青玉案》,旁边的东明兄与其它的读书人也一个个沉迷于词中的意境之中,好半天都回不过神来,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只听其中有人长叹一声道:“好一个长短句,竟然能将上元佳节写的如此传神,恐怕也只有之前燕国公李休的那首元夕能够与之相比了!”
  所谓李休的元夕,其实是指当初李休在上元夜写的那首生查子,其中有“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句,被大唐的读书人广为流传。
  “不错,燕国公那首元夕以诗传情,实乃传世的佳作,相比之下,这首长短句虽然不拘格律,但却字字珠玑,特别是最后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简直绝妙之极,可写情也可写志,着实让人难以分出高下!”这时又有一个士子高声赞叹道,这个上元诗会估计将会被大唐的读书人载入史册,因为它改变了大唐读书人对长短句的看法。
  上面这两个士子的话也得到其它人的赞同,而且难得见到如此上佳的长短句,因此一个个也都禁不住低声讨论起来,那位游韶兄同样是对这首长短句大加赞赏,只是他们所有人都对七娘她们背后的人更感好奇,想不出来整个大唐谁有这样的才华,竟然连长短句都能写的如此佳妙!
  “那可未必,这首长短句虽然不错,但是在我看来,还是燕国公那首元夕更胜一筹!”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那位东明兄十分不服气的开口道,虽然他承认这首长短句很好,但一想要输到两个小姑娘手中,心跳还是十分不甘,这才故意夸那首元夕。
  “胡说八道,我大哥都说了,相比之前的元夕,他更喜欢这首长短句!”七娘听到东明兄的话,当下十分不服气的脱口而出道,却没想过这句话已经暴露了她的身份。
第535章
礼物
  正月十六终于过去了,这也标志着上元节的结束,虽然昨天晚上玩到很晚,但是今天东方的天际微亮之时,平阳公主就兴高采烈的早早起床,然后梳洗打扮准备出门,她这是要云同安大长公主那里探一探口风,如果大长公主同意,就可以让马爷上门提亲了。
  李休昨天晚上也留宿在平阳公主这里,今天也同样早早起床,甚至还有兴奋帮着妻子梳头,只不过他对大唐女子复杂的发式实在搞不定,结果最后越梳越乱,后来月婵都看不下去了,这才主动替换下他,看到李休无奈的模样,平阳公主却是露出一个温馨的笑容,整个大唐能够帮助妻子梳妆的丈夫不能说没有,但也绝对不多。
  看到自己帮不上忙,李休无奈之下也只能出了房间,准备去公主府的花园打打太极,说起来他们一家虽然喜欢住在城外,但是这座公主府的花园却很受李休的喜爱,不但规模大,而且因为临近曲江池,花园里也从曲江池引来河水,修成一座水上园林,即有后世南方园林的雅致,又有大唐建筑的雄奇,可惜这座花园搬不走,否则李休真想把整个花园搬到城外的家里去。
  不过就在李休刚走到花园门口,忽然只见七娘和恨儿两个丫头鬼鬼祟祟的从外面回来,这让李休也不由得开口道:“你们两个丫头不会又是玩了一夜吧,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听到李休的声音,七娘和恨儿全都是吓了一跳,不过七娘很快反应过来,当下跑上来撒娇道:“大哥,昨天是上元节的最后一天,我和恨儿姐姐多玩一会也是应该的,而且我还给你准备了礼物!”
  “礼物?你这个丫头竟然还能想起来给我准备礼物?”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看着七娘道,自从这丫头进入叛逆期,她都好长时间没有这么贴心过了。
  “大哥您这是什么话,妹妹送给兄长礼物不是应该的吗?”七娘这时却是睁着无辜的大眼睛反问道,一副被李休冤枉的表情。
  “这个……”李休看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后悔自己的话有些过了,当下急忙赔礼道歉道,“好了,是大哥说错话了,你的礼物在哪呢,快让大哥看看你送的是什么礼物?”
  “嘻嘻,我已经把礼物放在你书房里了,等下你看看就知道了,一定要仔细看啊!”七娘却忽然调皮的一笑,说完拉着恨儿就跑回了自己住的院子。
  看到七娘的脸色变得这么快,李休也感觉有些奇怪,特别是刚才恨儿离开时,似乎一直不敢看他的眼睛,好像有些心虚似的,这让李休也不由得更加怀疑。
  当下李休径直来到府中的书房,结果进到房间后,他找了一圈也没发现什么礼物,这让他也有些奇怪,甚至以为七娘是不是耍自己,不过想想七娘虽然有些叛逆,但应该不会对自己撒谎,更何况昨天自己还帮她们写诗呢?
  想到这里,李休仔细的将书房再次找了一遍,结果最后果然发现书房的书桌上多了一些东西,确切的说是多了一叠厚厚的纸,而在书房里,最多的就是纸笔,也难怪他刚开始没有注意书案上多了一叠纸。
  “这丫头又搞什么鬼?”当下李休也面带疑惑的来到书桌旁,然后拿起桌子上的这叠纸看了一下,结果更是一脸的懵逼,因为纸上竟然是一首诗,看起来辞藻华丽,但与那些流传后世的经典古诗一比,感觉还是缺点什么?而且在诗的最后,还写着一句“学生陈蒙拜上”,更让李休满头的雾水,他好像根本不认识这个陈蒙?
  当下李休一张张的翻下去,结果发现下面的纸上要么是诗,要么是赋,要么就是时评,不过以他的古文素养,看着都十分吃力,特别是有些文章中竟然还喜欢引经据典,搞得文章是晦涩无比,李休连看都懒得看,另外他还发现,几乎每首诗或文章的作者都不同,而且这些作者都统一自称学生,让人实在摸不着头脑?
  李休也只看了前面的十几张,随后就懒得再看,虽然他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但肯定和七娘有关,而且更可气的是,这丫头竟然还骗自己说这些是礼物,这也让李休十分的气恼,当下拿着这些东西就来到内宅准备找七娘算账!
  当李休找到七娘时,结果发现这个丫头竟然钻到被窝里不出来,不过他还是气的上前一把拉开被子,将七娘的小脑瓜露出来质问道:“七娘,这就是你送给我的礼物?”
  七娘本来还想装睡,但听到大哥的语气不善,这才睁开眼睛,然后没脸没皮的一笑道:“是啊,大哥你喜不喜欢?”
  “喜欢什么,你先告诉我这些是什么东西?”李休气的伸手弹了一下七娘的小脑瓜道,这丫头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哎呦~大哥你真讨厌,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七娘十分不满的揉着脑门道,不过看到李休的神色不善,终于还是老老实实的把这些东西的来历讲了一遍。
  原来昨天七娘和恨儿参加上元诗会,最后却说漏了嘴,参加诗会的士子一个个也都精明过人,很快就从七娘的口中套出了她的身份。
  当这些士子得知七娘是李休的亲妹妹时,立刻都是狂喜不已,有人立刻取出自己的得意之作送到七娘手中,有些来不及回去取的,干脆就当场将自己以前的旧作默写出来给七娘,请她代为转交给李休,希望可以得到李休的推荐,于是就有了这么厚厚的一叠东西。
  “你……你这个丫头也真是冒失,怎么能随便接那些士子的行卷?”李休听到七娘的讲述,这才想起来今年还有一场科举,这些肯定是士子们的行卷,这也让他不由得无奈的道,他从来不喜欢参与到这些事情中来,以前有人给他行卷他也不理会,却没想到七娘一下子接到这么多。
  “大哥,人家只是给你行卷,你喜欢就推荐一下,不喜欢扔下不管就是了,反正他们也不是只给你一个人行卷!”七娘这时却是振振有辞的道,不过说到最后时,她却忽然从这叠行卷中翻找出一张道,“其它人也就算了,不过这个人大哥你得帮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