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515

  “裴相是个聪明人,当初他能够替我们隐瞒下拜堂的事,现在自然也可能选择秦王,更何况他本来就与太子之间纠缠不清,恐怕现在也在担心着秦王日后找他算账,如果这时秦王承诺之前的恩怨一笔勾消的话,我想裴相也不会再抗拒秦王了吧?”李休再次微笑着道,当然李世民会不会放过裴寂他也没有任何把握,现在说这些也只是为了摧毁李渊的自信。
  果然,李渊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禁脸色一变,目光也一下子变得凌厉起来,但这却只会暴露他脆弱的内心,说起来自从被软禁失去大权之后,李渊整个人也变得更加的多疑和敏感,这也是人的正常反应,甚至有些心理更加脆弱的人,说不定会想不开直接自杀,相比之下李渊的心态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李休这时也毫不客气的迎着李渊的目光对视,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继续开口道:“另外我也希望陛下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多做一些打算,等到秦王完全掌握了大权之时,也就是陛下退位之日,不过陛下的年纪并不是很大,日后还有很长时间,难道您真的希望一直被囚禁在这么一座小小的宫殿之中吗?”
  “你什么意思,难道还要让我去讨好我那个逆子吗?”李渊这时气的大吼一声道,只是怎么听都有种色厉内荏的感觉,更何况之前他本来就已经向李世民妥协了,否则李世民也不会那么顺利的就接管大唐的军政。
  “陛下自然不用刻意的讨好秦王,只是陛下也要清楚,秦王登基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情了,既然如此,陛下为何不顺着他做些事,这样也好缓和你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免得日后不好相处,更何况秦王也答应了我,只要我能说服陛下,他就同意让公主随时入宫探望陛下,难道陛下日后就不想有个说话的人,也不想看看自己的外孙吗?”李休再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道。
  听到李休的这些话,这时李渊也终于沉默下来,其实他也知道自己刚才根本就是在赌气,只是在李休面前却不肯承认罢了,只是随着李休一点点的道出其中的利害,他也终于坚持不下去了。
  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出去熬鸡汤的平阳公主走了进来,双手托着一个托盘,上面摆放着一个粗陶罐,一脸微笑的走过来把托盘放到桌子上笑道:“父皇,快来尝尝女儿做的鸡汤味道怎么样?”
  看到平阳公主进来,李休和李渊立刻也都立刻闭嘴,当下只见李渊露出笑呵呵的表情道:“平阳你小时候就特别聪明,无论你母亲教你什么,你都学得很快,我看这鸡汤的味道肯定也不错!”
  听到父亲的夸奖,平阳公主也显得更加高兴,当下亲自跪坐在旁边,先是为李渊盛上一碗,然后又给李休盛了一碗,自己则满脸期待的看着他们,对于她而言,眼前的这两个人应该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子了。
  李休这时也满脸的笑容,当下与李渊一起端起鸡汤尝了尝,结果当鸡汤喝到嘴里时,两人的动作地不约而同的僵了一下,随后这才只见李渊放下勺子笑呵呵的道:“味道不错,李休你说呢?”
  李渊说到最后时,李渊也用一种威胁的目光瞪着他,这让李休也立刻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道:“味道的确不错,我看陛下的气色有些不好,秀宁你日后一定要多给陛下熬些鸡汤补补身子才是!”
  听到李休的话,李渊却不由得再次瞪了他一眼,平阳公主以前的确学过厨艺,不过可能是这些年常年在外带兵打仗,平时也极少做饭,结果这次熬鸡汤时明显没把握到调料的用量,使得这碗鸡汤不但咸,而且还有些腥,恰巧李休和李渊都是对饮食十分挑剔的人,如果换做是别人做的,恐怕他们连尝都不会尝一下?
  “那太好了,好喝你们就多喝点,这次我没把握好量,结果汤都快熬没了,剩下的也没多少了,下次我一定要多做些!”平阳公主听到父亲和李休的共同夸奖,当下再次兴奋的道,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禁暗自苦笑,难怪这个鸡汤这么咸,汤都熬没了怎么会不咸?
  虽然鸡汤的味道很糟糕,不过面对平阳公主殷切的眼神,李休和李渊也只好一点点的喝下去,而且还要做出很享受的模样,等到喝完一碗之后,两人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加了,反而都说自己喜欢吃鸡肉,于是把陶罐里的鸡肉舀出来慢慢的吃,鸡肉虽然也有点咸,但比鸡汤还好点。
  吃完之后,平阳公主又陪着李渊聊了会家事,而这时平阳公主也主动提起李元吉与李承道等人,虽然李渊刚才已经从李休那里知道了一些儿孙们的消息,但这时依然忍不住再次露出伤感的神色。
  “父亲您放心吧,前几天马叔派人传来消息,海船他们已经接受了,而且张家的人也帮他们检查过海船,并没有任何问题,现在他们已经在张家的帮助下出了海,打算先去筑紫岛休整一下,然后再准备去美洲的事,而到了筑紫岛后,他们也就彻底的安全了!”平阳公主这时一边垂泪一边开口道,每次提到李承道他们时,她都忍不住想哭。
  “唉,走吧,离开大唐总比留下来等死强,元吉虽然莽撞了一些,但经历了这件事后,也应该会更加稳重,另外还有承道,可惜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只见李渊这时摆了摆手,一脸无奈的叹息道,谁能想到他堂堂天子,却连自己的儿孙都庇护不了,这也让他忽然体会到历史上那些亡国之君的痛苦,之前李休将他比作汉献帝,好像也并没有错。
  看到父亲伤感的模样,平阳公主也哭的更厉害了,不过李渊倒是很想得开,这时反而开始安慰起她来,过了好一会儿,这才让平阳公主止住了哭声,不过这时天色也暗了下来,而在来之前,李休已经被长孙无忌告知,不能在宫中过夜,毕竟李世民还没有回来,宫里绝对不容许出任何乱子。
  “陛下,天色已晚,我与秀宁就先回去了,明天有空我们再来探望你!”李休这时站起来告辞道,他虽然答应李世民会说服李渊,但并没有说需要几天,今天虽然没有结果,但李渊的态度已经有所松动,大不了明天再跑一趟就是了。
  “平阳怀着身孕,还是不要太奔波了,明天就不用来了,另外我有点东西要给平阳,你们暂时等一下!”李渊也并没有挽留李休他们,反而主动站起来劝说平阳公主明天不要来了。
  李渊说完又转身去了内殿,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拿着一个白玉制成的长命锁交到平阳公主手中道:“秀宁,这个长命锁是你母亲小时候给你戴的,现在你也要有孩子了,这个长命锁就给你吧,也算是我这个外祖父的一点心意!”
  “多谢父皇!”平阳公主接过这个玉锁,当下也再次激动的热泪盈眶的道。
  “好了,李休你扶着平阳小心出去,日后有空了再来探望我也不迟!”李渊先是对平阳公主一笑,然后握着李休的手叮嘱道,不过也就在这时,李休明显的感到李渊把一样东西塞到了他的手中。
第353章
庐江王反了
  “启禀李祭酒,我家老爷不在府中!”长孙无忌的大门外,一个知客管事很是恭敬的向李休说道。
  “不在?那他在哪里?”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道,李世民不在,长孙无忌大权独揽,朝中的公文都会送到他的府上,光是这些东西就足以让长孙无忌没时间外出了,至少李休每次来他都在,今天竟然不在府中,这可就有些稀奇了。
  “昨天我家老爷好像遇到什么重要的事情,然后就让人备马车去了房记室府上,然后一整晚都没有回来,现在应该还在房府。”管事再次回答道。
  “一晚上都没有回来?”李休听到这个回答也不由得浮想联翩,不过很快反应过来,当下告辞离开了长孙府,命令马车向房府而去。
  房玄龄的府邸距离长孙无忌家并不远,事实上天策府的人大都住的很近,这也方便以前李世民找他们议事,而等到了房府时,李休也终于从房家的下人口中得知,长孙无忌的确在这里,这也让他松了口气,当下跟房家的人进到府中。
  房府的规模不大,李休很快就被带到前厅,不过刚一进到这里,李休也立刻吓了一跳,只见前厅中人来人往,大都是官吏模样的人,手中抱着一摞摞的奏折,看样子房玄龄把自己家都变成衙门了,而在大厅的正中,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正头顶头的趴在桌上似乎是在讨论着什么?
  李休摸了摸怀中的东西,然后径直走到长孙无忌的身边道:“长孙兄,不可你现在可有空闲?”
  听到李休的话,长孙无忌这才抬起头,结果露出一张苍白而又憔悴的脸,眼睛红通通的像是一整晚都没睡似的,而在看清面前站立的人是李休时,他也立刻挤出一个笑容道:“李兄你怎么来了?”
  “秦王交待的事情已经办妥了,这是陛下的书信,接下来就交给长孙兄了!”李休看长孙无忌这么忙,当下直接开门见山的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道,这是昨天他拜访李渊,临走时对方偷偷塞到他手里的,信是写给裴寂的,内容他也看过的,主要就是让裴寂他们配合李世民接管朝堂,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内容。
  “这么快?”长孙无忌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精神一振,当下接过书信打开仔细的看了一遍,当发现的确是李渊亲笔所写,而且上面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内容时,这也让他终于长出了口气。
  不过长孙无忌脸上的轻松神色并没有持续太久,只见他很快就再次抬起头,一脸为难的向李休道:“李兄,多谢你能帮殿下和我们解决这个难题,不过现在我实在走不开,所以你看能不能代我所这封书信交给裴相,只要他能够开始承担起宰相的责任处理政务,那么其它人肯定也会响应的!”
  “你们现在到底在忙什么,连送个书信的时间都没有吗?”李休这时也扭头打量了一下周围繁忙的官吏道,整个大厅就好像是后世的股票交易所似的,又乱又吵,甚至还有慌乱,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唉!出大事了,庐江王反了!”没等长孙无忌回答,旁边的房玄龄就抢先开口道,这件事他们也是昨天晚上才接到急报,结果他和长孙无忌研究了一晚上,也没能研究出什么头绪来,想要平叛却连军队都组织不起来,除非李世民能够带着大军马上回来。
  “庐江王是谁?”李休听到这里却是愣了一下道,也不怪他孤陋寡闻,主要是大唐的王爷简直太多了,比如李渊的儿子、侄子、兄弟等等,几乎全都被封王,人数简直多得要命,事实上这已经成为大唐的一个负担,直到后来李世民当政后,才将一些所谓的王爷降了爵,否则光是这帮李姓王爷就能把大唐给吃垮掉。
  “庐江王李瑗,本是陛下的堂侄,也曾经多次带兵打仗,只是他这个人才能平庸,没能立下什么功劳,不过他却深受陛下的喜爱,因此被封为幽州都督,手下掌管着不少军队,而且他以前还与太子有来往,结果现在太子身死,他在幽州竟然起兵造反,我们现在连平叛的军队都凑不齐了,自然也无法前去平叛!”长孙无忌一脸苦笑的解释道。
  “李瑗?这个名字好像听说过,不过他既然才能平庸之辈,恐怕就算是造反,也难以掀起什么波浪,更何况也未必有什么人会响应他!”李休听到这里先是回想了一下,随后也将自己的分析讲了出来。
  “李兄有所不知,关键不是李瑗这个人,而是当初陛下派李瑗担任幽州都督时,担心他不能胜任,所以派了一个人辅佐他,如果这个人也随同李瑗一起造反的话,那后果可就难料了!”长孙无忌再次焦急的道。
  “谁?”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什么人竟然能让长孙无忌这么紧张?
  “王君廓!”长孙无忌满脸苦笑的回答道,王君廓虽然是个武将,人品也很有问题,但却是个有勇有谋的家伙,如果他真的随同李瑗一起做乱的话,正处于兵力空虚的大唐肯定会吃大亏的。
  “原来是他!”李休听到这里却是有些不屑的摇了摇头,随后向长孙无忌与房玄龄道,“长孙兄你们显然太过高看王君廓此人了,以我看来,恐怕这件事根本就是一场闹剧!”
  李休之所以敢说上面的话,自然是有自己的底气,说起来他与王君廓还有一段恩怨,当初刘老大他们卖豆芽时,就被王君廓的家人毒打过,并且逼他们交出发豆芽的秘方,后来还是马爷出面才让王家的人低头认错。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事,使得李休想起历史上王君廓此人的事迹,其实最有名的就是眼下刚发生的这件李瑗造反事件,只是现在长孙无忌他们只知道李瑗造反,却并不知道李瑗造反这件事其实是王君廓一手策划的,目的就是让李瑗造反之后,他再一刀杀了李瑗,从而向李世民邀功,只可惜李世民看穿了他的诡计后,不到一年时间就把他也给宰了。
  “李祭酒你为何说这是场闹剧?”房玄龄听到这里却是十分惊讶的看着李休道,昨天知道李瑗造反的事情后,他和长孙无忌都快急疯了,一边派人去通知李世民,一边想办法征召兵力,至少不能让乱军渡过黄河,可是没想到李休竟然不把这件事当成什么大事。
  “呵呵,我也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两位不必在意,既然长孙兄没时间送信,那我就代你走一趟,刚好我与裴相也好长时间没见了!”李休却不愿意多做解释,或者说没办法解释,所以他立刻找了个借口告辞离开,说完转身就走,让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想追问都没办法开口。
  离开了房府之后,李休站在门前抬头看了看天色,现在离中午还有一段时间,刚巧他可以去裴家蹭顿饭,说起来裴寂也帮过他和平阳公主,虽然动机不怎么纯,但这份恩情他却不能忘记,之前李休也曾经提醒过他,让他不要与李世民搞得太僵,可惜当时裴寂已经回不了头了,所以只能死心塌地的跟着李建成,现在李建成一死,他日后的前途也是堪忧啊!
  想到裴寂的处境,李休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当下跳上马车吩咐车夫去裴府。今天的天气不错,而且过了年后,气温也开始转暖,城外刘老大他们这些人已经得到红薯苗和玉米种子,并且开始种植起来,长安大街上的行人也换了略薄的春衫,路边的树林也开始长出淡绿的嫩芽,看起来生机勃勃的。
  前段时间长安城的动乱已经过去了,现在的长安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街道上各种各样的商贩不停的吆喝着,行人也是一副悠闲的模样,上层的风波好像丝毫没有影响到普通百姓。
  不过这么说也不太准确,比如长安城的粮价就涨了三成左右,这还是朝廷力压的原因,上次李休和长孙无忌强行征用了粮商的粮食,结果引来好多大世家的不满,幸好李世民及时打败了突厥人,这才让大世家的不满暂时压了下来,毕竟谁也不想在这时候与杀气腾腾的李世民发生太大的冲突。
  李休的马车沿着皇城边转了小半圈,最后来到东市附近,这里也是长安城权贵的聚居地,裴寂身为大唐第一相,自然也居住在这里,只不过到达这里后,李休明显感觉有些不一样,整个东市附近的几个坊大都是冷冷清清的,大白天的街道上都见不到几个人,毕竟李世民夺位之后,这里才是受到冲击最大的地方。
  最后马车停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府门前,门楣悬挂着一副匾额,上书两个大字“裴府”,往日里这里是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前来拜访的官员也是,哪怕只是进去喝杯茶,根本见不到裴寂,也会让人觉得脸上有光,可惜现在却是大门紧闭,门前也是冷冷清清,连个鬼影都看不到。
  看到这里,李休也不由得有些感慨,当下走上台阶来到门前,亲手敲响了裴府的大门。
第354章
再见裴寂
  “李祭酒请,我家老爷就在里面!”裴府内宅之中,一个美貌的侍女引领李休来到一座园子门外,并且十分恭敬的行礼道。
  “多谢!”李休温和的一笑道,结果让这个侍女脸色一红,随后羞答答的离开了,这也让李休不禁自得的摸了摸脸,人长得太帅有时也不能怪他。
  当下李休迈步进到花园,今天阳光灿烂,花园里的花草也都开始发芽,看起来春意盎然,而他沿着花园的小径往前走了几步,很快就看到前面池塘上的一座凉亭里,裴寂一身便装的坐在亭中,手执一根钓竿,看起来十分悠闲的钓着鱼。
  李休迈步进到凉亭来到裴寂的身边,笑呵呵的开口道:“裴相还真是悠闲,以前我也很喜欢钓鱼,可是却好长时间没能抽出时间去河边钓鱼了。”
  “呵呵,老夫现在不方便外出迎接你,否则只会害了你,所以还请李祭酒不要怪罪!”只见裴寂听到李休的话,当下也抬头看了看李休道,然后又向他指了指自己身边的蒲团,示意他坐下,李休也没有客气,直接盘腿坐在了蒲团上。
  “裴相言重了,我本来就不是朝中之人,自然也用不着顾虑太多,更何况我这次也是受秦王之命前来见你的!”李休这时也是笑呵呵的道,裴寂属于铁杆的太子党,也是李世民的眼中钉,谁和他走的近都得倒霉,所以他才说不方便外出迎接,免得让人看到了连累李休。
  “我明白了,之前我听说李祭酒与公主救下了齐王与太子的家眷,引得秦王派大军将你们围困,后来却不知为何秦王退兵了,齐王等人也安全的离开了,想必是李祭酒已经和秦王达成了什么协议,比如以投靠秦王来换取齐王等人的性命?”裴寂听到李休的话却是立刻反应过来道,他虽然闭门不出,但对外界的消息却十分灵通,只是最后却犯错了一点。
  “裴相知道的倒是不少,齐王与太子的家眷的确是被我和公主送走的,而且还由娘子军亲自护送,现在应该已经到了安全的地方了,至于我也的确答应了秦王的几个条件,比如帮他打退这次突厥人的进攻,不过我今天来见裴相却不在当初的条件之中,我也没有投靠秦王!”李休微笑着解释道。
  说来也怪,他和裴寂虽然只见过没几次,但这时却像是老朋友似的促膝而谈,丝毫不用担心有什么话不能说出来。
  “原来如此,那李祭酒今日来找老夫所炎何事?”裴寂听完李休的话沉默了片刻,最后再次开口问道。
  只见李休这时伸手再次把李渊之前写的那封信拿出来,然后双手交给裴寂道:“裴相请看一下吧,这是陛下亲笔写的书信!”
  听到李休竟然带来了李渊的书信,裴寂这下也终于坐不住了,抛下手中的钓竿一把抓过书信,然后立刻打开来仔细的看了起来,结果当看完书信之后,他也不禁长叹一声道:“看来连陛下也放弃了,秦王的位子也终于要坐稳了!”
  “昨天我陪公主进宫见了陛下,这封书信也是我在临走前陛下交给我的,另外秦王马上就要回来了,等到他回来后,恐怕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翻得起什么风浪了,所以还请裴相顺应大局吧!”李休看到裴寂脸上落寞的表情,当下也不禁开口劝道。
  听到李休的话,只见裴寂却是长叹一声闭上眼睛,脸上的表情也更加落寞,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忽然睁开眼睛盯着李休道:“李祭酒,当初你曾经劝过说,不要将所有赌注都压在太子身上,也不要与秦王搞得太僵,是不是你当时就已经预料到了现在的情况?”
  “呵呵,我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提前预知?”李休听到这里却是笑着否认道,对于这种事他是绝对不会承认的,至于裴寂怎么猜疑那就是他的事了。
  裴寂一直盯着李休脸上的表情,可惜看来看去却没能发现什么异常,最后只得无奈的摇了摇头道:“不过无论如何,老夫也要多谢李祭酒当初的好意,可惜当时我与太子已经走的太近了,根本回不了头,无奈之下只能拼命的帮太子打压秦王,现在看来,却是给我裴家招来了无尽之灾啊!”
  “裴相也不必太过担心,秦王毕竟得位不正,回来之后也只会以稳定为主,明天裴相带头去处理政务,接下来也好好的配合他,估计几年之内都不会有什么事,哪怕日后等到秦王坐稳了皇位,他顶多也就是罢了裴相的官,有陛下在,想必秦王也不敢对裴相做的太过分!”李休这时开口劝说道,哪怕像裴寂这样位极人臣,结果现在还不是要活的提心吊胆?这也更让李休坚定了不进朝堂的决心。
  “也许吧,说起来也怪老夫太过贪心,本来就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惜却还想要将这份荣耀延续下去,日后也得个三公的封号,却没想到给自己引来了大祸,看来人啊,果然不能太贪!”裴寂再次叹息一声道。
  听到裴寂的话,李休也颇为赞同的暗自点头,想当初他在前世时,又何尝不是这样,一门心思的往上爬,哪怕拿着再丰厚的薪水,却还是不知足,结果最后不但家庭毁了,自己的身体也累垮了,古人早就告诫过后人要“知足常乐”,可惜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真要做起来却是太难了。
  “哈哈~李祭酒难得来老夫这里一趟,今天就不说这些让人下丧气的话了,来人,准备酒宴,李祭酒也来品尝一下我府上的菜品如何?”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裴寂大笑一声,似乎把所有烦心事都随着笑声发泄了出去,随后就让人准备酒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