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515

  “哈哈哈哈~能认识你这么一个朋友,的确是我的幸运,告辞!”李世民喝完后把酒碗一摔,大笑一声站起来就走,他是怕李休再向他打听到是因为什么事让他情绪失常,哪怕他不说,以李休的精明,说不定也可以从他的一些细微表情中发现什么,所以李世民才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看着李世民飞身上马,然后策马狂奔而去之后,李休却露出一种严肃的表情,今天的李世民绝对不正常,只可惜他不懂得读心术,不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么?
  等到黄昏时分,李休估计马爷他们也快回来了,这才收起钓竿回家。果然,他才刚到家不一会儿,马爷就带着三个吵吵闹闹的小丫头走了进来,于是李休板着脸走出去道:“马叔,明天不能再带她们去玩了,也该开始学习功课了!”
  “啊?可是马叔已经答应我们明天要带我们去西苑玩的!”七娘听到李休的话,当下小脸一垮十分不满地叫道,西苑可是皇家园林,里面的狮子、老虎应有尽有,平常一般人根本进不去,不过马爷却有办法进去。
  “想去西苑以后再说,你们的功课已经耽误太多了!”李休却是丝毫不让的道,他虽然很宠七娘,但在学习的事上却从来不会退让。
  “嘿嘿,七娘不要争了,你大哥说的不错,这几天你们的确有些贪玩了,这都怪我,以后有机会了我再带你们去西苑玩!”马爷这时却是笑着开口道,自从有了恨儿这个侄女外,他的脾气可是好太多了,也不经常骂人了,连公主府中的下人都有些不敢认他了。
  “还是马叔明事理,明天你们三个就一起上课,到时我会按照你们学习进度的不同教授不同的内容,今天晚上你们可以先复习一下。”说到这里时,李休特意扭头看向了恨儿,这才继续道,“恨儿你以前没有上过我的课,基础也差了些,不过没关系,我会从最基础的开始教你,如果你有什么不懂的,也尽管提出来,我会帮你解答的!”
  “对啊对啊,恨儿你不懂也可以问我和小丫,要不然你今天和我睡,我帮你补习一下基础怎么样?”七娘这时也十分兴奋的道,这几天她已经和恨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且小小年纪的她好为人师,十分愿意指点别人学习,比如当初她就是主动教小丫识字的。
  “这个……真的可以吗?”恨儿听到七娘主要要给她补课,当下也眨了眨大眼睛道,短短几天时间,她依然像之前那么瘦弱,不过小脸上已经恢复了不少血色,看起来健康多了。
  “我觉得七娘的这个提议不错,马叔果然没白疼你,恨儿你今天就和七娘一起睡,晚上让她多教你学点东西!”马爷听到这里则是立刻点头同意道,他也希望恨儿能够多与七娘等人亲近一些,多交一些朋友,这也能让她更快的融入到新的生活中。
  “太好了,马叔也同意了,那就这么说定了,恨儿你跟我来,我给你看看我的房间!”七娘听到这里也是兴奋的高叫一声,然后不由分说的拉着恨儿就往内宅跑,小丫也急忙跟了过去,眨眼之间就全都不见了。
  看着三个欢快的小丫头,李休也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学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好管了,日后也得多注意一下学习纪律方面的问题了。
  不过就在七娘她们刚一离开,却只见马爷这时忽然脸色一变,十分严肃的盯着李休道:“李休,今天我们在长安城时,在街上遇到一个人!”
  “哦?是什么人让马叔你这么重视?”李休看到马爷脸上的表情时,也不由得好奇的问道。
  “柴绍!”
  “原来是他,不过他好像不值得马叔你这么重视吧?”李休听到马爷的回答也不由得再次惊讶的问道,柴绍已经被搞的声名尽毁,不但丢掉了所有官职和爵位,而且还刚刚与平阳公主解除了婚姻,如果不是马爷提起的话,他几乎都快忘了对方了。
  “小子,你不要太大意了,柴绍的确被你打击的不轻,甚至可以说一蹶不振,特别是之前与公主解除婚姻时,更是每天喝的烂醉,为此我还特意派人观察过他,当时我也以为他已经完了,绝对不会再有翻盘的一天,不过今天我见到他时,却发现自己恐怕想错了,而且他还让我给你带句话!”马爷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一种十分严肃的表情,他的直觉告诉他,柴绍此人可能会给李休带来更大的威胁。
第283章
很有趣
  上次的赌场事件,已经让柴绍身败名裂,在长安城中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前几天又受到解除婚姻的打击,更让柴绍成为长安城的笑柄,而柴绍也因此大受打击,每天都是喝的烂醉如泥,马爷也正是通过这一点,认为柴绍已经完了,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但是让马爷没想到的是,就在今天他带着三个小丫头在长安城闲逛时,却忽然遇到了柴绍了,而且让马爷万万没想到的是,明明几天前还经常喝得烂醉如泥,精神也十分颓废的柴绍,却忽然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不但气色很好,而且眼神也十分清明,见到马爷时也没有躲闪,反而还主动上前打招呼。
  “这么说来的话,柴绍的确有些反常,他让马叔您带了什么话?”李休听到这里也摸着下巴考虑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问道。
  “我觉得他的话更是威胁,或者说是战书,他让我转告你,他是绝对不会轻易倒下的,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到时看你们谁笑到最后?”马爷颇为无奈的开口道,本以为柴绍再也没有威胁了,却没想到他好像被激发了斗志似的,铁了心的要和李休过不去。
  “哈哈~我还当他会说出什么有新意的话,原来还是老一套,不过我倒是很好奇他有什么资格和我斗,难道仅仅是想凭借着背后的家族吗?”李休听到这里先是大笑一声,随后颇为不屑的道。
  经过之前的接触后,李休几乎把柴绍这个人的禀性给摸透了,简单来说,他就是个性格高傲的富二代,真正的本事倒是有一些,但也很有限,特别是他的性格有很大的问题,要对付这种人简直太容易了。
  “李休,你千万不要小看柴家的影响力,这些世家一个个最少都存在了上百年,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是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是陛下对这些世家也颇为忌惮,这也是他当初不肯同意公主解除婚姻的主要原因,柴绍如果不顾一切的要对付你,恐怕你也会有很大的麻烦。”对于李休的轻视,马爷却十分郑重的提醒道,在某些方面,世家的实力比之大唐朝廷还要强。
  “马叔,我知道世家的确不好惹,也知道世家影响着大唐的方方面面,不过现在大唐没有动世家,但并不意味着世家会永远把持着大唐,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世家与大唐朝廷之间就会爆发冲突,到时世家自顾不暇,他们不惹我就算了,如果招惹我的话,我有的是办法让世家乱上加乱!”李休这时却是一脸自信的道。
  李世民就不用说了,上台后一直对世家持打压的态度,甚至连姓氏排名这种事都要争一争,而且以他的性格,也绝对不会允许世家左右大唐的未来,所以打压世家是一定的,另外李建成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的政治手腕更加高明,以李休对他的观察,如果李建成登上皇位,与世家发生冲突也是迟早的事。
  “这不太可能吧,太子背后就有世家的支持,而且全都是像五姓七望这种大世家,这也是太子能够得到众多大臣支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太子日后真的可能会与世家翻脸?”马爷听到这里却有些不敢相信道,而且从话中也可以得知,连他也都已经认定李建成会登上皇位。
  “原来如此!”李休听到李建成背后竟然有五姓七望这种大世家的支持,当下也露出恍然的表情,难怪历史上李世民那么讨厌世家,原来还有这层原因。
  “怎么样,现在知道太子日后不会有世家冲突了吧,日后等到太子登基之后,世家的力量只会更强,到时柴绍说不定会东山再起,从而找你的麻烦。”马爷听到李休的话,以为他同意自己的话,当下也是有些担心的道。
  “马叔你误会了,我只是对太子背后有世家支持这件事感到惊讶,不过就算如此,等到太子登上皇位后,也不可能一直支持世家,要知道他毕竟是个皇帝,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权力被世家把持着,所以我还是认为太子登基后,肯定会与世家产生冲突,甚至打压世家的力量,从而稳固手中的皇权!”李休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道,世家虽然存在了多年,但是到了大唐这一代,世家注定是要被历史淘汰掉的。
  “你也太乐观了,世家的力量之大,绝非你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否则陛下也不会对世家那么忌惮,哪怕日后太子登基想要打压世家,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还可能引来世家的反弹,从而导致大唐的根基不稳,甚至国内大乱也并非不可能的事,难道你以为太子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打压世家?”马爷却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反问道。
  “马叔,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甚至连太子能否登上皇位都还不能确定,只能说他的机会比较大,不过无论是谁上位,我都不认为他会甘心的受到世家的牵制。”李休也是笑着坚持自己的观点道,马爷无法说服他,但他也无法用后世的历史说服马爷。
  “算了,和你小子争论这些也是自找苦吃,希望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朝廷迟早要对世家进行打压,不过你也要小心了,我见到柴绍时,这小子的精气神绝对不像是个丧失斗志的人,反而好像是胜券在握似的,这说明他肯定有所依仗,你日后要多防备着点!”马爷最后再次叮嘱道,当然他也会派人专门盯着柴绍,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他就能得到消息,免得李休吃亏。
  “多谢马叔的提醒,以后我会小心的!”李休当下也十分感谢的道,在这个世界上,马爷绝对是他最值得信任的一个人了。
  “对了,我听说推广玉米和红薯的事人选已经定下来了,本来希望很大的杨农竟然败下阵来,反而被魏征给抢走了这件事差事,马叔你可知道这件事?”李休这时忽然想到之前李世民告诉他的这件事,当下急忙开口问道,当时李世民情绪波动异常,他也不好详细的追问这件事。
  “这件事是今天朝会刚刚发生的事,我也是刚刚接到消息,你是怎么知道的?”马爷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
  “刚才秦王来了,情绪十分的糟糕,甚至认识他这么久,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他这个样子,甚至我都找不出一个准确的词来形容他的情绪,然后他告诉了我这件事,喝了点酒就离开了。”李休这时双手一摊道,到现在他还无法确定李世民当时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原来如此,今天朝会陛下的确决定把推广玉米和红薯的事交给魏征了,这让杨农差点气的吐血,我听说他在朝会后,几乎是被扶着才离开的,而且一回家就病倒了,现在杨府已经乱成一团,四处派人去请大夫,搞不好杨农这个老狐狸真的要被气死了。”马爷说到杨农的境况时,也不由得露出一脸唏嘘的表情,一个名留青史的机会就这么在手底下飞走了,这对于杨农的打击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
  “这个……杨尚书都这么大年纪了,不会真想不开吧?”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担心杨农的身体道,上次杨农给他留下的印象还是挺不错的,万一这个老头真的因为这件事倒下的话,李休也会感到有些不安。
  “难说,你也知道那些读书人对名留青史这件事的看重,特别是杨农都那么大年纪了,还没有一件能够拿得出手的政绩,而这件事则是他唯一的机会了,却还被人抢走了,要是我的话,估计也会被气的不轻。”马爷这时也摇了摇头,虽然他嘴上对杨农一口一个“老狐狸”,不过有时他也觉得杨农挺可怜的。
  “那魏征呢,他有何反应,这个人可不怎么好相处啊?”李休同情了一下杨农,随后又有些担心的问道,佩服魏征是一回事,但和这样的人共事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魏征这个人的性子很直,有什么说什么,而且对太子一直忠心耿耿,之前太子被软禁在东宫时,其它人都不敢靠近太子,唯独魏征敢进东宫探望,这也使得太子对他更加的信任,而他之所以争推广玉米和红薯的事,一来是为太子积累政绩,二来则是担心杨农的年纪太大,不能胜任这件造福天下百姓的大事,所以才一直和杨农争来争去,最后陛下终于还是选择了他,这也是陛下对太子的一种支持!”
  提到魏征这个人,马爷也是一脸郑重的道,看得出来,他对魏征这个人还是十分敬重的,而且说到这里时,马爷忽然露出一种幸灾乐祸的表情道:“你担心魏征不好相处,这倒是真的,不过我倒是觉得让魏征这个不讲情面的家伙,和你这个懒散的家伙放在一起的话,应该会很有趣!”
第284章
魏征来了
  “先生,一米是十分米,一分米是十厘米,一厘米是十毫米,这个进度十分的简单易懂,而我大唐的长度单位却有些混乱,比如以最常用的步来说,有些地方一步是指单脚一步的距离,有些地方竟然是指双脚一步的距离,虽然历朝历代都有官方的解释,但却无法落实到各地,现在我大唐还没有开始统一度量衡,沿用的依然是前隋的标准,我觉得先生讲的度量衡就很好,可以照搬过来使用。”花园的草地上,李承道一本正经的向李休提议道。
  “承道,你的想法是好的,统一的度量衡的确很重要,另外我也觉得十进位的度量衡很方便,咱们大唐的长度单位还算比较不错,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不过相比之下,重量单位就有些混乱了,比如二十四铢为一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一斤,仅仅一个重量单位,就有多个进位,十分不方便计算。”
  说到这里时,李休心中也不禁为古人的脑回路感到惊讶,他这个后世人在计算这些重量单位进位时,经常被搞的头昏脑涨,一会是三进位,一位是十六进位,一会又是二十四进位,简直就是考验人的智商极限,可是很多大唐人却换算的十分轻松,比如家里的衣娘和月婵就是如此,这让李休也是自愧不如,同时也感慨后世华人被评人智商最高的民族,估计也与此有关,全都是从古代开始锻炼出来的。
  不过大唐的度量衡虽然有很大的缺点,但李承道提议照搬李休讲的那些米或千克也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李休当下再次开口道:“度量衡虽然有些问题,但承道你也要知道,度量衡的使用,其本质还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大唐各地都习惯使用本地的度量衡,哪怕是朝廷想要统一度量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要把一套完全陌生的度量衡照搬过来,你觉得百姓们会接受吗?”
  “这个……”李承道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这个问题他还真没考虑过,他只是觉得李休讲的度量衡十分方便实用,所以才想照搬过来,可是却没考虑到推行时的困难。
  看到李承道陷入沉思,李休则是笑了笑没有打扰他,李承道有着远超同龄孩子的成熟,但有时还是会暴露出一些太过天真幼稚的缺点,这也不能怪他,毕竟他还是太小了,等到有了足够丰富的阅历之后,他才会真正的成熟起来。
  “先生,您看我这个十个数字写的正确吗?”正在这时,忽然只听一个娇怯怯的声音问道,当李休回过头来时,立刻看到恨儿拿着一张纸睁大眼睛看着他,她才第一天上课,李休教她练习十个阿拉伯数字。
  看到恨儿有些胆怯的样子,李休则向她温和的笑了笑,然后接过纸张看了一下,随即就夸赞道:“不错,写的很工整,现在我来教你一些数字使用的简单规则……”
  刚刚和李承道讨论过度量衡推行这种关乎国家制度的问题,然后李休又要从最基础的数字开始讲起,对于这么大的跨度,李休也早就习惯了,毕竟这几个孩子的学习进度不同,李承道和七娘学的最快,小丫和李承乾则要差一些,至于恨儿就更差了,只能从最基础的讲起,幸好昨天七娘已经帮她预习了一些,而且恨儿也很聪明,学习起来倒并不怎么吃力。
  给恨儿讲完之后,李休又急忙转过身给李承乾和小丫讲课,虽然每个学生的学生进度不同,他要一分为五操心,不过只要习惯了也没什么,而且他安排的课程也很轻松,一个人一天也只上一节课,倒不是他偷懒,而是后世学校里学的东西他顶多也只能教到初中,后面学的东西几乎全都还给学校了,所以他想教也教不了。
  不过就在李休正在讲课之时,忽然只见月婵匆匆忙忙的跑来,然后向李休禀报道:“老爷,前面有客人来了,说是有要事要见您!”
  “客人?”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禁有些惊讶,当下追问道,“是什么样的客人,以前来过吗?”
  “来过,上次老爷您不是招待过许多的朝廷官员吗,我记得这位客人就是那些人中的一员,不过我不记得他的名字。”月婵想了想回答道,她说的那天正是李休和平阳公主向朝廷献上红薯和玉米后,很多官员跑来观看这两种高产作物,然后李休在家招待了一下这些人。
  “那天来的官员,他是不是个国字脸的中年人?”李休先是回忆了一下,随后立刻猜到一个人,也只有他才有理由来找自己。
  “是啊,这位客人自从进来后就板着脸,好像不会笑似的,奴婢也不敢多问。”月婵听到李休的话立刻猛点头道,刚才面对那位客人时,她也感觉很有压力,所以没问清楚对方的身份就逃出了客厅。
  “还真是他。”李休听到这里也露出颇为无奈的表情,随后这才向月婵交待道,“这个客人名叫魏征,官至太子冼马一职,正三品的高官,以后可能还会经常来,月婵你让人不要慢待了。”
  听到对方竟然是个正三品的高官,月婵也有些惊讶,要知道六部尚书也不过才正三品,不过随即她就冷静下来,以自家老爷的身份地位,来往正三品的官员也很正常。
  当下李休让李承道几人自己学习,然后他大步来到前厅,刚一进去,立刻看到魏征端坐在那里,板着脸品着茶,脸上看不出喜怒,看起来更是一块石头雕刻出来的人脸,让人望而生畏,难怪日后李世民会因为他头疼万分。
  “下官拜见魏洗马!”虽然对魏征有些畏惧,不过李休还是硬着头皮上前道。
  出乎李休意料的是,只见魏征看到他时,如同岩石般的脸上竟然露出一丝笑容,并且很客气的道:“李祭酒不必多礼,本官今日前来,是与想李祭酒谈公务的!”
  魏征说着从怀里拿出一道圣旨,然后交给李休,这让李休也有些奇怪,当下打开看了看,结果发现这是一份任命,主要就是玉米和红薯推广的事全部由魏征负责,如果需要的话,其它官员也要全力协助于他,这让李休也有些无奈,昨天才做出决定,今天圣旨就下来,更糟的是魏征立刻就来了,看来他也别想清闲了。
  果然,魏征等到李休把圣旨看完之后,立刻开口道:“李祭酒,闲话我就不多说了,推广玉米和红薯的事还需要李祭酒大力协助,今天我带着几个相关的官员前来想统计一下玉米和红薯的数量,以及生长情况等等,还请李祭酒帮我们介绍一下!”
  “没问题,如果魏洗马现在有空,我立刻就可以带你们前去!”李休立刻点头道,他知道魏征这种人不喜欢客套,所以也没有废话,直接答应带他们去。
  魏征对李休这种雷厉风行的举动似乎十分赞赏,当下也是笑着站起来也李休一起离开客厅,等到出了大门李休才发现,原来外面还站着几个年纪不一的官员,不用问,这些官员肯定都是魏征推广高产作物的助手了。
  当下李休带着魏征等人先去了玉米地,然后给他们介绍一下玉米的生长情况,预计这批玉米会在秋天收获,不过让李休没想到的是,魏征来到玉米地后大手一挥,他带来的几个官员立刻上前对着玉米数了起来,丈量土地后并在纸上写写算算,估计是在计算着玉米的大概数量。
  “魏洗马,有必要计算的这么清楚吗?”李休看到这里也有些惊讶的问道。另外他发现这些官员在纸上验算时,竟然使用的是阿拉伯数字,看来上次李淳风的那本《李淳风算术》在官员中推广的还不错,竟然已经到了实用的阶段了。
  “有必要,虽然上次李祭酒收获玉米时已经提供了一个亩产量,但我相信那是在李祭酒的精心照料下,亩产量会偏高一些,所以需要重新计算一下,另外还有这些玉米的生长情况,也需要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下来,以后这些官员会每天都来,为了方便他们,暂时就借住在附近的农家!”魏征一板一眼的回答道。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同情魏征手下的这些官员了,跟着这么一个上司,日后有得是苦头让他们吃,不过奇怪的是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干劲十足的样子,实在让人搞不明白他们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计算出玉米大概的数量,以及每亩大概能容下多少玉米苗,然后魏征又向李休打听起关于玉米耕种时需要注意的东西,比如浇水、施肥等等,这些李休本来也不懂,不过种了一年玉米后,刘老大他们倒是总结出一些,再加上李休前世的一见闻,倒也能讲得头头是道。
  李休一边讲,魏征那边还让人一边记下来,用后世的话讲,这些都是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以后在推广玉米种植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否则玉米发下去,却因为不知道怎么耕种而造成减产甚至是绝收的话,肯定会极大的打击百姓种植玉米的信心。
  等到李休讲完之后,魏征又要求去看红薯,李休只得再次带他们去红薯田那边,其实就是平阳公主别院旁的温室,不过就在往那边走的时候,忽然只见走在旁边的魏征忽然开口道:“李祭酒,听说你与杨农杨尚书的交情很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