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515

  马爷听到这里有些不信,当下拿过青菜罐头,像刚才那样直接往嘴里倒了半瓶子,结果嚼了几下竟然面不改色的咽了下去,然后对李休点了点头道:“味道不错,还带着股青菜的味。”
  “马叔,没盐您也能吃下去,晚辈佩服!”李休看到这里一脸敬仰的道。
  “这算什么,你吃没吃过已经烂的发软流水的萝卜,另外还有生蛆的羊肉、满是黑虫子的面粉……”
  “别,马叔您就别再说了,大过年的说这些您还让不让我们吃饭了?”李休这时急忙打断马爷道,旁边的衣娘和七娘等人已经露出有点反胃的表情,反倒是月婵却是表情如常,似乎一点也没有受影响。
  接下来李休他们又试了一下厨房里的罐头,发现也没问题,现在就剩下温室里的罐头了,温室里又热又潮湿,对于罐头来的保存也是个极大的挑战,也不知道里面的罐头怎么样了?
第230章
程咬金来访
  李休和马爷正准备去温室里取罐头,不过刚一出门,却只见前面的路上一骑飞驰而来,随后只见马上的大胡子骑士冲着他们高喊道:“马兄,没想到你也在这里,那倒是巧了,免得我再找李祭酒帮我传话了!”
  “你怎么来了?”马爷看到来人当下也不禁一皱眉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来人正是刚才他刚刚提到的程咬金。
  只见程咬金纵马来到李休他们面前,然后飞身下马,嘿嘿的向马爷一笑道:“我这不是为了找马兄吗,不过马兄你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我几次去公主别院找你都扑了个空,我又不敢打扰公主,无奈之下才来找李祭酒,希望可以让他帮我传个话,却没想到刚巧遇到了你。”
  说到这里时,只见程咬金向李休颇有些不好意思的咧嘴一笑,算是打招呼,然后又对马爷道:“怎么样,我们上次谈的生意你考虑的如何了,只要你同意,我那边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听到程咬金原来是催促自己做决定了,这让马爷却显得更加淡定,生意场上本来就是如此,一方越是着急,说明这桩生意对他就越重要,这无形中就会把暴露自己的底线,只会让对方抓住机会痛宰你一顿。
  “老程,既然你都这么问了,那我就实话告诉你,你的生意能不能成,就得要看我身边的李休他能不能帮你了!”马爷这时却是一指李休道。
  “哦?不知李祭酒能帮我什么?”程咬金听到这里却有些不解的问道,之前他的确请李休帮他传过话,不过也仅仅是传话而已,并没有请李休帮忙啊?
  “呵呵,程将军有所不知,你想和马叔合作开采石炭,但是北边那里人烟稀少,附近又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城市,哪怕石炭开采出来,也不好找销路,所以这桩生意并不怎么好做,不过我却发现另一桩好生意,那就是草原上丰富无比的牛羊肉……”
  李休说着就把罐头的事对程咬金讲了一遍,现在罐头已经成功了大半,所以也是时候把这件事告诉程咬金了,北方草原上混乱无比,没有军队的介入,根本不可能与草原人做生意,因此罐头生意必须要有程咬金这种实权将领加入进来才行。
  “原来如此,那还等什么,只要有了罐头,草原上的牛羊肉也都能运出来了,这桩生意要是做好了,那咱们可就发大财了!”程咬金听到罐头的作用后先是震惊,随后兴奋的一拍大腿道,看向李休的目光中也满是赞叹,难怪秦王殿下对他这么看重,原来人家真有常人所不能及的本领。
  “呵呵,程将军不要太着急,这大冬天里,草原那边估计已经被大雪封跑了,咱们就算是想做生意也去不了,而且罐头虽然被制作出来了,但保存食物的效果还需要验证,刚才我们已经尝过一些保存在家里的罐头,发现并没有变质,现在正打算去尝一尝其它地方保存的罐头。”李休这时笑着解释道。
  “还是李祭酒想得周到,刚好我也对那个罐头十分好奇,咱们一起去尝尝那个罐头!”程咬金这时立即开口道,他也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客气,主动就吵着要去看一看罐头。
  李休听到这里也点头同意,于是程咬金连他家都没进,直接跟着他们来到公主别院旁边的一个温室里,刚一走进去,程咬金立刻惊讶的道:“这么多的菜,原来我们在冬天里吃的绿菜都是从这里种出来的!”
  “呵呵,这个叫温室,也是李休想出来的,冬天里除了皇家的温汤监可以产出一些蔬菜外,就只有我们这里才能产蔬菜了,而且我们的蔬菜产量可比温汤监还要多!”马爷这时颇为骄傲的道,现在虽然有不少人知道温室可以种蔬菜,但暂时还没有人摸索出温室种菜的经验,所以这桩生意暂时还由公主府把持着。
  “李祭酒真是厉害,像我这种杀才绝对想不出这么巧妙的办法来!”程咬金这时也由衷的佩服道,能够在冬天里种出蔬菜,已经近乎神技了,再加上李休的才名,这样的人自然让人感到佩服。
  对于程咬金的夸奖,李休也只是淡然的一笑,随后来到这个温室的一角,这里摆放着一个有些突兀的架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罐头,他依然选了三样不同的罐头,然后走到马爷和程咬金的面前。
  “这个就是罐头?我来尝尝味道怎么样?”程咬金早就对罐头好奇不已,当下伸手从李休手中拿过一个罐头,也不用什么器具,蒲扇般的手掌直接抓住软木塞,轻轻一拧就把塞子打开,然后看了看里面的东西,发现好像是猪肉,不过他也不在乎,直接把罐头底朝天倒进自己嘴里。
  “嗯?”罐头里的红烧肉刚一入口,程咬金立刻一皱眉,随后嚼了几下,脸上也露出疑惑的表情,而且他好像是想问李休,但嘴里被红烧肉给塞满了,根本问不出来,结果只见他一仰头就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道,“李祭酒,这个猪肉倒是做的挺好吃的,不过除此之外还有点怪味,难道罐头都是这个味道?”
  李休听到程咬金的话也是一愣,随后急忙抢过他手中的罐子看了看,然后又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发现里面残存的汤汁虽然看起来正常,但却带着淡淡的臭味,估计已经开始变质了,这让他也不由得瞪大眼睛对程咬金道:“程将军,你能不能把刚才的红烧肉吐出来,这瓶罐头可能已经开始变质了!”
  “变质了吗?”只见程咬金砸了砸嘴,似乎是在回味一下刚才的味道,随后这才无所谓的道,“也不算变质,最多只能算是有点怪味,这在军中根本不算什么!”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对程咬金的味觉有些无语了,再想到之前马爷的表现,这让他有些不敢想像他们在军中都吃过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竟然把自己的味觉锻炼得如此强大?
  罐头出现变质,这让李休也不禁心中一沉,当下他把打开的罐头塞子拿在手中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破损,随后他又把另外两瓶罐头打开,结果发现那个羊肉还好,并没有明显的异味,但是水煮青菜却已经发酸了,根本不能吃。
  “三瓶中坏了两瓶,看来这个罐头还是不能在又热又湿的地方保存太久啊!”李休这时有些感慨的道,不过他也并没有失望,温室里的环境本来就比较极端,罐头在这里坏掉也很正常,而且他发现罐头之所以坏掉,与湿度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他卧室里的温度与温室里差不多,但里面的罐头却都保存完好,最大的区别就是他的卧室比较干爽。
  另外李休还发现,坏掉的两个罐头的软木塞都含有很大的水分,看样子是温室里的水气把软木塞给浸透了,这才让外界的细菌进入到罐头里,不过从罐头变质的程度来看,估计开始变质的时间也不太久,而想要防止变质也并不是没有办法,比如将软木塞做一些防水处理,这也并不是很难,比如事先用油浸泡一下,或外面封一层蜡等等,都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
  马爷看到三个罐头坏了两个,本来还有些担心,不过当听完李休的分析和应对办法后,他也不禁松了口气,这方面他不懂,不过既然李休有办法,那肯定不会骗自己,所以他甚至开始与程咬金讨论起去草原上做生意的细节来。
  程咬金难得来一趟,于是李休就把他请到家里,设下酒宴三人边吃边聊,不过程咬金刚喝第一口酒就有些不满地叫道:“李祭酒,不要太小气嘛,上次我和秦王来喝的好酒就别藏着了,我可是惦记好长时间了!”
  “程将军你就死心吧,上次你和秦王喝的已经是最后一坛了,以后想喝也没有了,除非马叔假公济私,把酒精作坊里的蒸馏器借我一用!”听到程咬金还想喝自己的蒸馏酒,李休立刻摇头道,他家里也只剩下最后一坛,这次他可不会轻易的拿出来了。
  “蒸馏器你们就别想了,各处军队都向我伸手要酒精,现在作坊那边是三班倒,蒸馏器十二个时辰都在蒸馏,烧水的锅子过段时间就得换一口,全都让烧穿了!”马爷这时却一摊手道,酒精作坊那里的东西也不是他想动就能动的。
  程咬金了解马爷的性格,一听就知道没戏,当下也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把碗中的淡酒一饮而尽,结果却是吧唧吧唧嘴,感觉自己刚才喝的根本不是酒,而是带着股酒味的白水,幸好李休这里的菜还不错,倒也弥补了一些遗憾。
  看着低头吃菜的程咬金,李休忽然想到长安城中混乱的局势,当下颇为感兴趣的向他问道:“程将军,你是秦王最信任的将领,现在整个长安城都因太子蓄养私兵一事而纷争不断,不知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
第231章
营啸的故事
  听到李休问自己对太子蓄养私兵一事的看法,只见程咬金却是嘿嘿一笑,端起酒碗一口干了,然后这才开口道:“李祭酒这是想套程某的话?”
  “程将军这可冤枉我了,其实我对朝堂上的事一向不怎么感兴趣,只是现在秦王那边肯定忙的要命,以程将军的身份,为何会有时间跑到在下这里与马叔谈生意?”李休这时终于问出了自己心中真正的疑惑。
  “哈哈~原来如此,不过李祭酒你可想错了,程某虽然效力于秦王,但是李祭酒不要忘了,在下只是个武将,冲锋陷阵自然没得说,但是像朝堂上这些勾心斗角的事,程某就帮不上什么忙了,自然有长孙无忌、杜淹和房玄龄这些人为秦王出谋划策。”程咬金听到这里大笑一声道,似乎根本没把朝堂上的事放在心上。
  不过李休听到这里却是暗自摇头,程咬金显然没有说实话,后世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程咬金被外吊出京,结果他亲自跑去劝说李世民,这才让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定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而且程咬金也直接参与之后的政变,这样一个重要人物,竟然把自己说的像个局外人似的,这让李休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
  程咬金是个人精,李休脸上的表情变化也没有瞒过他的眼睛,只见程咬金这时略一迟疑,当下再次开口道:“李祭酒,你想不想听我讲个故事?”
  听到程咬金的话,李休和马爷都有些惊讶的看了彼此一眼,不过他们也没有拒绝,于是只见程咬金开口道:“咱们大唐的军队大部分都是府兵,什么是府兵,就是战时为兵,闲时为民,每到出征之时,这些府兵就得自己准备武器铠甲,甚至连粮食都需要家中准备,以府兵的特点来说,是不可能长期在外征战的。”
  说到这里时,只见程咬金再次叹了口气接着道:“不过这些年为了我大唐的稳定,各地的军队都是征战不休,这两年还好一些,国内也基本平定了,一些府兵也终于可以回家乡休养,但是我们北方的边军却不行,因为要防备北方的突厥,调往边塞的府兵几乎常年累月的驻守边关,他们都是家中的主要劳力,缺少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都要受到影响,更何况他们的口粮还要从他们家中出,这也使得边军家中更加的苦不堪言……”
  “怎么可能,难道朝廷就不知道这种情况,不想办法解决吗?”没等程咬金把话说完,李休就十分震惊的打断道,他没想到边军中竟然还有这样的大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恐怕迟早会出大乱子的。
  “朝廷当然知道,事实上秦王早就三番五次的上书,请求调各地的折冲府到边关轮流驻守,这样算下来的话,一个府兵只需要在边军呆上一两年就可以回家休整,对家中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可是因为驻守边关的守将大都是秦王的人,所以有些人担心这样做会增加秦王在各地折冲府的威望,为此几次三番的阻挠,哪怕后来陛下亲口同意了这件事,但军队调动之时依然受到别人的暗中阻挠,导致边军迟迟得不到调换,甚至有些边军家中被拖累的家破人亡……”
  程咬金交待了这么多背景后,终于开始讲起他刚才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折冲府,这支折冲府三年前被调到边关驻守,本来在一年前就该回去的,但是因为接替他们军队却迟迟无法到达,这引起整个折冲府上下的不满,而且他们本来就来自一个穷地方,每个人家里支撑了三年,已经达到了极限,这时也实在撑不下去了。
  这个折冲府的都尉数次向程咬金请求回去,因为手下的府兵实在都撑不下去了,再这么下去的话,说不定会有兵变的可能,但是程咬金虽然是军中主将,但却无权放他们回去,只能不停的催上面快点派人接替,一边又以强硬手段让这支折冲府不要出乱子,毕竟军队向来不是个讲道理的地方,一个将军如果军令不严的话,也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将军。
  可是让程咬金也没想到的是,这支折冲府中的府兵一边担心家中的情况,一边又受到军中的弹压,使得将士们的焦虑都已经达到极限,结果在某天狂风大作的晚上,这支折冲府的驻地忽然发生了营啸。
  “营啸?什么是营啸?”李休听到这里却有些不解的问道,他对这个名字感觉很陌生。
  不过旁边的马爷听到“营啸”这两个字时,却不禁痛苦的闭上眼睛,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有些痛苦的道:“营啸又叫夜惊,是军营之中最可怕的事情,至于营啸的原因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每当营啸发生之时,军中将士全都变得像是野兽一般,手提兵刃见人就杀,没有兵器就用手指抓,用牙齿咬,一场营啸下来,整个驻地的军队都完了!”
  “不错,李祭酒你没有见过营啸的可怕,不过我可以告诉你,那种场面简直比战场上两军厮杀还要可怕千百倍,所有熟悉的将士都像是中邪一般,根本不听任何人的命令,只知道像野兽一样杀人,而且这时无论派多少军队进去,这些军队都会像是被传染似的,变得也和那些人一样只顾着杀人,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军中只会封锁整个营地,等到天亮之后才敢派人进去查看,不过一场营啸下来,往往会死伤大半。”程咬金这时也补充道。
  “那……那个折冲府最后怎么样了?”李休听到关于营啸的解释也不由得声音干涩的道,他没想到军营中竟然还有这样的事,不过如果从心理学上分析的话,造成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军营那种封闭、重压的环境造成的,毕竟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当压力超过这个极限时,整个人就会崩溃,而这种崩溃很可能会传染给其它人,从而造成营啸这种群体性事件,“第二天早上我去查看,发现半数人死于自相残杀之中,剩下活着的人中,也有不少人残疾了,整个折冲府没有战死在战场上,却死于自己人之手!”程咬金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痛苦之色,如果这支折冲府战死在战场上,他也许并不会说什么,可是现在这种情况却让人实在感到不值和惋惜。
  李休听完之后也是默然无语,如果没有一些人的阻挠,使得接替的军队可以早点到达,那么这场惨剧就不会发生,如果当时程咬金重视一些,使用一些怀柔的手段安慰一下这支折冲府,使得府兵的压力少一点,也许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可惜事情已经发现,再假设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原来如此,难怪你追着我做生意,恐怕是想把合伙做生意的收入分给手下的将士,这样也不用让他们再拖累家人了吧?”马爷这时也长出了口气道,作为军中的老将,他不怕在战场上与敌人真刀真枪的硬拼,但对营啸这种不可预知的危险却感到有些恐惧。
  “马兄所言极是,我老程虽然爱钱,但却不懂得生财之道,所以只能向马兄你求助,只要你答应我去做生意,我愿意提供一切便利?”程咬金当下拍着胸脯保证道。
  “行,边军的苦我也知道,冲着老程你的这份心,我哪怕是赔钱也会去做这桩生意,更何况还有李休帮我,到时你就等着数钱吧!”马爷这段时间虽然一直在做生意,但他依然是个武将,所以听到这里也立刻答应道。
  “等一下,我有个问题!”不过也就在这时,李休却忽然打断他们开口道,“程将军手握重兵,如果现在与马叔合伙做生意的话,那岂不是又掌握了一条财源,一个将领有钱有兵,这样做会不会引起朝廷的猜忌?”
  这个问题李休也早就想问了,毕竟一个将领手中的权力太大,怎么看都不是好事。不过程咬金和马爷听到李休的话却都是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只见马爷这才开口道:“小子,你想得太多了,朝廷只要军队能打仗就行了,至于军队的其它事宜,朝廷还恨不得都让地方将领自己去解决,所以老程如果解决边军的问题,朝廷高兴还来不及,根本不会管那么多的!”
  “是啊,李祭酒可能不知道,府兵最主要的收入只有战场上的缴获,不打仗就没钱,所以朝廷也鼓励府兵寻找其它的财源,不怕你笑话,以前我们为了钱,我甚至让军队假扮成强盗到草原上抢掠,可惜那些草原人大都穷的要命,根本抢不到什么好东西。”程咬金这时也笑着开口道,他也觉得李休想多了。
  不过李休听到这里却是暗自摇头,大唐对地方将领手中的权力不加约束,现在可能还看不出什么,但在大唐的中后期,各地节度使手中的权力过大,一个个听调不听宣,俨然成为一个个小王国,那种局面恐怕就是现在埋下的祸根。
  酒宴过后,李休和马爷请程咬金送出门外,等到对方骑马离开后,马爷忽然微笑着向李休问道:“怎么样,对程咬金这个人有何看法?”
  “老狐狸!”李休看着程咬金离去的背影笑着吐出三个字道,一个营啸的故事,不但成功的转移了之前的话题,而且还成功的让马爷答应了他的生意,这样的人不是老狐狸是什么?
第232章
开解平阳
  春节过后,长安城中的局势继续恶化,李渊派去捉拿杨文干的官员竟然暗中向杨文干告密,结果惊恐万状的杨文干终于被逼着走上了绝路,在庆州举旗造反,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得朝野震动,只不过有的人是真震动,有的人是假震动罢了。
  不管外界如何闹腾,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今天是上元节,长安城内外都是一片欢腾,哪怕连外界的叛乱也无法阻止人们对节日的向往,再加上夜间的宵禁也放开了,所以天还没黑,长安的大街小巷里就已经亮起各式各样的灯笼,各色行人也在这些灯笼间穿行不休,处处响起一阵阵的欢乐之声。
  长安城太远,李休又太懒,所以就在家里摆了个小灯会,前院的面积足够大,上面拉上绳子吊上灯笼,然后在灯笼下面吊上灯谜,这种活动在唐朝时还没有开始兴盛,所以家里人都感到十分新奇,到了晚上之时,李休就坐在院子里,看着衣娘和七娘她们猜灯谜,猜中了相应的灯谜就有相应的奖励,引得家里所有人也都是争相参与。
  “整个大唐也就只有你才会在这些小事上花这么多的心思,连赏个灯都变出花样了!”平阳公主看着院子里热闹的景象,当下也不由得向李休笑道,这么欢乐的节日,平阳公主却因为自己兄弟之间的争斗而担忧,所以李休才特意请她过来一同赏灯,现在总算让她露出难得的笑容了。
  “呵呵,这可不是小事,家里人平时都那么辛苦,现在好不容易放松一下,自然要让她们彻底放开,日后才能更好的做事。”李休微笑着道,可惜他这种劳逸结合的言论在大唐并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也只能在闲谈时和平阳公主说说。
  正在说话之时,只见又一个丫头欢快的拿着灯谜的纸条跑过来兑奖,却是平阳公主的贴身侍女头盔,她们刚才也加入了猜灯谜的队伍,李休确认她的答案正确后,立刻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个小礼盒给她,结果这让头盔立刻欢天喜地抱着礼盒跑到一边拆开,其实盒子里的礼物一般不怎么贵重,但要的就是这份惊喜,所以无论盒子里有什么,得到礼物的人都会发出赞叹之声。
  “公主要不要也试一试,现在奖品可是已经不多了?”李休这时笑着对平阳公主建议道,想要让人摆脱烦恼,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忙于其它事情,从而无暇多想。
  “我?还是算了吧,我可不擅长猜谜!”平阳公主听到李休的建议却是急忙摆手道,她好像在猜谜这方面的确没什么天赋,刚才大概看了几个谜面,结果连头盔她们都猜到了,可是她还是猜不出来,直到看到谜底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不擅长猜谜没问题,咱们还可以对对子!”李休再次开口建议道。
  “什么叫对对子?”平阳公主听到这里却有些不解的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