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364

  “这第二个名叫手雷,是一种单人投掷的武器。”李愔继续介绍道,并且拿起一个手雷,指了指后面的引线道,“父皇您看,这手雷的用法也是一样,点燃之后扔出去就行了,这个可以用在两军相交之时扔出,不但可以杀伤敌人,而且还能打乱对方的阵角,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都可以使用。”
  李世民越听眼睛越亮,李愔的话音刚落,立刻就催着试验给他看。宇文护好像有点犹豫,但在李愔的催促下,只能让人把发射火箭的架子搭好,调整好角度后。放到演武场的最北边,瞄准最南边发射。
  随着李愔的一声令下,火箭‘轰’的一声从后面喷出一股火焰,然后‘嗖’的一声飞了出去,只是这火箭的稳定性还有待解决,在空中打着旋就飞了出去,而且飞行的方向也不对,竟然冲着西南方向的围墙冲了过去。
  “轰~”的一声巨响,在李愔和李世民父子俩呆滞的目光下。那段围墙立刻被炸塌了一大段。
  “咳咳~,父皇,这火箭的准确性还是一个问题,不过相信随着工匠位的研究。肯定可以找出解决的办法,现在用它来进行覆盖性射击还是没有问题的。”李愔厚着脸皮上前禀报道。
  旁边宇文护则是一脸的无奈,本来他早就告诉过李愔,这个火箭还没有研究成功,因此最好过段时间再拿给陛下看,可是李愔却根本等不及了,听说这东西能飞而且还能保持大概的方向后,立刻就带了过来,结果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嗯。看起来好像威力不错,准确性差点没有关系,只要别射到自己队伍里就行。”李世民倒很看的开,新武器有点瑕疵也很正常,以后总有办法解决的,“走。随朕去看看。”
  “父皇,不用再跑过去,用这个看就可以了!”刚才出了一个大糗,李愔当然要立刻挽回面子,急忙把怀里的望远镜掏出来。献上去说道。
  “咦?这是什么?”李世民拿过望远镜仔细端详了一下,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的。
  “启禀父皇,这叫望远镜。放在眼睛前面,可以将远处的东西看的十分清楚。”李愔说着接过望远镜示范了一下,并且拉动可以伸缩的铜管,将焦距调好后,这才又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学着李愔的样子,将望远镜放在眼前试了一下,结果立刻吓了一跳,手一抖差点把望远镜给扔了。接着把眼睛移开镜头看了一下远处,又用望远镜看了一下,接连试了四五次才算罢休。
  “快!给朕备马!”李世民紧紧攥着望远镜,一脸严肃的向身后吩咐道。护卫将马匹牵来,李世民飞身上马,飞快跑到火箭的着陆处,发现果然和自己在望远镜中所见一模一样,李世民骑在马上是哈哈大笑,作为一个领兵打仗的统帅,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望远镜的重要性,在战场上,统帅有了这东西,也就意味着比对方早一刻发现敌情,别小看这么一点点的时间,有时它就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
  “六郎,这又是你搞出来的吧?”李世民骑马飞奔而来,在李愔面前拉住缰绳笑道。
  “父皇猜得不错,其实这望远镜的做法儿臣早就知道,只是一直苦于没有玻璃,前段时间儿臣在一个胡商那里得到玻璃的制作办法后,立刻就用玻璃做出来一副,今日特意献于父皇。”李愔也微微一笑道。
  “我想起来了,前些天你还送了不少玻璃制品到宫里,你母亲可是喜欢得要命。”李世民甩鞍下马,把玩着望远镜笑道,“嗯,这个望远镜真是个好东西,行军打仗之时,可是能派上大用处啊!”李世民一边感慨,一边抬头瞟了一眼李愔。
  李愔却是心中暗笑,他如何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李世民虽然心中十分想要这个望远镜的制作技术,可是身为一个父亲,却是不好开口向儿子讨要,因此才故意说出上面的话来。
  “既然此物于国有大用,儿臣愿将此物的制作方法献给父皇!”李愔也很知趣的说道,其实就算李世民不说,他也会一样送上去。
  “好,吾儿真是我大唐栋梁!”李世民一听,高兴的大声赞道。
  火箭虽然有点小瑕疵,不过李世民对它的射程和威力都很满意,想到以后大唐军队对敌时,直接放几拨火箭,先炸他们个人仰马翻再说,然后再用大唐的铁骑冲锋,这天下间还有谁人能挡我大唐兵锋?想到得意之处,李世民禁不住再次哈哈大笑。
  接下来李愔和宇文护又试验了一下手雷的威力,因为受黑火药威力所限,李愔设计的这批手雷比后世的手雷要大了许多,尽管这样,威力还是达不到后世手雷的威力,杀伤范围也小一些,不过在现阶段,也算是一种十分强力的武器了。
  因为手雷威力有限,不像爆破筒和火箭那么容易看到效果,因此李愔想搞一些草人当靶子,不过李世民大手一挥制止了他,直接让人找一些猪羊做活体试验。李愔也不是妇人之仁,一挥手让早就准备好的几个护卫上前,然后按刚才李愔教的,点燃之后就扔到那些被栓着的动物之间。
  “轰轰~”几个护卫不停地重复点燃、扔出的动作,很快就把一箱手雷给扔了个干净,而前面的那些动物开始时还能发出一阵阵凄惨的叫声,几轮手雷过来,立刻变的悄无声息,直到荡起的尘土落下,一副让所有人感到震撼的画面出现在他们眼前。
  只见刚才的话猪活羊都已经消失不见,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片被翻转过来的土地,暗黄色的泥土中夹杂着无数的鲜血、碎骨与皮肉,看上去即惨烈又震撼。
  李世民信步走到这片还在冒着硝烟的土地上,脚踩着湿润的泥土与腥臭的动物内脏,丝毫没有感觉到恶心,反而脸上一片兴奋之色,甚至在嘴角力还挂着一丝狰狞。从骨子里来说,李世民也是一个武力至上之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唐的军队才会如此的强盛,现在有了火药这种划时代的武器,李世民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这天下间再也没有任何事情能难倒他,高句丽、吐蕃、西突厥等等这些或明或暗的敌人,都在等着自己用强横的武力去征服!
  想到这里,李世民感觉自己早已经沉寂多年的好战之血再次沸腾起来,恨不得现在就横刀跃马,将大唐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一举扫平。
  “宇文护!”李世民忽然转身叫道。
  “臣在!”宇文护脸上一惊,立刻站出来应道。
  “你立刻将作监中,所有参与火药与这些武器制作的匠人组织起来,独立成为一院,朕赐名为‘霹雳院’,专司火药武器的研究生产之事,由你全权管理,需要的人手、物资,朕会让工部调拨给你,以后你只对朕一人负责。另外霹雳院中的一切事务都要严格保密,敢泄露院中任何机密者,以叛国罪论处!”李世民斩钉截铁的吩咐道。
  “微臣遵命!”宇文护也是激动的满脸通红,别看他身为将作监大匠,而且还身处从三品的高位,但其实将作监只负责宫室建筑和内宫各种器用打造,说白了只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工匠头,根本无法参与政务,因此他这个将作监大匠甚至还不如一个七品县令的权力大。但霹雳院就不同了,掌握着火药及相关武器的研究与生产,这可是一个让所有人都眼红的职位,能担任这个职务,不但意味着陛下对自己才能的肯定,更意味着陛下对自己的信任,也难怪他会如此兴奋?
  “六郎,你不但献上了火药,而且还发明了这么多威力无穷的新式武器。”李世民说到这里,深深地看了李愔一眼,这才又道,“说吧,你想要什么?”
  “启禀父皇,为父解忧为儿臣的本分,哪里还敢提什么要求?”李愔虽然等的就是皇帝老爹的这句话,不过却还要再谦虚几句,反正自己一下子献上这么多的东西,也不怕老爹不奖赏自己。
  “哼,你的禀性为父还不清楚?”李世民忽然冷哼一声,“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把你的花花肠子给朕收起来,有什么要求就大胆提出来,别像个妇人一样绕圈子!”
  李愔听后苦笑不已,没想到皇帝老爹还真是了解自己,一下子就看出了自己是有事求他,不过李世民既然把话挑明了,李愔干脆咬咬牙上前一步道:“启禀父皇,儿臣想换个封地!”
第一百一十六章
父皇,您手中拿着整个世界
  李世民有些惊讶,他没想到李愔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搞出来这么多的好东西讨好他,为的就是换块封地?郑州可是个好地方,在众多儿子的封地之中,唯有李愔离长安最近,难道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脸色有些阴沉,挥退宇文护和身边的护卫后,带着李愔在演武场上边散步边问道:“六郎,封地之事是之前就已经定下的,现在各个被封的州府都已经起建你和其他几个皇子的王府,而且郑州的位置又好,你为何要换?”
  皇子分封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祭祀、选封号之类的先不提,被封的州府也要做好准备事宜,因此虽然还没有正式分封,但其实各个皇子早就知道自己将要被分到哪里。
  “启禀父皇,郑州的确是个好地方,不但本身是座大城,而且离长安也近,方便儿臣随时来探望您和母妃,可是儿臣却有自己的打算,不想一辈子都托庇于父皇您的羽翼之下。”李愔也收起平时的嬉皮笑脸,一本正经地说道。
  “哦?为父倒是想知道,你有什么打算?”李世民好奇之中又带着几分失落,他这个做父亲的忽然发现,眼前这个儿子真的是长大了,已经不想再让他来为自己安排一切,而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规划。
  更加让李世民感觉难得的是,李愔竟然敢在自己面前大胆提出来,这种胆量和气魄,才是他最看重的,其他儿子之中,甚至是身为太子的李承乾和自己最宠爱的李泰,他们对自己的安排就算是有不满,可是却从来没人敢提出来,只会唯唯诺诺按自己的安排去做,只凭这一点。李愔就远胜他的那些兄弟们。
  “父皇,儿臣有一物,想请父皇观之,只是此物关系重大,因此想请父皇回殿中再看。”李愔说话时,不由自主的摸到了摸袍袖中的小匣子,能不能说服李世民,就看这个东西了。
  李世民看到李愔少有的露出一本正经的表情,心中更是好奇。当下带着李愔回到两仪殿,并且还让所有人都退出出去,殿上只剩下他们父子二人。
  李世民坐在书案之后,李愔则上前站在书案前。只见他从袍袖中拿出一个小匣子,打开之后,里面放着一叠厚厚的绢布,李愔小心的将绢布从里面拿出来,然后躬身双手奉上道:“父皇请看!”
  李世民好奇的伸手拿过来,打开这才发现,绢布上竟然画着一幅奇怪的画,整个图形像是一个灯笼一般,‘灯笼’上东一块西一块的画着几个奇形怪状的图案。每一块图案上还用字标明,写着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等,空白的地方则写着什么太平洋、大西洋等文字。
  凭直觉,李世民认为这是一张地图,可是他想遍大唐的州府,却没有发现有叫亚洲、欧洲这等莫名其妙的名字。甚至连周边几个国家的地名他也想了一遍,却还是没有任何的头绪,最后只能抬起头对李愔问道:“六郎,这上面画的是什么?”
  “启禀父皇,您手中拿着的。就是整个世界!”李愔故弄玄虚的回答道。
  “整个世界?”李世民眉头皱了起来,一时间他还想不明白李愔话中的意思。
  “父皇,您可知我们生活的这个天地有多大?天地的尽头又是什么?为什么太阳从东方升起。却又从西方落下,而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轮回?”李愔一口气连问了三个问题,他要想让李世民相信这幅世界地图是真的,那么肯定要先让他明白,他们生活在一个球体之上,而不是古人认为的那种天圆地方。
  李世民没想到,李愔竟然和他讨论起这种在他看来玄之又玄的问题来?只是他的表情却变得有些奇怪,反问道:“哦?那你说为什么?”
  “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体之上,而……”
  “这个朕早就知道。”还没等李愔说完呢,李世民就忽然打断道,同时脸上也露出一丝失望之色。
  “噗~”李愔差点没憋的吐血,本来他还准备的一大堆的话,摆事实讲道理,打算好好的让李世民开开眼,可没想到人家本来就知道大地是圆的,而且还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难道他也是穿越的?
  “父皇,您怎么知道?”李愔有气无力地问道,一堆话憋在心里,没吐血但也憋出内伤了。
  “废话,这个朕当然知道,早在战国时就提出了浑天说,只要读过点书的人,谁会不知道这个?”李世民没好气地说道,李愔不喜欢读书,这也是他最不喜欢李愔的地点,但偏偏李愔不学而有术,这让他这个当爹的想生气都气不起来。
  “浑天说!”李愔听完差点给自己一巴掌,前世初中的课本上都学过,可他竟然没想起来,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学说竟然流传的这么广。古人不是都流行天圆地方的吗?什么时候竟然玩起这么高科技的东西了?
  “咳咳~,父皇,你说的是那个天地如鸡子的浑天说,这种学说其实是错误的,当然了,也不能说全错,那个大地圆如鸡子中黄的说法还是没错的,不过天空和日月星辰却不是浑天说所解释的那样……”虽然被浑天说给震了一下,不过李愔作为一个现代人,当然不可能服输,干脆开始讲起日心说和太阳系九大行星来,反正无论如何也要先从学识上把李世民给震住,否则下面的话就不太好说了。
  李世民听着李愔的讲解,一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毕竟浑天说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许多天象问题都能用浑天说来解释,可李愔却说浑天说是错误的,这让他还以为李愔是在说谎。不过随着李愔讲的有理有据头头是道,甚至连浑天说也无法解释的问题,在李愔提出的学说中,却能很轻易的找到答案,这让李世民也不禁有些哑然,开始仔细倾听李愔的讲解,而且随着思考的深入。他越发觉得,李愔的提出的学说的确比浑天说更进一步,也更接近这个世界的本质。
  李愔说的口干舌燥,看到李世民一脸凝重的表情,心中也很是得意,总算是把皇帝老爹给镇住了。端起李世民的茶‘咕咚咕咚’连喝几口,然后这才又道:“父皇,无论是浑天说还是儿臣说的这个日心说,它们都承认一点。那就是我们生活的大地是球形的。”
  说到这里时,李愔伸手一指那幅十分不标准的世界地图,又道:“父皇请看,这就是我们居住的这个球体全貌。上面这些洲就是陆地,空白的地方就是海洋,而我们大唐所在的地方就是这个亚洲。”
  随着李愔的指点,李世民这才发现,在中间最大的那块陆地上,竟然还标有一些很浅的线,勾勒出一块块的区域,其中最东方占地最广的那块区域,竟然和大唐的疆域十分吻合。再看看周边,吐蕃、高句丽、西域都能找到相应的位置。
  第一次看到整个世界的全貌,李世民感觉既新奇又震惊,不过当看到大唐的疆域竟然只占了整个亚洲的三分之一左右时,他却是眉头一皱,一直以来。李世民乃至整个大唐上下,一向都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可是看到这幅世界地图时,李世民这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竟然这么大,光大块的陆地就有七块,大唐竟然只占了其中一块陆地的三分之一。这让一向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的李世民有些无法接受。
  看到李世民有些呆愣的表情,李愔立刻猜到,自己这个向来自负的皇帝老爹看到这个世界如此广大,而大唐只占了其中一小部分,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于是李愔急忙解释说道:“父皇,您别看整个世界这么大,但其实除了咱们所在的亚洲以及旁边的欧洲外,其他各洲都还处于茹毛饮血的愚昧时期,甚至连国家都还没有出现,而在亚洲和欧洲,能与我们大唐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比肩的,唯有一个罗马帝国,也就是古书中的‘大秦’。”
  李愔说着,伸手一指欧洲的地中海一带区域,其实他也不知道罗马帝国的具体区域,只是知道大概就在那一片,不过他对于罗马帝国的历史倒是知道一些,接着说道:“在我们华夏还处于秦汉时期时,罗马帝国曾经强盛一时,不过后来却分裂成两个国家,其中西罗马帝国已经灭亡,领土也被他人侵占,现在只剩东罗马帝国,情况也十分不妙,以前是被波斯等周边国家和民族侵略,现在波斯衰落,可是周边又有一个大食异军突起,不但把波斯打的很惨,而且还与罗马帝国摩擦不断,迟早也会爆发一场大战。”
  “波斯我知道,可是大食又是什么国家?”李世民听着李愔的讲解,眼睛却是越来越亮,特别是对于罗马帝国周边的事十分关心,而大食在几年前才刚刚刚成立,暂时还没传到李世怕耳朵里。
  “启禀父皇,大食这个国家十分特殊,他们是以宗教立国,信奉是一种名为伊斯兰的宗教,国中政教合一,军队战力也十分强悍,虽然在文化、政治、经济方面无法与我大唐和罗马相比,但军事上却是一个不弱于突厥的对手。”李愔提醒道,后世大食还和大唐交过手,可惜因为种种不利因素,大唐败了,自此失去了中亚一带的话语权,甚至在以后的几个朝代中一直也没能找回来。
  “哈哈哈~,他们的战力越强越好,为父平定中原后又灭突厥,现在只剩下高句丽和吐蕃这两个次一等的对手,正感觉人生无味,没想到在极西之地,竟然还有如此多的强国,有朝一日,朕一定亲领大军,让他们知道我大唐的兵锋之锐!”李世民豪气干云的吼道,今天得了李愔献上的火药武器,他还正愁高句丽太弱,以后没有用武之地呢,没想到李愔立刻就又给他找来几个强劲的敌手。
  “父皇英明神武,儿臣佩服之极!”看到李世民如此豪气,李愔立刻上前大拍马屁,不过心中却是暗笑,大唐离大食还远着呢,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碰上,李世民想和大食军队交手的心愿估计有点悬。
  了解了一下亚洲的情况后,李世民又问了一下其他几洲的情况,这个李愔对大唐时期的其他几洲情况不太了解,只能按后世知道的大概讲了一下,非洲还好一些,有个埃及可以说一下,然后又讲了些非洲黑人的事,美洲则大讲印第安人,其他几洲也大概讲了些人情风物,倒是让李世民大开眼界。
  “六郎,这些你都是从哪里知道的?”李世民听完之后,忽然怀疑的看了李愔一眼问道,这些可不是诗词歌赋或发明几样新东西,像刚才李愔讲的这些天文和地理知识,若是没有经过专人的传授,就算一个人再聪明,也绝对不可能凭空知道这些。
  李愔就知道李世民会这么问,所以早就想好了对策,故意犹豫了一下,然后这才说道:“父皇,前段时间儿臣为了寻找玻璃的配方,曾经向长安城中的胡商悬赏千贯相求,其中一个来自波斯的胡商献上了一个会造玻璃的昆仑奴,这才让儿臣将玻璃做了出来,另外他还将刚才的那些天文地理知识卖给儿臣,为此儿臣一共付给了对方两千贯,而这幅世界地图也是儿臣在他的指导下画成的。”
  李愔说话时,故意做出一副心疼的表情,似乎是在为付出的两千贯不值。他这段话半真半假,那个胡商也的确存在,这种谎话才最难让人分辨。而且李愔之所以敢这么说,就是因为那个胡商在被李永殴打恐吓之后,一个多月前已经带着全家离开长安回波斯去了,因此根本不怕李世民把那个胡商找来对质。
  “哦?一个商人竟然会有如此大才?”李世民还是有些怀疑。
  “父皇,儿臣虽然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不过看对方的言谈举止,肯定不是普通的商人,本来我想把他举荐给父皇的,可是他却抵死不愿在朝堂任职,后来儿臣再去找他,却发现对方竟然已经不在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在大唐境内。”李愔力求完美,很没道德的把一个贪财的商人塑造成一个大隐隐于市的大贤。
  “可惜可惜,有如此人才而不能用,朕之过也!”李世民听到对方竟然不知所踪,立刻失望地叹道,他倒没怀疑李愔的话,悬赏求造玻璃人才这件事,李世民也知道的很清楚,当初因为悬赏的价格实在高了点,就有御史告李愔行事奢侈,为此他还训斥了李愔一顿。
  “咦?对了,刚才你不是要说为什么换封地这件事吗,怎么说着说着就转到了世界地图上?”正在感慨的李世民忽然想起来,刚才光顾着问世界地图的事了,李愔换封地的原因还没说呢。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送李佑上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