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364

  “哦,什么问题?”一听到会做玻璃的人找到了,李愔立刻精神一振,之前她送给母妃的香水的瓶子还有镜子,都是用水晶打磨而成的,不但产量极低,而且造价也极其昂贵,搞的他现在生产出来的香水只能用不透明的瓷瓶盛放,而镜子更是根本没有办法大量生产。所以李愔才十分迫切地想把玻璃搞出来,要知道玻璃制品可是个好东西,不但可以做镜子、瓶子这些生活用品,而且还可以制成化学仪器和各种光学仪器,比如李愔最想搞出来的望远镜、玻璃窗等东西。
  听到李愔的问话,王惜君叹了口气,把那个会做玻璃之人的情况讲了一下。玻璃这东西大唐根本没有人会烧制,虽然本土产的琉璃和玻璃的烧制过程十分相似,但若是想让琉璃工匠烧制出玻璃来,却根本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事,不过大唐没人会不要紧,长安城中的胡人多的是,这些胡人有很多来自中亚的波斯等地,那里可是玻璃的产地之一,所以李愔相信这些胡人中肯定有人会玻璃的烧制技术,因此悬赏的对像主要就是这些胡人。
  果然,在悬赏发出不久,就有一个胡商前来应聘,只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个胡商本身并不会烧制玻璃,不过他有一个奴隶,以前在波斯当地的玻璃工坊工作过近十年,对于玻璃的用料及烧制都十分的精通。
  王惜君倒不在乎什么奴隶不奴隶的,只要会烧玻璃就行,因此十分大方的想用悬赏的千贯钱换胡商的奴隶,可是没想到对方不但贪心,而且十分聪明,他说悬赏的千贯钱只是要求提供烧制玻璃的技术。若是只给他一千贯的话,他可以让奴隶将玻璃的技术提供出来,但是奴隶却还是他的。如果既想要技术还想要奴隶的话,必再出一千贯,算是这个奴隶本身的价格。
  王惜君一听当时就火了,虽然这个胡商说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的,但区区一个奴隶却要一千贯钱,这明摆着就是讹诈,长安城中专门卖奴隶的人市上。一般的奴隶才不过几贯钱,最贵的昆仑奴也不过几十贯钱,从来没有听说有奴隶能卖到一百贯以上的,可现在这个胡商竟然狮子大开口。一个奴隶竟然要价一千贯,这不是讹诈是什么?王惜君当然不可能同意,但那个胡商的态度也很坚决,因此这件事现在就僵持下来。
  听完王惜君的述说,李愔在心中衡量了一下,虽说只要有玻璃的烧制技术,交给工匠们研究一下,肯定也能烧制出玻璃来,但是这其中花费的人力和物力肯定不止一千贯。再加上这其中耽误的时间,这个成本可就更高了,所以从成本上计算,花费千贯买一个精通玻璃烧制的奴隶绝对是值得的,毕竟只要有这个人在,只要材料合适。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玻璃搞出来。可是想到花一千贯买个奴隶,李愔也觉得有些郁闷,倒不是心痛那千贯钱,而是眼睁睁地看着这是一个坑,自己却还要跳下去。这种被人坑了的感觉实在让人不爽。
  李愔可不是一个甘愿吃亏的主,眼珠一转就想到一个好办法,坏笑着让王惜君把这件事告诉李永。然后让李永和那个胡商‘谈’。王惜君一听,立刻明白了李愔的意思,窃笑李愔无耻,李永那混小子的脾气满长安谁不知道?那个胡商若是敢向他胡乱要价,李永肯定会让对方知道,什么叫大唐纨绔子弟?
  不过李愔对李永这小子的办事能力还是有些不放心,亲自写了封信给他,告诉他犯浑可以,打人也没事,但是那个奴隶一定要完整无缺的弄到手,若是他办成了这事,以后开办的玻璃厂免费赠送给他一成股份。
  “殿下,上次那个烟花也就算了,可是这次你竟然连玻璃也要让别人插手,你可知道这一成的股份是多大的收益啊?”看到李愔信中要送给李永一成股份,王惜君当下心疼地说道。
  “哈哈~,你这个小财迷,怎么到现在还不忘烟花的事?”李愔看着惜君一脸心疼的小模样,亲昵的伸手刮了她的鼻子一下说道。
  “我怎么可能忘的了,那可是烟花啊,八月节的时候,您没看到烟花一上市,引起了多少人的抢购吗?可是您倒好,不但自己不生产,而且连专利也没有注册,竟然白白的送给了宫中的将作监,自己一分钱也没要,你……”王惜君早已习惯李愔的轻薄,只是说到这里时,一脸的痛心疾首,就差指着李愔的鼻子骂他败家子了。
  “嘻嘻,你这丫头怎么脑子里就只有钱?”李愔得寸进尺的揉了揉惜君的脑袋,脸上虽然笑嘻嘻的,其实心里也疼啊,可是没有办法,火药他迟早都是要献上去的,热武器也是迟早要发展起来的,而火药的配方也必须保密,他可不想把火药的配方传到周边几个国家去,万一被他们搞出什么新式武器来,到头来不还是大唐的军队吃亏?
  可是烟花是他的皇帝老爹指明要生产的,而李愔又想要保密火药的配方,但若是将烟花放在他府上生产,肯定无法做到保密,毕竟工匠都是外招的,根本谈不上信任二字。另外也不安全,李愔可不想哪天睡着觉,忽然轰隆一声飞上了天。
  所以李愔考虑了好长时间,最后终于让他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找到将作监大匠宇文护,将火药配方和烟花的制作方法提供给他,将作监本来就有生产烟花的工匠和作坊,因此人手和场地都不是问题,另外作为一个皇宫中的政府机构,做到保密也不是很困难,因此交给他们生产烟花,一来解决了李世民的要求,也可以做到保密,唯一的缺点就是李愔在烟花上却是一分钱也赚不到了。
  凡事有利必有弊,既想保密又想不耽误生产,总是要付出点代价的!李愔只能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和王惜君,虽然惜君很想知道李愔为什么非要把火药配方保密?可惜李愔就是不说,无奈她只能放弃。
  汇报完这些事情后,王惜君也不再停留,对付太原王氏的后续计划和香水扩大生产的事,就足够她忙上好一阵子了,而她也可以借着这段忙碌,把李愔大婚的事给忘掉,虽然惜君对于王妃的位子从来没有过奢望,不过每当看到梁王府里张灯结彩的热闹景象,心中总免不了一阵酸意上涌,有时连眼睛也是涩涩的。
  刚把王惜君送走,李愔拿起三国正准备继续看下去,可是下人又来禀报,他那个做工部尚书的姑父段纶又来了。李愔不敢怠慢,准备换衣服去前面迎接,但没想到段纶根本等不及,竟然让下人带自己来到李愔的书房。
  “哈哈~,六郎,大喜啊!”段纶一进来,大笑着冲李愔喊道,一张老脸兴奋的通红,连胡子都翘起来老高。
  一看对方的样子,李愔立刻就猜出个大概,当下也是笑道:“呵呵,六郎恭喜姑父,终于把灌钢法研究出来了,您在任上做出这么大的政绩来,肯定会让父皇龙颜大悦,再加上一个月前,经您的手献上去的曲辕犁,想必以后封个郡王都不为过。”
  “哪里哪里?这都是拜六郎之功,灌钢法多亏你提出的理论,而那个曲辕犁就更不用说了,完全就是你让人造出来的,老夫我也是占了你的大便宜啊!”段纶急忙谦虚地说道。他现在对李愔真的是口服心服,这个新研制成功的灌钢法且不说,只上次那个曲辕犁的发明,就让他和所有工部官员都大吃一惊。
  上次段纶因为李愔提供的灌钢法只是个理论,引得他大为不满,最后李愔答应他,将做出个新东西送给段纶作为补偿,于是过了几天之后,李愔就带着部已经做好的曲辕犁到了工部,并且向他们演示了一下这种新式耕犁的用法,结果这种操作灵活而且极为节省人力、畜力的耕犁,立刻引起段纶的重视。
  之后段纶马上下令让工匠仿制,并且送到长安附近的农庄试用,结果使用之人一致反应,这种新式耕犁比以前的直辕犁强多了,只要操作得当,一个人一季甚至可以多开出好几亩地来,这下段纶心里终于有了底,才把曲辕犁呈献给李世民,要求大力推广。作为一个极为重视农耕的帝王,李世民一见曲辕犁的效果也是大喜,当下不同来年推广,而且还对段纶、李愔和一众工部官员大加封赏。
  刚献上曲辕犁,现在又搞定了灌钢法,等以后大唐的钢铁产量番上几番,恐怕段纶的名字也会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而段纶也正是想到这一点,因此才对李愔如此的热情。
  李愔看段纶如此高兴,他刚好也有件事想要求他,于是笑嘻嘻的凑上来说道:“姑父,您看小侄这么不遗余力的帮您,现在小侄刚好有件难事想要求您,您看……”
第一百零三章
想杀人的感觉
  “哎呦,你看我都高兴的糊涂了,再过两天就是六郎你的新婚之喜,可我只顾着高兴,竟然选在这个时候打扰你,真是该死!”段纶一听立刻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一脸的懊悔,不过随即对李愔说道,“六郎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有什么事就尽管说,别提什么求不求的!”
  看到段纶答应的如此爽快,李愔脸上的笑意更盛,说道:“嘿嘿,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主要是小侄生性怕冷,晚上受凉很容易生病,需要盖很厚的被子,听说现在工部收了不少的白叠子,所以小侄想要讨来一些,做几床被子用以御寒。”
  上次李愔忽悠李世民时,献上了平辽三策,除了卑鄙无耻的对高句丽进行骚扰离间外,还提议广种棉花,以棉花来制作棉衣,这样一来,将士们就不惧辽东的酷寒了。这三条计策李世民都采用了,其中前两条已经开始实施,听说已经有效果了,不过要达到李愔所说目的,却最少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行。
  而棉花一事则比较麻烦,一是种子问题,二是对棉花习性和用途不了解,今年因为时间的问题,肯定是无法种植了,这倒是给大唐准备的时间。屯田和新技术推广是工部的职责范围,所以这件事就落在了段纶的肩上。
  为了解决棉花推广的两个问题,段纶是做了两件事,一是派人去高昌国,除了征集一批种子外,还雇佣了不少种植棉花的能手,听说现在人和种子已经在路上,年前就能到达长安。
  另外长安城中其实也有不少的豪门贵族的花园中种植有棉花,主要作为一种观赏性的花卉,而段纶禀明李世民后,把整个长安城能找到的棉花都给征用了,八月时棉花成熟。工部派人将这些棉花采摘晒干,现在都存放在工部之内,而李愔打的就是这批棉花的主意。
  段纶一听李愔想要白叠子,立刻就是眉头一皱,整个长安城种植白叠子的人家虽多,可大部分都只是种了三五株,多一些的也不过一两分地,其中最多的几个皇家园林也不过才种了亩许,这些白叠子加在一起。最后满打满算也没收多少,工部还要用这点棉花来做保暖、纺线、织布等各种测验,本来就不够,可现在李愔也要讨要一些。这让他十分的为难。
  “这个……,六郎,你打算要多少?”段纶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忍痛决定给李愔一些,估计他一人也用不了多少,于是开口问道。
  “嘿嘿,小侄谢过姑父!”李愔一听段纶答应,立刻喜道,“其实小侄一个人也用不了多少。姑父你随随便便给个几百斤脱籽白叠子也就够用了。”
  “噗~”段纶差点没吐出血来,颤抖着胡子瞪着李愔:一个人就用几百斤白叠子?做成被子也不怕把你给压死?他们工部今年一共也才收了几百斤,都给了李愔他们怎么办?
  “嘿嘿,几百斤没有?一百斤也行啊!”看到对方的反应,李愔就知道自己要多了,急忙厚着脸皮改口道。
  “六郎。你还是把我给拆了做被子吧!”段纶一脸悲愤地说道,一百斤还是太多了,他这个工部尚书还是不舍得。
  “八十斤总有吧?”
  “没有!最多四十斤!”
  “七十斤!不还价了!”
  “五十!不能再多了!”
  “成交!”
  看着段纶一脸肉疼的表情,李愔也不敢再还价了,反正五十斤棉花也应该够了。母妃那里送一床,长孙皇后也送上床,皇帝老爹就不送了。晚上想暖和就去母妃或皇后那里去,自己留一床,然后萧皇后那里也送一床,最后剩下的还能给兕子做上一套小些的棉被和棉衣。虽然李愔还想给李恪、萧瑀等人也送上一些棉制品,可惜受制于棉花数量,今年就只能对不起他们了。
  刚把段纶送走,李愔捡起三国还没等躺下呢,忽然又听到外面一阵脚步声,李愔无奈的看了文儿和画儿一眼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这么多人都凑到一块了?”看着李愔无奈的样子,文儿和画儿是掩嘴偷笑。
  “六哥,你这大喜的日子怎么躲在屋子里?”人还没进来,声音就先进来了,李愔一听就知道是天天往他府上跑的李贞。
  “八弟,你可是稀客啊,怎么没在你那个小姨母的院子里呆着,跑到我这里干什么?”虽然还没看到人,但李愔也不肯示弱,立刻还嘴道。虽然李贞天天往他府上跑,开始几次还来和自己这个六哥打打招呼,可是后来混熟了之后,李贞一来就钻进了武氏母女的那个小院,一整天李愔都见不到人影。
  李愔的话音刚落,就听外面一阵女子的窃笑声,李愔心中奇怪,这时书房门一开,一脸尴尬的李贞带着两个女子进来,正是武媚娘和妹妹武美娘。
  看到武氏姐妹,李愔也有些尴尬,不过他的脸皮极厚,面色一红立刻转为正常,笑道:“我说八弟今天怎么肯来我这里,原来是两位武小姐驾到,失敬!失敬!”
  虽然嘴上说得轻松,不过李愔却是心中奇怪,自从武氏母女进到他的梁王府后,那个杨氏倒是来谢过李愔几次,不过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每次杨氏来,都只是带着小女儿美娘,至于年龄和李愔差不多的武媚娘,李愔却几乎一次也没有见到过,今天还是她们进府后,武媚娘与李愔的第一次相见。
  “殿下真是好学,马上就要大婚了,竟然还能手不释卷,实在让媚娘佩服!”看到李愔手中的三国,武媚娘以为李愔刚才在看书,微笑着赞道。只是她天生带着一种媚态,一笑之下更是娇媚横生,连李愔一见都有些直呼受不了。
  听到竟然对方竟然夸赞李愔好学,文儿和画儿立刻忍不住偷笑起来,李愔本还想吹嘘几句,可是看到这两个不给面子的丫头,任他脸皮再厚也吹嘘不起来,只能老实地说道:“一时无聊,只是看点杂书消遣一下罢了,哪里算上的好学?”说完还瞪了文儿和画儿一眼。
  听到李愔说的实话,武媚娘却以为李愔在谦虚,扭头看了看书房那几个十分唬人的大书架,又想起外界盛传梁王多才,更加坚信李愔是个勤学不倦之人。
  虽然武氏母女现在只能寄居在自己府上,不过对于武媚娘,李愔还是十分客气的,急忙请她坐下,至于武美娘,已经在李贞的带领下云乱翻书房里的东西,反正这书房里也没什么需要隐私的物品,因此李愔也不去管他们。
  “媚娘你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里?”李愔虽然猜到几分,不过还是明知故问道,毕竟两人不熟悉,不说这些废话就实在找不到话题了。
  “媚娘前些日子身体不舒服,一直无法前来向殿下道谢,幸好这些天蒙殿下照顾,近日才好了些,听说后天就是殿下大婚之日,因此媚娘一是来向殿下道谢,二也是来恭贺殿下新婚之喜。”武媚娘话虽不多,但却是滴水不漏,而且让人听着十分舒服。
  “呵呵,媚娘你有心了。”李愔笑道,“对了,我已经让人给你们准备了请柬,到时你们一定要来参加我的婚礼啊!”
  “呵呵,殿下相邀,我们母女自然不会缺席,况且,名满长安的李六郎大婚,多少人还求着想要参加殿下的婚礼,媚娘有此福分,真是荣幸之至。”武媚娘也娇笑道。
  “咦~,若是小姨母你也参加婚礼,到时就能见到我父皇了,而且还能见到杨妃和我母妃,我和六哥帮你介绍一下,以后进到宫里也好相见。”李贞这小子不知道什么时候钻了出来,听到两人的对话笑着开口说道。
  “进宫?什么进宫?媚娘要进宫?”李愔听到李贞的话,脸色立刻大变,一连问了三句,显然被这个消息震的不轻。
  “是啊,六哥,我没告诉你吗?”李贞一脸你应该知道的表情问道。
  “你告诉我什么了?”李愔心中恨不得一巴掌誓死李贞,为什么这么重要的消息自己竟然不知道?
  “噢,那可能是我忘记告诉你了,我母妃已经向父皇和母后推荐小姨母入宫,而且父皇也同意了。”李贞有些无所谓地说道,在他看来,武氏母女和李愔又没什么关系,只是因为自己的关系借住在这里,所以武媚娘进不进宫和李愔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李愔脸上的肌肉不住的抽动,同时心中不停的警告自己:冷静,千万要冷静,对方是自己的亲弟弟,而且杀人也是犯法的。
  “嗯~,应该就是我们打伤五哥第二天的事。”李贞歪着脑袋想了想,紧接着一脸恍然大悟的又道,“噢,我想起来了,那天我急着把这件事告诉小姨母她们,之后又发生五哥围攻梁王府的事,然后我就给忘了。”
  打伤李佑的第二天?也就是说,离现在已经有将近两个月了,可是~,可是李贞这个小混蛋竟然一直没有告诉过自己,他知不知道,很可能因为今天这个疏忽,将来会导致他们李氏皇族流多少血?想到这里,李愔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在他的极力忍耐下,全身上下所有的神经也都在微微抽搐,他现在才知道,原来想杀人时竟然是这种感觉!
第一百零四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
  “六哥,你不舒服?”李贞这个后知后觉的家伙,根本不知道现在自己身处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看到李愔脸色通红,额头上热气蒸腾,以为李愔发烧了呢,还关心的伸手摸了摸李愔的额头。
  李愔抽了抽嘴角,好不容易才控制自己没有一巴掌抽过去,最后露出一个干巴巴的笑容,龇着牙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没事!”
  武媚娘看着李愔奇怪的表情,眼中也露出几分疑惑,不过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先是微不可察的一红,紧接着却露出一个有些自嘲笑容,脸色也很快恢复如常。
  “不知媚娘什么时候进宫?”李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转头对武媚娘问道。
  “听八郎说,过完年可能就要进宫。”武媚娘脸色平静地说道,从接到这个消息时,她就已经将进宫的利弊做了衡量,发现以她们母女现在的处境,也许入宫才是自己唯一的选择,若是能讨得太宗陛下的欢心,得到一个正式的名份,不但对她是件好事,而且也能让武元庆、武元爽那两个混蛋有所顾及,甚至有机会还能帮母亲讨要一个公道。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武媚娘对于进宫之事并不怎么排斥。
  可能是看到李愔脸色不太好,武媚娘也没有停留太长时间,坐了一会就起身告辞,李贞这小子当然也跟着一起离开了。将他们送走之后,李愔立刻无力的瘫软在躺椅上。
  武媚娘要进宫的事来的实在太突然了,之前他根本没有任何的准备,其实自从将武氏母女接到府上的那一刻起,李愔就一直在考虑该如何处理这个大麻烦,可是因为大婚的事,让他一直没时间好好考虑这件事,而且人算不如天算,燕妃的一片好心。给了武媚娘一个进宫的机会,时间就定要年后,这样一来,留给他的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毕竟等武媚娘一进宫,李愔再想动什么手脚,那可就不是什么很容易的事了。
  就在李愔为了武媚娘进宫的事头痛不已的同时,宋国公萧瑀的府上,也正在进行着一场十分不寻常的谈话。
  与李愔府上一样,现在的宋国公府也是张灯结彩。下人仆妇来往如织,在大夫人王氏的带领下,对府中进行彻底的清扫和装扮,整个府上都是一片忙碌喧闹的景象。不过在萧府内宅最左侧的一套素雅小院内。却显得格外的清静,这里正是萧文心亲生母亲周姨娘的住处。
  萧府人人都知周姨娘喜欢清静,所以很少有人来打扰她,虽然亲生女儿萧文心马上就要大婚了,但现在萧文心已经过继给长房王夫人,因此道喜送礼的人只会去王夫人那里,跟周姨娘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因此她这里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