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64

  “唉~,我现在也正在奇怪呢,估计可能又有什么人说我的坏话了,所以父皇才派了一个中书舍人下来顶替我。”李愔也有些无奈地道,他对于这件事也想不明白,无论怎么看,专利局郎中这个位子都应该是自己的,可是他的皇帝老爹把他的水泥督造院打包变成了专利司,可唯独把自己给踢到了一边,真是奇了怪了。
  李愔虽然没当上专利司郎中,不过对于新上任的那位许敬宗却十分有兴趣,这位许大人也是历史上的名人,和那位李义府并称武则天手下两大打手,是推武则天上位的最关键人物。只是让李愔哭笑不得的是,现在许敬宗和李义府这两大打手都被自己搞到了专利司,而且还做了同事,这两人可是一个比一个奸滑,让他们凑到一块管理专利司,这让李愔还真有点担心,不知道自己好不容易才搞出来的专利司,会不会被这两奸人一块给卖了?
第八十六章
李愔要离开长安?
  太极宫两仪殿内,李世民坐在书案之后,脸上的神色有些奇怪,似是有些生气,又似乎有些兴奋,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立在书案前,垂头肃立一言不发。
  过了好一会儿,房玄龄才上前一步打破沉默道:“陛下,这次专利法之事,微臣……”
  “玄龄,你不用解释!”房玄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世民出言打断,“我知道房夫人在石炭上投了不少的资金,不过你的品性朕还不知道吗?因私忘公这种事是绝对做不出来的,你之所以大力支持专利法的颁布,是因为看出这部法的施行后的益处,这点朕是知道的。”
  “谢陛下信任!”房玄龄激动的热泪盈眶,这次专利法的事,参与的大唐高层都知道是李愔他们那个所谓的石炭工业协会搞出来的,虽然现在还不清楚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不过肯定和石炭的利益相关,而房玄龄那位爱喝醋的夫人也在石炭上投了不少的钱,之前他在朝堂上大力支持专利法的通过,怕李世民误会,所以这才开口解释,没想到李世民竟然如此信任他。
  “陛下,专利法虽然是善法,不过此事影响实在恶劣,若是不加以处罚,实在有损陛下的威严!”长孙无忌上前一步,一脸激愤的说道。
  “无忌,你……”李世民有些无奈的抬头看了长孙无忌一眼。这次专利法颁布的事,他们都知道是李愔在暗中推动的,而且做的也的确十分漂亮,将大唐绝大部分的上层都鼓动起来,在朝堂上以绝对的优势通过了专利法的颁布。不过李愔却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件事会让李世民心中怎么想?
  作为一个帝王,李世民绝对不希望在朝堂上出现一个人,竟然能将大部分的王公显贵拉拢在一起,虽然只是通过了一部在他看来有些益处的律法,不过这件事却已经让李世民起了警惕之心。虽然对方是自己宠爱的儿子,可是仍然让他感受到一种威胁。
  不过李世民现在的心理也十分矛盾,作为一个父亲,他同时又十分欣慰,从这件事情上,让他从侧面看到李愔杰出的政治才能,虽然还是有些欠考虑,没有想到这件事情方方面面的反应,比如对他这个父皇的影响。不过对于一个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少年来说,已经算是做的十分出色了。
  看到李世民脸上阴晴不定的神色,长孙无忌心中着急,现在李愔越来越得陛下的欢心。再加上太子李承乾越来越不像话,李世民心中已经有了易储的念头,只是对于太子的人选一时还没有选定,李愔虽然先天存在缺陷,但现在的表现越来越出色,已经深得陛下的欢心,所以并不是没有一点机会,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这么好的机会打压李愔,他当然不会轻易放过。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再次躬身施礼,一脸沉痛地说道:“陛下,臣知道您宠爱梁王,可是当今的太子却是承乾,可是若再对梁王如此放任下去,让他将大部分的大唐显贵都拉拢在身边。到时太子殿下该如何自处?甚至陛下您又该如此自处……”
  “够了!”长孙无忌的话十分刺耳,就差没有直接说李愔图谋不轨了。最后李世民实在听不下去了,这才断喝一声,打断了长孙无忌的话,脸上也显露出愤怒之色。若是别人敢说刚才的那些话。恐怕早就被李世民抓起来问罪了,不过长孙无忌与旁人不同,他与李世民是小时的玩伴。两人之间感情深厚,再加上长孙皇后的关系,所以长孙无忌才敢如此大胆的将上面的话讲出来。
  李世民瞪着长孙无忌,好一会才平复心情,目光也慢慢转为柔和,语重心长地说道:“无忌,我知道你做为太子的亲舅舅,无时无刻都在维护他,可是你看看现在承乾的样子,奢侈、贪玩、喜好娈童,这哪里还像个储君的样子?”
  李世民说到最后几句时,一脸的痛心疾首,看着自己这个以前最宠爱的儿子一步步走向堕落,他这个做父亲的心中更加难受。
  不过在沉痛之余,李世民又想起另外一件事,眼神忽然转为凌厉又道:“更加让朕生气的是,上次六郎购买吐蕃奴隶,他竟然指使人向朕诬告六郎谋反!哼~,别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
  听到李世民竟然又提起吐蕃奴隶的事,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是面色微变,同时心中对太子也十分失望。李承乾自以为做的十分隐蔽,其实不但李世民知道他是幕后主使,连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都十分清楚,那次诬告在他们看来,实在是一大败笔,只要李世民没有老糊涂,就不可能相信李愔谋反的事,所以做出这种事,只能显露出李承乾的幼稚。
  不过与李承乾相比,其实李愔也强不到哪去,他一直以为诬告自己的事是长孙无忌指使的,只是他也不想想,以长孙无忌的老谋深算,怎么可能用这种幼稚的手段?不但没有伤到李愔半分毫毛,反而还让李世民对李愔更加的亲厚,简直就是损已利人。
  听着李世民数落着太子李承乾的不是,长孙无忌心中苦涩之极,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知道对方心中已经对太子不满之极,现在之所以没有下定决心易储,肯定是因为还没有选好让哪个儿子继任太子之位,这也就标志着,他以前为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花费的大师心血,全都付之东流。
  与长孙无忌的满心苦涩不同,房玄龄听着李世民的话,心中虽有些忐忑,不过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落了地,李承乾虽然在政务上表现出一定的能力,而且人也十分聪明,不过性格上却有着不小的缺陷,比如乖张、偏激、不听人言等等,这些都是为人君者的大忌。房玄龄虽然看出了这些问题,不过他为人谨慎,不敢向李世民进谏如此敏感地问题,今天听到李世民话中易储的意思后,他终于放下心来。
  李世民数落了儿子半天,最后终于气呼呼的坐了下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抬头看了看脸色灰败的长孙无忌,心中也生出几分不忍,于是说道:“无忌,关于专利法这件事,六郎的确做的有些过了,我会酌情处理的。”
  “陛下,梁王他毕竟年幼,这次做事虽然欠考虑,但却没有什么明显的错处,若是冒然处罚的话,恐怕……”一直默不作声的房玄龄听到李世民要对李愔进行处罚,心中也不禁有几分焦急,他对李愔的印像极好,对李愔表现出来的才能也极为看重,虽然不可能支持他争夺太子之位,不过也不希望李愔因为这次做事考虑不周而受到处罚。
  “六郎做事欠考虑也不仅仅只是这一次,这次他若是事先告知一下我这个父皇,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李世民也有些气道,他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可就是做事时太冲动,有些事情脑子一热就去做了,根本没有考虑事情的后果。
  李世民说到这里时想了想,接着又道,“六郎的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是送他到封地历练一下了,上次本来就想将他外放到益州,不过之后的事情太多,倒是耽误了。”
  这句话李世民显然是说谎了,他当初的确是想把李愔放在益州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个眼不见心不烦,不过后来李愔举荐孙思邈有功,之后又表现出让人震惊的改变,慢慢的李世民竟然有些不想自己这个儿子太早的离开自己。
  “陛下英明,皇子们到了梁王这个年纪,按规矩的确是要到封地之官。”听到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忌立刻大喜道,这个处罚对他来说真是太好了。虽然李承乾很可能被废掉,不过他妹妹长孙皇后可是有三个亲生儿子,而且嫡庶有序,只要没有李愔这个大威胁不在长安,那么长孙无忌尽可以扶持剩下的李泰或李治坐上太子之位。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房玄龄微微斜了他一眼,心中是暗暗冷笑,长孙无忌的小算盘当然逃不过他的法眼,不过对于皇位的争夺,他向来是敬而远之,所以并没有说话。
  “不过益州那里太过偏远了些,再加上剑南的路也才刚开始修,与长安来往极为不便,所以至于让六郎去哪里之官,这个还需要好好考虑一番。”李世民虽说是对李愔进行处罚,不过毕竟这个儿子十分的喜爱,所以并不想让这个儿子走得太远,坐在那里自言自语道。
  房玄龄听到忽然心中一动,上前一步提醒道:“陛下,若是皇子去外地之官,一般来说都要携家眷前往,那么梁王殿下的婚事?”
  “对~对~,玄龄你倒是提醒朕了,愔儿的确也是到了大婚的年纪,而且结婚之后,也能收收他的性子,再到外地历练一下,肯定能把他做事冲动欠考虑的毛病给改过来。”李世民一听大喜,抚掌大笑道。
  “这样吧,反正这个年也快过完了,趁着这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把愔儿的婚事给办了,然后再给他挑个好地方,过完年就让他去上任。”李世民最后终于拍板,把李愔大婚和之官的事都定了下来,长孙无忌虽然恨不得李愔明天就出长安,不过他也知道,这事情急不来,所以最后也没有再说什么。
第八十七章
李愔的婚前综合症
  与此同时,长安城梁王府内,萧瑀正气呼呼的坐在椅子上,而李愔则一脸无奈的站在一边。刚才萧瑀怒气冲冲地跑到李愔这里,见到他劈头就是一顿臭骂,李愔还不敢还嘴,被骂了好半天他还是一头雾水,看萧瑀的样子,这次他犯的错似乎还十分严重?
  “舅公,事情应该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吧?”李愔看萧瑀终于骂累了,这才找到机会开口说话,自从认了萧皇后那个外婆后,李愔就一直厚着脸皮叫萧瑀舅公,反正都是长辈,嘴甜一点才能讨得人家的欢心嘛!
  只是刚才萧瑀说他这是什么朋党、什么结交权贵等等,听起来好像是很严重的罪名,可是他到现在也没受到什么处罚?当然了,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李世民不让自己掌管专利司了,难道这就是对他的处罚?
  “混帐小子,这还不叫严重?”萧瑀本来气出的差不多了,可是一听李愔的话,火气立刻又冲了上来,站起来指着李愔的脑袋气道,“这次专利法的事件,你的确做的十分漂亮,先是说服了段纶,然后又让房玄龄那些人看到此法的益处,又以利诱使武将和皇室贵族,将所有人合力在一起,达成了你的目地,可是你想过没有,当今陛下会怎么看待这件事,看到自己手下的文臣武将和皇室宗亲,竟然全都被自己的儿子驱使,他会不会感受到一种威胁?”
  听到萧瑀的话,李愔也一下子惊醒过来,他之前只想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专利法尽快通过,可是却疏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将他在大唐高层间的影响力完全展现出来,要知道,这种影响力也是实力的一种,而且他还能一下子影响那么多的文武重臣和皇室宗亲。这已经犯了帝王的大忌,也幸亏他是李世民的儿子,若是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人,估计现在已经遭到李世民的猜忌,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
  想到这里,李愔心中也慢慢冒出一丝寒气,古人都说伴君如伴虎,果然是千古真理。在李世民面前,连他这个亲生儿子做起事来。都要有这么多的顾及,更不用提那些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了,他们不但要能做事,而且还要会做事。做起事来要面面俱到四平八稳,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
  看到李愔脸上阴晴不定的神色,萧瑀也叹了口气,其实这件事情他也有错,本来李愔也曾经到他府上,求他帮忙支持专利法的通过,不过他觉得李愔身为皇子,没有经过李世民的同意,不益太过参与这些政事。所以就把李愔给训了一顿,让他打消这个念头,之后他虽然也听到一些关于专利法的风声,不过并没有放在心上,可是等到朝堂上段纶将专利法正式提出后,引得朝堂上一边倒的支持。萧瑀这才暗叫不好,可惜当时已经晚了。
  李愔沉思了半晌,忽然深吸了口气,扭头向萧瑀问道:“舅公,以您对父皇的了解和多年的朝堂经验。父皇他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萧瑀看李愔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恢复冷静,也不由得赞许的点了点头,想了想回答道:“这就很难说了。毕竟这件事可大可小,全都在陛下的一念之间,不过就怕被有心人利用,我在来之前,听说陛下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召进了宫。”
  李愔听到长孙无忌这个让他头疼无比的名字,心中就是一沉,这阴人可是向来看他不顺眼,虽然两人一直没有发生过正面冲突,不过李愔可以肯定,只要抓住机会,对方一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虽然同去的还有一个房玄龄,而且他对自己也算是不错,不过作为一个政坛老狐狸,对方顶多不痛不痒的为自己说上几句好话,想靠他拼命力保自己,绝对是不太可能的事。
  萧瑀又沉思了一会,开口又道:“不过六郎你也不用太担心,虽然这次对你的处罚肯定少不了,但以陛下对你的宠爱和信任,我估计也不会太重,不过这段时间你一定要给我老实点,千万别再搞出什么事来,如果陛下的处罚下来了,你就给我乖乖的受着,也不要有任何的怨言,等把这个风头过去再说。”
  对于这件事,萧瑀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让李愔自己忍着,到时他再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挽回李愔在李世民心中的印像?
  “谢舅公的指点,六郎记下了!”李愔一躬到地道,他两次遇到危机,都是由萧瑀出言点醒,虽然两次都是事后,似乎有点迟了,不过至少让李愔明白了自身的处境,所以对于萧瑀,李愔还是十分感激的。
  “唉~,你也好自为之吧,我这么做,都是为了我那苦命的姐姐,上次你和杨妃去看过她后,让她一连高兴了好多天,如果你真的感谢我,就多去她那里走动走动,她可是天天都在念叨你这个外孙。”萧瑀叹了口气道。
  当初杨妃因为当年的事,从来没有带李愔去看过萧皇后,而萧瑀对于姐姐的心思最清楚不过,知道她老境孤独,最希望的是有个儿孙能陪陪她,特别是萧瑀还知道,姐姐心中最在乎的还是杨广,而李愔却与杨广长的极为相似,若是萧皇后能看到这个外孙,肯定十分高兴。所以当初李愔调戏萧文心后,萧瑀主动提出要将萧文心嫁给李愔,想以此来拉近自己和李愔的关系,至于这么做会让杨妃不高兴,他却也顾不得了。
  之后萧瑀更是对李愔照顾有加,甚至打算在李愔和萧文心完婚后,找个机会带李愔去看望萧皇后,不过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李愔在那次受伤后,就像变了个人一般,而且还搞出那么多的事,之后杨妃出于给李恪、李愔两兄弟找个朝堂上的帮手的打算,在萧瑀的劝说下竟然主动和萧皇后和解了,而且还带李愔和李恪去看望了萧皇后,这才让萧瑀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舅公放心,孙儿孝敬外祖母乃是孝道,李愔虽然顽劣,但对于孝字还是能记在心间的。”李愔再次行礼道,不管萧瑀是出于什么目的才对自己照顾有加,可是人家毕竟是帮了自己,而且又是自己的长辈,再加上对于萧瑀和萧皇后的之间的姐弟深情,也让李愔感到动容,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萧瑀都是一个十分值得尊敬的长辈。
  接下来的几天,李愔就一直老老实实的呆在府里,等着自己皇帝老爹的处罚,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处罚没有等到,等来的却是一道让他大婚的圣旨,时间就定在今年十月份,算算日子,满打满算也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了。
  李愔想不明白其中的玄机,不过萧瑀微一思量,再加上他在朝堂上的人脉,很快就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李世民竟然准备要在明年让李愔去外地之官,这个消息让他大吃一惊,立刻就派人通知了李愔。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李愔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整整一天,连文儿她们也不许进,一直到了晚上时,李愔才哈哈大笑的走出房门。经过上次诬陷和这次的专利法事件后,李愔已经对这种小心翼翼的生活已经感到无比厌倦,所以在听到自己将要离开长安的消息后,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十分的轻松兴奋。不过长安城里他还有一堆的事情没有处理,在离开之前,一定要好好计划一下,所以才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给自己排了一个工作表,争取在今年过年之前,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一个安排。
  把计划完成后,李愔却又对即将到来的大婚感到头痛,倒不是说他不愿意娶萧文心,经过上次杨妃寿宴的接触后,李愔对于萧文心也有了几分微妙的感情,之后更是借着每天送三国演义章节的时机,两人书信往来不断,让那几分微妙的感情更趋于男女爱情的方面发展,所以听到大婚的消息,李愔自是不用说,萧文心虽然表面上十分羞涩,不过心中其实还是有些欢喜的。
  不过相比萧文心的单纯,李愔想的事情却要多的多,比如对于结婚后是否同房这件事,虽然在别人看来,这可能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不过在李愔看来,却是一件再严肃不过的事情,他倒是没什么问题,关键就在萧文心那边,今年萧文心才十五岁,若是两人同房的话,现在又没什么避孕措施,那么很可能会让她早早的就怀孕,现在医疗技术如此落后,女人生孩子几乎都是用命去拼,而年龄不到的产妇更是危险,若是万一……
  李愔想到这里,立刻打了冷颤,他可不想经历什么丧妻之痛,想起萧文心那绝世的容颜与柔弱的身影,李愔心中更是疼惜,无论如何,也绝对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在结婚之后,自己一定要忍住,起码也要等到对方十七八岁了才行,当然在此期间,李愔也不会闲着,他可以和萧文心名正言顺的谈谈恋爱,玩玩小暧昧,倒也不会无聊。
  不过随后李愔却又头痛起来,结婚之后不同房,这事他要怎么对萧文心解释啊,万一让她误以为自己身体有什么毛病之类的,那他以后在萧文心面前怎么抬起头啊?
  为了想明白这个问题,当天晚上李愔是一夜失眠,脑子里全都是乱七八糟的念头。只是李愔显然没有发觉到,他想的实在是太多了,连婚还没有结,就已经想到生孩子这种事情上来,他的这种症状,是一种典型的婚前综合症,现在又没有心理医生,估计只有等到结完婚后,这种症状才会消失。
第八十八章
冶铁炼钢(上)
  李愔的婚期一宣布,第二天就有礼部有官员上门,要为他培训婚礼时的礼节,不过刚好这时杨妃召他进宫,婆婆妈妈的教训了他半晌,无非也就是告诉他以后都是结了婚的人了,做人处事一定要稳重,不能再像以前那么胡闹了。
  第二天礼部的官员又来了,不过李愔却又被程怀亮他们这帮人拉去酒楼大肆庆祝,说起来这帮小子可真够疯狂的,去了酒楼就不愿意离开,累了就在里面睡,醒来接着喝,结果一下子在酒楼上庆祝了三天三夜,直到其中一个家伙酒精中毒差点喜剧变悲剧,这才不得不结束这次狂欢。
  李愔还没从狂欢的酒精中清醒过来,那位锲而不舍礼部官员又来了,不过上天注定他的这次差事艰难无比,这次是隋国夫人府派人来找李愔,李愔当然不能不去,所以只能在那位礼部官员幽怨的眼神中,登上马车扬长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愔根本没空做什么礼仪培训,河间王、江夏王、李恪等等这些关系亲近之人,纷纷排着队宴请李愔,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交待一下李愔婚后生活要注意的事项,而河间王妃、江夏王妃更是交待李愔要善待新妇,不要因为对方出身低而有什么心结之类的,虽然她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不过却让李愔十分感动,能对他说出这些话,说明人家是真的把他当成亲近的晚辈来看待。
  一连忙了十几天,李愔总算是空闲下来了,那位礼部官员激动的是无以复加,心想总算是能把这差事给搞定了,但没想到这时工部的人横插一杠子,竟然也派人来请李愔,说是奉了段纶的命令,来请他去帮工部改进冶铁炼钢的技术。
  这下礼部官员可不干了,心想老子这十几天来天天来这里守着。以前来请梁王的人他们礼部得罪不起,所以根本不敢拦着,可现在你们工部竟然也想来抢人?大家都是同一级别的,我们礼部也用不着怕你们,干什么都要有先来后道好不好?
  礼部官员心中不平之下,当下就和工部来人吵了起来,工部的那位官员也是奉了段纶的严令,告诉他无论如何也要把李愔请过去,所以也不肯相让。两部官员就在李愔的大殿上越吵越凶,最后也不知道谁先动的手,反正两人由文斗变成了武斗。
  虽然两人都是文士出身,不过人家工部官员天天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身体早就练出来了,所以三拳两脚之下,就把礼部的文弱书生给收拾了。等李愔听到下人禀报出来劝架的时候,那位可怜的礼部官员已经让大夫抬走了,无奈之下,李愔只能跟着工部的人走了。
  上次为了专利法的事,李愔答应段纶,帮工部改进冶铁炼钢的技术。本来专利法一通过,段纶就想把李愔找来。完成当初答应他的条件,但谁知又发生李愔将要成婚这件事,他也知道李愔肯定忙得要命,所以才强忍了十几天没去找李愔,直到今天他接到消息,知道李愔今天没什么事。这才派人将他请来。
  段纶早就在工部等着李愔了,一见到他进来,立刻拉着李愔去了工部后面的一个大工坊,这个工坊有些特殊,因为里面的工匠都是有品级的官员。他们都是因为技艺精湛,才被提拔为官的技术性官员,工作的内容就是利用他们精湛的技艺。对现在的工艺或技术进行改进。相当于后世的研究院之类的。李愔第一次来工部就知道这个大工坊的存在,只是因为保密的原因,没有经过段纶的允许,连他这个皇子也没办法进去。
  进到这个大工坊后,李愔好奇的四处打量,发现这里占地面积极大,而且按照行业的不同,划分出许多的区域,比如李愔见到的就有造纸、建筑、织染、陶瓷等等,每个区域里少则三四人,多则数十人,或忙碌或讨论,看起来一幅十分繁忙的景象。
  李愔他们要去的冶炼区域在最中心的位置,离着还有好远,李愔就看到几座高高的炉子立在那里,上面似乎还有人在走动。李愔知道这是用来炼铁的高炉,高炉炼铁的技术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唐朝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十分成熟的冶铁技术,李愔对这种技术能做的改进很少,关键还是对现在炼钢技术的改进。
  “工部主事焦兴,参见尚书大人!”负责冶炼区域的主事看到段纶,立刻跑上来行礼道,这位焦主事头发花白,看上去也有六十多岁了,可能是常年受到烟熏火燎,两只浑浊的眼睛红红的,背也微微有些驼,只是精神看上去还不错。
  “焦主事不用多礼!”段纶笑道,然后伸手一指李愔介绍道,“这位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梁王李六郎,这次来是帮你们对冶炼技术进行改进的。”
  听到对方竟然是梁王,焦主事吓了一跳,立刻躬身施礼,不过当听到李愔来帮他们改进冶炼技术,这位老焦的眉毛微不可察的一挑,眼神中闪过一丝隐晦的不屑之色,不过脸上却一点也没有显露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